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范文
做一个会倾听的人
——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疫情期间,看了《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读之前心里会想,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什么地方要静悄悄的革命?书的第二章改变教学中提到,“关教室门来上课的教师,不能称之为公共教育的教师。因为他们只是把教室学生当作私有财产,把教师这一职业私有化而已。通常都是年轻的教师被选来上公开课,而上了年纪的教师则专门参与提供意见建议,而不是所有的教师都站在平等的立场上共同创造教学方式”。“在教室之间相对封闭的学校里,教师间的团结合作的意识很淡薄,而且教师们按教育观、人生观的不同聚合成一些小团体。就算其间没有明显的对立关系,仍存在背后说三道四的现象。由于相互不信任而形成沉闷气氛的场合也不少,对彼此的工作大家都恪守‘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不成文的规矩,结果每个教师都在孤立的状态下开展自己的工作。”“教室的墙壁、学科的隔阂,是在校园内部运作的最强有力的权力。如果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打开教室的大门,并且从内部彻底粉碎这种权力关系,那么学校的改革是不可能实现的。”感觉这些字句,说的不就是现在的我们吗?
很多老师不愿意上公开课,原因大致以下几点:
一是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二是上公开课很辛苦,准备周期长,三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工作,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而不是指责。
书中提到的很多问题,是现实中大部分老师都存在的。书中写到“究竟为什么所有的老师,向同事敞开教室大门都如此之难呢?原因看来很多最突出的是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愿意自己的工作方式被别人指手画脚,我不会对别人的事说长道短,同样的也不希望别人来干预我的工作”。当看到“对开放教室上公开课有抵触情绪的教师,大部分是对上公开课的辛苦深有体验的人,因此他们不想再次尝试那种讨厌的事了”。这写出了很多老师的心声,“我们不愿意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工作,因为每个人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工作,这当然希望自己所做的,能得到别人100%的肯定,此外教育工作本身就是无法做到十全十美的,谁也不想自己的缺点总被别人指责,但是反过来在对待别的教师的工作是,却都可以毫无顾忌的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趁那个教师不在的时候,散步含批评意味的闲言闲语。”我想这是很多老师害怕上公开课的又一个原因。“通常参观公开课接下去的环节,就是进行相互评论,评价这个课哪里上的好,哪里上的不好,有些热心的教师甚至会指出问题存在的地方,并传授解决的对策,像这样的研讨会,授课的人听了当然会不舒服,而这本该是深入开展乐享参与的教学研究呀。”读到这里我是觉得深有体会,每准备一次这样的公开课,反复的磨课,反复的去修改,反复的去接受指责和批评,说实话真的需要一颗强大的心才能支撑到最后。原来我的想法是想每个学期打造一节属于自己的一节公开课,就像这书中的小林老师开始每个学期做一顿法式大餐一样。但是现在因为随着近几年工作和家庭的压力越来越大,然后连做一顿法式大餐的心情都没有了,自己也开始觉得很怕去上这样的公开课。
“之所以有必要在学校改革的第一年,让所有的教师至少上一次公开课,是因为必须把许多陋习,如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避而不谈,却无所顾忌的批判别人的陋习,没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只知道按上边的指示行动的陋习,不愿被别人在背后指点,用坚实的盔甲把自己严密的包裹起来的陋习,只认可自己的行为方式,而不肯向别的老师虚心学习的陋习等等一并清除、克服,让所有教师超越自己,构筑起和同为实践者的同事们的团结合作关系,这正是所有学校改革的前提”。读到这里发现,自己也染上了很多的陋习。所以我想,是时候有所改变了。
为了打开教室的大门,需要充实的教研活动。很多公开课活动结束后就变成了评头论足,一味指责,那些话很多人都接受不了,甚至会进行争辩,年轻老师在这样的公开活动中,被其他的老师毫不留情的评头论足,一味指责,今后他们会用一层厚厚的盔甲把自己包裹起来,而不是把自己敞开来,成为一个开放的教师。我们的教研活动、公开课活动应该像书中提到的,“研讨的焦点应该是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共同来分享已达到调研的目的,互相讨论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而不是说简简单单的评价他一句,你这节课是一件失败的活动。我们开展教研活动的目的,不应该是让老师感受到羞辱,批评,指责。那上公开课有没有必要?很有必要,因为这是打开教师内心,打开教室壁垒的很有必要的一种手段。但是要怎么开展教研活动,能让老师们愉快的参加教研活动,这才是改革第一步最大的课题。
老师也要做出适当的改变。一是改变观念,开放自己的教学,不是一年或一学期认真准备一次公开课,而是每日细心的准备。当你认真准备之后,当你看见教室里,那一双双闪着对知识渴求的眼睛,看到将热情投入到学习过程中的学生时,你会觉得是值得的。二是学会倾听,学会与学生交往。倾听是属于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很多时候,我们在日常的一些教学中,确实是只注意了语言的一些方语言的沟通方式,忽略了身体的一些信号。今后的方向应该是,多关注学生身体传递出来的信息,学会倾听学生身体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做一个会倾听的老师。
最后,用在网络上看到的一首小诗结束我的分享:我相信,我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本教科书;我遇见的每一件事都督促着我的成长;我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那都是我该去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