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的心灵导师读后感范文
第一篇:做学生的心灵导师读后感
做学生的心灵导师读后感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只有心理健康,阳光,才能为全面发展做好铺垫。在闲暇时间,很有幸拜读了马国志先生的《做学生的心灵导师》一书,颇有收获。
通过读这本书,我更加了解了学生,对作为教师的责任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单是了解了学生的心灵深处,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修炼,思想上更是得到了升华与滋养。而这本书就是讲解了学生心理辅导的60个典型案例,通过案例来告诉老师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时应该如何去做?怎样做才能保护好学生的心灵。要深知我们肩上的责任是多么的重大,在行动上容不得半点闪失。如果我们不注重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放任自己的行为,那么我们毁掉的将是无数人的一生。所以,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我们的学生。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成长的道路上难免磕磕绊绊,甚至遍体鳞伤,我们做老师的不应该在孩子的伤口上再撒上一把盐,而是寻找一剂良药尽快为孩子疗伤。那么这剂良药是什么呢?那就是爱。教师如何来制造这剂良药呢,有以下两点建议:一是教师要心中有爱。这是沟通进行的前提与基础。教师要有一颗关爱学生的暖心,走进学生的心灵,关爱学生。这种爱,要发自内心,纯于天然。要有严父慈母之爱,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要怀有一颗博大的宽容的胸襟,认真处理好日常事务。就像是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处理任何事情首先都要以爱孩子作为出发点,不要意味的指责与批评,要考虑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他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什么,不要太急于处理孩子所犯下的错误,要多从孩子的内心去体会、包容他们。二是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把学生当成是一个就有独立思想的人来看待,不能有私心偏心,对待学生一定要公平。有一句名言说得好:要想了解孩子的感受,就请你蹲下来。老师要走近学生,是指教师要主动地去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真正融入其中,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而要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我们就必须“蹲下来”或是“坐下来”。学生虽然年龄小,其实只要你把他当大人来看,当朋友来对待,他们更乐意接受你的教导。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容易长久。
爱别人就是爱自己,爱好比一颗种子,只要播下了爱的种子,一定会收获爱,希望老师们也能时刻遵守这个真谛,慢慢的去领悟和感受爱吧!
第二篇:做学生的心灵导师
付出心血,收获幸福
-------读《做学生的心灵导师》有感
寒假里拜读了马志国老师的著作《做学生的心灵导师》这本书,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原因是这本书里所列举的例子贴近我们做老师的生活,有些事例甚至就在我们的生活里发生过,让我读起来有种亲切感。
如何才能做学生们心灵的导师?我的理解是做一个学生认可的老师,一个让学生能够自觉自愿的跟着你的思路走从而奠定学生优秀人格的老师。之所以学生对你认可,是因为你的行为对学生的心理认知起到了一定的震撼作用,使他们对你认可了。
反思十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丰富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认可
俄罗斯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的作用。”所谓“以不正焉能正人”,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敬其师,信其道。可以这样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当代著名教育家余漪老师认为做人师不是做教书匠,对孩子不仅是言教,重要的是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可见老师的教育力量更多的是从人格当中来的,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
一个人的人格操守,生活态度以及心灵世界的丰富程度才决定了他的人生价值和生活质量.我们教育要培养的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 人的心灵都有一扇大门,对于一个不信任的人,它都不会轻易敞开,所以,老师要做的第一个工作是取得学生的信任.信任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也建立在心灵秘密的交换上.一个老师要学会和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生活体验,只有这样,学生的心灵才能对你不设防.
记得2014年春节前,班里流行感冒,晚上到班里巡视,有个叫李韩林的学生发高烧,因为她家离学校较远,家长不能及时赶到就在征得家长的同意后用电动车带到宝城医院就诊,下了楼才发现她没有穿棉衣,就脱下自己的硬让她穿上,这时发现她的眼睛里是湿润的,当然当时想的是不能让她再雪上加霜,没有别的,等到了医院里检查
完了挂上了吊瓶之后才发现病房里还有两个学生也在打针,当这两个学生得知是我带这个学生来的时候,他们两个不约而同的说:“老师,你真好!”真的,老师们当时我觉得,当老师不求别的,学生们能由衷的说出“你真好”这三个字的时候是多么的满足,这是学生对老师的最大的认可!
去年暑假前,看到电视里播放电视剧《我的丑爹》,可能大家看多,电视剧的片尾曲是一首感恩题材的歌曲,觉得很好就下载来上课的时候给孩子们观看,第一遍后发现效果不错,就又连放了两遍,这时许多孩子都留下了泪水,应该他们也发现我的眼(请收藏本站wWW.hAOwORD.coM)眶是红红的。细想虽然耽误了上课时间,但是我和孩子们的思想产生了共鸣,力量是无限的!
学生们升级分班了,我看到的是八年级七班孩子们的不舍,听到最多的是“老师,我们要是不分班的话该有多好”每当遇到原先班级的学生时看见不再是敬而远之而是大方的微笑着向前打招呼,我的心里感到幸福,我是不是有点成功!因为我觉得要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不能对学生有歧视和偏见,要有耐心,学生们刚开始不懂,但早晚会懂,而且他们会口口相传,你的成功就不远了。
另外,我教的是数学,很多学生都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在平时上课时只要是能够开阔学生视野,见识以及和数学有关的知识都展开来讲,因为我知道要想让学生认可自己,必须要让他们感到你本身一定博学多才,知识丰富,教学水平高,这样才能能够吸引你的学生。
二、熟悉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走进孩子
老师常常感叹,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是变得越来越听话了,而是让许多老师和家长面临困境----吸烟,打架,早恋,厌学......我们可以把这些简单地归结为青春期的叛逆,
要尊重学生,把他们当成成人一样平等看待,在乎他们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我们时常把尊重挂在口上,但一遇到问题,往往就拿出长者的气势,要么严厉批评,要么苦口婆心,惟独少了朋友式的促膝谈心,所以学生也只会把你看成高山仰止的长者,不会把心里话说给你听.再者,我觉得迅速与学生拉近距离的办法就是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心灵是最放松的,也最容易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比如说,学校组织的远足拉练活动,我认为就是一次很好的走进孩子的机会,行走在路上不时的学着孩子们的表情与状态大声吆喝几
声,看到一些比较新鲜的事物也学着孩子的声音夸张的说出来,一路走下来,孩子们有什么想法也就不再避讳我这个当老师的了,有些话即使是学生们自己之间的聊天也不再顾及在旁边的我了,
三、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要有正确的导向
作为教师,传道授业是我们的本分,授业是基础,传道才是根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的艺术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当教师走入学生的心灵,用和风细雨浇灌出美丽的花朵,世界也变得五彩斑斓。在教学的同时要交给学生如何处理在生活上学习中的方式方法,不仅仅是简单的说教,要经常地将社会上的各种问题学生接触,老师做正面的引导,从思想上诱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从生活上引导,为学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学业上指导,为学生搭建通往成功的阶梯;从心理上疏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作为一个教师,如果只单纯的交给学生知识,完成教学任务,那只能算是一位教书匠,而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会学生做人处事的,才是真正的好教师,虽然教师付出的是心血,但收获的一定是幸福!
第三篇:做学生的心灵导师1
《做学生的心灵导师》读书心得
现代社会是个竞争的社会,人们承受的心里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很多时候却又没有适当的倾诉对象,久而久之便会造成心理障碍,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像中小学生也一样,面对家长的压力,社会的压力,同学之间竞争的压力,还有生活中的压力,有些学生无法为自己解压,便会对学习造成严重的影响,或甚至做出一些令人想想不到的事情来。所以,作为班主任老师要注重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当好学生的心理医生
首先、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爱学、善学、好学、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欢乐,减轻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
其次,运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机制,聘请中小学心理健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开辟心理健康原地及“之心话音箱”等专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使他们愉快的学习和生活,愉快的活动和创造,进一步开发智理和非智力因素。
第三,减轻学生负担,降低学生的学习与考试焦虑,减少学习过程中的消极心理感受,增加学生对成功的体验。同时提倡教师采用激励性评语。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找到了一些深入学生心灵的教育方法:
1.教师要以身作则,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
(1)要对工作,对学生充满信心。无论是顺利,还是挫折,都一如既往的负责、耐心、热情的工作,决不动摇。
(2)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学生和蔼可亲,主动的用自己乐观愉快的心境感染学生,使得他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3)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对学生流露出信任期待的态度,使得学生产生老师希望我有出息,也相信我能行,并且激发其自我激励的能力,把学生的自卑心理转化成强烈的自信。
2.要把常规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联系起来。只有良好的心理,才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即是健康心理的表现。所以,老师在抓
常规时,也要不失时机的做学生的心灵导师
3.要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要加强学生的理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学生参加心理健康讲座;重视正反形象的对比教育。
4.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通常学生都把自己的心理问题隐藏在内心,能主动向老师暴露心理状况,就必须在平常多注意学生的行为有没有什么变化,言谈举止有没有什么反常,学习成绩是不是起落很大。或者通过与其他学生交谈来了解情况。只有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才能把事情解决的更好。
5.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要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方法。要单独与学生沟通,还要通过家长、同学及朋友,多方面地进行沟通。再者,在时间上也不能放松对学生教育后效果的追踪调查 。还要不断的发现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在素质教育的大气下,社会、家长、学生都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用心沟通,用爱建筑学生的心灵家园,才会使教育之树长青。
第四篇:读《做学生心灵的导师》有感
读《做走进学生心灵的导师》有感
寒假中,我仔细地的阅读了《做学生心灵的导师》这本书,读完之后让我想起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还存在着很大的不
足,遇到一些突发状况也往往会手足无措。读了这本书之后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与技巧。在今后处理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时无形的增加了许多自信。
新课标理念要求我们给每个学生以人文关怀。教师不仅
要教书,更要育人。育人是教书的前提,育人有利于教书,教学应该与育人有机地结合。教书育人既使学生成为大写的“人”,也促进教师的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洋溢着人文精神的魅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提升思维能力的的同时,受到真、善、美的感染,这是学生所渴望的。那么,面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我们要用心的、时常的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知道老师愿意做学生的朋友。这样就可以拉近师生间的
距离,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亲近感,从而实现亲其师、信其道。 因为“没有情感, 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苏霍姆林斯基语)
第二,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第三,老师应该成为学生心中的权威,这种权威不仅仅是知识的权威,还要是生活的权威,只有这样,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来找你,因为他们期盼从你这里找到答案。
总之,学生的心灵这座“冰山”,用眼是看不到的,要用心看。有了心对心的观照,才能既看到“冰山一角”,又看到“冰山全貌”。
第五篇:读《做学生的心灵导师》有感
读《做学生的心灵导师》有感
这是一本好书。刚捧起这本书时,就被它深深吸引。文章深入浅出的剖析了教育的真正含义,对于教育做出了新的诠释,让我感悟到教育的真正内涵,更深刻的领悟到在新时期合格教师的含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只有走近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理,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才能更好的尽到一个老师的责任。要把孩子教育好,教育成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有用的人,就必须呵护好、培养好、引导好那可爱而又稚嫩的心灵。
曾经有一个双目失明的小学生小a,因为他的“特殊”在学校总是被嘲笑,被冷落。因此,这个孩子一直生活在自卑中。而幸运的是改变他一生的老师。老师精心安排了一个小小的故事。
故事的内容大致如下:
一天,老师正要上课,教师很吵,于是老师让同学们安静下来,而安静之后,突然有一阵微弱的抓挠声。好多同学都听到了,都试着找到它,可是都没有成功,而小a听力极其敏锐,马上找到了那只老鼠,同学们都夸他很棒,从此他变了,一颗自豪的种子开始在这个盲童心理生根发芽,逐渐逐散了他的自卑感。每当心情低落时,他便想起纸篓里的小老鼠。直至多年之后,他才知道小老鼠不是意外掉进纸篓的,而是老师请来的“助手”。后来,他成为一名有名的歌手,作曲家,演奏家,还出版了很多个人专辑。这些成就都是因为那只小老鼠“意外”掉进了纸篓。
这位老师为了让一个孩子从自卑中走出来,精心设计了这场”意外”,可以说是用心良苦。而正是这个小小的“意外”,使这孩子有了信心,取得了诸多成就,改变了孩子的人生轨迹。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一定要走近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理,做好孩子的心灵导师。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老师应该多设计一些掉进纸篓的老鼠的“意外”,能让孩子多一些难忘的人生课堂。
要把学生当成是一个就有独立思想的人来看待,不能有私心偏心,对待学生一定要公平。有一句名言说得好:要想了解孩子的感受,就请你蹲下来。老师要走近学生,是指教师要主动地去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真正融入其中,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而要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我们就必须“蹲下来”或是“坐下来”。学生虽然年龄小,其实只要你把他当大人来看,当朋友来对待,他们更乐意接受你的教导。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容易长久。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学生的心灵导师。总之,读了《做学生的心灵导师》这本数书,受益匪浅,我会时刻提醒自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做一个真正的“学生的心灵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