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范文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从我的英语教师同行口中,我不止一次听到“56号教室”以及它的种种故事。每每想找个机会拜读,总以教学任务重,工作繁多为由而一再搁置。不料,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的书单上就有《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下我的想法终于要付诸行动了。在炎热的午后,人向来是精神疲乏,无精打采的,但读着雷夫·艾斯奎斯老师平实的叙述,聆听着书中一个个在教室里发生的故事,我昏昏欲睡的大脑渐渐活跃起来,有对自己几年来工作的反思,也在心中勾勒着如何将教育这份终身事业做得更加精彩的计划。
好书总能让人思考,催人改变。读完这本虽然来自另一个半球,但是同样身为一名平凡教师的书,我提笔写下了这篇感想。下笔之前,我翻开字典,查阅了“教”和“育”这两个字的含义。教,有指导、教诲等含义。育,有生养,养活,教育的含义。思索良久,我意识到,老师们常常说的教书育人,应该是用知识和智慧指导、教诲学生,再用责任和爱心去孕育学生更好的未来。
如果教师老守着自己当初学的那点东西,不舍得花时间更新知识储备,提升专业技能,如何谈指导学生,说不定多过几年,连学生都比我们懂得多了。常听人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这种比喻十分有道理。但在科技和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仅仅储存一桶水真的足够吗?死水是不是总会有用尽的那天呢?我想,教师应该是一泉涓涓的活水,在把知识输送给学生的同时,自己的那汪泉也要不断注入新的好水。注入的途径多不可数,阅读、网络、培训、教研······也许,身为老师的我们,要随时准备以学生的姿态去提升自己。
教师工作需要智慧,在我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听人议论“你们学校的某某老师可是高材生,但怎么教书就是不行呀!”而我自己也有深刻体会,同样的学科同样的内容,乙老师就是比甲老师讲得有趣易懂,同样调皮捣蛋的学生,丁老师总是比丙老师有办法,不仅让他“改邪归正”,而且让这个捣蛋鬼的人生改变。这也许就是他们的智慧在起作用吧。我想,所谓的智慧并不完全等同于智商,也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教师的智慧需要花心思,需要找方法,需要总结经验。最终,这份智慧将会通过我们的修炼而得。
我个人认为,教师和医生是天底下最需要责任心的职业,因为这两种职业的工作对象不是机器,不是商品,也不是田地,而是活生生的人。如果教师们敷衍了事,随心所欲,也许耽误的就是一个孩子的人生。最近有句话让我动容,“每一个坐在我教师里的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全部。”是啊,你所教育的这个孩子身上寄托着家庭的命运,民族下一代的希望,你还敢掉以轻心吗?如同雷夫老师一样,面对时而乱哄哄的教师,面对少数难以教化的问题学生,我们都有过力不从心的感觉,都有过彷徨迷茫,也许还有过何必这么认真,差不多得了的念头。但只要一想到你班上的每个学生,即使是不那么优秀的学生,都承载着家庭和社会的使命,你肯定就会推倒自己企图放弃的种种设想。
爱心成就教育,这是优秀教师都感同身受的。雷夫老师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这句朴实无华的话深深的震撼了我,教书与用心教书何止千差万别,如果说把教书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那爱的只是自己,因为我们从中获得了生存的物质基础;只有把教书作为一项事业来做,才能坚持爱这个职业、爱这个岗位、爱讲台下的学生,才能用心,这就是雷夫老师的爱,正是有了这份爱,他执着地花费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来经营着这间第56号教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孜孜不倦。当我们的教育热情被时光掩藏;当我们被学生,被家长,被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当我们觉得理想与现实太远,开始计较得失平衡的时候,不妨想想大洋彼岸的雷夫老师,不妨想想“用心”这两个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这条平淡但不平凡的道路上,每位教师都要带着思考,带着求索,用行动让脚步更加坚定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