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多篇)范文
【导语】《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国演义读书笔记 篇一
当我读完《三国演义》后,有一个故事使我记忆犹新的就是“马谡拒谏失街亭”。这个故事是说司马懿攻打街亭。马谡愿去守街亭,并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便派他和平平去守街亭。到了街亭,马谡要在山上下寨,王平再三劝阻,马谡还是上山下寨。魏军到了街亭,看马谡在山上下寨,立刻切断水源,放火烧山。最后马谡逃走,街亭失守。
这个故事表面是因为马谡不听劝告,一塞上山下寨,使蜀军乱套,街亭失守。但我认为主要原因却不在他身上,诸葛亮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刘备生前说过,马谡这个人不可大用。可诸葛亮就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让马谡去官运亨通蜀军的咽喉城——街亭,害的蜀军失去了它。一个人再好也不可能十全十美。诸葛亮可是蜀军中的一位绝顶聪明的军师,可他也会犯很多错误。有时优点不可能是个纯优点,它中间也包含着不好的因素。如:诸葛亮太谨慎了,不敢直出叙谷,攻打眉城,不然他应该早就攻取长安了。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有缺点,但我们一定要努力改正缺点,争取让缺点变得更少。
国演义读书笔记 篇二
我读了《三国志通俗演义》,在其中我认识了很多的英雄人物,也见识了他们英雄的胆略与卓越的智慧。
东汉末年,宦官、内戚和董卓等大臣专权,矛盾日益尖锐,宫廷产生了内乱。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不断的讨伐和争斗中,形成了以刘备、曹操、孙权为首的三股军事和政治势力。刘备自桃园结义之后,在诸葛亮的协助下,建立了蜀国;曹操为其子曹丕打下基础,建立了魏国;孙权建立了吴国,形成了既联合又斗争的三国鼎立局面。后来他们的子孙争权夺利,几经争斗,最后由司马炎夺得帝位,灭了蜀国、吴国统一了天下。
通过阅读这部书,让我认识了董卓的奸诈,吕布的骁勇;让我知道了曹操的奸险机诈、诸葛亮的智谋和司马懿的谋略。也让我看到了关羽、赵云和马超的威猛。三国里这些英雄人物,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
《三国演义》这部书的全称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它是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作品,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这真是一部必读的好书,现在我把它推荐给大家,让我们更加珍爱历史,了解历史。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篇三
进入初二了,我又一次翻开了《三国演义》,更深切地体会了这本书的味道。
《三国演义》可以说是人性的五味汤,里面包含了各种人与生俱来的性格:正直、骄傲、奸诈等等;也包含了人的善与恶。比如说吧,关羽就是那正义的化身,他勇猛且充满智慧,对任何恶事都进行斗争,也是三国时期最令曹操畏惧的人之一。那曹操,虽然觉得他很奸诈,但他那奸雄的智慧却促使他成为了一国霸主。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在笑谈中”面对这首铿锵有力的词,脑海中又浮现出三国时期战火不断、连年征战的画面。
每一个人物形象都给这碗汤中撒下了不同的味道,有些苦,有些甜。有人说,孔明才是值得人们赞许的,因为他足智多谋、处事果断、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是难得的一代贤相。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无不体现了这一点。然而,我认为孔明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为,刘禅无能,根本扶不起来,孔明却把自己的一生都绑在了蜀国这辆毫无希望的战车上。
我倒觉得曹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尽管书中说他大逆不道、奸诈多疑,还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能者居上,为何偏姓刘的能当皇帝?他是政治家,牢牢抓住天子,使他做任何事都变得名正言顺;他是军事家,不计前嫌、招贤纳士,以多胜少的官渡一战,使敌我力量发生了巨大变化;他是文学家,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当然,他太多疑,以至于刚愎自用。但功大于过,曹操无论在哪一方面都称得上英雄。
在小学读此书时,只是觉得内容很扣人心弦,现在细细读来,觉得这本书对我国和我们民族文化有深远的影响,应当永久流传下去……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