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决定论的贫困》读书笔记(精选多篇)范文
目录
正文
第一篇:《历史决定论的贫困》读书笔记
作为哲学家而言波普尔可贵在其思想能够有坚实数理基础,
而不限于空谈或者隐喻的迷宫里
尤其在我读过鲍德里亚《物体系》
我对作者理论基础深表怀疑
我相信在自然科学激动人心的前进时,
哲学家们能够思考范围在逐渐缩小
如果不与最前沿的科学保持一致,
再完美的哲学体系也是空洞的
泛自然主义同意把物理学方法用在研究社会科学
反自然主义反对把物理学方法用在研究社会科学
历史决定论它是探讨社会科学一种方法,它假定历史预测是社会科学的主要目的,
并且假定可以通过发现隐藏于历史中的节律或模式,规律或倾向来达到目的。
波普已经树立一个靶子然后进行他的批判。
反自然主义观点
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它随时间,地点不同而不同。
社会规律取决于文化差异,取决于特定历史境况,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为社会规律具有历史相对性,大多数物理学方法无法应用于社会科学。
1概括
自然科学成功可能性在于普遍的齐自然(uniformity of nature)
在于观察到类似条件下发生类似事情
而社会科学不具备这点
例如:人类总是生活在集体中,有些东西供应是有限的,
有些是无限,比如水,空气,前者具有市场价值和交换价值。
社会科学用自然主义方法必然导致保守和为现实辩解,甚至是宿命论。
认为社会齐一随着不同历史时期,而人的活动正是改变它们的力量。
社会齐一不是自然法则,而是人为的。
能动主义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实验
物理学方法:人工控制,人工隔离,保证再现条件以产生某种效应。
人工隔离正好排除了社会科学极其重要的条件
个人和集体在经济上相互作用而引起。
社会学的实验不是为了知识的增长,而是达到某种政治目的。
而实验改变条件,就不会产生完全条件下的重复。
3新颖性
之前由于否认完全相似条件下重复大规模社会实验的可能性,
第二次试验的条件必然受到之前的影响。它具有历史的记忆力。
生物学中,被观察的事件重复,相当于观察者产生了新的经验,
由于重复产生新的习惯因而产生了新的条件。
社会像有机体一样从经验中学习,只不过缓慢而已,
历史是会重复的,但不会在同样的水平上,如果说某事件的重要,
就是说这个事件对社会有持久的影响。
物理学的新只是排列组合的新,社会的新则和生物学一样是内在的新。
社会划分为各个时期并有新的情况。
任何事件我们都可以找到原因结果。 然而我们不能提出普遍的规律。
第二篇:《贫困与饥荒》读书笔记
《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读书笔记
高钟琴 2014020144
阿马蒂亚.森最有名的著作,莫过于《以自由看待发展》,在这本书中,森采用了一种“釜底抽薪”的方法来定义发展,即人的实质自由的扩展。这是一种很直接的方法,它对发展观的定义也使我耳目一新。中国也在谈发展,而且我相信,在国内没人会否认这样一种观点,社会的发展是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整体提高。我们谈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使用再多的增长数据都是无力,那并不能表征“我”与这些生产出来的产品之间的关系。创造的财富再多,最终只要“我”对它们不具备所有权,那都是白搭。既然发展的最终作用对象是人,那么从人与最终产品之间的权利关系来谈发展,就再也合适不过了。所以,森的发展观注重于行使发展带来的产品(自由)的权利。
在《贫困与饥荒》这本书中,森秉承1了他的“釜底抽薪”方法。我们都不会否认下面的观点:饥饿是指一个人未能得到足够的食物,这与现实世界中是否存在足够的食物无关;饥荒则是指某个区域的人普遍得不到足够的食物。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要研究饥荒,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研究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森就是用这种方法来研究贫困与饥荒的,得出的结论:饥荒是由获取食物的权利失败造成的。在森看来,贫困就是一种权利失败。接下来,我想回到文本,简要理顺一下作者的思路。
与大部分著作的书写方式一样,森也是先从一些基本概念入手,引入分析问题的方法——权利方法,然后通过对发生在世界不同地区的一些饥荒案例的分析,来支撑自己的权利方法。作者在阐释书本将要探讨的问题的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一些倾向性观点。
第1章,作者谈贫困与权利,焦点集中在影响交换权利的因素上。饥饿是指一些人未能得到足够的食物,而非现实世界中不存在足够的食物2。既然饥饿与是否存在足够的食物无关,那么与什么相关呢?作者认为是权利,饥饿与一个人是否具备获得食物的能力(权利)息息相关,这就是说权利体系分析方法能更一般地应用于贫困和饥荒分析。权利体系包括以下内容:以贸易为基础的权利、以生产为基础的
1 《贫困与饥荒》这本书是森1981年完成的,《以自由看待发展》这本书是1999完成的,这里的“秉承”只表示我的看书顺序,并不表示著作在完成时间上的顺序。
2 我对这个定义一直深表怀疑,感觉是翻译上面的问题,因为我没得到因为版资料,猜测可能是“someone who is ?”结构,翻译应该是“这样一类人”,而不是“一些人”。纯属推测。
权利、自己劳动的权利、继承和转移权利。这些权利归为一点的话,就是“交换权利”。它指一个人在市场经济中通过贸易、生产或两者结合的方式,将自己所拥有的禀赋转换为另一组商品的这样一种能力集合。接下来,自然就要探讨生产方式、就业和社会保障权利,因为这都与交换权利相关。生产方式决定一个人的经济等级和社会地位,这也会影响到实际的交换权利,以及对产出品的实际控制权利;“交换权利不仅依赖于市场交换,而且还依赖于国家所提供的社会保障”,“当饥饿现象发生时,社会保障尤为重要”3;第三个方面,就是粮食供给与饥饿的关系,作者通过案例分析发现,“饥饿不仅仅依赖于食物的供给,而且还依赖于食物的‘分配’”4。森说,我们传统思维总让我们产生幻觉,只考虑到实际中存在着什么东西,却忽视了谁在控制着这些东西,1943年的孟加拉大饥荒就是个极好的例子。
第2章,作者极力描述贫困这样一种现象,并且坚持贫困概念只与穷人有关。把贫困概念仅与穷人挂钩,旨在表明无论影响穷人福利的因素是什么,贫困概念所关注的焦点都必须是穷人的福利,贫困的原因与后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更多好文章请关注WWW.hAowOrd.COm)问题。贫困概念有很多方法,生物学方法注重人的最低生活必需品标准,不平等方法则为转移收入提供了依据,相对贫困方法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来理解贫困。但森还认为,相对贫困只是对绝对贫困的一种补充,而不能是替代,因为饥荒的存在,是对绝对贫困的一种确证。有些学者认为贫困仅仅是一个价值判断的看法,贫困只存在于注视者的眼中,这种观点主观成分很大;还有些学者认为贫困是一个政策性定义,因为贫困的度量标准一般是公共政策目标的准确反映。森总结说,贫困的度量并不是一个伦理问题,而是一个描述性问题;但是“贫困的标准”以及对“贫困的加总”这些总体描述,又具有随意性和含糊性,所以在选择实际做法中,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和认真对待。
第3章,作者探讨如何识别贫困,以及如何对贫困加总。首先,作者提到了“特性”这一个概念,例如,鸡肉和大豆这两种商品都含有蛋白质,蛋白质作为一种“特性”,还可以从其他商品食物中获得。如果我们把对商品的需求改成对“特性”的需求,那么供给来源会更加多样、丰富。广义分析“特性”的话,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读写能力”与“小学教育”,我们发现,相比“小学教育”这一个商品服务,“读写能力”的来源会更加多元化。当然,“特性”来源或许会
4 p12,《贫困与饥荒》,商务印书馆,2014年1月p14,《贫困与饥荒》,商务印书馆,2014年1月
多样化,但社会偏好的存在又使得某些特性只能从特定商品中获得。我觉得这个概念具有很好的启发性,给分析问题一个新视角。谈贫困的加总,森从两种方法入手:一种是直接方法,即只考察能够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消费组合,称为基本需求集合;另一种是收入法,把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消费组合转化成货币形式,再考察实际收入是否处于贫困线之下。“直接法”不取决于特殊的消费行为假设5,森认为更具优越性,这与他的“釜底抽薪”分析方法保持一致。后面的内容都在讨论加总贫困的一些指数化标准问题,森比较赞成这种“多元主义”标准,他说“我们应该认识到,在贫困的总评价中,我们必须关注有关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不同特征的各种思想”6。
第4章,这一章内容比较少,主要是对饥饿和饥荒的几点补充性说明。饥饿是指人们没有充足的食物;而饥荒则指由饥饿造成的大量死亡的恶性现象,饥荒主要由食物消费水平的突然大幅度下降造成的。......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饥荒并不会影响到一个国家中的所有阶层,谁对食物的控制能力大,谁就更可能避免受到饥荒的影响。
第5章,作者主要在介绍权利分析方法。所谓的权利分析方法,与国际贸易理论类似,主要集中在交换。即“我”本身拥有什么,还能做什么;“我”的这些资源总和可以交换到什么东西,得到对“我”需要的东西的控制权和使用权。权利方法也有两个缺陷:一是权利不容易界定,具有模糊性;二是权利关系受到既定法律制度的限制,若在可能遭到破坏秩序的社会中,就不适用了。由此,饥饿便是由权利失败造成的,主要表现在直接权利失败7和贸易权利失败8两方面。
第6至9章,森以具体案例的形式分析了四个地区的饥荒问题。因为不同阶级对商品的实际控制能力不同,所以在粮食总量没有大幅变动的情况下,饥荒还是可能发生,而且不同阶级的命运也相差很大。森用自己的权利分析方法对几次饥荒进行系统分析,发现一个人交换权利的恶化更可能是由一般食物供给减少之外的原因造成的。权利,特别是贸易权利的保障,可能对饥荒产生很大的抑制作用。1943年的孟加拉大饥荒,官员觉得不可思议,认为是“囤积”造成的,主要是“道德问题”,这也足见fad9方法的局限性。森本人对过度倚重fad方法来分析饥荒现象这一做法深恶痛绝。
6 而这些消费行为假设可能是不准确的,带有随意性。p52,《贫困与饥荒》,商务印书馆,2014年1月
7 直接权利失败是指自己生产的产品不能得到足够消费。
8 贸易权利失败是指不能交换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9 food availabibity decline,食物供给下降,缩写为fad。
第10章,本书的最后一个章节,作者再次回到了权利与贫困主题上。森说,“本书的中心思想就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粮食问题,即在权利关系的意义上,把粮食问题当作人与粮食之间的关系问题。”10权利方法注重不同阶层的人们对粮食的支配和控制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社会中的权利关系,而权利关系又决定于法律、经济、政治等的社会特性11。这可能也就是作者的真正意图,说明权利失败发生的本质和原因。
这本书比较薄,而且主线也很清晰,所以很快就看完了。但越是简单的书,越不好写书评。不能写过了,可能会曲解作者的本意;也不能写少了,那样很难真正把握住作者的要旨。
本来这篇读书笔记应该到上面就结束了,但是寒假回家的一次同学聚会给了我继续写下去的冲动。我家住在镇子上,相隔县城22公里,这段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要遇上过年,想要进城就是件挺棘手的事情,因为很难等车:人多车少,经常减少班次,司机看人装得差不多了就不停车。农历12月26日,我破天荒的八点半起来,吃完饭就在门口等公交12,准备早点到县城参加高中同学聚会。等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只看到两辆公交经过,但是因为人已经很满了,公交司机开足了马力,索性直奔终点。然后我就坐了一个小面包车过去,10元每人次。
聚完会,已经下午四点,这次总算坐上了公交,而且人也比较少,座位还有空着的。等车开到荷舍村站左右,我看到前方一百米左右站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正带着个七八岁的孙子做出了拦车手势;正在此时,有人说前面到家了,要停车13。司机和售票员说了句
14“就在这下车,前面有个很结赖..的,不能让她上车”。乘客很无赖,
就地停车下了。司机马上开足了马力,车身瞬间闪过老奶奶失落的眼神,我回头看到孙子此时拼命地挣脱老奶奶的双手,作势要跑着回家,或者他们仅仅是想要回家。
此时,我记起了高中的几幕场景,周五下午五点左右乘车回家,老爷爷拄着木棍,背着一个看上去能把他压倒的蛇皮袋子,伫立在道路边等车,司机还是一如既往地闪过。老爷爷不仅仅是失落,还做出了倒地蹈足的抗议方式(那年我爷爷还在世)。车上差不多都是回家
10
11 p194,《贫困与饥荒》,商务印书馆,2014年1月p198,《贫困与饥荒》,商务印书馆,2014年1月
12 我家在s318省道上,往县城的公交规定是每20分钟一班,路程22公里,票价5.5元/人次。 13 小地方的公交,出了县城就即叫即停,没有设置站台。
14 方言,结赖指会跟你纠缠不清,带来麻烦的。
的高中生,我用方言骂了司机两句“怎么不停车?难道你没有父母吗?不怕天打雷劈啊!”还有一次,人实在太多了,能占个好位置站着都难,我也没有座位。一个老大爷混在人群中上车了,我站的位置稍好一点,让给了老大爷。他跟我说“谢谢”的时候,眼神的感激之情让我现在都难忘。都说“牛的眼睛”能读懂人心,难道老大爷的眼神就不能吗?
县里每年都说加大了公交投资力度,总量怎么样,新增多少车等等的,政绩彪炳。可现实呢?寒假想坐公交进城难,但暑假也难;可我就这两个时间段可能在家!挤挤无所谓,关键是您要停车啊!
公交是有了,也换了加长版的,容纳的总人数也增加了,据说运营时间表里写的班次也增加了。但是某些阶层(我所见的主要是老年阶层)的乘车权利却被剥夺了。这是一种权利失败,如果把乘车换成获取粮食,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当农村老年人增加的时候,饥荒就发生了。但是统治阶层(所谓的人民公仆)呢?根本不需要担心乘车问题,“美国总统说过,我们不知道哪辆校车里的孩子将来会是美国的总统,所以校车安全性是中国的40倍;中国领导人知道,不论哪辆校车里的孩子都不会是中国的主席,因为领导的孩子不会坐校车。”不仅“领导的孩子”,权贵的也是,所以在我们县里,临近春节期间,在公交供应不过来的时候,还能把公交车高价出租作为结婚等活动的迎宾车辆。这也从侧面支持了森的权利分析方法,在供给没有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饥荒”还是可能发生的;但不同阶层的命运却不一样,“有车一族”能吃饱喝足,“无车族”就难受了。
最后,再次回归阿马蒂亚.森。森对贫困问题的研究很深入,也很坚持,所开创的权利分析方法于整体性,就像中医,重点在于标本兼治,看问题多角度、广视野。对专事贫困问题研究的经济学家本来就极少,突出的如缪尔达尔15,他用累积的因果关系法则分析美国黑人和南亚的贫困现象,得出了“歧视繁殖了歧视”的观点,着眼点是收入不平等。像森这样把贫困直接纳入权利的范畴进行综合考量的,在经济学说史上恐怕没有先例,这就是我下一篇文章要说的“经济学家的哲学冲动”。哲学家喜欢寻找一种确定性的东西16,并不自觉地就把它应用到现实世界中。这种东西虽好,但因为不具备合适的量化指标和良好的观测性,所以很难被当政者所采纳并实行。
15
16 瑞典经济学家,1974年与哈耶克教授共享诺贝尔经济学奖。这种东西往往是比较抽象的,例如森说的“自由”和“权利”,这就类似于柏拉图说“理念”和亚里士多德“理性”。
2014年2月10日下午于华师大学城图书馆
第三篇:《历史的选择》读书笔记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听到这首歌,我想起了前几天看到的《历史的选择》这一本书。这本书讲述了中国改革30年来,历经的苦寒和风霜。这就像那梅花呀,在风欺雪压面前,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鸟儿选择了天空,因为它有一双能够凌空飞翔的翅膀;鱼儿选择了海洋,因为它有一条能够游水的尾巴;骏马选择了驰聘千里,因为它有矫健的身姿;历史选择了中国,因为它的民族有团结的力量。中国,一个曾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一个曾被列强侵略的国家,一个曾饱经风霜的国家,但它并不懦弱,它选择了 “千磨万韧还坚劲”,选择了“粉身碎骨全不怕”。 正是这种精神,让历史选择了它——东方一只永恒的雄狮。
气势雄伟,被称为历史长龙的万里长城;古朴典雅,优美如画的苏州园林;银装素裹,云气缭绕的巍峨泰山。它们让我知道,它们能成为世界历史文化的遗产,却绝不仅仅是因为我所能看到的美景,更多的却应该是岁月流逝后,历史在那里留下的颇有独特韵味的沉淀,因为我知道是历史选择了中国。
中国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夜深人静,长明灯旁,一个虚弱的身影正记录着历史的沧桑。他,司马迁,饱含心酸用自己的丹青妙笔著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臣著——《史记》,史学的天空因为有了你这颗星而更加煜煜闪光,文学的园地也因为有你这颗星而更加灿烂辉煌,我想这些是伟大人物积累而成的文化。
汩罗江上的一圈涟漪,让我不得不想到屈原,一个愤世嫉俗,报国无门的臣子,用孤愤的诗行代替了富贵,用楚辞《离骚》洗去了历史的铅华,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情壮语成为后人追求理想的动力,铮铮铁骨的他被后人所景仰。
《历史的选择》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中国的英雄人物,还让我学到了很多精神,我们要学习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英雄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轻易放弃,坚持不懈,有永不言败的精神
历史选择了中国,人类并不惊讶,因为今日的中国仍是那座山,一座永远推不倒的大山,每一粒泥土的沉淀都是千年传统的精华,林间的长啸仍是当初的潇洒,山林间生命代代更迭,真正不变的,是生机,是百折不回呈现出绿色的能力。千载兴衰风雨,你,静静地伫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你如此浩瀚。
历史选择了你,我的中国,永远的中国。
第四篇:城市历史读书笔记
城市历史读书笔记
城市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经历了哪些过程?有些什么功能等等问题很难用一种定义来概括;城市的发展,从其胚胎时期的社会核心到它成熟期的复杂形式,以及衰老期的分崩离析,总之,发展阶段应有尽有,很难用一种解释来说明。
城市,作为一种明确的新事物,开始出现在旧新石器文化的社区之中,在发展进化过程中,一种新因素的介入,不仅会使原有物质的数量有所增加,而且会导致一场全面的变革,导致一次新的组合,从而村庄文化后来发生了质的飞跃,形成了最初的城市。由新石器时代进入城市时代,大约经历了1500年。人类聚居地的规模不断扩大,货物和人口的流通问题日益尖锐起来。随着种植业的出现,人类的定居和集居形势才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自己的居住环境概念。人口日增的结果,村舍变成集镇,变成城市……,这个过程是伴随着建筑用地及建筑群的增加同时发生的。城市的产生是阶级分化的结果。城市居主导地位的居民使他们那个社会的统治者,所属村庄及其他居民是统治者。
在欧洲,一个城市网络的建立不是一个稳健而缓慢的过程。相反,它是某段长时间的迸发,并不是夹杂这停滞、衰退期。有些地方在11世纪就出现了城镇,而有些地方直到19世纪甚至是20世纪才实现城市化。总而言之,随着人口密集区人口的快速增长,该地区的城市数量与规模也同步增长。人口长期快速增长为城市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源。一种基本的相互依赖性将居民、生产和贸易联系在一起‘城市活动与城市文明也随即迅速活跃起来。
西方古代城市
古代的城市文化起始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伊朗和小亚细亚等地区。最初这些地区是各自独立的发展起来的,找不到国与国或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相互影响。依从自然环境、条件的特征,这事其共同的法则。他首先表现在城市的方位、朝向上。其中古埃及城镇趋于正方形或矩形,美索不达米亚的苏木尔为椭圆形,阿西莉亚为矩形。宗教史这个时代最集中的文化现象,因而宗教影响也十分明显的见于当时的城市建筑。
古埃及:
古埃及城镇的最基础范例是第三个王朝的约瑟王时代所建造的孟菲斯成和他自己的陵寝。城市与陵墓均为正南北方向。从古城卡昆的遗址中,也可看出上述规划特点,改成的布局已显现出各种功能分区的结构安排:城市西半部房屋很小,多为工匠役人的住所,城北为贵族用地,有上百个房间的大宅第,台廊庭院很齐备。城市东半部为集市,中部是庙宇。阿玛纳是阿梅诺斐斯四世时代兴建的首都。它在埃及古代筑城史上标志着一个巨大的进步。该城沿着尼罗河的自然走向,呈一条微弯的狭长地带,自然弯曲的接到系统吧城北的宫殿、庙宇同城南的居住区联系起来。它是古埃及残暴的奴隶史上一块不朽的绿洲。
古代希腊
希腊民族形成以前,以及最初形成时期的城镇,大多是依山傍水修建的宫殿或堡垒,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城镇。这一时期的城市设计明显的服从于实用的目的,除考虑防守和交通方便外,并无其他象征意义。例如:克里特岛等地发现的古城哥尼亚、马尼亚、发茨都斯等均如此。但到后来,无论是希腊、爱琴海一带,或是小亚细亚的西部地区,城市文化的发展都深受神学发展的影响,甚至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守护神,但却未形成一致的规划原则。例如:公元前479年希腊人重建米勒都斯城,其主要规划特征是:街道系统为正南北东西走向,呈正角交叉组成格网状,城市的总体布局仍服从天然地形分布。古希腊的城市朝向曾经比较自
由活泼,例如公元前四世纪末期的杜拉城即为西北—东南走向,同美索不达米亚的古代城市相近。
古罗马城
到了罗马时代城市建筑除受祭奠礼仪思想束缚外,已开始有正式的城市布局规划。二十世纪的法国建筑史学家皮埃里 拉佛丹从古罗马的遗址中归纳出四个规划因素:选址,分区规划布局,方位定向,以及神学思想。并形成了必须已从的清规戒律。它们放映了古罗马讲求秩序的性格和虔诚的宗教感情。古罗马城的平面布局划分,就是古罗马人宇宙知识的清楚写照,城市的两条基线代表宇宙的轴线,基线划分成的四个部分代表宇宙的构成,当是的罗马人的筑城技术,从根本上说,是从亚洲学来的。
亚洲古代城市
印度地区
古印度城市文明可以从印度河下游的两处考古发掘中发现,一处是摩和约达罗,另一处教哈拉巴。其中摩和约达罗的古城遗址面积为1*1公里,正方形,有三处正南北走向的街道,两条东西街;城内偏西约三分之一处,耸立着一座碉楼—包括一个圆柱形高台和堡垒,内有武库、粮仓、浴场、会议厅等;城市其它部分分为大小不等的庭院。这种布局大约放映了当是城市设计的一般观念。其街道系统、房屋建筑结构,给排水管线等,都达到了很高水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带来了新的文化,不就诞生了以农业为基础的城市文明。印度的宗教思想认为,人类的物质世界环境是由中心向外延展的,其中心是世界的山岳,依次向外是平川陆地,再向外是海洋。这种思想很明确的浸入到印度的筑城一书中。如高棉王国的古都吴哥,最早是一个佛教寺庙教主群,是宗教的中心。
古代中国
中国同印度一样,封建社会发展很早,君臣、官民、主仆这类宗法领域关系很明确。中国古代的城市始于周朝。最初只是汉民族为防范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入侵。中国的阴阳风水先生是最早的城市规划家,他们用罗盘来定向,有知道应用五行来规定城市的平面布局。那时的中国城市一般有两道城墙,两层城墙之间是大片的耕地,以备围困时期耕种取食。筑城的一般原则是背山面水,房屋时向阳背风。
中古时代伊斯兰城市
第五篇:《历史的经验》读书笔记
2014年9月18日《历史的经验》南怀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历史本来就是人和事的经验记录,自然界中物的法则又遵循天理循环,所以历史是我们通古晓今、探究未来的必要工具。我们一直都知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就是这个道理。从本书的开篇,南怀瑾先生就点明,纯粹的探究理论,那是历史系、历史研究所的事。我们一般人对历史的研究是偏重于应用。历史的经验,总的说起来就是两方面的经验:一是做人;一是做事。学习古人做人做事的经验,为自己的行为做参考,甚至效法它、模仿它。
对于历史的解剖、分析,南怀瑾先生的一个贯穿的思想就是:天下的事都是有正的一面和反的一面。用《易经》的阴阳两仪可以解释,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遗留下来最大的文化遗产。凡是都有正反两面,就看当事者的态度,心情。所谓,风月无今古,情怀自深浅。也就是说,客观存在的物,客观发生的事,被人的主观定了对错,判了得失。
天地间的人情、事情、物象,没有一个绝对固定不变的。在我的立场看,大家是这样一个镜头,在大家的方向看,我这里又是另外一个镜头。对于反的理解,就是任何事没有绝对的好坏,因此看历史,看政治制度,看时代的变化,没有什么绝对的好坏。举个简单的例子,敌对的双方,一方认为的好的举动在敌方看来可能就错误百出的。两者立场不同,目标不同,感悟的差别也就显而易见。仁、义、礼、乐、名、刑、赏、罚,是中国文化所处处标榜的,可是在反经的纵横家看来,儒家所讲的“仁义”,道家所讲的“道德”这些名称,都不过是政治的一种措施、一种方法而已,他们认为儒家、道家标榜这些,是好玩的,可笑的,这不过是一种政治方法,有什么好标榜的!仁、义、礼、乐、名、刑、赏、罚都是手段、是工具,那么它们自然有流弊,过和不及都不可。义有正反面,如对朋友讲义气,讲了的话,一定做到,言而有信,对朋友有义,这个节操品行很好,但是处理不当,相反的一面,就有大害了。就乐乐的流弊来讲,乐本来是好事,是我们一直追求的。但乐的弊端在于使人堕落,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文化鼎盛,艺术高度发达的时候,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堕落的开端。有功奖励,本来是好事,但奖励也会产生卑鄙的竞争。得奖的人,与没有得奖的人,常常会争功、争赏,而争得很鄙俗,所以行赏也有好有坏。故行赏也应该出其不意,当赏由激
励因素变成了保健因素,甚至变成了祸害的时候,赏也就失去其意义。
一个国家伟大的建设,是教人有利于社会,这样国家进行的伟大建设,不但不会招惹民怨,甚至都将成为百姓感戴颂扬的对象了,就不会发生国家财政上有所匮乏的问题了。但当今的社会,多少出现了偏差,国家提倡的是经济建设,道德建设只是摆设。人们重利多于重义,国家教会人的是怎样赚钱,不管对他人有无坏处,自己得了实惠才是最主要的。古时也此类形容,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还不是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所以,我们现在都说社会进步了,人类文明了。我们却感觉人心疏远了,大家都蓦然了。
有时候非贤为贤,并不是真正贤人,因为社会关系多,制造他变成一个贤人的样子,乃至于并不是大智大才的人,也会被社会制造成智者的样子。如果根据社会上这种舆论,领导人便公认这样就是了不起的人,以为就是贤人,就有问题。相反地,对于世俗一般人认为不对的,也跟着大家认为这人就是不对的话,那么拥有多数群众的就能进身,群众少的就会被斥退。这就是派系问题,无论古今中外,人相处在一起,自然就会结党,派系就出来。“重朋党则蔽主,争名利则害友,务欲速则失德。”这三句话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小自个人的修养,大至政治的修养,都要特别注意。一个时代,如果派系倾轧,只以小圈子利益为主,互相朋党,则蒙蔽了领导人。重视了权利、地位的名义和利益,有时就会伤天害理,害了好朋友。万事不可求速效,办一件事若要马上得到效果,为了赶成绩,就伤害到别人,伤害到职务,乃至扩大伤害到国家社会,就出了大毛病。
还有一个观念要很注意的,读古书固然要吸收历史的经验,但是不要被古人牵着鼻子走,尤其今天求学问,对今天的时事要格外留意,千万要把握住今古无分别的原则。因此,凡事我们都要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原则。学别人的型,也要有自己的髓,这样才能不被牵制。另外,古今的大小道理我们都知道一箩筐,但是真正用到实处的却很少,别人的经验,我们看着是羡慕,用起来是青涩。正是因为,时间、空间和程度的不一致,所以照搬照抄的学习鲜有成功的案例。
讲到人的天性问题:安于仁的人,天性就良善。而以仁为利,而心向往之的人就不同了,只是硬要做到仁的境界,不是天生的厚道。而另外有些人,比主动利仁还差一级的,是外表行为勉强做到仁的标准,因环境所逼,不得已才这样做的。一个人要做到历史上所标榜忠臣孝子的标准,必须以学问道德,慢慢修养而
来,人性生来并非如此良善。因为自己思想学识认识够了,由礼义的教育下来,能对自己的欲望有所节制,才做得到。假使不在后天上用礼义教育节制,任由人性自然的发展,就像流水一样飘荡、放浪,欲望永远无穷。如此欲望无穷,又怎么能够吃苦过日子,安于淡泊,做到绝对贞洁,一切为公,一切方正,尤其在钱财方面,临财不苟取,完全合于义礼呢?关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也争不出所以然来。本,也就是初始的样子我们可以不管,但是,趋善和趋恶我们就要讨论一下。所谓的趋善和趋恶,也是受环境的影响,趋于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的影响只是一个方面,但也不乏出淤泥而不染的典范,这就是人心的定力。环境的诱惑力与自身定力的合力就是一种趋力,所以趋善和趋恶也就有了源头。
这本书值得细读,反复的读。历史的兴衰是有轮回的,历史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孙海涛
2014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