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精彩多篇)范文
摘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精彩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 篇一
文/向笑·向着太阳,微微一笑
原来只知道尼采是一位哲学家,后来学了鲁迅的《拿来主义》,里面有一句“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想给予,不想获得”,因此对尼采算是多了一点儿了解。虽然鲁迅的原话中还有一句说他(尼采)终是疯了。但我唯独对前面部分记得深刻。借由这句话,很早的时候,在我的思想感知中尼采就是神人般的存在,因为一般人不敢自诩太阳。正好此次推荐书单中有尼采的著作,便找来一读,见识见识这位太阳一般存在的人物能有怎样超凡脱俗的论点。
尼采的确不一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序言中,查拉图斯特拉就对圣者宣称“上帝已死”。在当今这个言论自由、思想多元化的社会,这样的论断也许不值一提,但在当时盛行基督教的西方国家,这绝对惊世骇俗。在宣称“上帝已死”后,他向世人宣讲怎样做一个超人。在尼采的观点中,“超人”就是要“超越自我”,要发挥自己的无限潜能来提升自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中,尼采通过查拉图斯特拉之口说:“超人必定是大地的意思”。我认为,“大地”应该是指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他摒弃了基督教关于上帝、天国之理想之类的超尘世观念,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说:“可能你所能遇到的最坏的敌人总是你自己。”由此可见,他希望世人都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去努力超越现在的自己,不断地让自己进步,而非信奉上帝能派来诺亚方舟拯救你我,改变命运。他还说:“你必须想要把你在你自己的火里烧死:如果你不先烧成灰,你怎能希望成为新人!”对此,我的理解是:在自我完善的路上,我们要破斧成舟,要置之死地而后生,要竭尽全力,并且这种动力和决心都来自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超人”。而我们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人是必须要被超越的一种东西”。
我很喜欢他说的“人类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终点;人类之所以可爱,正在于他是一个跨越的过程与完成。”正因为人生是个不断前进的活动过程,在这前进的过程中人的存在如“千百桥梁与阶梯,投向未来”,有无数的可能。那些杰出的、超人的必定是经过艰辛无比的考验走过来的,而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体验,在于过程,在于从自我到超越自我的过程。在这本书里,尼采用他的“超人哲学”回答了我们“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给我注入了无尽的行动力量和永恒的坚定决心。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 篇二
有些人读书不求甚解,走马观花,这也是一种境界,不是吗——莫雅平
这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言中的一句话,用的是反问句,多少有些无奈,讥诮,惋惜,知音难觅的愁绪。我之所以重视它,在我看来,我看到了,而且我刚好应该算作是他所指的这类人,多少不是让这个讽刺意味的话更深刻了点。
对于黄明嘉的这个译文,实话说,我真的读懂的不是很多。对于西方哲学,我一直持有的是有一种崇尚敬畏的心态,要说曾经给到我冲击的作品,那还是高中时代看过的《博尔赫斯》,这本书我也没看懂多少,但是里面有些话,到现在还印在脑海里,我也一直带着这本书,偶尔闲暇我都会看。只是从广州来上海后,这本书借给一位同样喜欢西方哲学的朋友,我还没有去拿回来。
也正因为莫雅平的这句话,触动了我,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真正的不求甚解是不注重细节,而且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个人要求读懂的层次不能相同,但一定要在你的思想境界水平上理解,而后让你的思想水平能上一个台阶,我是这样理解读懂一本书的。
我句句锱铢的读了每一部分,对于每个小的篇章我还清晨大声的朗诵一遍,我以一个演讲者的口气,主人翁的口气和心态去感悟。目前为止读了三分之一。
一本好书对成长总是有好处的,我很欣赏的是尼采的三种精神:独立思想,批判思想,开创思想!层层递进,一个比一个境界高,处身立世,不就是需要经历这些思想的蜕变吗。尼采还用了三种形象的寓意代表物展示这三种思想境界:骆驼,狮子,婴儿。
哲学家是心理学家也是预言家,他的思想毫无疆界,随时可以驰骋万里,而同样他们所想到的都是一般常人难以想到的。我一直在思考这三种思想的境界是怎样的,能理解这三种精神,但是生活中我该如何应用却并非容易。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 篇三
尼采的哲学体系主要集中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本书,这本书是拿来做学术研究的,但其实也可以称其为一本诗集。我个人从周国平的书中认识尼采,尼采的超人哲学是众人仰慕的,其中也包括我。没有对尼采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有所了解,这本书是看不懂的。
我为什么要买这种书呢?其实不管做不做学术研究,尼采是我喜欢的哲学家,这本书带有很多的批判性观点,对学者、诗人、追求智慧最高者进行了一番批判,。虽然这本书遭到了很多误解,甚至还被纳粹党拿去研究,把它当作统治人类的手段。但它经得过岁月的考量,鲁迅先生还对这本书表达出很高的赞美。但他只翻译了开头的前言,所以他对尼采并不能了解得深入。现在这本书和《悲剧的诞生》是最受学者欢迎的,它也类似讲故事,刚开始就讲了查拉图斯特拉在山上待久了,孤独久了,准备去山下进行拯救人类精神的说教,但下山后遇到的事和自己所梦想的完全不一致,众人所追求的东西和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决然不同,于是查拉图斯特拉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即山上),后来陆续有高人去拜访他,请求能得到精神的解脱,查拉图斯特拉最后选择一一和这些高人进行座谈。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讽刺最多的还是上帝(即耶稣),因为尼采是反基督教的。以上帝死了为基础而进行对德国社会人们精神失落的各种批判,那对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有作用吗?有的,因为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物质财富与精神文明之间产生矛盾。过于追求财富是我们时代的一个特征,大多数时候知识分子的呼声不被认可。这本书真是反映了一百多年前的德国社会与我们现在的社会有相同的地方。
我们重读类似这样的经典是一种精神的救赎,所以提倡读它是有意义的。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 篇四
原来只知道尼采是一位哲学家,后来学了鲁迅的《拿来主义》,里面有一句“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想给予,不想获得”,因此对尼采算是多了一点儿了解。虽然鲁迅的原话中还有一句说他(尼采)终是疯了。但我唯独对前面部分记得深刻。借由这句话,很早的时候,在我的思想感知中尼采就是神人般的存在,因为一般人不敢自诩太阳。正好此次推荐书单中有尼采的著作,便找来一读,见识见识这位太阳一般存在的人物能有怎样超凡脱俗的论点。
尼采的确不一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序言中,查拉图斯特拉就对圣者宣称“上帝已死”。在当今这个言论自由、思想多元化的社会,这样的论断也许不值一提,但在当时盛行基督教的西方国家,这绝对惊世骇俗。在宣称“上帝已死”后,他向世人宣讲怎样做一个超人。在尼采的观点中,“超人”就是要“超越自我”,要发挥自己的无限潜能来提升自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中,尼采通过查拉图斯特拉之口说:“超人必定是大地的意思”。我认为,“大地”应该是指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他摒弃了基督教关于上帝、天国之理想之类的超尘世观念,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说:“可能你所能遇到的最坏的敌人总是你自己。”由此可见,他希望世人都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去努力超越现在的自己,不断地让自己进步,而非信奉上帝能派来诺亚方舟拯救你我,改变命运。他还说:“你必须想要把你在你自己的火里烧死:如果你不先烧成灰,你怎能希望成为新人!”对此,我的理解是:在自我完善的路上,我们要破斧成舟,要置之死地而后生,要竭尽全力,并且这种动力和决心都来自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超人”。而我们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人是必须要被超越的一种东西”。
我很喜欢他说的“人类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终点;人类之所以可爱,正在于他是一个跨越的过程与完成。”正因为人生是个不断前进的活动过程,在这前进的过程中人的存在如“千百桥梁与阶梯,投向未来”,有无数的可能。那些杰出的、超人的必定是经过艰辛无比的考验走过来的,而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体验,在于过程,在于从自我到超越自我的过程。
在这本书里,尼采用他的“超人哲学”回答了我们“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给我注入了无尽的行动力量和永恒的坚定决心。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 篇五
尼采在这本书里,给主人查拉图斯特拉特别设置了陪伴,它们是猛禽的鹰,带毒汁的蛇,以及笑面和高傲之狮,它们都离群索居的物种,穴居山岩之上,对查拉图斯特拉来说,远比人类更为亲近,他给它们以尊贵的地位,远在人类之上。
它们是孤独者的抚慰,一种实物和内心心像,他呼唤“新物种”诞生,称他们为他的孩子,一种生命之树。他认为现今之人纯属过渡,更确切地说,是我们永远不断地向往并去成为更高之人,他的“超人”不是现有成形物,而是借这种内生需求不断生成之人。尼采蔑视不动、墨守、保存,他高呼进取、挑战和战斗之力,直至与己消耗怠尽。尼采呼唤一种“精神上的贵族”,即“超人”,因为“精神是镌刻在生命上的生命”,他们的荣耀是用自己的意志,自己的脚超越自己。尼采高呼:“打碎它们,给我打碎这些旧牌匾!”他推倒一切陈旧价值,树立了三个新牌匾,建立了关于他的学说的三个重要概念;“永恒复至”(或译为永恒轮回)、“超人”、“强力意志”。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悖论之上。“尽管人类会赢得整个世界,却没有学会一件事,即反刍,”为了拯救人类之恶之蠢、之自以为是,尼采自扮了一个以凶恶、强悍的形象,一个向人间深渊的垂钓者,他要把下坠的人类拽向他的山巅、他的高度。他深知他的理想时代没有到来,他思想的追随者会迟到成个世纪,但他有信心,他狂怒而哀叹:“有一天必然会来,是我们伟大的哈扎尔,这是我们伟大而遥远的人间帝国,千年的查拉图斯特拉帝国。”他不要人们沉沦、自我满足,永远检视来路,仰望,攀登,向上,向上……他要人们:“生成吧,成为你所是者!”查拉图斯特拉在他的高山和洞穴等待,等待哪些人呢?“——我等候更高之人、更强之人、更有必胜信念之人、更满怀信心之人,那些身心健壮之人:笑面之狮必定会来!”这本书从头至尾是尼采的滔滔独白,采用诗体格言式书写,所以先掌握以上三个基本点,这本书读来也没什么障碍了,要把握和欣赏的就是诗的形象、意象、比喻、隐喻、指代等等相关的技巧,探究尼采狂泻如洪水般的语言,他狂魔的姿势,如何表述他的高能量情感,是的,他是狂风,是海啸,是冰雹,是洪水,是烈焰,是一切猛烈之物,是山崩地裂,是坍塌,是摧毁一切断壁残垣,是瓦解,瓦解,并生成……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在《论大渴望》这首散文诗里,是他对人类的独白,也许最能代表这种澎拜汹涌的气势,站在万物深渊之上的孤独、狂喜、大悲及傲娇,那种极峰之上的颠荡、险乐和毁灭。
一切人类社会的既有价值粉碎了,尼采站在废墟上与自己的新思想轮舞……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 篇六
十几岁,迷恋课外书,我才知道世界上有个尼采,这个男人,他说什么到女人那里去不要忘记鞭子!我是女生,将来的女人,能心平气和吗?我倒要看看尼采是个怎样的角色,就借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我细细读了,读得糊里糊涂,就前想后想,左想右想,想来想去,觉得他说的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这本书也没看懂几页,但就此不喜欢他:说人坏话,起开吧。
都说身体和灵魂,要有一个在路上。我爱宅,就努力想要让灵魂在路上奔跑。何况,我作为一个从教二十二年的讲台老兵,面对一茬一茬的新生代,有时候也担心自己的思维太僵化,误人子弟。内心有一个声音,时常发出细弱的呼唤:来,来,来看书吧。有时候这个声音无力地发出责问:你不是天天要求你的学生阅读吗?你自己呢?
可能我的灵魂属于慵懒型的。去年暑假,晚饭后,捧起《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静心,品读,每次就能读个四五页。虽说一二十年没和它碰面,亲切感还是爆棚。我慢慢读着,有时读了几行,觉得不知所云,又重读。我仿佛沿着花园小径徜徉,有狂傲尼采陪伴身旁,有当年的自己跟从,眼前美景无限,静谧安详。就这样,悠游随心,我又读到了那一篇篇珠玑似的文字,看到了那根鞭子,心绪却平和冲淡,若秋夜月静圆。
我是万千女性中之一,和自己相伴四十多年,试图了解自己,徒劳了多年,不敢说了解,只是很熟悉吧。认识你自己————这句话刻在希腊神庙的柱子上。可见了解我自己有多么困难。自知者明。古圣哲们这样说,既是明示我辈要亲近、关照自己,又是告喻我这条路颇不平坦。但是坎坷路,只要不歇气走,走啊走,多少会走得远一点,多少能看到点景色,最终能多了解自己一点。
了解自己,就会更了解别人,包括我们可爱的学生们。不了解自己和自己的学生,教育,多少有点无的放矢。尼采呼吁人带上鞭子,和女人相处。我觉得,他也许真的了解他那时代的女人;我当然不了解他那时代的女人。不了解事实,何须气愤。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必动肝火了。
最好的鞭子,女性也好,男性也好,就是自己的反思,暗合“吾日三省吾身”。梳理自己的作为,听听别人的看法,好的,继续做下去;不够好的,尽力往好的方向努力,这样日久天长,就能塑造一个更好的自我,也能有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学生。
若是带着尼采的鞭子去,也许也能鞭策出一个个更好的自己,但更可能的情况也许是互撕——不是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吗。想着想着,我不禁想到了我很熟悉的教鞭,猛然心惊:天,我还要带着那根光溜溜的竹子教鞭去教室吗?带着鞭子,好像衙门里的惊堂木,“啪啪啪”地几下磕打,吵闹的,闭嘴了;乱动的,坐端正了;走神的,注意力回来了……有灵丹妙药的感觉,就不带了?不了,不了。教育的真谛,不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么?不就是唤醒学生的内在自觉么?最好的'鞭子,是学生的自我觉醒,不是吗?我们,要是能尽力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鞭子,可真是一种理想境界呀。由是我又很感激尼采和他那根鞭子了。
爱默生说:“图书馆是一个魔法洞窟,里面住满了死人。当你展开这些书页时,这些死人就能获得重生,就能够再度得到生命。”在重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时,我总是不停回想这些话,没一句不是说到人心窝里,真的,我好像一边读书,一边请教着尼采似的。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精彩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