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九大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十九大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2018年5月我参加了第二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班,在红旗渠干部学院参加了培训。这次培训用三个半天的时间由党校聘请的专家,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河南建设经济强省“三区一群”战略,三个半天的时间现场教学,包括参观红旗渠纪念馆、青年洞,扁担精神展览室,“四有”干部谷文昌故居、观摩扶贫示范点庙荒村等,观看了话剧《红旗渠》和有关影像,聆听了省纪委驻厅纪检组“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推动国土系统管党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报告,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了分组学习讨论等。这次培训时间安排紧凑,内容充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我感到很有收获。
一、学习十九大精神的情况与认识
十九大后,通过阅读十九大报告文件材料、网上观看有关解读视频等,对报告字面意义有了理解,但由于该报告是我党的纲领性文献,内容博大精深,对其深刻含义的准确理解,一是需要专家学者的解读指导,二是需要时间,在实践中结合工作实际逐步领悟。这次培训中通过专家的解读讲授,增进了我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
1.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报告全面总结了五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包括代表新时代中国形象的新“四大发明”等一切高科技成果,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一张蓝图干到底”的优越性,得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结论。历史性成就表述得很明白,比较易于理解,历史性变革则蕴含其中。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经济发展理念,管党治党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的变化,文化领域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领地位的回归等,都是我国经济、文化、党的领导地位方面前进航向的校正。“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些难题包括反腐败的巨大成效,建立东海防空识别区,南海岛礁建设,军队改革等,特别值得提到的是社会舆论的一种广泛评价——“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2.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是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进入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既有近年来巨大历史成就的支撑,又有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为依据,是一次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3.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谈起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必须从近代史谈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悲惨的世界,中国人民承受着前所未有的深重苦难。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改革开放40年,我们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道路,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在仍在进行之中,我们没有理由忘了过去,没有理由忘了初心,没有理由迷失方向,我们仍要永葆初心使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4.“四个伟大”的内在逻辑。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伟大斗争是动力,伟大工程是要求,伟大事业是路径,伟大梦想是使命。伟大斗争和伟大工程围绕着伟大事业,共同聚集、服务于伟大梦想的这一党的初心和使命。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其内涵是8个明确,从理论层面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8个方向的总目标,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动指南是14个坚持,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从实践层面系统回答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是在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后所取得的重大原创性理论创新和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一个是理论,一个是实践;一个是目标导向,一个是问题导向。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表现在三个途径,一是制度安排,即人民代表制度。二是战略安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是人事安排,通过组织制度人事安排把战略落到实处。
7.十四条方略的内在逻辑。可以从四个角度来理解,第一,首先是加强党的领导,然后从人民中心地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国家安全、军队、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国际外交等,最后是加强党的建设,以党领导始以党建终。第二,从改革发展稳定的角度,对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国内国际来阐明。第三是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的角度,第四是四个伟大的角度进行阐释。
8.党的建设方面提出“两不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一个是根本目的,一个是实现途径,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党建总要求中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政治建设是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是政治建党的体现。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明确党的建设的主线、“5+2”总体布局和党建五句话总目标。
二、学习红旗渠精神的认识和体会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林县人民在艰苦的岁月里为了改变千百年来水贵如油的严重缺水状况,发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誓言,并通过全县人民连续十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建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这一世界奇迹。这一伟大壮举,不仅从客观上极大改变了林县河山的面貌,也从主观上深刻影响了林县人民的精神世界,在这一过程中也铸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1.党的领导。林县县委一班人以为民造福的初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福利,抓住林县严重缺水这一主要矛盾,制订了修渠计划,合民心、顺民意,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勇气和远见卓识。
2.艰苦奋斗,克服困难,成了林县上至领导班子下至修渠民工的基本心态。接到任务后不讲条件、不讲客观,不等不靠,一切自己动手努力解决,如烧石灰,制炸药,制水泥……工作顺利的局面是少数情况,有困难是常态,工作就是克服困难,工作就是解决问题,没有问题没有困难还要共产党人做什么!
3.实事求是。初期制订的计划是在3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开始后发现战线过长问题多,意识到计划脱离现实时,下决心及时改变、调整策略,集中精力打歼灭战,制订出符合实际的可行办法。
4.讲求科学,不墨守成规,在各个环节上创新工作,如打竖井将渠道分割成多个工作面,改串行为并行;大胆修建书本上没有见过结构式样的曙光渡槽等。
5.目标坚定,矢志不渝。在遇到各种政治风浪和波折时,抱着“早一天修成早一天通水,早一天造福林县人民”的朴素想法,信心坚定,敢于担当,保证修渠的不间断进行,真正体现了林县县委领导心系百姓、无私无畏的的革命气概。
这些精神价值,这种红旗渠精神,是林县人民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十万建筑大军出太行”的品牌基础,是林县人民在经济发展新时代,克服一切困难、勇闯发展新路的心理支撑,也是我们工作中必须学习、长期坚持的。这种精神必将历久弥新,永远传扬。
三、结合本职工作的体会和思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在新时代的工作提供了方方面面的指导,是我们的行动指南。现结合党务和实际工作有如下思考。
1.必须要深刻认识加强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加强党建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这一思想认识不提高,就不可能做好工作。思想上高度重视了,也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真真正正抓起来干起来。我们负责这项工作的人更要从自身做起、克服困难,带动大家。其意义在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2.准确认识、认真对待正确处理业务和党建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处理极大影响着党建的效果。业务和党建长远来说是一致的,各项业务工作也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但短期来说存在一定矛盾和冲突,当然处理得好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3.真正用一些时间、花一些精力,把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认真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各项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要认真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认真开展“三会一课”,认真落实组织生活会制度,扎实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4.关于发展。邓小平曾说,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发展前少,或许更多、更复杂。高质量发展是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我国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大势如此,我们院也必然如此,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强厅局合作和其他优势先进单位的合作,尽快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增加科技含量,响应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号召,在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上走在前列。要利用好工程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平台,切实加强人员和资金支持,融入高质量发展的潮流。
5.美好生活需要。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生活需要有了更高期盼和要求。我们要呼应这种合理要求,改善工作条件,包括外业员工的居住和生活设施;在人员管理等工作中,要摒弃旧思维、***惯、潜规则,保障单位、员工和社会多方面利益特别是职工的一些必要休假待遇;要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加大投入,提高保障,保证安全生产,确保不出安全事故,把发展成果让全院职工共享,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
6.扶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明显体现在地区差别,城乡差别,群体差别上。由于历史、地域、自然环境等原因,还存在着不少贫困群体。我局联系有扶贫村,局里派有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组,我们想法设法立项目引资金,结合我局的信息资源等优势,做好对口精准扶贫,帮助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7.文化建设。要重视文化软实力。单位是社会的一个细胞,要重视单位文化建设,注重宣传,占领舆论阵地,发挥好舆论导向作用,同时在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单位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争创省级文明单位,促进单位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