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有感范文
读《大学》有感
此次写读了潘麟老师的《大学》广义之后自我的收益,对我理解《大学》有很大的帮助。古人说,“开卷有益”,真实不虚!即便我看完此书,依然半懂不懂,却也让我对古圣先贤的智慧升起了仰慕之情,对古老的中华文化有了自豪之感,从此不敢妄自菲薄,轻言我懂!感恩潘麟老师的旁征博引,深入讲解,并且对儒释道不断地进行分析和比较。我不知道具体在哪些方面更清晰了,反正我觉得自己清晰了一些。
《大学》是孔子学生曾子所编。之所以说是编而非作,是因为《大学》中基本上都是引用了圣贤的言论以及观点,曾子间或做一个小结,使其简洁明朗化。《大学》的核心为三纲八目。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
所谓格物而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这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而如此行文,事实上,这八目并不完全是递进关系,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在这三纲八目中,包含了为圣为贤的标准以及行持。整个《大学》因此而展开。因为个人所学有限,单看原文,我几乎完全看不懂古人在说什么,好在有老师的讲解,释义和翻译,才概知一二。不时有惭愧感升起:身为华夏子孙,日常读书行文皆用汉语,却不懂祖先之语。
儒家注重修身。身者,心之外形也。身正则心正,所以要想让自己的人格更加的完善,日常中对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住坐卧不可不保持足够的警觉,使其总在“正”上便是。所谓衣食住行乃修行之大事,除此之外,别无大事,佛陀有3000威仪,84000细行之说。84000细行讲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注意,处处注意,这样才能成就自己的庄严威仪,这也就是儒家所说的“正”。儒家对于行住坐卧有其具体的标准,那就是“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我今天虽然暂时做不到,但只要心中对此一念起来,感觉浩然之气便扑面而来,真是凛凛君子风啊!能行住坐卧如此之人,定、静、虑、得该是必然了!
儒家不仅在外相上有修身的呈现标准,更进一步阐明修身的内容: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能做到好学、力行、知耻,即为修身。好学,实则为心灵提供营养,为生命成长指明方向,好学是为己而学。力行说的是所学必为日常生活服务,必为生命的觉醒服务,而非在头脑层面的知识堆砌。学则用,学则行,行有得。所学渗入到生命中才是真学,否则变成痴学。儒家强调知行合一。王阳明说,“知之真切笃行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耻大概就是儒家所谓的良知吧。此处的良知非为后天教化所得的经验,行为准则,使乃心性内涵本有的道德自律和道德审判。日常中偶尔也会听到“此人良知还未泯灭”之语,大概就是指自己内在本有的道德自律与评判吧!
知和行非先后关系,而是并行的关系。
儒家的修身在日常生活的洒扫应对中。目的是转小人为大人,为君子。所谓小人即为“耳目之官不思”,也就是处在不自觉,不警觉状态的人,无有反省,反思之动作。大人,君子则与之相反,时刻处于自觉自律自省中,并把自觉自律自省的结果落实于行动中的人。儒家修身的目的是为了转化气质。气质是自私,自我,自恋,五毒,性欲,非理性,偏执等自我的部分。质指的是遗传缺陷,比较差的体质,不良的秉性等等。
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何谓“放心”?收摄已失已昧的真心,彰显良知之心,四端之心,如此而已。绕来绕去,儒家都在讲良知。儒家心不安,原因大抵来自礼崩乐坏,文明不传,道德不行,人间不公,天下不平,圣贤不出,家国无道。儒家是济世化民之后,其心乃安。儒家提倡的是德化人生,始终以人为本,是真正的人本主义。而佛家的心不安,则来自于虚妄,幻灭,烦恼,颠倒,迷执,业障,无明等。佛家安心后方去济世化民,提倡的是觉悟人生。
跟随潘麟导师的讲解,我看到了《大学》中的某些内容,与老子《道德经》中的部分内容是一致的,言异而质同。古人的思想大都是大同小异,以和为贵,修身养性。
读完《大学》广义,对于我目前有何裨益呢?
第一:了解了远离心性的标志。
内心的不安,失落,无归属感,无意义感,无价值感等等,或者说自己处在西方心理学所谓的神经症状态,这就是远离心性的标志,事实上,我一直处在神经症状态。事实上,95%以上的人都处在神经症的状态,换言之,众人皆在病中,唯有修行以自救。
第二:何为世界。
无论是对于光明还是黑暗,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就不可避免地参与进探索的对象之中,不可避免地融入到所探索的对象中,不可避免的创造了所探索的对象,那我们所探索的对象,又将以我们对他创造出来的形象呈现给我们,这样神,仙,佛,魔,鬼,三世六道到就由抽象变成具体,由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
用现代心理学的语言说就是“你的注意力创造了你的现实”。
用雪师的话说就是“世界是心的倒影”。
所以日常有必要对自己的起心动念,能量的投注方向保持高度的觉知,使自己处在八正道的状态,那就是:正见,正行,正念,正定,正语,正命,正精进,正思维。
然后才有可能得到儒家所说的德化人生的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