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范文
第一篇: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
拿起这本书的原因很简单,封面上有龙应台和蒋勋的名字。我以前看过蒋勋的《孤独六讲》,很不错的一本书,印象颇好;龙应台就更不必说了,想当然的男人,事实上的女人,写文上的战士,少见的文笔犀利泼辣的作者。再加上心底那一点点文艺青年的因素作祟,直接导致我开卷开启了寻找龙、蒋二人文章的艰难之旅。
抱着极大期望的结果总难免失望,翻完全书也不过就看到了龙应台在香港大学医学院2014年毕业典礼上的一篇演讲,《我们的村庄》,没有想象中咄咄逼人的龙氏风格,反倒像个跟人促膝谈心的大姐,或者是因为要跟离开学校的青年朋友告别的缘故吧。蒋勋的则干脆就是一篇在我看来完全不知所云的《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可能跟个人经历和理解力有关,并不是我所喜欢的风格,只当是长了次见识。
其他还有一些余光中、林青霞、张晓风等少数我所知晓的公众人物的文章,全部选自港台报纸如《联合报》、《中国时报》、《自由时报》等等,写的也多是港台的人物风貌,毕竟和大陆还是有一些不同的,所以读起来颇是有些费力。把这本书拿起来附庸风雅是好的,但要达到深入理解、无障碍阅读的程度,我估摸着自己还得再多经历些年岁。
不过就算是两岸三地,“十里不同村,百里不同俗”,但源自于同一民族的血脉总是无法割舍的,很多感情都是相同的,并不会因为语言表达的不同而被阻隔。比如书中写对山水的赞颂(《黄山诧异》),写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梦中的父亲》),写难忘的成长经历(《大地震——一个小男孩的见证》),写血浓于水的亲情(《陪侄女一段》)等等。看着看着也就渗入了那样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中,特别是回忆最伤人,或沉溺于过往不能自拔,或走不出曾经留下的阴影,或是给逃避现实找一个借口,也算是敏感文人另一种形式的伤春悲秋吧。
其实我并不喜欢这本书的名字,就像不喜欢编选者以龙应台、蒋勋的名字吊人胃口一样,光看书名就让人心情莫名低落。如果换一个名字的话或许效果会更好一点,毕竟全书并不都是讲回忆的,还是有一些很好玩的篇章,像《我好土》、《热臀记》、《美女与怪物》等,看到兴起处也不由展颜一笑。
全书节选的那么多篇文章里,我比较喜欢的是那篇《“不要脸的人”之告白》,因为就像另一个矫情的我的内心独白,尤其是结尾处的那几段,“我珍惜生命里所有剩余的时光。如果不必读稿,我只想专心创作。如果一时不想创作,那宝贵的闲暇时光我只想安静地看书。我从不觉得孤独等同于寂寞,亦不觉得一个人在家寂寞,因为每一本书里都有生命,各种生命的脸在眼前移动,各种生命的言语回响在身边。”作者不上着名的社交平台“脸书(facebook)”,是谓“不要脸”,而独独钟情于读书,和书中众多的生命相遇,和那么多脸孔擦肩,从书中“看到行走,爬山,耕作,划船,拥抱,亲吻;听到交谈,呼唤,唱歌,哭号……”
看到这篇的时候我才终于找到了能和作者心灵相通之处,同为读书人,谁舍得下那么多色彩鲜明的人物和普通人永远无法企及的万般经历,每一本书都是有生命的,开卷毕竟有益,信哉斯言。
第二篇: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
1.放下过去,释怀自己,感谢那些让我抹不去的曾经
2.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曾经的伤痛和苦闷让我身心疲惫。
我流着泪,静静地躺在床上,细数前尘。
不时,翻开抽屉,数点往事记忆,思绪如浪如潮,这是本来的我吗?
记忆中的苦,都是福,放下过去,还有什么不能释怀?
坚持追逐,做一次勇敢的自己。
3.渴望轰轰烈雷的爱情,幻想惊天动地的海誓山盟。 可是内心的勇敢,总在最后关头化为失落的音符。 岁月磨洗,让激情与苦痛成为涓涓细流,流淌着平淡记忆。
纯挚的情感,或亲或友,总是一种莫名感动。
4.梦里依稀他年他乡,我的心有时咫尺,有时远方。 追逐与攀援,不仅仅是对过往自我的超脱,更是对灵魂的超越。
远方太平洋的浪掀起叠叠高潮扣动心扉,
近处酒瓶里珍藏的记忆依旧能让我回味幸福的往事流年。 听心动的脚步声,只要我的心在流浪,何必在意走向何方?
5.喜欢你当初的模样淡淡静静地清纯。
当我悄悄来到了今天,你还在原地坚守。
当我慨叹今天的失落时,才想到了你曾经的好。
原来,简单与本初,本身就是一种美丽。
6.心若有梦,何必在意流言,
也不要因此而任意改变,坚持自我才是真正的勇敢。
趁现在,此生未老,抓住点点。
当看到街头那位盛装的老妪,她一直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审视自己,又该如何?趁早,要活出自己的模样。
7.对自己不想要的生活,不必永远沉默。
直面现实中的困境与苦恼才不会留下遗憾。
回首往昔,曾因各种理由不曾迈出脚步,今天你是否还在踌躇?
如此,当初对过往的愤懑不安,
不仅是当时对保守现状的反叛,更是对未来的期盼。
第三篇:回忆,淡淡的
回忆,淡淡的
风雨飘摇,回忆如梦。最是夜深人静之时,思绪飞扬,渐渐陷入人生低谷,看不清前方的路,找一处宁静的屋顶,思念……流泪?离别?佳期如梦的年华,悲伤,在黑夜下彷徨!
回忆,淡淡的。寻不到一处佳音,何处是归宿?亦是坟墓。
乡村的夜晚,宁静的充满了诱惑,有人在黑夜下低吟歌唱,淡淡的声音,唱出了浓浓的忧伤。黑夜下迷茫的人,不敢朝着远方遥看,唯有唱一首歌,诉一段往事。浓浓的感觉,淡淡的回忆。
没有了依靠,迷失了自己,我的回忆不再属于我。
你的承诺,我们的誓言,都被我刻在了深秋的菊花台上。从此以后,你真的走了,不再回来,带走了所有我们一起有过经历过的足音。深夜里,思念随风逝走。埋头沉默,安静地写下对你的相思。你的目光不再会看向我,而我的笔还在哗哗划过,触动着你的呼吸。
你走了,真的走了。轻轻地,走了。静悄悄的,没有回头。
我的回忆不是我的,只是内心的感觉一直淡淡的,连微笑也变得暗哑。我的梦飞走了,钻进了你的记忆了吗?在你的脑子里,带走了我的回忆。在你的回忆里,是否还对我眷恋?淡淡地,飘去了远方。留不住岁月的脚步,抹不去回忆的伤痕。
淡淡的你就走了。留下这本该属于我而不再是我的回忆的东西。
第四篇:美丽是一种痛 青铜葵花读后感
美丽是一种痛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小学裴红霞
静静地,轻轻地,一气读完曹文轩的《青铜葵花》,感动占据我的心,久久迷醉其中,像个孩子般,时不时就泪流满面。
正如他们的名字,青铜和葵花不仅与他们艰辛与苦难的命运紧紧相连,也呈示着生命与人性的朴素、坚强、尊严和美丽的光芒。青铜无语,纯爱无声。苦难之美、人性之美、生命之美,令人焦灼难安、回肠荡气。
“读这本书不流泪是不可能的。”为了葵花上学,青铜选择了摸银杏的游戏,我就不由在青铜的笑靥里潸然泪下;为了葵花晚上写作业,青铜捉来萤火虫做了十盏南瓜花灯,我又不禁在灯光摇曳下的青铜的笑影中任泪水爬上眼角;为了让葵花看马戏,青铜顶着葵花默默地站立了一个晚上,我在青铜的纯美坚毅的背影中想起了我的哥哥,感动从心中升腾;为了葵花报幕时的美丽,青铜用冬天的冰凌,吹成一串闪亮的冰项链,那么纯洁,那么夺目??
葵花,一个令所有人疼惜的楚楚可怜的孩子,似乎生来就是青铜家的一员,为了给奶奶治病,她独自踏上去江南的船??
读着文字,被这些无言的大爱、炫目的纯美感动着。然,这又是一个苦难和痛苦肆虐的时代,一个生存和挣扎并存的时代。大麦地遭遇火灾、水灾、蝗灾的摧残,漫无边际的清贫,如同一根凌厉的鞭子,撕打着大麦地的人,有人饿死了,有人逃离了,可青铜一家却平心静气地忙碌着,割茅草,找芦花,编芦花鞋,卖芦花鞋??他们从容地挺立在苦难中,襟怀坦荡,博爱生活,如同在黑夜里用黑色的眼睛来寻找光明一般??此时,所有的苦难,都成了映衬他们风度的庄严背景。
《青铜葵花》把所有的苦难都镀上了美而忧伤的光泽,像安徒生的童话那样,在字里行间浮现出含泪的微笑,却总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那些诗情画意的景,那些纯净如水的情,如同七月的流萤,在心里飞舞,照耀着,明亮着我的心。让我不由自主地沿着书中蜿蜒的小径,走向大麦地的河流和村庄,走向寂静的月夜和雪天,走向青铜和葵花的世界,不知不觉地,随他们一起笑一起悲??似乎,我们是一个世界的人!对,我们是一个世界的,因为美丽是相同的,感动是相同的,心是相通的!
依旧用曹作家的文字与勉励自己:苦难几乎是永恒的。每一个时代,有每一
个时代的苦难。苦难绝非是从今天才开始的。今天的孩子,用不着为自己的苦难大惊小怪,更不要以为只是从你们这里开始才有苦难与痛苦的。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苦难的历史,而且这个历史还将继续延伸下去。我们需要的是面对苦难时的那种处变不惊的优雅风度。
第五篇:思念有时是一种淡淡的哀愁
思念
思念有时是一种淡淡的哀愁;有时是一种殷殷的期望;有时是一种涩涩的痛楚;有时是一种浓浓的回味与欣喜;它带给你无尽的喜怒哀乐。置身其中会让你迷失自我,但它却坚如牢笼死死的将你束缚,无力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