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新闻怎么写范文
会议新闻怎么写?
要想改革会议报道,首先必须明确究竟什么才是会议新闻,了解会议新闻价值到底在哪里。事实上,程式化的会议动态与有价值的会议新闻并不是一回事。前者的着眼点是会议,报道重心是会议本身,体现的是会议举办者“指导工作”的主观意图;后者的着眼点是新闻,报道重心是会议透露的新鲜信息,满足受众的需求。弄清这个区别很重要。它提醒新闻工作者: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把握新闻的规律。同时也告诉新闻工作者:受众头疼的其实是枯燥的程式化的会议动态,而不是鲜活的有价值的会议新闻。对后者,他们是欢迎的,是有接受和了解的需要的。所以,会议报道改革的指导思想,首先就是要减少程式化报道,增加会议新闻的“含金量”,变“会议动态”为会议新闻,使其成为真正的新闻。会议新闻属于动态消息,有很强的时效性,但新闻讲究时效,并不意味着在没有认真思考的情况下就把重大事件匆匆忙忙地报道出来。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抢发出一条精良的会议新闻,事实上记者的功夫不在会场内,而在会场外;不是在会议后,而要做在会议前。善于从会议文件、发言、交谈、活动中,发现、挖掘出受众关心的有报道价值的新闻或新闻线索,是记者的重要本领。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体,也经常采取“以点触面”的报道方式,即以会议为突破口,全方位、多侧面地剖析重要会议,在会议中提取受众关心的内容。
按照会议新闻的定义和规律,只有鲜活的,为人所关注的、所感兴趣的事实,才能够成为新闻。电视会议新闻如果报道时镜头在会场一摇,解说时再加上某月某日举行某会议、某领导出席并作重要讲话等等,很难调起受众的“胃口”。众所周知,事情与事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某一对或几对之间的关系,还甚为紧密,若把它们放在同一“关系场”中,则能产生独特的效果。例如,每一时期、每一阶段,人们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话题,如果把这些社会焦点转移到分析社会现实的会议报道上,就会使会议落脚点的含金量体现出来。这样处理,既能突出会议的主体,又能及时表达政府的观点。如涉及千家万户的计划生育、殡葬改革、社会治安等问题,报道时,一是要结合当前当地干部群众对此的反应,然后进行综合分析;二是要把会议报道放在深化干部群众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以达到行动统一的目的,使会议报道更加充实、更加全面、更加深刻。
这是一个颇为巧妙的角度。它不是正面地直接地去报道那些能够显示中心、支配整个会议的核心内容,而是运用与核心内容有关的其他事情的背景、缘由的材料来突出报道的主题。这样的报道,摆脱了镜头摇来摇去均是台上或台下的状况,调来与报道内容相关的镜头,以丰富场景,挖掘会议背后的真实。程式化的电视会议报道,场面往往庄严、肃穆而缺乏生机活力,但受众最感兴趣的还是鲜活的画面、现实的说法。因此,应把镜头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例如,当会议提到发展“三高”农业时,调来一组组有关的镜头,再加上相关的介绍性文字,既可丰富电视报道的内容,又可加深受众对会议内容的理解。
选好会议报道的角度与切入点,对提高宣传水平和收视率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在会议的采访报道时,怎样才能有效地选好角度、选好切入点呢?首先需要认真钻研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切实提高自己的政治敏感性;其次是经常深入生活、了解基层干部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树立群众观念;再者是要不断“充电”,善于运用各种写作方法和拍摄技巧,真正提高会议报道的新闻质量。
一、会议新闻之病因
会议是新闻媒体和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新闻源,同一切新闻一样,不是要不要报道,而是怎样做精、做细、做活、做好的问题,以达到领导满意、群众乐意、社会欢迎之目的。
然而,一个时期以来,会议报道曾出现了变味和误区。首先是错位的规格待遇。少数领导认为会议报道篇幅简短,就减弱了会议的重要性,甚至降低了领导的“身价”。其二是习惯性思维束缚人。其三是懒惰形成“八股”文。刚步入新闻圈的青年记者喜欢泡会,在于有现成的材料,一编了之;成熟一点的记者虽能捉到“亮点”,写作也能出新意,但实感稿件悬念多,风险大。于是乎,你编我也编,你编两千字,我编三千字,“八股”式会议新闻由此形成。
二、会议报道的创新
会议报道的创新,要把握好三个问题:
1、把握好会议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有些法定的会议权威性很高、指导性很强,
既是党和人民政策生活中的大事,又为今后或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工作作了安排,这些会议不仅要全面报道,而且要有战役报道或后续报道。
2、把握好社会和公众需要的有价值信息。凡会必有主题,必有信息。要及时准确地将社会和公众欲知未知的有价值的信息传播出去,并成为群众工作、生产和生活的指南。
3、把握好解决和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许多会议是为研究解决工作而召开的,记者不仅要人入会,而且要心入会。要将会议解决的问题抓在手上、待解决的问题放在心上,除报道会议外,还要有序追踪。只有这样才能把党和群众普遍关心的大事要事和热点难点问题报道好、引导好,才不至于会议新闻跑调,不能因为会开完了,新闻便做完了。
三、会议新闻的写作
1.让会议新闻“出彩”,功夫在会外。一个高明的记者,包括他对会议报道的驾驭能力。会议报道除了正确运用新闻要素外,其政治素养、新闻敏感和写作技能十分重要,缺一不可。说到底是一种“悟性”,这种悟性便是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
2、没有风险就没有“红利”。做会议新闻就像玩股票,“风险越大红利才越大”。之所以会议新闻读者不爱看,领导不高兴,其中有三:要么不该写的你写长了,要么报道写得平淡无味、没亮点,要么主题报偏了、领导的讲话报“歪”了。换个角度说,你将会议新闻做得既没跑调,又有新意,一目了然,如春风送爽,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怕的是既不敢改革创新,又拿着材料编稿子,翻开报纸套路子,“开头、中间、结尾”老三段,“指出、要求、强调”次次用,久而久之,便成了“材料专家”、“传话专家”了。
3、会议新闻如何“三贴近”。要学会解读会议,跳出会议抓新闻,先抓住会议的“眼睛”,再寻找新闻的角度,集中加以凸现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把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的东西推上报端。
4、思路决定出路,技巧“出奇制胜”。创新会议新闻写作,须善于总结写作经验,要有好的写作思路,创新写作技巧。根据不同的会议采写成“特色会议新闻”、“观点会议新闻”、“解读会议新闻”、“组合会议新闻”、“对话会议新闻”、“纵深会议新闻”、“专题会议新闻”、“背景会议新闻”等等,使会
议报道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和吸引力。
四、会议新闻的采编艺术
会议新闻报道要本着“领导高兴、读者爱看”的原则,一切从工作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
1、控制总量,压缩会议及领导人活动的报道范围。重要会议要运用多种形式和体裁,拿出重要版面和位置,全方位做好会前、会中、会后报道;重点报道要适当控制篇幅,进行一次性报道;一般性会议原则上不予报道,确实需要报道的,必须抓住要点、重点,简洁处理,编入专栏或限定在普通版面刊发。
2、突出重点,努力提高会议新闻报道质量。缜密构思,巧选角度;挖掘亮点,凸现价值;形式异样,精心包装。编辑也要在做好会议新闻上下功夫,要负责任地将记者的稿件“再读再写”,默契配合,提炼出彩。
3、科学安排版面,形式服务内容。会议新闻更需要追求版面的形式美,编辑对稿件的取舍、标题的制作、内容的排列以及版式的美化,都应严格讲究。只有这样,才会使会议新闻入脑入耳、好看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