关于解决“电动车进楼”的建议范文
近日,成都市某小区电动自行车在电梯内燃爆,造成电梯内五人(含一名婴儿)受伤,合肥市也发生车主拎着电动车锂电池进入电梯,撞击发生起火事故。多起事故发生后,成都、北京、济南多地随即出台相关政策,禁止电动车上楼、上电梯。在执行过程中却矛盾频发,许多车主因充电不便等原因仍然坚持推车或携带电池上楼,与反对电动车进楼的住户频繁发生冲突,使“电动车进楼”成为新的民生痛点。
电动车入户充电、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潜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已有多起惨痛案例敲响警钟,但电动车上楼现象却依然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一是小区物业未对电动车管理配套设施空间,车辆失盗、充电不便,都成为电动车主不惜麻烦甚至在明知风险的情况下推车入户;二是相关明文规定的缺位也为电动车上楼留出了模糊地带和操作空间。
惨痛的教训面前,解决“电动车进楼”、杜绝安全隐患势在必行。为此,建议:
1.出台规范性法规。加快制定规范性法规,规范电动车消防管理和群众关心的停车、充电问题,破除电动车上楼等的模糊地带和操作空间。目前,安徽省马鞍山市已于2020年出台了《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车消防安全工作的意见》。
2.配套基础设施。一是尽快完善车棚、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合理便利地设置开放时间、充电收费等问题,让住户和电动车主的放心,消除电动车上楼的安全隐患。安徽省铜陵市已将电动车车棚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二是升级老旧车棚、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安徽省马鞍山市引进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老旧车棚进行智慧升级,实现实时感知监测,遇到险情秒预警。
3.强化监管措施。一是引进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车棚“智慧消防”进行并网,实现对充电安全的全天候监管。二是鼓励有条件的小区先行示范试点,学习上海、苏州、福州等市,引进“阻止电动车进入电梯”系统,让电动车一进入电梯,电梯停运并响起报警声。三是开放监督举报平台,公布举报方式和监管执法单位,解决物业、群众发现“飞线充电”、电动车上楼等情况怎么举报、向谁举报的问题。对一经查实的电动车进楼安全隐患问题,要严肃处理,并向社会公布公开,提升群防群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