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电影观后感多篇范文

(作者:tszs时间:2022-08-22 19:27:43)

说明:《少年的你》电影观后感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少年的你》电影观后感多篇

 《少年的你》电影观后感范文1

今天下午看了《少年的你》,一部讲述校园欺凌的影片。心里那种难言的窒息和揪心的难受,让我无法静心去做其他事情。

其中有个影评“我很庆幸在我没成为大人之前,头顶没有乌云”。是啊,他是中国23527万青少年中的一个,有多少孩子因为校园欺凌而伤痕累累,一生都活在阴霾之下,甚至有些孩子在乌云下痛不欲生,选择如剧中胡小蝶一般的结局,来结束自己的痛苦。没有人可以设身处地的考虑被欺凌孩子们的感受,他们如同下雨被冲出泥土的蚯蚓,随后,在太阳暴晒下无处可躲,当他们痛苦地扭动身体时,经过的路人却在嫌弃它们为什么不好好待在泥土中。

没有人应该怎么活,所有人的活法是自己定义的,但是请每一个家庭教给孩子“同情”,不要让他冒失地说出让其他孩子难过受伤的话,也不要让他做伤害其他孩子的举动。因为他的一句嘲笑,一个拉帮结派的行为,一个孤立的眼神,会让某个孩子的一生遭遇暴风雨般的袭击。

于教师这个职业之下,我最害怕的不是学生成绩不好,怕的是当他们身处阴影时,自己却浑然不知。我确实不能认识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个孩子成为朋友,但我希望自己再敏感一些,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个期盼太阳的孩子。每名教师都不忍心他们于最灿烂的年龄受到孤立,受到冷视。于教育面前,“教”要竭尽全力,“育”更要倾尽所能。

真心希望家长带孩子们去看看这部特别的影片,它能告诉孩子要心怀同情,告诉家长和学校最大的使命要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告诉社会要保护好每一个无助的孩子。

 《少年的你》电影观后感范文2

2010年6月的盛夏,我清早来到教室,发现同桌同学的书桌桌肚里被恶意洒满了酸奶。那酸奶粘稠地蔓延在她的作业、课本、桌椅上,散发出令人作呕的腐臭。我清楚地记得,那天距离高考只剩6天。

我并不特别意外,毕竟高三这一年,同桌陆陆续续被欺负很多次。开始是莫名丢了复习用的课本、大费周章写的作文作业,后来书本作业被撕得稀烂。可是在班里沉默寡言的同桌,一直在无时不刻地遭受着精神暴力。有人说她有味道,不讲卫生,而她每次都默默忍受了下来。直至有一次她收到了一封恐吓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如果欺负你的事敢举报,休想看到明天的太阳。”当年的我不知哪来的勇气,拿着这封信愤怒地找到了班主任,还仔细比较了字迹,打听了谁是晚自习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人,基本锁定了班里的那位“凶手”。

可是这件事在班主任强调了几句后,还是不了了之了。首先是没有确凿的证据,更主要是同桌沉默的隐忍。马上要高考了,她不想把事情闹大,只想息事宁人。已经习惯忍受一切暴力的她,也只是红着眼把桌上的酸奶擦干,并因为污渍连累到了我而向我道歉。

那是我人生第一遭,感受到了人性的扭曲和恶意。

当电影里陈念被用排球砸头,被堵在家门口殴打,被推下楼梯,被身边的同学议论纷纷,那些同桌经历过的画面仿佛都跑到银幕上,我再一次闻到了高三那年酸奶的恶臭。

你知道孩子最可怕的地方在哪里吗,在于他们不懂得分寸。那是杨警官口中,把同学活活打死,却表示不知道这样会死人的分寸。是带着小白鼠跑到同学家门口,却没想过可能逼对方跳楼自杀的分寸。还好,电影里还有一个叫小北的少年,最懂得分寸。

他保护陈念的方式,就是默默跟着她,保持几百米或者一条马路的分寸,你回过头不远不近恰好能看到他,心里就多了一分安定。他保护的承诺也极有分寸感,拿出作业本和笔,写下“陈念欠小北一次”,欠什么不明。

《少年的你》写人物最好的一点,是没有人是完美的。陈念觉得自己不值得被这样保护,当年没有帮跳楼的胡小蝶面对恶意,以至于产生“现在遭受的霸凌或许都是惩罚”的念头。选择隐忍不一定是懦弱,而是可怕的自我否定。加上母亲的债主天天追到家里来,她难免认为自己或许真的有罪。小北也是自卑的,母亲带着肉包回家,却把他暴打一顿,难免让他产生“因为自己阻碍了母亲得到幸福”的念头。于是他去混社会,打架斗殴变得不可一世,无非是掩饰内心那份卑怯。

就这样,令人心疼的两个孩子相遇了,彼此都在对方身上看到了影子,互相保护撑持。遇到杀人意外后,勇敢地铤而走险,结成坚不可破的同盟。任由大人们如何审讯、恐吓,甚至拿出陈念被欺凌的视频,两人目光都那么坚定,即使闪过细不可察的难过。是要受过多大委屈,吃过多少苦头,下过多大决心,才能如此不肯动摇,在黑黢黢的审讯室里,沐浴唯一那一束光。

陈念从垃圾桶里跑出来,脸上那么脏,可是小北说你太干净了,你不懂。小北斗殴回来身上都是伤,陈念问他疼不疼,他咬着牙说不疼。这是两个多么孤独的灵魂,在破旧的棚屋里相互取暖,舔舐伤口,获取勇气,唯一那点希望就是考出去。

中国青春题材想要拍得独特,首先要关注我们拥有一段与国外完全不同的共同经历。《少年的你》在大银幕完整呈现了让人窒息的青春怪兽——高考。这是穷人相对公平的唯一上升通道,却也是无数孩子的噩梦。他们肩并肩脚挨脚地跑操,在巨大的红色横幅环绕中宣誓。高考试卷犹如圣旨一般从车里运输、解锁、开封。批改试卷的屏幕冷酷绝情,电影用凝练的镜头描画出这具让无数少年恐惧的怪兽模样。

郑易警官这个角色也有很多维度,他同情陈念,又不能徇私。看透了两个少年的盟约,却深知倘若让小北一人扛罪,陈念也必将终生陷在负疚之中,这份沉重或许他承受过,才会生出一丝悲悯。看似是充满恶意地逼问,或许也是他所认为的另一种保护。

最后不得不单独说说片中角色的演技,《七月与安生》就是彻底被周冬雨和马思纯飚戏的火花征服。《少年的你》里,周冬雨表现依然好,她的好仿佛是只在曾国祥镜头下才迸发出的。而易烊千玺则是非常意外了,在陈念身边守护时佯装大人的可爱,把陈念按在地上时眼梢嘴角的抽搐,审讯室不屑又阴冷地抬头一瞥,都让人惊喜。

两部作品之后,陈可辛、许月珍监制,曾国祥执导,以及几位编剧的团队,几乎可以说是国产青春片的品质保障了。沿袭了《七月与安生》令人享受的组合剪辑、故事反转、时空闪回,加上完全是电影视听的叙事手法,可以说将作者性和商业性进行了平衡,非常了不起。

想变聪明,押得中人生;想变强大,足够保护她。只有你赢我才没输,你在乐园我才在天堂。笔记本上,陈念欠小北一次,欠的不是钱,不是饭,或许是高考结束那天,他们本该同路牵手迈过十八岁的盛夏。而不是一个走在前,一个走在后。一个在铁窗内,一个在铁窗外。一个守护保护你的承诺,一个负罪走向没有你的未来。

刚才,我发信息给当年受过欺凌的同桌,告诉她最近有个电影叫《少年的你》上映了,推荐她去看看。她回我:好,不过估计这周没空看了,得下周。

好的。

 《少年的你》电影观后感范文3

目前为止片子的评分是8.7分,但我相信不止一个人觉得它不值这个分。

片子以校园暴力作为选题,比较新颖,符合当下的校园问题。但校园暴力只出现在影片的前半段,后半段基本在演一场刑事案件,除了镜头和音响在提醒我这是一部电影,我差点以为在看普法节目。

影片的特点在于镜头时长都非常短,配合大量特写。导致电影越来越赶,到最后基本成了快闪,结局愣是没看懂。要不是通过最后荧幕上打下的字才知道陈念自首了,我都搞不清楚发生了啥,比上课听老师讲ppt还云里雾里。

而且电影的重心不知道在哪,说是爱情片又不是爱情片,说是校园暴力结果霸凌别人的被杀了,说是刑侦片又不是刑侦片。要说探索人性吧…女主角考了632,结果回去自首了,这本是很纠结的一个事,但因为周冬雨在片中哭戏太多了,直接弱化了她在这段的情绪,看上去很干脆的就同意警察去自首了,根本都算不上对人性的阐述。

影片还有Bug,陈念在高考时矿泉水瓶放在桌上,还拧开喝,要知道高考矿泉水瓶是不能放桌上的。

有些地方说教意味太浓了。黄觉演的警官本身作用无多,出现几次基本都在说教,第一次吃火锅他说“人长大了才学会同情…(校园暴力)不只是那么简单”,影片最后还要加一段易烊千玺对制止校园暴力的呼吁。

电影对于青少年暴力事件刻画十分细致,可在片中的另一些方面,却遮遮掩掩含混不清。含糊其辞的解释了魏莱的家庭影响了警方和校方,却没有阐述这就是社会的黑暗面,掌握在一些成年人手中的权利间接成为了校园暴力无法解决的屏障。

我看到这部电影排名前几的高赞评论谈到的都是对校园暴力的感想,即使结合自身经历,也只能算是观后感,与电影无关。只能说让你产生共情的是校园暴力,不是这部影片。

导演是想把片子拍好,可是太刻意了。太刻意了。导致影片的故事都没有讲好。

周冬雨穿监狱服那一幕我看到了。但是闪得太快了,让人云里雾里。说我傻就傻吧,再傻也不跟你们撕逼,就这样。

对不起大家,我必须要在这里挂一个人,因为他太可怕了,我都不认识他他上来骂我sb,关键还跑去我其他影评里骂我。所以他骂我我要在这光明正大骂他傻B

顺便给他点建议。他要是能把翻我空间这个精力放在他的工作中,就不会隐藏在网络背后,活得那么悲哀了吧。

 《少年的你》电影观后感范文4

终于看到《少年的你》了。

之所以说“终于”,是因为我与这个电影擦肩而过了两次。一次是在今年年初的柏林电影节,三部最期待的华语影片最终只看到了《地久天长》,《少年的你》和《一秒钟》一齐失踪;另一次是今年6月,满心期待上映时可以看到这部电影,却在临近几天传出撤档的消息。

所以这一次,我买了全国最早的9点场的票,生怕再有什么闪失,又错过这部片子。因为这是一部粉丝向的电影,按照我写评论的惯例,在文末晒出电影票,证明确实是亲自走进影院观看,没有刻意吹,也没有故意黑,会保持一个比较中立的态度。

看完《少年的你》走出电影院,我感觉有点恍惚,不清楚这是不是想看到的《少年的你》的样子。它很真实,又有点生硬。真实在于它对暴力、人性和迷茫最直观的展现,虽然在看预告片时就已经提前感受了电影写实风的质感,但最终呈现在大银幕上还是会令人心惊。

生硬在于电影片头片尾求生欲极强的“和谐导语”,以及一看就是后配上去的美化教育和法律制度的台词。我实在是太讨厌现在电影结尾处非要来上一段宣传片了,这可能都是为了过审的无奈之举,但我还是想对审片室里的那帮人说,谁惯出来你们的臭毛病?想把每一部电影都变成公益广告?真恶心。

《少年的你》最终还是妥协了,我相信原来的版本会更加灰暗,也更加令人心疼。至少目前版本中很多人的表现还是太热情了,比如那个大多数镜头中都被模糊处理的班主任,很多台词都对不上口型,我相信他在原版中会是一个很冷漠的人,如果他对学生有哪怕多一丝的关心,事情也不会变成最终这个样子。

陈念问小北:你可以保护我吗?同样的问题问自己,我们其实根本没能力保护这样一部电影,戏中从头至尾呈现的无力感也带到了戏外。我们没办法改变校园欺凌现象仍然存在的现实,甚至没办法完整看到一部讲述这个题材的电影。

到最后,陈念和小北还是用自己坚持的方式改变了现状,也同时改变了彼此的生命。曾国祥在尾声部分做了很多诗意化的处理,可能也是想淡化结局的惨烈。与国内同类型的一些讲述校园霸凌题材的作品相比,《少年的你》无疑更绝望,也更现实。

可是这一切又能怪谁呢?怪那个婊里婊气的魏莱?可她同样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还是怪在孩子成长中近乎于缺席的陈念母亲?可她在生活中同样是一个失败者,甚至不敢光明正大地走在街上。每一个人都活得不容易,内心压力的积累只能化作怨气、嘲讽与愤怒,施加给身边的人。

这个时候,就凸显出了小北的可贵。他没什么文化,但是有一颗想要学习的心,有还一股倔强和狠劲。也许是从小太缺少爱,所以当他获得哪怕一点点温暖,都会永远记在心上。陈念问她:疼吗?她是第一个问小北疼不疼的人,也是第一个值得小北去牺牲的人。

易烊千玺表现的很好,他为小北赋予了一种在成熟与稚嫩间徘徊的少年感,而这正是这一角色最重要的特质。其实启用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带给影片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将影片打上了“粉丝电影”的标签。粉丝电影大多数都会崩盘,除非爱豆的表现获得大众认可。

但至少在这一部中,易烊千玺的表现还是蛮令人惊喜的。我特别喜欢的一幕,不是一些声嘶力竭的场景,而是小北睡在沙发上,陈念问她:“硬不硬”?这句台词其实并没有开车,小北一开始是理解错了。这时候易烊千玺有点笑场,但还是忍住不笑,这微妙的表情让我觉得他很可爱,也很有灵气。他在诠释小北的过程中没有一味地突出人物的悲痛,反而增添了一些可爱的瞬间,使得小北这个人物更加地鲜活。

周冬雨的角色我倒没有太多感觉,基本上是平稳发挥。倒是尹昉演的警官戏份不少,其实刻画他的心路历程,同样应和了影片成长的主题。他代表着刚刚从少年过渡到青年的群体,虽然身为一名执法者,但还是会有少年人的意气,在二者之间纠缠,行事逻辑可能会有点奇怪,但确实比较真实,我相信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执法者存在。

其实《少年的你》在原著阶段就有很大的争议,作者玖月晞据说是融梗,主人公陈念和北野不论是性格身世还是经历,都和《白夜行》的雪穗和亮司有着皮不似骨似的关联。后来北野献身替罪的时候又会让人想到《嫌疑人x的献身》天才数学家为心中的白月光替罪。

不过作为一篇电影评论,我暂且不去理会原著的融梗行为,这一点之后会得到大众更公允的评价。单纯从电影本身的角度出发,我认为改编的还比较成功,虽然还是有点散,当中很多场景会令人觉得有冗赘的感觉,但一些核心场景的爆发力还是很强烈的。

曾国祥的野心挺大的,他一方面希望展现一段独特的情感故事,一方面又希望展现少年人成长的心路历程;一方面希望为拒绝校园欺凌现象发声,一方面又希望全景式地展现高三学生从备考到高考的全过程。

这么多的内容放在一部电影里面,比例很难协调,最后的效果也显得有些支离破碎,如果能就当中一条线和两条线讲的更紧凑,应该会更好。当然作为曾国祥的第二部独立导演作品(其实《妖铃铃》也是他导演的,吴君如只是来充数),而且是第一次脱离陈可辛的调教来完成拍摄,有现在这样一个完成度已经不错,值得鼓励。

小北在成长,陈念在成长,警官在成长,易烊千玺在成长,曾国祥的创作在成长,我们也在成长。

只要成长,就还有希望,不是吗?

 《少年的你》电影观后感范文5

我哭了——没错,是难看哭了。

为了防止粉丝不看内容便一股脑说我故意黑,首先在开头申明一下:导演基本功底绝对过硬。周冬雨、易烊千玺以及诸位主演这次的表现都全程在线。其中易烊千玺确实超出了我的预料,甚至可谓惊艳,潜力展现出来了,未来可期!而周冬雨毫无疑问最佳,已经成长到名副其实的影后级别的表现,hold住了整个人物。可惜,演技和镜头语言是整部电影唯二的优点,其中只有演技对得起全程135分钟大银幕,而这个故事绝对配不上主演们用心的演技。

再多嘴一句,如果你发自内心觉得电影好看,我是羡慕你的,谁不想看一部好电影呢?尤其是期待已久的,感觉花的钱也值了是吧! 进电影院的时候,我与你们一样,也是怀着期待与好奇的心情。可能不同的只是我并非以粉丝的身份。

打一星只是代表个人不喜欢而已,我主观想法是如何就会如何评,不受噱头和风向影响。但不代表电影本身就是这样,或许是我审美有问题,或许是我存在一定误解。有看过的,想和我讨论,消除我误解,反驳我拙见的,请尽情。我接受一切合理且和气的批评与反驳~

同时我也欢迎所有无脑喷我的留言,不会删除(至于回不回复则看个人心情咯),不过恳请想喷我的不妨看完全文再喷?不然我只会觉得很好笑hh。

不用只看了个标题就指我是针对原著却来给电影打低分,事实上往后看你们就知道“原著抄袭与电影责任之间关系”只是我在最后才提到的问题,前面一大段说的都没有论及到抄袭,只在谈电影本身的问题。

以下使用了比较多问号、感叹号,显得我好像很激动的样子,事实上在打字时确实如此,但不代表我不接受任何有道理的反驳。我等待着各位过来说服我(因您的合理反驳评论很有可能被淹没于如汪洋大海的茫茫唾沫下,所以如果有想和笔者讨论的欢迎私信)。

回归到电影本身,首先我想请问一下,影片定位是什么?是校园暴力?青春言情?还是高考生活?悬疑推理?亦或“致敬”《嫌疑人X的献身》与《白夜行》?

在这135分钟内,定位显得非常迷离且散乱——当然了,观众的解读是对作品的“再创作”,一部作品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模样可以是没有被固定限制的“定位”,通常这类作品比较两极,不是很好就是很差,但是作者在创作时的出发点是不能没有“定位”意识推动的,而在这部电影中我就感觉不到这一点。待我慢慢解释,先让我们观众的眼光聚焦于它的宣传旗号:校园暴力、现实题材。

整部电影是以这么一个敏感且“注定本身就有一定加分”的题材为主打,它打着校园暴力的题材口号,从一开始就告诉你有一女孩跳楼自杀,然后引出同样深受校园暴力其害的周冬雨,花了些许笔墨讲述她在校园与校外遭到的暴力侵犯,然后她遇到了不知因何原因同样遭到挨打的易烊千玺,从此二人在不断磨合间开始了互相保护——其实前60分钟的故事没什么问题,你想作一个校园暴力的铺垫,首先讲述反派有多狠,以美丽的外貌与蛇蝎心肠加强形象的反差(多嘴一句,长相有点像Angelababy),而清纯却家境惨淡的主角又有多惨,通过冰冷又直接的镜头煽起观众的情绪。

好了,该打的打完了,该有的伤痕妆也化好了,那么紧接着呢?要知道,这些都是表面,并不是说你拍几场校园暴力的直击现场就可以称之为“关于校园暴力的现实题材电影”。何为“关于”,就是你必须有能力与心思透过现象去挖掘本质,透过表面找到内在的原因。

而当我一心以为男女主与警方这两条线接下来该开始针对校园暴力现象作深入探讨引人思考,并以现实的数据情况作基础巩固说服力的时候,情节居然开始讲述男女主的调情了?!这时候我就有种药丸的危机感了。

可惜还是我低估了编导离题的能力,完全没想到在青春言情的突变画风下居然还能填充了一堆莫名其妙的高考片段?!

你弄那么多尴尬的高考片段和主题有关?能引起或辅以什么共情?

可能有人会这么说(同时也是我在观看时候对编导意图的猜测):这是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这是本土化的尝试,证明了这是只有中国才拍得出来的电影!

黑人问号???我寻思你这是《银河补习班2》吗?你这部片的主旨是讲中国的教育问题吗?是让我们怀念高考青春吗?我完全看不出来诸如“呐喊助威、拍毕业照、考试现场”这些出现多次的片段与校园暴力到底有何关系?你单独拿暴力事件出来,再另外单独拍几个中国高考现场,血肉与骨架完全不嵌合,这叫什么“中国化的校园暴力”?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以校园暴力、未成年人暴力为题材的电影作品。我知道在中国不多,能上映也很难,但你真要拍一部仅属于中国的校园暴力电影,是不是应该切入与校园暴力相关联的中国情况。你有站在加害者角度客观且冷静地深究暴力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原因吗?你有讲述过加害者是在怎样的一个环境下成长的吗?你有了解过家庭、学校、社会对她产生了什么影响吗?你有讨论过现在我国法律和社会机制在相关问题上处理的弊端吗?没有!不过蜻蜓点水,一瞬即过。主要只是说了反派有多狠,周冬雨的脸有多惨,我却完全无法产生共鸣,因为你给不了我一个她们的形成来由。人物就像导演的符号,她们只知道要这样做,而不知道为何会这样做。而我,同样不是要how,而是要why!

OK,无所谓,如果你没有能耐深入挖掘这些因素,那不如在另一面——亦即如开头的暴力行为表现部分——通过适当的艺术加工令它的张力更强一些,对观众的冲击更大一些?通过简单粗暴的观感体验“强迫”观众直面暴力的残酷与黑暗,也能引导情绪的波浪。

但是,你仍然没有做到。

其中所用的暴力表现形式不过是在网络上散播讯息,镜头一闪而过,又或不断跟踪你暴力你,这都是在诸多校园暴力题材电影中很普遍很基本且应有的表现。

校园暴力除了热暴力,还有冷暴力,现实中暴力的形式手段有很多种,而在本片中呈现的更像是未曾在生活中经历或了解过,仅仅从新闻或其他媒介加上主观的想象形成效果。

还是说回如何加工吧?我也说不清楚,但我相信如果用一些例子来说明对比,大家会有更清晰的认知:

例如同为相关题材的韩国电影《记得我》,同样不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它主打最后的反转,所谓“未成年人暴力”只是作为背景,没有深入探讨的意图。但是它在暴力的呈现方面能引起我来自心底最原始的愤怒,引起一种意欲亲手手刃恶人的冲动;

再例如《小委托人》,小男孩临死前相机拍摄到的那一幕,是无比具有张力的;

《白小姐》中女童的惨状同样……

其实优秀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无论是校园暴力,还是其他社会暴力事件题材的电影,可拿来参考的实在太多了,在这里只是举了几个我个人近期观看过的,且认为没有对社会问题作严肃钻研但非常能引起共鸣的作品。它们的优秀就在于针对“暴力”这一点进行感染力最大化。

如果你不想或不能作太严肃深刻的探讨,就最好在这方面有能引起观众情绪的表现,或者尝试走《药神》《嘉年华》《狗十三》的结构。可惜,本片没有……

影片过了一半的时候我就有种感觉,整部电影仿佛都在围绕着核心兜圈子,无奈核心包围得相当紧实,而你仅仅隔靴搔痒刺不进去。我不怀疑导演的硬实力,镜头等各方面都处理得不错,但在这样一个情节发展下,反而让我觉得架空了现实,地基不够牢固,而开头周冬雨阴沉着脸如行尸走肉走过去为自杀女生盖衣服只是导演的一种故作深沉。

所以,这不仅不是一部“中国化的校园暴力”电影,也不是一部合格的校园暴力题材电影。

不要拿什么“广电总局”为借口,据我所知本片只剪了3分钟左右,剩下了135分钟。刚开始还有点惋惜,看完之后我甚至认为剪得还不够,到100分钟就差不多得了,也不会让我如坐针毡。如果编导真的有实力,即使在限制下,也不应该呈现如此糟糕的故事。如此糟糕的故事呈现,绝对无法拿别人当挡箭牌。

但它的糟糕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真是“剑走偏锋”,完全没有想到接下来的剧情走向竟达到令人忍无可忍怒发冲冠的发指地步。

后段才发现,原来校园暴力只是个背景幌子,更离谱的是直接融梗两部在中国如火如荼的畅销小说,电影与其套路结局、表现形式基本都一样,属于极不讨喜的投机取巧,换汤不换药,我不得不全程司马脸以表尊敬。

双栖共生的关系、过失杀人后帮忙处理尸体的情节、不在场证明的设定、装作跟踪狂投案顶罪的发展、女主良心过不去最终自首的结局——主线逻辑的结构和发展等等等等,恕我直言不讳,这不是致敬,也不是借鉴,它就是在抄袭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与《白夜行》!

首先说明一下,我知道这部电影改编自玖月晞小说《少年的你,如此美丽》。此书在豆瓣的评价已被多人指为抄袭,且这位作者过去绝大多数的作品都有与原著直接作对比的抄袭实锤,是真真正正洗不了的。当然了,你或许会说小说是小说,电影是电影。那么,改编抄袭作品的电影就没有责任了吗?我认为不是的。如果说在电影组不知情的情况下拍摄,那或许情有可原;问题在于易烊千玺为白夜行点过赞的历史证据确凿,且从电影画面安排来看剧组对两部著名作品不知情的可能性不高。

我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完全没接触过《少年的你,如此美丽》,也丝毫未曾了解过它与东野的关系,但在观影过程中,剧情自然而然就令我想到了东野的作品,电影结束后上网搜索才知道原来是这么一个背景。所以不用再说我是先入为主来作主观偏激的评价了……客观事实上剧组为抄袭的原著IP付了天价的费用,助纣为虐,助长了扭曲的创作观念与非常不端正的风气。而这样的成品毫无深度、技术(当然并非指导演与演员的专业领域硬实力)、原创可言,电影改编后的节奏与脱离主题逻辑涣散的情节过渡更是惨烈。所以我认为背大锅的是原著,但该喷的电影仍然该喷。

所以很抱歉,我知道包含导演与演员在内的主创团队的用心良苦,我无比肯定你们的努力,也并非说镜头与演技无法加分,我不否认这部电影有好几处优点。但真的很可惜,我作为观众决定的评价在于成品质量如何,而不是你拍摄过程有多么努力。或者也可以说,只有你的成品优秀,我才会更进一步去了解背后你有多努力。而抄袭是原罪,为了抵制抄袭,必须一星。所以你拍了这么一个故事就只能无奈背锅了。

好,凡事以辩证思维看两面,上述我只指出它抄袭的问题,接下暂且不论,退让一步海阔天空,仍然回归到故事本身。因为如果你抄袭抄得好,那起码也不会被喷得很过分是不是~~~

但我还是想问:你最后搞这么一出抄袭故事和你开头“校园暴力”的主题到底有什么关系?对,我知道——是因为校园暴力所以反杀,但这只是引出你最后“悬疑风”+套路煽情的导火索,完全不是服务主题的产物!后半段悬疑推理的部分对主题有什么首尾相连,还是什么画龙点睛,升华主题,又或者是回收伏笔铺垫啥啥啥的?什么都不是。

开头与结尾女主成为了教师的戏份完全有理由删掉。所谓“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后一句我能理解,但对于前一句我是真的无力吐槽了,为何有如此假大空的口号呢。且一个成年高中生过失杀人后留有案底长大还能考取资格证当教师,作为一个法学生表示,很有难度吧……

好,我也不说你后面与主题有啥关系了,我就单说你的推理和逆转的水平:很烂。没错,是很烂。有多烂不知道吗?

真不要以为随随便便拿车子、指纹、不在场证明这些作个简简单单的推理和明眼人乍眼都能看穿的隐情作悬念就有模有样的感觉,其实只是很小儿科的运用。更何况这是抄袭的套路,而原作的诡计和线索、彼此之间的博弈可是高明得多。放到这部片,编导根本不懂得如何去利用这些“道具”。

没错,就如警官在影片中责骂男主一样:很愚蠢。

这段话倒是全文我最有底气说的,至于为什么,你不用质疑我对悬疑推理这方面有多了解,何不点开主页,便明了。

说实在的,我看的过程中全程跳到东野的作品影像中去。如果没有看过那两部经典作品,可能真的会被感动,我承认。但是,讲道理,真的相形见绌……同时我又想到,如果国产版的《嫌疑人X的献身》给这位导演按照这样子来拍,我敢肯定绝对比苏有朋已经正宗改编的要优秀不少。

而最大问题就在于,你这是《少年的你》啊!

所以到最后,我还是那个问题:我想请问一下,影片主题定位是什么?是校园暴力?青春言情?还是高考生活?悬疑推理?亦或“致敬”《嫌疑人X的献身》与《白夜行》?

不妨多加一个:以上几方面有哪点达到一定完成度了?

我是在首映日早上9点40分观看的电影,算是相对较早的那一批了吧?看完写短评的时候豆瓣还没有出分数。但是之后——好吧,我也是看到这个8.7分的开局有点如鱼刺哽在喉中,实在不吐不快,所以才写下了这篇长评。或者这部片不如我主观认为的那样垃圾,但是各位(包括制作组)试问一下自己,8.7的评分,不管对不对得起观众,但能对得起其他人的其他电影作品吗?

ps:今天早上看完少年还看了渣渣辉的《催眠:裁决》,仿佛看了一部超级英雄大片。呵呵,一天内在电影院看了两部一星大片,真的是历史级别的壮举了~

没有想过这篇评论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但被顶了上去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不少人与笔者有同感吧……只是高处不胜寒,不知此文能坚持存活到什么时候呢?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少年的你》电影观后感多篇范文。

word该篇《少年的你》电影观后感多篇范文,全文共有10819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少年的你》电影观后感多篇.doc》
《少年的你》电影观后感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