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安石变法》读书交流会的听后感范文

(作者:愿乘风归去来兮时间:2020-07-09 08:20:13)

7月4日,参加天门电视台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读书会,这次算是我参与的第一次正规的读书交流会。较之于大学时内容空洞的集会要好上许多。

这次,四位与观众交流自己在读此书时所收获心得的书友,都可以从书中的一点或全篇中找出与自己工作有关的心得和问题,大都可以直指问题所在,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及可行的推行方法,加之点评领导的内容,对于我的启示在于写作申论和面试答题内容的有:

1、找出材料中的关键点,清楚其中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2、思路要有逻辑,条理明确,不能挂搭多余无关的内容来拼凑字数。

3、对问题要有辩证性,同时紧靠工作实际,无论身处何处,任职何位,切忌假大空。

4、明了为何读书,如何读书,熟识政策,储备内容,灵活运用。

由于我会前并未读过《王安石变法》,因此会后我又了解了一些关于此书内容的历史事件,结合四位的内容,我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是关于王安石在变法的过程中的一些做法显得操之过急,遇事不管对错,都坚持己见,执意不肯改变。与同僚很难相处,这对于一个处于改革风口的人是很大的禁忌,将自己孤立,虽然扫除了一部分改革的障碍,但真正的可用之才以寥寥无几。同时,没有做到使神宗坚定地站在己方,在政权交替初期神宗面对新旧党争的局面本就摇摆不定,加之王安石又没有适时谏言,且过激不考虑后果的做法引起了朝中新旧势力的共同反抗,致使在神宗驾崩后改革以失败告终,人死政息。这就反映出作为一名政策的执行者,若要将政策推行下去,首先要团结和挖掘有能力者,没事什么公务是一个人可以去完成的,团结队伍,加强联系,强化他们对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使改革的队伍能够发展扩大。同时要与上级保持一致,多沟通,这样才能使工作稳定顺利的进展下去。

二是对发言者关于王安石“三不畏”的看法。虽然我并没看个这本书,但将“天变不足畏”解读成天灾使老百姓受苦是不足以畏惧的,反映出王安石是只维护皇权不关心百姓的利益,进而是导致改革中存在一些使百姓受到伤害的政策,这点我是十分反对的。

不可否认,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身为臣子,维护君王的利益是不可辩驳的,但一个有能力的政治家,是不可能不明白人民对国家的重要性的,况且是明白苛政猛于虎的王安石。王安石主张“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更是曾言“贫民被灾。不可不恤也”。我认为其本意是天灾不足以畏惧,不能曲解成是有推行新政所导致的,国家要想强大,还需靠人事努力。至于“青苗法”的失败,我的看法是王安石虽认识到了当时的律法弊端,但毕竟并未实地的去了解具体情况,调研百姓的真正需求的为何,加之固执己见,对同僚的建议未加采纳,才导致在改革前期虽然取得很大的成绩,而弊端也很快显现,以至于国富而民贫。

历史人物是有历史局限性的,访秦川八百里而作九论的商鞅在当时已是不可能再现,但这并不代表今天的我们不可以。习主席说国家的根本在基层,中央的政策也鼓励广大的公务员去到基层、发展基层、建设基层,那么作为政策的实施者,我们以史为鉴,真正的走到基层中去,对问题去调研了解,摸清情况,不能仅仅只做政策的照搬者,更要做政策的改进者,没有一出台就十全十美的政策,搞“一刀切”更是只会激起人民强烈的反对。因此纵使我们不能改变政策,也要能够给出合理的建议,懂得将政策从转化为惠及大部分人民利益的方案,才是我们基层工作者应该学会的能力,主动去帮扶,解决困难才是今天我们基层工作者的要求和标准。

总的来说以上是我对王安石变法意义的认识,这次因为准备不足,仅有这几点看法,下次在得到通知后,会提前做好准备,入场也会带好记录工具,避免再出现连发言人都忘了的尴尬情况。

word该篇关于《王安石变法》读书交流会的听后感范文,全文共有145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关于《王安石变法》读书交流会的听后感.doc》
关于《王安石变法》读书交流会的听后感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