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品三国》有感【精品多篇】范文
导读:读《品三国》有感【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读《品三国》有感 篇一
我迷上,或者说关注《百家讲坛》,是从易中天开始的。易中天站在讲台上,三千年的往事流水,历代帝国的惆怅,三国的风风雨雨,茶油烟酒的典故,中国男女的趣事,大江南北的城市,南北方人的差异……娓娓道来,让你喜不胜收,让你惊叹中华文化竟然可以如此品读。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易教授开讲了:话说东汉末年……
于是有飘逸潇洒的儒将风度的周瑜徐徐走来,让苏轼赞叹不已,直作“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在大家的印象中,长期根深蒂固的“奸雄”形象曹操,开始在易教授的点拨下得到正名。其过人的文采才华和卓越的军事能力越来越被大家所认识。惊喜之余,人们对三国这一人才辈出的时代的重要人物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我喜欢易中天的诙谐机灵,还有他那既高深又严密的评论。他不信《三国演义》里的故事,因为小说家的言论往往最不可靠。为了还原历史的真相,他考证《三国志》、《魏略》等正史书,再加上自己有条理的科学推理和综合分析,得到了可能的最佳解释。这一点确实难能可贵,因为要做到用纯粹的历史唯物主义来解释历史现象非常不容易。
为此,易中天抛弃了“状诸葛多智而近妖”的孔明,“状刘备多善而…好范文网 haoword.com…近伪”的刘玄德;抛弃了只会奸诈狡黠的曹孟德的世论;抛弃了因小气而死的周公谨。抛弃了只凭成败论英雄的偏执观点。
另外,易中天对“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的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的刘表,“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的刘禅等三国中常认为是失败者的人物也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最后点明了深层次奥妙:三分归晋并不是魏、蜀、吴的无能,而是同为寒士阶级出身,靠武力打天下的他们,并不符合士族阶层当政这一历史潮流。蜀坚持,所以先亡。魏放弃,出了“九品中正制”,还是亡了。吴妥协,任用了大量江东士族,但后来又赶尽杀绝,迟些也灭亡了。这个由士族地主阶级――也就是世代读书,垄断官阶,如“四世三公”之类的群体参与并控制政治的历史趋势,不是曹操、刘备等一时的英雄俊杰能改变得了的。
读易中天,历史的迷雾被揭开,历史真相的秘盒被打开,历史的本质被还原。被点醒释怀兴尽之余,我们又多了一个了解历史的角度,而且领悟更加深刻了。
读易中天,我们可以遨游波澜起伏的三国历史,感受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品味潮起潮落的沧桑情怀。冲一杯淡茶,闻着清香,翻开一卷,尽情地享受这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奇遇之旅吧!
读《品三国》有感 篇二
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转瞬即逝,不管是与非,还是成与败,都已随着岁月的流逝消逝了。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用艺术手法编写的《三国演义》流传至今。看完这部小说,我却久久沉迷其中,现在才发现它让我读懂了这么多。
话刘备,让我有感动。
世人的评价中,刘备一直是仁义爱人的代表。说起他的三顾茅庐,更是让人难以忘怀。第一次抱憾而归,刘备并不甘心;第二次是隆冬季节,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没能见到诸葛亮他也没有放弃;第三次终于在春暖花开的季节盼到了诸葛先生。诸葛亮也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打动,同意出山相助。在三次请诸葛亮出山的过程中,刘备也受到关羽和张飞的多次劝阻,但他的决心并没有动摇,而是义无返顾,不等到诸葛亮就不甘心。倘若是我,前两次失败定会让我知难而退,而刘备却让我明白:不到最后关头就不要放弃,有时候不可能也会变为有可能,最关键的是心够不够真诚。诚意到了,付出足了,定会有所获。刘备是一个知人善用,谦虚和善的人,他有难能可贵的品质,这让我感动。
谈关羽,让我很敬佩。
说起关羽,“义重如山”用来形容他最合适不过了。战乱之时,他为了保护刘备的甘、糜两位夫人,只得暂时投降曹操。在曹操手下,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让曹操钦佩不已。关羽接到刘备的信要走,曹操一心想留住他,可钱财摇不动他的真心,官爵改不了他的志向,他与刘备是结拜兄弟,那么就要誓死为刘备效劳。这样的忠心有谁不会钦佩?可在如今的社会,有些人为了自己能够赚更多的钱、谋取更大的利益或是想处在清闲的岗位,不惜离开自己工作已久的地方,想方设法地“跳槽”。或许这本是没错的,但在我看来,这是对自己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做一份工作,应该满怀热枕的对待,而不是朝三暮四,人应忠于自己的职业,就像军民忠于自己的首领一样。关羽让我领悟到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义气,他因义重如山而在人们心中有伟大的形象,这让我由衷的敬佩。
论曹操,让我心沉重。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曹操是一个被塑造的反面人物,提起他,不难想起“奸诈阴险”这样的词语,可是换一个角度来看,他也是一个有头脑、有本领的英雄。在官渡一战中,曹操仅有三万左右的兵力,而袁绍却率精兵十万,战马万匹,最终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北方最强大的敌人袁绍。这正是他参考荀攸的意见,采用混战计中“分人之势”的结果。以及在后来,曹操使离间计让韩遂和马超故意不和,最终让马超兵败走西凉,这个故事也是很有名的。曹操自己有谋略,而且善于发掘有能力的“千里马”,毫无疑问他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我们评价一个人不能单从好或单从坏的一方面来考虑。而且要从多角度综合考虑,就连诸葛亮在荆州驻守人选上,他错选关羽,结果荆州失守,关羽被杀。而刘备也因要给张飞报仇,不听赵云等人劝阻,执意要破东吴,却被东吴军把自己的七十五万大军一夜之间烧得所剩无几。再料事如神的军师也会出错,再令人尊敬的统治者也会因小失大。所以,人还是应该更理性的判断。论曹操,他有功有过,但不能因为他的过失而看不见他的功劳,而在后人的评论中,总有人把他说得一无是处,这让我的心沉重。
读完《三国演义》,再回味一番,作家罗贯中真是下了一番功夫也费了极大的心血。想想这些英雄们个个有胆有谋,令人好生敬仰。看到结局他们个个接连去世,我心中也很不是滋味。但小说依旧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正是应了那句话: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如果你还未读过《三国演义》,那赶紧读吧!它会成为你一生的挚友。
读《品三国》有感 篇三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我看过了两遍,最近我又细细阅读了易中天写的《品三国》,有了更深的感触。
《品三国》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介绍了发生在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身边的一系列故事。看过这本书后,我脑海中三国时期那些主要人物的形象逐渐丰满了起来。在众多人物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曹操。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书中的曹操与我以前在《三国演义》中了解到的曹操有了很大的不同。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心狠手辣、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枭雄,是个纯粹的反面人物。最典型的是曹操在逃亡途中,路过朋友吕伯奢家,朋友好心磨刀杀猪来招待他,曹操却起了疑心,没有弄清真相,就把吕伯奢一家老少全部杀光。在知道自己错杀了朋友一家时,曹操竟然厚颜无耻地说: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人。这样的例子在曹操的政治生涯中举不胜举,足以看出他是个真正的小人。
易中天老师则认为曹操固然有小人的一面。如他因为许攸得罪了自己,不顾许攸曾是他的恩人,毫不犹豫地杀了他;荀彧原是曹操的大功臣,却因为反对曹操的某些举措,也被杀掉了。但曹操也有儿女情长、宽宏大量的一面。对一些恶毒攻击他的人,背叛了他的朋友,也都屡屡放过。比如魏种,虽然倒戈跟随了张邈,后来被抓住后,曹操仍留了他的性命。还有陈宫,本是曹的好朋友,后来反叛跟随了吕布,被曹操逮住后,死也不投降,曹操无奈之下只好杀掉。但在陈宫死后不久,曹操不但帮他嫁了女儿,还赡养了他的母亲。
可以说,《三国演义》为了树立一个艺术形象,不惜笔墨,添加了许多情节,把曹操坏的一面充分表露出来了,呈现给读者一个完全的反面人物。《品三国》则客观、公正、全面地介绍了曹操,写出了他的全部性格特点和他所取得的丰功伟绩。我还通过上网了解到,曹操不但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个杰出的文学家。现在还广为传唱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就出自曹操的《短歌行》。
由此看来,只凭一个方面就给人下定论是很片面的,每个人都会有美、善的一面,也会有丑、恶的一面。想要了解一个人,就应该全面地去解读他,这大概就是我读了《品三国》后的一点感想吧。
读《品三国》有感 篇四
他是历史上一个拥有绝对魅力的男人;
他是令我绝对欣赏的一个英雄。他不是别人,正是公瑾,周瑜。
很小的时候,六个字让我印象深刻;既生瑜,何生亮。老师告诉我,这是周瑜说的,大致的来讲,周瑜是这么个人,心胸狭窄,容不得他人,诸葛亮活活气死,教育我们,定不要像周瑜一样,要心胸开阔,否则就会被妒嫉蚕食。
于是,周瑜作为一个反面人物摆在我面前,直到我长大。渐渐的,我发现,周瑜其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物,他在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中着实被过于看低。
首先,这位江东名将绝非传说中的小气。《三国志》中对他的评价是"性度恢廓"也就是性情开朗,气度宽宏,同时代人对他的评价也很高,刘备说他"气量颇大"蒋干说他"雅量高致"。
而且,周瑜也是一个漂亮之及的英雄,《三国志》中说他:长壮有姿貌,也提过:吴中皆呼为周郎,郎,是对青年男子的称呼,呼人为郎,带有赞美的意思,所以,周郎通俗的说法就是"周帅哥"当然,一个人的美或帅,不仅仅指外貌,更含有内在的修养与气质,周瑜不仅内外皆有的帅,更是一个艺术家,有句话"曲有误,周郎顾"就是说周郎在酒过三巡,醺醺然之中也能听出乐队演奏得是否正确,如果哪个音不准,便会回过头去看,这该是对音律何等的了解才能做到?
而他,公谨,不仅仅是音律上的完美的才子,更是战斗中的一级指挥,周郎生命中最辉煌的一次战役啊,赤壁之战中,他身任孙刘联军的前线总指挥,将"以少胜多"发挥到了极致,想想当时的情景,周郎立于江边,运筹帷幄,火烧曹操连环船,这时的周郎该是何等光彩照人!
在二十几岁时,周郎就被任命为"建威中郎将",同时迎娶美人小乔而归。
如此一个内外兼修,四处得意之人可称一个有绝对魅力的男人吧?
大江东去,滚滚长江水洗涤了多少岁月,多少英雄豪杰,历史的事没有一个至今活着的人亲眼看到,大家都只能在或真或假,或虚或实的历史记载中得知一二,再加以自己的润色,没有人明白个中真伪。
或许周郎真的是被深深误解,又或者周郎确有嫉妒过孔明先生的才干,可又如何?
想去,周郎一直是如此优秀,可又突然杀出一个诸葛孔明,两人是如此想像,都深受世人的膜拜和敬仰,或许,太过想像的人相遇本就是一个悲剧,总是无法避免的相比,然后是另人扼腕的疼痛。
我是个人,我喜欢的也是人,传说中的孔明先生似个圣人,而公瑾是个实实在在的人。
他的优秀,他的完美另人动容,而他所富有的"负面新闻"又让人切切地感到他的存在,他像面镜子,映出了人性的最美与最丑,而就是这样,他的真,有让我切切地感到他的存在,让我发出来自内心油然而出的欣赏与喜爱。
滚滚江水东际流,大浪淘尽千古英雄,数无数风流人物,我独爱公瑾周郎。
搁笔的瞬间,我想起的几句诗: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见强虏灰飞烟灭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读《品三国》有感【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