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000字(多篇)范文
[导语]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000字(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100字 篇一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有讽刺,也有……”,正如茅盾所说,我读完《呼兰河后》也有这种感觉。
《呼兰河传》包括了《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生死场》、《王阿嫂的死》等十一篇文章。
《呼兰河传》描述了萧红小时候以及长大后的生活。萧红小时候十分调皮,我看得都笑出了眼泪,有一个情节你读了也会笑出眼泪的:“我”摘了一大把玫瑰,用草帽盛着,摘完了又不知道干什么,突然想,给祖父戴起来多好看。祖父在地上拔草,“我”给他插花。插了一帽子红通通的花朵。祖父只知道“我”在玩他的帽子,并不知道“我”在干什么。“我”边笑边插,只听见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啊,咱这玫瑰花这么香,二里路也能闻到呀。”……我笑得前仰后合,从椅子上摔了下来,手都破了。不知道你会怎样?呼兰河城里迷信太多了,什么跳大神呀,什么抽贴儿啊,其实都是骗人的。我很奇怪呼兰河人怎么会这样,上吊、跳井、自杀、跳大神什么热闹都要看,搞得跟个聚会一样。
《小城三月》讲得是翠姨的故事,我看得是泪流满面,之前欢快的心情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悲伤。爱情是自由的啊,是无法强迫的啊,男女双方连面都没见过就订婚或指腹为婚,这样的夫妻关系怎能和睦呢?跳井的悲剧也就不可避免了。
《生死场》让我的心情更加悲痛。一个和平的村子,因为日本鬼子的到来,村里弥漫着一种火药的气味。村里的人一个个都死了,只剩下一些老太婆。人们纷纷地被抓去做苦工,女孩、女人都逃走了。村里村民们组织了革命军,虽然最终革命军失败了,但是在我心里,革命军是胜利的。我恨,我恨日本人,我恨这些狼心狗肺的日本鬼子,我不相信它能占领我们中国!《王阿嫂的死》让我更加悲伤,我认识到地主那极其丑恶的面孔。《旷野的呼喊》让我感到心头仿佛系着一根绳子,挂着一个大石头,一点点地沉下去。因为,又一个优秀的中华儿女走了,
而且走得那样坚决、那样果断……
茅盾说得没错,“……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点地沉重起来……”。《呼兰河传》揭示了旧社会丑恶的嘴脸,让我们不约而同地感到:如果,中国那时候和现在一样,该多好啊。如果,我能变成小时候自由自在的萧红就好了,因为小时候的萧红是多么地快乐,多么地无忧无虑啊。
如今,旧社会已被推翻,中国正已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我由衷地希望,萧红的在天之灵能感到欣慰!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800字 篇二
看完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我留下了无限的思考。《呼兰河传》讲了萧红小时候和祖父的故事,这本书的语言并不华丽,但朴素的语言,平凡的人和事同样动人。
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因为有了一个疼爱她的祖父。祖父带着他在菜园里,摘黄瓜、浇水,给她点灯笼,让萧红玩得不亦乐乎。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祖父给萧红点灯笼了,萧红在房间中翻箱倒柜,找出了一个陈旧的、落满灰尘的灯笼,祖父细心地把灯笼擦拭干净,点上蜡烛,给萧红玩,直到坏了为止,但祖父依然笑眯眯的。这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可是祖父却有着惊人的耐心和宽容。首先,萧红翻箱倒柜,家里一定翻得七零八落的,一般家长见了都要大骂。其次,萧红找到了一个破旧的灯笼,一般的家长一定没有耐心擦干净,点上蜡烛给孩子玩。更重要的是萧红把灯笼打坏了,祖父没有把她臭骂一顿,居然还笑眯眯的。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位慈祥的祖父,萧红才有了一个快乐的童年。
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因为有了一个不平凡的村子。这个村子里有一个作恶多端的大泥坑,这泥坑经常弄翻马车,淹死人、牲畜,还阻挡了许多人的前进道路。有了这个泥坑,村里里顿时热闹非凡,翻了马车抬马车,人掉下去了救人,挡住了人从旁边的墙上面爬过去。没有一个人觉得累,更没有一个人要把这个“无恶不作”的泥坑填平。我想,假如填平了这个坑,村子就恢复了冷清,变得寂寞,大家没事可干,失去了抬车的乐趣……当然了,这个泥坑也给村里人带来了“福利”,当牲畜淹死的时候,许多人都去抢猪肉吃,杀猪的捡了回去,就会以半价卖出去。在艰苦的乡村生活中,处处闪耀着人性的真、善、美的光辉。
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因为有了许多人陪她玩耍。冯歪嘴子啊,她们家的厨师啊,都是她的“寻乐工具”,团圆媳妇只有十几岁,她很乐意陪着萧红玩,乐此不疲,但她最终命运多舛。
我们再也体验不到萧红的童年生活了,但书中字里行间流露的人性的至纯至美,仍然使我的内心暖暖的。
读了《呼兰河传》,读了一个凄美的故事,读出了童年的珍贵。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000字 篇三
居敬小学507班杨青妤
前几天,我有幸阅读了萧红的著作《呼兰河传》。这是一本充满无奈的“回忆式”长篇小说。
整本书分为七大章和尾声。七大章主要写了呼兰河这个小镇几个主要的地方以及重要的风俗。萧红用不平凡的文字,描写出一个平凡又普通的小镇。
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呼兰河传》。“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图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这个小城并不繁华,春夏秋冬无聊的交替,没什么好惊讶,就像发生在这个小镇上的那些萧条的事一样平凡。这个小镇里,萧红将它描写得到处都好似暗灰色的凄凉的暗灰色如同一张纱布,不知不觉的笼罩着这个小镇,笼罩着那群愚昧的人们。遮住了如阳光般灿烂的人的笑脸。只是偶尔有“阳光”稀稀拉拉的的洒下来,但也是一逝而过。转眼即来的,还是暗灰色的“乌云”······
灰色的色彩,平淡的叙述,将我带到了二十世纪初的呼兰河城。在那里,人们和迷信,随处可见因愚昧、无知而发生的一个个悲剧······里面的人让我感觉可悲,他们愚昧无知,使一场场悲剧在这里发生。他们宁肯顺从天意,也不愿相信事实。他们每天做着相同的事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死去而死去。一个又一个画面,一个又一个悲剧,让我不知道哪个迷茫的人值得我去怜惜或是痛恨······
呼兰河不仅只是呼兰河,它可以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有些扎彩铺是为死人而准备的。人死了,灵魂就要到地狱里去,地狱里边怕是没有房子住,没有衣服穿,没有马骑。活着的人就要为他做这么一套。用火烧了,据说是到阴间就样样都有了。怪不得城里人穷人都说“活着还没死了好”之类的话。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在呼兰河都成当时全中国的写照。
当我翻到最后一页时,《呼兰河传》就读完了。而我的心情很久很久都沉浸在那一片灰中,又想起那段话了: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
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000字 篇四
初中的时候就知道《呼兰河传》这本集子的存在,语文课本里曾经有一段节选的课文《我与祖父》。看了那篇节选,又看了后一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便片面地以为《呼兰河传》讲的大概也就自己与祖父的快乐时光,似乎也没什么有意思的。
如今从头到尾看完了这本《呼兰河传》,我才知道即使是那段节选的我与祖父也是如此的荒凉。
萧红在这本书中不下五次地提到过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我想她小的时候也不懂这么多,长大后想起自己童年那些琐碎的东西才明白荒凉这种复杂的心情。矛盾先生在序中提到:‘如果有使我愤怒也不是,悲痛也不是,沉甸甸地老压在心上,因而愿意忘却,但又不忍轻易忘却的,莫过于太早的死和寂寞的死。’
小时候的萧红也许不明白,她的童年已经埋下了寂寞的种子,祖父与祖母对待她的天壤之别,母亲对她似乎也无太多关心,父亲更是在整本书中不见踪影。小的时候不明白,等到长大回想起来,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童年的痛啊……她曾用这样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孤寂的心情:“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萧红童年的不幸是无奈的,正如呼兰河的人们在黑暗、落后、愚昧的社会生活下的不幸。那种把别人寻死当做茶余饭后的新鲜事、把对团圆媳妇的虐待叫做管教、把别人救命的东西偷偷留藏一些下来讨好长辈的媳妇,这一切一切的变态心理和愚昧无知,真是令人发指,当时的人们却以此为生活的乐趣,饶有兴趣地聊着谈着在现代科学下显得极其可笑的东西和观点,他们的这种生活状态让我觉得太可悲太可悲。可是,在当时的闭塞农村里,那些可悲的人们还有什么办法呢?而‘有意识地反抗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萧红则以含泪的微笑回忆这寂寞的小城,怀着寂寞的心情,在悲壮的斗争的大时代。
当时的社会面临的是愚昧迷信,现今的社会面临的是现代的升级过的愚昧迷信。打着高科技的幌子,靠着化学添加剂的掩护,为了高额的利润不择手段,贪官奸商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美国欧盟借着保护人民的旗帜,一次次地要把非洲的国家俘虏成自己的奴隶。这个世界已经缺少正义,连把摔倒的老太太扶起来都要背上推倒她的莫须有的罪名。
如果说过去是因为落后使得人心愚笨,那么现在是因为发达使得人心因欲望而复杂险恶,处处都是别人为你挖好的现成的陷阱,等待你为他当做替罪羊,这样的社会景象若是给萧红看到怎会不更感悲凉?她的孤独、她的寂寞,又会更深吧……
面对这个社会曾经的和现在的无奈,我们有时候除了扼腕叹息,别无所能。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100字 篇五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萧红写的《呼兰河传》,便沉醉在这本书中了,它把我带到了二十世纪初的小城———呼兰河。
这个小城并不繁华,一年四季有非常多的事。在萧何的笔下,却写得如此生动独特。
其中,这个小城的东二街道的六七尺深的大泥坑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不下雨那泥浆好像粥一样,下了雨,这泥坑就变成河了。在连续三个月不下雨的时候,车夫和马翻过好几次车,而翻了之后,过路的人看着他们似乎也起不来,便来帮帮忙。有时因为拖不出马,而准备走人。但看看马快被泥坑憋死了,只好又过来再次帮忙,还不时的喝彩“噢!噢!”。闹得非常热闹,也使居民说长道短,得以消遣。当这个坑淹死了猪后,有些人会把死猪拿去卖,并且是非常便宜的。有些小孩就说这是“瘟猪肉”,并且是在许多家长面前说的,便会被家长打。我看后,觉得萧红是在讽刺这些贫苦的劳动人民,让人感到凄凉、凄苦。许多人说过一些不会掉进坑里的办法,如:有的说拆墙,有的说种树,但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过把泥坑填平。它让我感慨:多么愚昧的人民呀!在他们的脑海里就要顺应社会,顺应天意,人是不能违抗天命的,这真是他们的悲哀啊!
在萧红童年的后花园中,她与她的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干活,生活充满了乐趣。在每个人的记忆里,童年像一幅画,像一首诗,像一曲歌。因此也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也是这么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玩耍,快乐的……似乎干什么事情都是快乐而幸福的,而萧红的童年就是快乐而寂寞的。这更让我感受到了萧红在离开家乡来到香港后,她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用自己那轻盈的文笔写下了这篇文章,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但处处是故事。
茅盾曾经说过: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这本经典的小说生动、形象地讽刺了人们的无知、愚昧,同时,萧红用了幽默的语言,描绘了如此让人同情、痛恨的一件件事。《呼兰河传》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她通过这部作品,描述了一个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会。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再善良,也抛不开那些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旧思想,土办法。文章的开头觉得还是非常轻松的,但是,读到后面,会觉得非常沉重。在尾声的时候,萧红写了她的祖父已经死了,而后花园的主人也不见了,让我读了,觉得更加凄惨、悲伤……
《呼兰河传》读完了,而我还久久地沉浸在那一片灰色的画面当中!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000字 篇六
呼兰河这小城里有天真,有欢乐,但生活多少有一点沉闷……
——题记
伴着作者天真的笑声,我们来到了呼兰河这小城里。小城里的街上一派热闹,那里时不时传来讨价还价的声音。看祖父的园子里,萧红正戴着一顶小草帽,捉一只红蝴蝶,蝴蝶不见了;她在地上一片一片地翻土,菜籽飞了出去,她也不管,继续一刻不停地“工作”着……
几十米外的冯歪嘴子,正不正歪不歪地对萧红微笑了一下;有二伯和那老厨子又说笑起来;西天上,火烧云一会儿成了一匹宝马,一会儿又变为一只驯良的小猫……
小城里是一派天然的场景,院子里的人们都那么友善,一切都那么朴素,萧红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无忧无虑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禁不住就会微笑起来,想象着那个小姑娘一番折腾后,又会闹出什么好玩的来。
呼兰河小城里洋溢着热情与古朴的美,走在小街上,看到的是人们脸上的纯真与憨厚,那一片天真和友善,就随着作者淡淡的文字走入了我们的心田;那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普通的景物,随着作者的描述,从此在我心中留下了属于它们的位置:绿草,昆虫,韭菜,倭瓜,火烧云……
不过,小城里虽然和善,生活虽然欢乐,但也不乏有些沉闷:看,老厨子又和有二伯吵了起来,一遍遍地骂着“有子、有子”;卖豆腐脑的小贩,天天重复着同一种声音;东二大街的泥坑子,又淹死了小猪崽,成了大家的话柄……
慢慢的,我看见了呼兰河叫人悲哀的一面:友善的人们变得愚昧无知,婆婆用鞭子抽着团圆媳妇,终于她病了,婆婆不请医生,日日夜夜跳大神、驱鬼怪,为何不用正当的方法呢?人们被封建与迷信包围,男人打妻子,有病不求医,那些朴素、善良的人们,仿佛一下子变成了害人的恶魔……。
萧红的这本《呼兰河传》,让我们见识了田园生活的休闲与快乐,一切都是那么的无忧无虑,一切又都是那么的有趣;同时,她也默默地为人
们展示着一个无知的世界。萧红清新明快的文笔背后,是一个作家对时代的叹息,她所描述的琐事轻轻的提醒着人们,该觉醒了!人啊,应当朴实、憨厚、简单、懂得满足,哪怕生活有些沉闷;但是,人啊,光有一颗单纯善良的心是不够的,没有知识只能把善良的人变得愚昧无知。
萧红的《呼兰河传》正面宣扬了人们的友善与朴实,也从反面述说了无文化的种种恶果。文中那个有时明快有时沉闷充满矛盾的小世界,时而令我欣喜,时而又令我迷茫,如果你也能走进这个特别的世界,你一定会收获不少!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000字(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