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自查情况范文
第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自查情况
清洋街道上半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自查情况
今年以来,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清洋街道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清洋实际情况,以发展壮大居委会集体经济和提高居民综合文明程度作为重点,以开展居民区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积极解决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广大居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看到希望,得到实惠。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组织保障
清洋街道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建立了以工委书记为一把手负总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新农村建设工作由分管政工的工委副书记任分管领导,并配备专职的工作人员。清洋街道在接到上级下达新农村工作任务后,召开专门的新农村工作会议,传达市、区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工作思路和重点,并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区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老百姓在新农村工作中真正得到实惠。
二、推进机制
2014年初我们制定了清洋街道新农村建设年度工作计划,工作计划中制定了阶段性工作进度要求,并配套相应的工作落实机制(见附一),同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目标责任体系,把年度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片区和相关部门(见附二)。
三、工作绩效
1、示范村创建
今年4月,根据上级布署,清洋街道办事处申报了10个居委会为城区型新农村创建示范村,其中五星级四个,分别是三里店、宋家疃、下夼、西**;四星级三个,分别是栾家疃、城里、钟家庄;三星级三个,分别是城西、南关、朱甲山。在示范村创建的过程中,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创建规划,并完善了工作机制(见附三)。在半年考核中,我们积极落实辖区内星级示范村的创建工作进度(见附四)。
2、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1)清洋街道所辖30个居委会均按规定完成柴草堆、土石堆、粪土堆、垃圾堆清理以及污水整治和乱搭乱建治理任务。累计投入资金900余万元,重点对"三不管"地段、居民区"四大堆"进行了集中整治,共硬化道路5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60盏,购买垃圾清运车1辆,新上垃圾箱130个,整治主干道93条,清理垃圾死角570处,全街道30个居民区面貌发生了积极变化。
(2)街道26个居委会建立起了文明一条街,主要街道达到硬化、绿化要求,并安装了路灯,完善了垃圾处理和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30个居委会均有综合整治项目,且重点整治工程成效显着。
其中,大沙埠居委会投资15万元完成道路硬化3000平方米;并在居内广场新上4万余元的健身设备,浆砌垃圾箱5个,投资1万元;投资12万元改造浇地水井4个;并投资5万元用于居内绿化。兴华庄居委会投资25万元垒砌村**道600余米,并新修垃圾池10个;投资15万元用于居内自来水改造,改造后的饮用自来水水质完全达标。姜家庄居委会投资18万元完成居内道路硬化3800平方米;投资2万元在居内铺设人行道板,同时投资3万元完成居内绿化600平方米,并投资2.7万元绿化花墙围栏200米。
3、农村经济
1、2014年上半年办事处农村经济总收入26715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2175万元,第二产业收入144089万元,第三产业120143万元,第二、第三产业占总收入比率为99%;2014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18元,2014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700,比去年增17%;2014年上半年农业增加值812万元,2014年上半年农业增加值为852万元,增幅为5%。
2、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一是做好"三年大造林"工作。按照全区三年大造林的动员会议要求,为切实加快街道绿化建设进度,4月8日办事处召开了三年大造林调度会,邀请区林业局的专家,同农业办的工作人员一起,对城市规划区内的413亩宜林地进行了总体规划,做出了预算,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在在2014年底前完成造林任务提供资金保障。4月20日,办事处召开了召标会议,对413亩的造林任务进行了招标,最终有两家专业造林队中标,与办事处签订了造林合同。4月20日——5月1日,投资15万元,动用挖掘机、铲车等工程机械完成了1500米的环山路建设任务。从5月1日——5月30日,两支专业造林队投入人力、物力,完成了413亩的挖坑任务,到5月底全部完成挖坑任务,同时修建森林防火隔离带2014米。从6月1日到6月30日,完成413亩的黑松容器袋苗栽植任务,栽植黑松14000多棵。计划从11月1日到11月30日完成413亩的紫叶李和连翘栽植任务。
二是做好自来水改造和病险水利工程的修复工作。投资65万元完成大沙埠居委会的自来水工作工程;投资28.6万元完成包家沟塘坝修复和上夼溢洪道浆砌工程。
三是培育品牌,打造优质果品。今年,办事处按照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在辖区内开展了"一村一品"创建活动,着力培育西黄埠居委会大樱桃优质果品生产,同时辐射带动姜家庄、东黄埠、包家沟、钟家庄等居委会共同发展优质大樱桃生产,进而带动全街道的大樱桃生产更上一个台阶。目前西黄埠居委会正在注册"福春"牌大樱桃商标,该商标注册成功后,将给西黄埠的大樱桃生产带来无限商机,带动广大居民进一步发展大樱桃种植业,从而形成一个生产绿色无公害大樱桃果品的产业带。
四是发展畜牧标准化养殖场3个,上半年发展标准化饲养场3个,其中养鸡场2个,养猪场1个。一是**农科院养鸡场,饲养蛋鸡10000只,全部实行笼养,喂配合饲料,按标准化程序防疫消毒。二是大沙埠养鸡场,饲养蛋鸡10000只,全部实行封闭式笼养,喂配合饲料,按标准化程序防疫消毒。三是东关养猪场,共存栏400头,其中母猪92头,规模饲养,配合饲料,按程序防疫消毒。
五是做好全街道农业机械化服务工作。全街道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新培育**农科院农机合作服务组织一处,做好全街道的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上半年未发生重大、特大事故。
六是做好大樱桃的生产销售工作。目前,全街道共有大樱桃2320亩,其中盛果期1060亩,初果期820亩,主要分布在东留公、大沙埠、东黄埠、西黄埠、上夼、东关等居委会,年产量预计在800吨左右。街道鼓励和引导居民以市场为导向,对老品种果园进行改造,目前,已有500多亩老品种果园改造完毕,全部发展了优质新品种大樱桃。今年,在区政府、区农林局的大力扶持下,又在吕格庄、东留公、钟家庄等居委会发展优质大樱桃300多亩。聘请市、区的农业专家,对广大果农进行技术指导,通过采取人工辅助授粉、疏花疏果等技术措施,引导果农生产高档优质的果品,吸引更多的客户前来定购。东关居委会今年投资12万元,在内夹**侧和东关小学前建成占地5亩的大樱桃批发市场两处,建设钢管式活动大棚5个,吸引了10多个批发商收购果品,从5月20日到6月底每天上午9:00到晚上7:00收购大樱桃,每天收购20140斤左右。今年全街道共销售大樱桃82500公斤,实现销售收入6988000元。
3、城镇建设
为提高居民居住水平,针对清洋的特点,突出城市化主题,加快推进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的层次和质量明显提高。目前,三里店居民区的寰宇嘉诚广场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美航花园项目一期、二期工程已竣工;隆源小区一期工程已竣工;南关板块b区共8栋楼,其中5栋楼已经封顶。宋家疃居民区的"松霞苑小区"三期工程已于2014年4月28正式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建筑工程量30%,预计7月底完成60%,工程到2014年底完成80%。同时继续把园区作为发展工业经济的重要载体,在空间拓展和基础配套上狠下功夫,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承载能力,形成新的载体优势。目前,占地180亩的清洋工业园二期拓展工程,地面附着物已全部清障结束,正在加紧两条园区规划路整修和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及落户项目的厂地平整。
截至目前,街道培植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6,扶持福联食品加工厂一处,该企业总投资350万元,面积27亩,其中厂房面积5000平方米,年屠宰量5——6万头;引进水产品加工企业两处,一是鑫丰水产,投资500万元,面积5亩,从事水产品冷藏加工,已投产;二是亨通水产,投资1200万元,面积11.25亩,从事水产品冷藏加工,已投产。引进食品加工企业一处,**阿来利食品有限公司,投资70万元,已投产;引进****果蔬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面积20亩,该项目正在办理手续;引进投资8000万元的韩资食品加工企业瑞和食品,目前正在办理手续。
清洋街道办事处
第二篇: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和政府主导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xx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我镇xx村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78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也是我县唯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同时,xx、xx和xx三村被列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我镇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新农村建设全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顺应“两个趋势”的战略决策,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着力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加快全面建设小康泷泊步伐,扎实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主要做法
自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xx实际,坚持以群众为主体,以产业为支撑,用规划指导群众,用政策激励群众,用示范带动群众,全镇上下工作思路越来越清晰,新农村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受益者和主体,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镇利用多种形式,尤其是采取一些通俗易懂的形式,在全镇农村深入广泛进行了宣传发动,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翻印中央一号文件小册,免费发放给农户、达到户均一本;组织镇干部到村现场宣讲新农村建设;刻录了江西省南康市新农村建设专题片在全镇巡回播放,示范村和3个生态文明村一村一专题光碟,经常组织群众观看;层层召开动员会、“五老”(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工人、老模范)座谈会、农村各方面能人新农村建设献策会,在广大农民群众中产生了共鸣,激发了全镇广大农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
主人翁意识。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坚持“政策引导、政府为主,组织实施、村为主,筹资投劳、民为主”的原则,由德高望重的“五老”等组成新农村建设村民理事会,充分发挥其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让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事项。同时,注重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吸引农民投劳投资建设自己的家园,特别在村镇规划、“四清四改一硬化”、“空心房”改造等事件中,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设,形成各种体现民意的公约(如江西村村镇建设公约),落实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发言权、建议权、决定权。
(二)、产业富村,规划建村,推动新农村专题深入发展
1、抓产业发展,构建新农村建设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工程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发展富民(新世纪范本网http://,原创范本免费提供下载基地。)产业,才能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新农村建设有支撑。我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活动中,强力实施产业兴村富民工程,要求每一个村都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项目,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先后从16个村中筛选确定了10多个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逐步形成了一村一业、几村一品、多元发展和村级集体经济巩固发展壮大的农村经济新格局。目前,香芋、杂交制种、优质水果、畜牧养殖、绿色食品加工、竹木材加工、劳务输出等产业竞相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抓村庄规划,构筑村庄建设新格局。规划是龙头,只有抓好规划,才能逐步改变村庄建设杂乱无章、水平低下的问题,改善农民群众生活环境,同时能够节约耕地,解决宅基地分配不公等问题。在新农村建设活动中,我们高度重视新村规划工作,引导各村主动与规划部门联系,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美化”的目标,贯穿生态理念,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制定好新村规划,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
步实施。同时,各村从自身实际出发建设新型民居,但不搞一刀切,因村制宜,做到不劈山、不砍树、不填塘,能建社区型的建社区型,能建生态型的建生态型,能建庭园型的建庭园型,同时引导村民“四改四清一硬”,做到整洁卫生,为村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目前,xx村村庄整体规划和中心村修整性规划已完成,中心村示范建设完成“空心房”清理12座,面积1800m2,硬化通组道路600米;xx的通村公路改造工程拟投资40万元,现已进入招标阶段,即将开工建设。
(三)、育新农民,塑新风貌,培育农村社会新风尚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我们坚持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采取举办培训班、送科技下乡、开展电化教育等多种形式,努力培育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先后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全镇30%以上的农民撑握了1—2门实用技术。我们还安排全镇专业技术人员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和聘请专家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提供技术服务。xx村在县林业局的扶持和县农业局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大力发展优质水蜜桃,今年全部挂果,丰收在望,还按照抗黄龙病技术,新种植无核蜜桔300亩。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我们坚持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深入开展争创文明村、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科学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努力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四)、抓点带面,示范带动,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同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现成的经验,为积极探索我镇新农村建设经验,我们坚持抓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不平衡发展带动全
面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以xx村为示范龙头,抓好xx、xx、xx三村一线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坚持符合本村经济发展,不搞超前消费和过度建设,不增加村级债务,不增加农民负担;符合本村群众的利益愿望,不强追命令,不做表面文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搞无效益的产业。大胆探索产业发展、村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村级治理机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做法,以示范带动,促进我镇新农村建设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
(五)、领导重视,落实责任,夯实新农村建设工作基础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各个方面,为切实加强我镇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镇里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顾问,镇长为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专职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对全镇新农村建设进行综合管理、指导协调和督查考核。各村也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镇党政一把手亲自部署新农村建设,村级主要负责人具体抓落实,形成镇、村上下互动的工作机制。镇领导及新农村办人员经常深入村、组进行督查工作,定期点评,坚持日常督查与年终考核相结合,把新农村建设列入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年度考核,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在全镇开展“三比三提升”竞赛活动,即比认识,提升发动群众的深度和广度;比作风,提升克难攻坚的能力和水平;比业绩,提升干部群众的推动力和满意度。以活动和考核促进新农村工作及责任落实。
第三篇: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和政府主导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xx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我镇xx村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78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也是我县唯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同时,xx、xx和xx三村被列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我镇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新农村建设全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顺应“两个趋势”的战略决策,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着力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加快全面建设小康泷泊步伐,扎实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主要做法
自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xx实际,坚持以群众为主体,以产业为支撑,用规划指导群众,用政策激励群众,用示范带动群众,全镇上下工作思路越来越清晰,新农村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受益者和主体,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镇利用多种形式,尤其是采取一些通俗易懂的形式,在全镇农村深入广泛进行了宣传发动,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翻印中央一号文件小册,免费发放给农户、达到户均一本;组织镇干部到村现场宣讲新农村建设;刻录了江西省南康市新农村建设专题片在全镇巡回播放,示范村和3个生态文明村一村一专题光碟,经常组织群众观看;层层召开动员会、“五老”(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工人、老模范)座谈会、农村各方面能人新农村建设献策会,在广大农民群众中产生了共鸣,激发了全镇广大农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
主人翁意识。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坚持“政策引导、政府为主,组织实施、村为主,筹资投劳、民为主”的原则,由德高望重的“五老”等组成新农村建设村民理事会,充分发挥其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让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事项。同时,注重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吸引农民投劳投资建设自己的家园,特别在村镇规划、“四清四改一硬化”、“空心房”改造等事件中,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设,形成各种体现民意的公约(如江西村村镇建设公约),落实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发言权、建议权、决定权。
(二)、产业富村,规划建村,推动新农村专题深入发展
1、抓产业发展,构建新农村建设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工程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发展富民(新世纪范本网http://,原创范本免费提供下载基地。)产业,才能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新农村建设有支撑。我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活动中,强力实施产业兴村富民工程,要求每一个村都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项目,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先后从16个村中筛选确定了10多个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逐步形成了一村一业、几村一品、多元发展和村级集体经济巩固发展壮大的农村经济新格局。目前,香芋、杂交制种、优质水果、畜牧养殖、绿色食品加工、竹木材加工、劳务输出等产业竞相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抓村庄规划,构筑村庄建设新格局。规划是龙头,只有抓好规划,才能逐步改变村庄建设杂乱无章、水平低下的问题,改善农民群众生活环境,同时能够节约耕地,解决宅基地分配不公等问题。在新农村建设活动中,我们高度重视新村规划工作,引导各村主动与规划部门联系,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美化”的目标,贯穿生态理念,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制定好新村规划,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
步实施。同时,各村从自身实际出发建设新型民居,但不搞一刀切,因村制宜,做到不劈山、不砍树、不填塘,能建社区型的建社区型,能建生态型的建生态型,能建庭园型的建庭园型,同时引导村民“四改四清一硬”,做到整洁卫生,为村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目前,xx村村庄整体规划和中心村修整性规划已完成,中心村示范建设完成“空心房”清理12座,面积1800m2,硬化通组道路600米;xx的通村公路改造工程拟投资40万元,现已进入招标阶段,即将开工建设。
(三)、育新农民,塑新风貌,培育农村社会新风尚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我们坚持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采取举办培训班、送科技下乡、开展电化教育等多种形式,努力培育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先后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全镇30%以上的农民撑握了1—2门实用技术。我们还安排全镇专业技术人员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和聘请专家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提供技术服务。xx村在县林业局的扶持和县农业局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大力发展优质水蜜桃,今年全部挂果,丰收在望,还按照抗黄龙病技术,新种植无核蜜桔300亩。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我们坚持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深入开展争创文明村、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科学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努力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四)、抓点带面,示范带动,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同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现成的经验,为积极探索我镇新农村建设经验,我们坚持抓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不平衡发展带动全
面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以xx村为示范龙头,抓好xx、xx、xx三村一线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坚持符合本村经济发展,不搞超前消费和过度建设,不增加村级债务,不增加农民负担;符合本村群众的利益愿望,不强追命令,不做表面文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搞无效益的产业。大胆探索产业发展、村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村级治理机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做法,以示范带动,促进我镇新农村建设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
(五)、领导重视,落实责任,夯实新农村建设工作基础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各个方面,为切实加强我镇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镇里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顾问,镇长为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专职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对全镇新农村建设进行综合管理、指导协调和督查考核。各村也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镇党政一把手亲自部署新农村建设,村级主要负责人具体抓落实,形成镇、村上下互动的工作机制。镇领导及新农村办人员经常深入村、组进行督查工作,定期点评,坚持日常督查与年终考核相结合,把新农村建设列入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年度考核,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在全镇开展“三比三提升”竞赛活动,即比认识,提升发动群众的深度和广度;比作风,提升克难攻坚的能力和水平;比业绩,提升干部群众的推动力和满意度。以活动和考核促进新农村工作及责任落实。
第四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基本情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基本情况
根据公安部等7部门《关于开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指导意见〉贯彻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精神,近日,省综治办、公安厅等7部门组织各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基本情况
据统计,全省11地级市共有建制镇946个,其中全国重点镇98个,人口超过5万
的建制镇117个。有1961个乡、48949个行政村。以来,全省发生在镇、村的火灾共5235起,死45人,伤17人,直接财产损失5588.2万元,未发生重大火灾,火灾起数、伤亡人数和直接财产损失呈逐年下降趋势。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开展情况
全省各级按照“政府统领、部门联动、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思路,全力开展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
(一)统筹谋划,全省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全面展开
一是统一部署。省政府将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纳入“十一五”发展规划,并每年召开全省消防工作会议,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明确了责任分工和任务目标,年底组织考核验收。5月21日,省政府办公厅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通知》(冀政办函〔〕27号),省公安厅等7部门也迅速将《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指导意见》转发各地,并督促贯彻落实。以来,省政府先后五次召开消防工作联席会议,研究具体的推进措施,建立了消防工作联合监管、信息互通机制,定期组织督导检查。
二是落实责任。10月29日,省政府发布《河北省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政府令〔〕第8号),进一步明确了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的消防安全职责,并将消防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以及创建文明城市(乡镇、村)和平安地区的考评范围。省综治办、发改委、农业厅等7部门认真履职,出台了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意见和措施,建立了农村消防工作管理、考评机制并督促逐级落实,对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制。财政部门将全省新农村消防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三是全面推进。按照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各地迅速行动。等成立专门的领导组织,层层抓好落实。邯郸、承德、廊坊等市政府督查室、综治办等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对工作开展情况定期进行督导检查,确保了各项任务的深入开展。据统计,以来,全省市级以上政府共召开农村消防工作会议50余次,下发文件130余份,深入基层督导检查350余次。
(二)创新思路,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工作跨越发展
一是开展试点建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来,全省组织开展了乡镇“四有”(有车、有人、有房、有经费)消防队伍、农村消防“八有”(有专兼职防火员、义务消防队、防火公约、消防宣传栏、消防水源、消防设施器材、防火巡查、防火档案)试点建设。率先投资55万余元,购置了10辆多功能三轮、四轮消防车,在全县10个乡镇成立了专兼职消防队伍,达到了“一乡一车、一队10人”的建设标准,省公安消防总队及时在市召开现场会,全面推广了邯郸市乡镇消防队伍建设的经验和做法。目前,全省已建设乡镇“四有”消防队1093个;29299个农村达到“八有”标准,762个建制镇、790个乡、23767个村成立了消防安全组织,配备了消防安全专兼职人员。公安部“防火墙”工程现场会后,省政府、省公安厅分别出台了“防火墙”工程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确定2014年全省乡镇“四有”消防队伍建设以及农村消防“八有”全部达标。
二是夯实基础建设。自以来,省政府确定了消防工作“大干三年、实现三年三大步”的目标任务,在强力推进设区市和县级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的同时,将农村公共消防设施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省建设厅将消防安全项目纳入村政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指导性目录内容,督促各级在实施村庄整治中落实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全省加强消防投入,以来已投入6576万元用于农村消防设施建设,其中政府投入5776万元。已有105个建制镇、28个乡制定了消防专业规划。全省14950个村设立了消防水源。各乡镇村建设消火栓5778个,配备消防泵6447个。大力推广“保消合一”、“巡消合一”的社会化消防工作模式,全省各乡镇成立消防管理组织25319个,建立“四有”消防队伍1093个,购置各类消防车1206部;建立志愿消防队5964个,义务消防队11890个,参与人员达到11万人。
三是深化消防宣传教育。省综治办下发了《关于综治成员单位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23个政府部门的消防宣传教育职责,将农村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创建平安县城、平安乡镇、文明村镇、评选文明户以及应急科普宣传等重要内容,年底组织考核。结合消防宣传“六进”、119”消防宣传周、农忙季节、冬季防火百日宣传,广泛开展了《消防法》宣贯年活动,并组织万名消防志愿者、千名消防官兵走进农村,并针对老弱病残、农民工等,积极开展专项防火和逃生自救宣传,并将消防知识纳入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学内容。组织35000个村镇制定了村民防火公约,设置固定消防宣传标志牌5000余个、张贴消防警示语3万余条,发放消防宣传资料167万份。全省30%的村建立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室,定期组织村民观看消防录像片,开展灭火和逃生自救演练2万余次,举办农村消
防培训班1600余次,直接受教育群众80余万人次。
(三)专项整治,强力整治农村火灾隐患。
一是大力实施农村和社区警务战略,依托综治办、安检办、警务室等机构设立消防办公室,针对火灾多发地区,积极推行“网格”排查,集中整治出租屋、“三合一”场所和连片易燃村寨火灾隐患。省公安消防总队积极指导乡镇派出所,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监管,督促在各乡镇村设立警务室8251个,开展检查、联查19536次,发现并整改火灾隐患20余万处。
二是推动乡(镇)县(市、区)、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建立分级负责的农村消防工作机制,推行农村消防多户联防制度,实行村民消防安全自治。省农业厅、连续下发通知,组织部署农忙、秋收及火灾多发季节的防火安全工作。
三是加强技术改造和自查评估。,省公安厅、建设厅、农业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执行村庄整治技术规范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实施意见》,并积极开展农村消防安全自查评估活动,制定了农村消防安全自查评估标准和检查记录表,全省48949个行政村均开展了自查评估活动。
四是结合城镇建设三年大变样,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加强对农村新建、扩建工业项目的消防安全审批。石家庄、唐山、秦皇岛、承德、邢台、衡水等市在新村建设过程中提前介入,防止先天性火灾隐患的发生。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措施
虽然我省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农村火灾隐患仍很突出,小火亡人的情况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二是农村消防工作投入还不能满足需要,消防规划、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以及消防器材装备配备还仍待加强。三是村民消防安全意识普遍不高,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下一步工作中要采取以下几项工作措施:一是派出督导组对各地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督促各级各部门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推动工作深入开展。二是要加大农村消防投入,加快制定乡镇、村庄消防专业规划,建设公共消防设施,深入开展乡镇“四有”消防队伍以及农村“八有”建设,培养典型示范单位,适时推广经验,确保2014年底全部达标。三是要贯彻执行村庄整治技术规范,积极开展“网格化”管理,集中开展农村以及出租屋、“三合一”场所和连片易燃村寨火灾隐患专项整治,最大限度地消除火灾隐患。五是要深入开展农村消防大宣讲大培训活动,力争年底前全省所有农村消防安全专兼职人员培训合格率达到100%,村民消防教育普及率达到60%以上。
第五篇:吉林通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
吉林通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
6月6日,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省农委新闻发言人、副主任袁甲业向新闻媒体通报了我省今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情况。
今年我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从加快建设进度入手,扩大重点推进村规模数量。按照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关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意见》提出的:“2014年50%以上的村镇基本达到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今年全省重点推进1000个村的新农村建设。3月底,省里选定107个省级推进村,5月底确定了市级推进村204个,县级535个,乡级209个。合计今年省、市、县、乡四级共推进1055个村。同时,继续建设2014年省级试点村93个、试点镇15个。
(二)从探索长效机制入手,启动整体推进县试点。为进一步研究探索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推进机制和政策措施,建立以县为主的工作体制,为适时转入整体推进阶段探索路子、积累经验。今年选择工作基础较好、积极性较高、投入力度较大、区域代表性强的通化县、敦化市、东辽县、长白县、双阳区、镇赉县作为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试点。试点县重点在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方式、推进体制、政策体系、资金整合、帮扶机制、社会力量参与、农民主体作用、绩效考核、工作和指导体系共10个方面进行探索。根据今年试点探索的成果,明年将进一步扩大整体推进试点覆盖面,逐步形成以县为主的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格局和工作机制。
(三)从发展现代农业入手,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按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的要求,今年重点是抓好六件事:一是全力抓好粮食生产。以实施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为重点,在30个粮食生产大县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突出解决长期困扰我省的干旱问题,力争今年粮食产量达到550亿斤。二是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以加快实施精品畜牧业跨越工程为载体,推动畜牧业产品、质量、管理、规模全面升级,同时按照保障供给的要求,抓好以畜禽产品等为主的“菜篮子”产品生产。今年全省肉、蛋、奶产量要实现380万吨、127万吨和65万吨目标。三是坚持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继续实施好30个重点龙头企业提升工程和200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创新开发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技术项目,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由原料消耗型向科技主导型转变。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1900亿元。四是大力发展高效园艺特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五是实施农村创业兴业工程和“阳光工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六是以发展县域经济为统领,大力发展村镇经济,积极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培
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不断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增强活力和后劲。
(四)从城乡一体化发展入手,启动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结合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从今年开始,全面启动县域村镇体系规划、镇(乡)村建设规划,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中心村集中,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改善人居环境和生存质量,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一是搞好农村基本情况普查。目前,已经完成了全省乡(镇、街)、行政村、自然屯和国有农场基本情况分类普查,6月份将进行普查数据录入和分析整理,建立我省农村基本情况数据库,为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全面开展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以县(市)为单位,全面开展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明确重点建设的中心村,制定未来5年年度建设推进计划。今年重点完成6个整体推进县和其他8个县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利用三年时间完成全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三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今年全省完成1000个村规划编制任务,2014年前完成全省所有乡镇和50%的行政村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将各类国有农场纳入规划编制范围。
(五)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加强农村泥草房改造、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解决民生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工作重心。今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围绕改善农村民生问题,集中力量办好10件实事。结合新农村建设任务,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把泥草房改造做为今年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在1000个村中,采取整村推进的办法,完成2.54万户泥草房改造任务。二是抓好畜禽养殖小区建设。按照畜禽养殖小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结合、与村屯环境整治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推动试点村镇和推进村的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通过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加快农村人畜分离步伐,改善村屯环境。三是加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环境治理和产业发展等项目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是加强农村道路(村道、屯道、巷道)、边沟、桥涵、自来水、排水工程、清洁能源(秸秆气化、户用沼气池)等项目建设;在社会事业建设方面,主要是加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村部、村级卫生室(所)、村级文化活动室、体育健身场所、村级信息服务站、农民夜校、有线电视等项目建设;在人居环境治理方面,主要是加强垃圾处理点(场)、农户改灶改厨改厕、公共厕所等项目建设;在产业发展方面,主要是加强农业节水灌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市场、特色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
(六)从建立保障机制入手,健全支持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政策体系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为确保我省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5月13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吉发[2014]12号),从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调动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合力共建、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4个方面,提出了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的15条政策措施。在省里总体政策意见的基础上,今年重点组织省直20多个新农村建设重点责任部
门,根据行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细化政策措施,制定出台建设、交通、电力、水利、林业、土地、牧业、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专题政策,与省里总体政策共同形成互相衔接、互为补充、体系完整的新农村建设政策体系。
为完成上述工作任务,今年我省将着力强化落实7项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主要是根据各级党委、政府换届后人员变动情况,进一步调整和加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继续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落实责任共同抓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着力加强薄弱环节,深入破解突出矛盾。加强工作机构建设,稳定队伍,保障经费,发挥好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的作用。
(二)继续加大资金投入。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用足用好省级专项资金。前两年,省投3亿元专项资金,带动各级财政、部门单位、社会各方面、乡村集体以及农民群众投入达到57.2亿元,较好地起到了政策性资金引导作用。今年省里继续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泥草房改造、省级试点村镇、推进村和6个整体推进试点县的项目建设补助。目前,省新农村办公室已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各地项目申报情况,对专项资金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安排,争取6月份下拨到位。二是继续加大地方财政投入。目前,全省有1/3左右的市(州)和县(市、区)设立了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今年将继续要求各市(州)和县(市、区)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突出项目建设,完善奖补办法,充分发挥专项资金在政策引导、组织推动、拉动投入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三是加大部门资金投入力度。紧紧抓住中央加大“三农”投入的有利契机,鼓励和引导省直各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项目支持,统筹安排省级各项支出,进一步强化新农村建设资金保障。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多元投融资平台,从根本上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完善帮扶指导机制。总体思路是继续坚持强化整合领导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帮扶机制。根据今年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增加和省领导岗位变动情况,5月中旬,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对今年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分工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明确,总的要求是原有的帮扶分工不变,着力解决有些部门单位帮扶工作弱化的问题。同时强化了市县两级帮扶工作,建立上下联动的帮扶体系。坚持实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继续选派机关干部深入农村基层,联系群众,指导工作,并要求各部门单位新派驻的指导员要抓紧到位,及早开展工作。
(四)加大资金项目整合力度。积极推动省直有关部门将乡村公路建设、农村“六小工程”建设、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文明村镇建设、农村村落社区建设、农村泥草房改造、定点扶贫和移民搬迁等项目,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要求,统筹安排。继续研究探索以县为主的资金整合投入的机制和办法,对国家和省分配以及来自其他渠道的各类惠农资金,市(州)、县(市、区)政府可在不改变资金基本用途和管理渠道的前提下,以规
划为前提,以项目为载体,用于新农村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强化社会力量参与程度。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到农村进行建设,开展“结对子”、“共建”和志愿服务等活动,通过捐赠物资、捐建、捐款、提供无偿服务等形式,将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物资等要素集聚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推进农村产业、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其他各方面建设。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积极开展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各项活动。大力推进“村企共建”、“军民共建”模式,实现互利双赢。引导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本省(市、县、乡、村)藉在外工作或创业的各类人士,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家乡建设。
(六)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通过补贴方式调动农民开展房屋、院落改造和改厨、改厕等自有财产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推动村内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道路修建、植树造林、农业综合开发有关的土地治理项目和其他公益事业项目建设。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和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推选办法,选优配强村镇两级班子,健全激励保障机制,保护和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引领带动农民发挥主体作用,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积极推行在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领导下的村务(以自然屯为单位)理事会制度,将新农村各项建设和管理纳入村务理事会议事程序,充分体现农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主决策,民主管理,保持新农村建设的活力。
(七)加强督查指导和宣传培训。建立健全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以定期督查和定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发挥最大效益。适时召开新农村建设泥草房改造现场会、整体推进试点县经验交流会等专题会议,进一步总结各地、各部门以及基层工作经验,指导面上工作。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培训。在搞好常规宣传培训的同时,今年6月份开展1000个推进村的村党组织书记培训以及有关项目和技术的对接。同时希望各新闻媒体的朋友坚持正面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在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创造积极向上的新农村建设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