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读后感范文

(作者:lyx5484时间:2018-12-07 10:55:17)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这篇哲学论文,是毛泽东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作为那个时代的思想指导,它不仅帮助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走向胜利,在现今社会仍是不可多得的精神向导,具有无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矛盾论是在实践论的基础上写成的,以克服红军的严重教条主义。矛盾的逻辑是非常清楚的。它是建立在事物矛盾规律之上的,即对立统一规律,这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规律。然后讨论了几个必须由矛盾来理解的几个哲学问题;他们是两种宇宙;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毛主席懂得矛盾发展的规律,看出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在《矛盾论》的论述中预测了新中国成立的必然性,所以才敢于发出“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的冲天豪气,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阅读毛主席的《矛盾论》,首先要谈的便是矛盾的概念,矛盾概念是整个唯物辩证法理论的基石。因此,我们全面理解“矛盾”理念,对于把握唯物辩证法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辩证矛盾不同于逻辑矛盾。“矛盾”一词在辩证理论和形式逻辑上不是同一回事。辩证的专业知识所表达的是辩证矛盾的观念。逻辑矛盾的概念是用形式逻辑来表达的。逻辑矛盾是人们在叙述和回答问题时表现出不同的目的和冲突的现象。思想上自相矛盾。这是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错误造成的。所以它应该是可以避免的。矛盾的定义反映的是关系,而不是事物本身。冲突不是抽象的存在。它总是取决于某个物体。然而,作为矛盾依赖对象的客体本身不能称为矛盾。矛盾是事物之间或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在专业层面上,这个定义可能是抽象的,理解矛盾这个词的简单含义是多个事物之间的冲突或冲突。任何事情,只要他们需要相互沟通,只要发展不平衡,就一定有矛盾。还有一些矛盾是必须解决的。要解决矛盾,就要分析矛盾,看问题是什么,问题在哪里。只有这样,最重要的工作才能完成,如何解决矛盾问题,这是一种工作方法和一种学习方法。

对于两种宇宙观的理解,可以举几个例子来帮助认识。张三过去偷过东西,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张三还会继续偷东西,只是偷东西的次数或多或 少,始终认为张三是一个小偷;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认为张三是可以改变的,其有可能 偷盗成性变成一个更加恶劣的抢劫犯,或者经过教育改造及改过自新,变成一个守法 公民。一把剑从船上掉到了水里,形而上学认为在船舷上刻一个记号,等船上岸了就可以根 据记号找到那把剑。与此相反,唯物辩证法认为此法不通,应该尊重事实,船在动而剑并没有动,在岸边根本找不到那把剑。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矛盾不一定是要消灭了某个特定的它,具体的一个矛盾有时候是无法解决的,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的表现。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看能不能把这个矛盾转化为次阶级的、几个比较小的矛盾,然后再次分析,看有没有转化的可能。如果不能全部转化,那就要想办法找到其中比较主要的,再想办法解决。

“矛盾论”中的“矛盾”,不仅仅是需调解的两事物间,还包括更抽象的意义。简单地说,是两者之间的相异性,通俗来说就是不一样的。即使在理想的物理空间中有两个相同的物体,它们也是不同的。这个“不同”是你区分这两个一般的“属性”,大多数人看不到这种差别,但仔细想想,如果它是完全相同的,那么他们应该直接合并成一个!这与它们两个初始设置相矛盾!你知道,一个简单的物理模型已经引入了一个悖论。

其实化解上面的矛盾比较简单,只需添加额外的、不可忽视的“矛盾”就行了,如把“完全一样”补充为物理性质完全一样,但作用效果与位置相互独立”,这才符合了初高中物理试题里默认的关键词“完全相同”的具体含义。

我认为这是辩证法,因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辩证法是形式逻辑的高级形式,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形式逻辑中的属和种差分别近似于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记得形式逻辑当中定义的规则就是属加种差呢,比如人是会思考,会使用工具(种差)的动物(属)。这就是为什么事物的存在依赖于矛盾,即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说到矛盾的特殊性,它有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要用发展的、综合的观点来分析和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分析发展过程中矛盾的特殊性和同一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分析不同事物之间的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毛主席谈到了矛盾方面的统一性和斗争性,事实上,客观事物中的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所有矛盾都转化为相反的一面。斗争的斗争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条件相对身份与无条件绝对斗争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个性的斗争,特殊性的普遍性,人格的普遍性。这就是矛盾同一性与斗争的关系。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使用毛泽东思想。例如,部门和部门之间存在着内部矛盾。要善于化解矛盾,引导矛盾,促进发展。

谈到斗争我们需注意:不能把“斗争“简单的理解为”一方力求战胜另一方“,而是研究对象整体的各部分,因各部分具有的差异性而产生竞争因素。一个企业,内部有因业务不同而划分的各个部门,各个部门既要形成一个整体(企业)来进行企业的经营活动,也会在企业内部由于业务不同而产生竞争。这个企业又处于市场中,和其他企业又构成了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竞争的经济关系。一个班级,内部有根据教学主体和对象而分成老师和学生,老师和学生既要通过教学来完成学习功能,但也会因老师和学生分属教学主体和客体的差异而产生竞争。这个班级又处于学校中,和其他班级又构成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竞争的教育关系。这种现象在自然界和社会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只要有意识地去运用矛盾论或系统观进行分析,都能发现其中的”互相依赖和互相斗争“的矛盾法则。任何事物都必然有矛盾法则中的斗争方面,区别在于事物之间比较时产生差异的方面不同。即同一研究对象,与不同其他事物进行比较,其所展示的差异不同,也就是矛盾不同。

就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而言,内部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的矛盾被称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占主导地位的矛盾方面,不起主导作用,被称为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则要求我们看到,问题应该是全面的,善于区分主流和支流,分清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认清形势,正确估计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是落后的生产力,因此,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发展生产力,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GDP又是经济建设的抓手,抓住了GDP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而自十九大召开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也发生转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说明在发现并解决矛盾时,也应实事求是,一切按实际出发。正如解决对于学生不应要求完美,只要学生的力量是主要的,我们就必须对他有信心,向他学习。即使一个学生有严重的缺点,他也必须团结起来帮助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团结同学建立我们的班级。

毛主席的智慧是从他的文章中吸取的,我们要学会把握生活的主要矛盾。凡是能抓住主要矛盾的人,都能搞得风生水起。毛泽东正确地分析了旧中国的现状,提出“枪杆子”政治权力理论,带领广大劳动群众去武装斗争的革命路线,终于建立了新中国在世界的东方。从抗美援朝战争来看,毛泽东抓住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作为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当时,美国曾傲慢地说,核武器可以用来打击中国回到旧石器时代,苏联老大哥也要把美国回到新时代。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了联合国毛主席的领导下军队,打响新中国的国威和促进了世界和平。 

毛泽东的矛盾论给予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们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让我们从中受益匪浅。但我们并不能搞教条注意,经验主义,本本主义,照搬照抄,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一样,要在矛盾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得更好;与此同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要活用矛盾论中所学的知识,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好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反杜林论》第一编第十二节  恩格斯著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0页


word该篇《矛盾论》读后感范文,全文共有353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矛盾论》读后感.doc》
《矛盾论》读后感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