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读《新教育实验与营造书香校园》有感范文
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
――读《新教育实验与营造书香校园》有感
莎士比亚说:生活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为进一步提高自我文化素养,促进自我专业发展,我有幸加入了临河三小“悦品读写绘”小组,从参加了第一次的读书推荐会,我深知阅读具有强大的力量,犹如燃烧的火焰,将给人生以光明与希望。于是,我读了新教育实践发起人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边读边品,边品边回味、反思,真感觉是字字珠玑,爱不释手。掩卷而思,脑中油然而生的是幸福。
我仔细品读了这本书中的第四章《新教育实验与营造书香校园》,对书中的一些观点深表认同,如,朱永新教授在阅读方面,提出5个重要的理论观点。一、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如果把精神成长与躯体成长做个比较的话,躯体的成长更多是受遗传和基因的影响,个体的精神成长却不完全依靠基因和遗传,而与后天阅读息息相关。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长久以来,我们一直都仅将阅读看作个体的行为。阅读对我们不断强化文化认同,凝聚国家民心,建设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淳化社会风气,建构核心价值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力量的养成,为了我们未来的终极前途,我们应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阅读。三、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学校教育通过最有效率的课堂教育方式,将人类的知识高度集约化、效率化和组织化,在有效的时间内教给我们的孩子,其作用就相当于母乳。四、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古代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场景。在城市的霓虹下,一个真正的家园,应该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从外观上,他可以千姿百态;从内在而言,却必然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才能唤起人们的归属感。一座城市的真正的美,在于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的品位和气质。而人的品位和气质,大多由阅读而来。最优秀的城市就应该拥有最善良阅读的市民。五、“共读、共写、 共生活”才能拥有共同语言、共同价值和共同愿景。在今天,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亟须重建共同的话语、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我们需要以诚实的共同行动来创造共同的未来。
由此可见,阅读,他源于书籍却不限于书籍,我们通过不同种类的阅读,乃至阅读不同的生活,不同的人生,进而改变我们自己,改变我们的社会,改变我们的世界。阅读对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城市、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我们怎样去强调都不过分。新教育认为: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善发育。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童年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阅读能够唤醒这种潜在的美好与神奇。
众所周知,近几年我们一直在开展新教育活动,而营造书香校园正是新教育的十大行动之一,那么,如何在五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运用新教育的理论,真正实现书香校园呢?我想,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这学期我们坚持为学生推荐好书,并试着和孩子们一起共读一本书,并尝试上好阅读指导课,引导学生更好、更深入地读好。
阅读指导课,我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三种课型。即“导读推荐课”,阅读推进课”,读书汇报课
第一阶段:“导读推荐课”
一般流程包括四个步骤:读封面——知作者——读简介——看目录。例如,在指导共读书目《城南旧事》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1、看封面猜测故事内容
2、初读浏览:了解大体内容。如作者和写作背景、目录、作者序言、摘要介绍、书后评论,从目录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先睹为快,然后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经过
3、细读品味:阅读方法指导(节选段落课件)
如:圈点勾划、写批注、勾画出自己感触较深的词句、写下自己的见解----品味精妙、感想体会、不同见解等
当然,还有很多好的导入方法可以借鉴,如1.阅读有关作者写作时的趣事和相关书评导入。利用童书的封面,故事里出现的情节来导入。还可以.利用精美的插图。优秀的童书,它的插图也是非常棒的,可以把书中的插图做成PPT,配合老师对重点情节的的讲述,使学生深陷其中.这样的导入,不仅揭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巧妙地把最好要进行的主题探讨隐含其中,这时候开始读书,相信效果将是非常好的。
第二阶段:推进课
推进课的所有话题就是为了推进学生的阅读,引导他们往深处思考。在这方面,有很多的好办法,制作书签,读书小报,设计读书卡啊。另外争取家长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争取家长对孩子阅读的关注和参与,不少家长非常乐意参与这个过程,记录了很多非常好的亲子共读时光。
如:在读《城南旧事》的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中,我用三个关键词切入,唤起学生对整本书的品悟。
1、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骆驼队”这个词放进标题?
2、作者为什么要选择“童年”这个词放进标题?
3、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冬阳”这个词放进标题?
“骆驼队”就是一个代表,其实林海音是想以此来呈现对待人或事物,孩子与大人的想法有诸多不同,孩子想法总是多一些趣味,孩子的想法总是多一些人情味。孩子看着那么丑的骆驼,会学它咀嚼的样子,骆驼脖子上挂个铃铛,会猜测骆驼耐不住旅途寂寞,给自己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紧接着,抛给学生问题, “童年”在书里出现了几次?强调出来,作者想表达什么?下面这两句话有什么关系:作者告别了童年。作者跟哪些人分别了?让他们带着问题继续读书,深入思考。最后总结,《城南旧事》似乎在告诉我们————长大是不可避免的。推进课后,学生不仅对本书后续部分阅读兴趣高涨,还进行了电影鉴赏,这时再让孩子们写起读书笔记来,有话可说了,且所谈内容较先前有深度了,
第三阶段:读书汇报课
无论是多么优秀的童书,如果它没有与学生的生命体验发生碰撞,没有与学生的生命结合起来,就不可能对他们有什么实质上的影响。
本学期我运用的读书交流方式有:
1.读书汇报会。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商讨感兴趣的话题, 或者抓住书中的一条主线,全班共同探讨。
2.读书笔记。通过上阅读课后,让学生们在自己准备的笔记本上,学会摘抄、记录自己的体会感受。更进一步加强读书的兴趣。
如:在阅读共读书目《不老的亲情树》时,孩子们汇报了自己找到的有关亲情的诗句,一起诵读。还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故事,一起来讨论,如在读其中的一篇故事《天亮了》时,孩子们一起讨论了为什么在遭遇灾难之时,父母的本能反应是将孩子紧紧的搂在自己的怀中,在读《叶惠美的故事》时,一起讨论,叶惠美为什么要将在当时无人问津,甚至遭到践踏的周杰伦的乐谱,三番五次送到乐评人的面前,直到遇到吴宗宪,是什么支撑着她不抛弃,不放弃,最终将儿子培养成乐坛的一代天王的呢?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事?有什么感受?,通过讨论后,孩子们明白了亲情的可贵,于是,在当天的星期三无作业日时,我留了一项实践作业,和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并为他们做一件事,将图片发到群里,再请他们说说感受,感悟生命的意义。最后,选取其中感兴趣的故事一起来演一演,在表演故事的过程中,加入自己对文字的理解感悟和想象,编书成剧。这些内容在以往的卓越口才活动中,都有所体现。
但仍有问题需要继续努力解决,例如:学生对阅读不够深刻,重形式不重内容;有限的课内阅读时间里如何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在学生繁重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如何保质保量完成新教育作业?阅读给学生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学生主体发展所必须的。带着这学期总结出的问题我将继续前行,但愿在今天的活动中我能探求到解决问题的良方。
在导读,推进,交流,这三个流程之后,还可以根据图书内容有一些延伸的活动,例如共读《夏洛的网》后可以推荐阅读怀特的另外两部童话名作《精灵鼠小弟》和《吹小号的天鹅》;共读《不老的亲情树》后可以写写读后感。《城南旧事》有非常棒的电影,共读之后可以让孩子们看看电影,也是很享受的。或者续写故事,创编故事,也可以想象自己是主人公,写一写自己的心灵日记,还可以引导他们画思维导图,对整本书内容进行回顾,提升他们总结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思维导图可以情节线为轴,可以人物线为轴,可以时间线为轴,也可以书中的一个故事为生发点展开,等等。都是很好的阅读延伸活动。我们所做的这一切,不正是在努力的实现朱永新教授笔下的宏伟蓝图吗?
诚如朱老师所言:幸福应该是在创造中的,幸福应该是在服务中的,幸福应该是在研究中,幸福应该是与别人分享的。《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让我明白,阅读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阅读即生命,阅读即生活,阅读即探索,阅读即审美。我会在幸福的阅读之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