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真学”而教》读后感范文
《为“真学”而教》读后感
冯院长的《为“真学”而教》这本书带给我太多的感悟与思考,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逐字逐句反复揣摩的书,哪一页也不舍得快速浏览过去。下面,就我读过的内容,做如下反思。
我想以书中的三个关键词作为我反思的切入点。
一、童我。
刚看到书中这个名词的时候,我并不是很理解。我只知道心理学中有自我、本我、超我的概念,那“童我”是什么呢?当我反复阅读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我慢慢明白了。原来呀,冯院长是在告诉我们,只有我们自己变成孩子,才能真正的与孩子对话。
冯院长在书中说:“教师要不时回到儿童时代,启用自己作为学生时的经验,用那时的心和理来‘度’孩子此时会有怎样的内心感受、学习体验,那么诸如教与学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便易于化解。这也就是‘共情效应’。”
是啊,大多数老师,包括我自己,常常或者一直站在成人的角度,以及成人的心智水平上来思考、设计和教学,以为自己懂的东西学生也该懂,学生不懂就是笨,就是榆木脑袋。这样,既蒙蔽了教师的心,也阻断了师生对话。
反思到这里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不禁出现臧校长给孩子们上课时那优美的身姿,又仿佛听到了那温和的声音,亲切的话语。与臧校长相熟之前,我一直以为她是一个严肃、严厉的人。但是课堂上的她,却是那样的活泼、生动,充满温情,真的就像冯院长所说,仿佛是一个小孩子了。这种反差萌,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以至于让我终于明白了,这种“童我”,对于一位教师而言,是多么的难得,又是多么的重要。一位充满童真童趣的语文老师来上课,哪有孩子会不喜欢呢?好在,有这样的榜样师傅,我也慢慢学到了她的三分功力。真是三生有幸,遇见臧校长,遇见冯院长的这本书。
二、放缓。
冯院长在书中说到:我们需要适当放缓教学节奏,让学生多一点“散步而非赛跑”的心境和享受;不强制学生接受、面对“忙碌的童年”。倘能如此,教学内涵便可丰富起来,学习质量也可得以优化。
对于学生的这份“忙碌”,是当我今年来到新的工作单位后,体会最深的。新接手的这个四年级,孩子们忙着语数外,忙着音体美,还有科学,信息技术,每天上午的大课间,每天下午的校本课... ...还有的孩子在课后延时之后还得去参加别的辅导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终日忙碌,使得孩子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坐下来去反复揣摩课堂上学过的知识。众所周知的是,儿童学习新知,需要经历一个反刍过程,即揣摩、体验和回味。由他人之知向自我之知转化,这几乎必然是缓慢的。
但是,我们又不能说,孩子们的这种全面发展是错的。我只是觉得与乡镇的孩子们相比,他们实在太“忙”了... ...所以我也只能改变自己,正值“双减”的今天,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向课上40分钟要质量,就成了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问题了。
三、真学。
读到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恰逢我在准备公开课。选择了四年级上册的《麻雀》一课,一是因为我们班正好上到这一课,二是因为喜欢,三是因为之前臧校长给我指导过这节课的思路,上起来比较有底气。
在我教学设计的第一稿中,课堂的最后,小结升华的部分,我选择了让学生们配乐齐读孟郊的《游子吟》,借此将课堂推上一个小高潮。自己在脑海中演绎的时候,感觉效果是非常不错的。第二天借班上课,结局却出乎意料的差。一是与那个班的学情有关,但是更多的有种“硬拗造型”的感觉,并不实用。直到读到书中的这部分内容,我才恍然大悟,这不正是冯院长所说的“湮灭的辉煌”吗?
将“亲情语文”上成情感教育课,把有伦理或者道德意蕴的课文上成做人... ...不是说这些课上的不对,我们只是要关注在这节课上,或者说这个环节,学生学到了什么,“真学”了没有?借此反思,我又修改了我的教学设计,换成其他内容。本以为是平平淡淡的结尾,但是真正上课的时候,却恰恰是这新的结尾,引起了孩子们真正的反思。
所以,课好,孩子说了未必算;而课不好,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却能说了算,因为这样的课无法引发他们的情趣、兴致,此时我们再一厢情愿说它好,就变成对儿童意志的胁迫:儿童认可,是好课和真学的一个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
另外,我们还要警惕一些热闹、活跃,让孩子们高兴的课堂。一定要关注这节课,孩子们是否“真学”了。一节课,孩子们能学到一点、两点的知识,也是可以的。所以“有获得,才有真学”。
为“真学”而教,向“真”而行,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