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休闲农业品质、打造精品线路自查报告范文
提升休闲农业品质、打造精品线路自查报告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关于“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的决策部署,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的通知》要求,扎实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有力推动我市休闲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就近就地创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据统计,截止2018年6月,全市休闲农业项目数达526家(含农家乐),其中:休闲农场195家,农家乐331家,总投资规模近235亿元,带动就业13500多人,年游客量近1080万人次,营业收入10.8亿元左右。上半年,采取几项工作措施。
一.提高服务水平。坚持实地调查,点对点指导、帮扶,分赴连江、长乐、闽侯、福清、罗源、永泰、马尾等县(市)区进行休闲农业一线调研。一是指导市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进行提档升级,跟业主面对面,商讨休闲农场景观的升级、科学改造。二是对新建、在建休闲农场进行辅导、指导,首先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其次指导新建项目规划、策划。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业主共同研究、帮助解决,商讨下一步发展措施。三是撰写调研报告,在对各县(市)区调研的基础上,对全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度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二.完善创新机制。发展壮大连江县休闲农业产业联盟,休闲农业产业联盟从创建初期的5家发展到30家。产业联盟共同包装特色农产品伴手礼、协调休闲项目、共同导流、共创营销端,共同开发休闲农业市场。继续助力精准扶贫,打造“企业+产业联盟+贫困户”模式,与116户贫困户签约帮扶协议。
三.加强榕台合作。我市邀请10位台湾嘉宾赴厦门参加第十届海峡论坛﹒两岸特色乡镇交流暨促进“双新双创”发展对接会。会上,台湾嘉宾陈宜金先生和永泰县农业局、淞富峰茶业(台湾)黄明富总经理和福清市碧峰寺山茶园业主郭鑫上台签约。接着组织台湾嘉宾一行考察了福清市渔溪镇碧峰寺山茶园、闽侯朝阳农场、神龙谷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园等休闲企业,并召开座谈会,就榕台休闲农业项目开展对接交流。并与福州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以及春伦、闽榕、元泰、东来、雪峰、福州茶厂代表举行座谈,双方协会以及茶企代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有力推动榕台茶产业合作交流。
四.着力打造精品线路。根据省农业厅《关于组织开展福建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介活动的通知》(闽农加函〔2018〕476号)文件要求,我市策划打造了6条休闲农业精品线路。线路设计突出优美自然生态环境,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突出农业景观游、水乡风情游、观光采摘游、农业园区游、农耕文化游、农事体验游、特色乡村游、民俗风情游、古朴村落游。有较完整的休闲农业旅游要素,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内容,有较强的适游性,对游客有吸引力。五、问题清单
一是休闲设施不够精致。目前我市休闲农业园区大多为规模小、档次低、品牌比较单一,而高品味、高档次、多功能的项目少。少部分企业请专门机构进行规划设计,大部分都是投资者自行规划,园区建设内容仅停留在特色时鲜水果、花卉种植、畜牧养殖和游泳娱乐、烧烤上,多数休闲项目建设存在设施简陋、内容不够丰富等问题,生态、文化内涵不高,知名度不高,缺乏吸引力。
二是体验项目存在同质化。目前已建成投入运营的休闲农业园区,缺少对系统的、全面的、深层次文化内涵的挖掘,风格大同小异,形式模态单一,内涵不够丰富,缺乏特色,项目设计雷同,简单仿效。如休闲农庄中一般只重视采摘文化,农耕种植教育性缺乏。
三是产业管理人才匮乏。休闲观光农业从种养殖、产品加工到餐饮服务、娱乐服务,涵盖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业链长,这就需要非常有经验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造成休闲观光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跨领域专业人才本身就很匮乏,加之休闲观光农业利润率不高,无法拿出高薪酬吸引人才就业;另一方面,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一般都在都市圈周边,甚至农村地区,经济与配套设施相对落后,即使现在就业越来越困难,仍只有极少量大学生选择在休闲农庄就业。人才短板已经严重制约我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四是扶持政策力度不够。虽然2013年出台了市委、市政府适时《关于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榕委发[2013]9号),但各县(市)执行起来存在差异,休闲农业设施用地瓶颈问题依然突出。政府在财政资金投入、信贷支持等方面扶持力度不够。在宣传力度上,有待于加强。
五.建议清单
下一阶段,我市以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为基础,积极推动业态功能多样化、产业发展集聚化、经营主体多元化、服务设施现代化、经营服务规范化。重在提升,促进我市休闲农业提档升级,打造一批生态优、环境美、产业强、机制好的休闲农业精品。
1.培育精品促提升
创新推动休闲农业品牌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的美丽休闲乡村(镇);以集聚区为核心,建设一批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现代休闲农业园区;以经营主体为核心,建设一批增收机制完善、示范带动力强的现代休闲农庄。精心组织举办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休闲农业发布推介活动,向社会发布推介休闲农业精品线路。举办农业嘉年华、休闲农业特色村镇、农事节庆等形式多样、富有地方特色品牌。
2.完善设施促提升
加大对休闲农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改造提升一批休闲农业村庄道路、供水、停车场、厕所、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兴建特色餐饮、特色民宿、购物、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3.强化服务促提升
加强对休闲农业设计、管理、营销、服务的指导。组织开展休闲农业人才培训行动,加强行政指导、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培训,培育一批积极性高、素质强、善经营的行业发展管理和经营人才。鼓励从业人员就近就地参加住宿、餐饮、服务等各种培训,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礼仪、提高服务技能,提升服务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4.注重管理促提升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和服务考核,规范竞争行为,营造公平环境。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完善预警机制,提升应急能力,提升产业规范化发展水平。注重发挥休闲农业协会、产业联盟和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经营主体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管理服务体系。
5.传承农耕促提升
要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人文历史和产业特色,挖掘农村文化,讲好自然和人文故事,建设有温度的美丽乡村,书写记得住的动人乡愁,提升休闲农业的文化软实力和持续竞争力。
6.强化措施促提升
一是强化政策落实。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国家部委、省、市出台的等系列政策措施,制定完善具体实施意见,协调各部门在用地、财政、税收等方面落实扶持措施,推动政策落地生效。二是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微信等各类媒体,大力宣传休闲农业政策措施,创新形式,举办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推介活动,加强对各类精品品牌、先进主体宣传,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带动作用,营造产业发展良好氛围。三是强化公共服务。加大休闲农业监测统计力度,开展动态监测分析,为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充分发挥我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