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观后感范文
《第一书记》观后感
最近在学习强国上看了一部主旋律电影《第一书记》。同样作为选派干部,沈浩同志的事迹和精神深深打动和激励了我。通过查阅资料,记感于下。
沈浩同志,自2002年2月起,由安徽省财政厅选派到农村任职,任凤阳县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任职三年。
而沈浩同志任职的小岗村,是中国改革第一村,因率先实行大包干而名扬海内外。1978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生死状”,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时代大幕,具有标志性意义。但世纪之初的小岗,徘徊在改革发展的十字路口。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300元,村集体存款为零。缺少一个团结的、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家底很薄,发展滞后,人际关系错综复杂。面对这种情况,到村伊始,沈浩同志就起早贪黑、挨家逐户地与村民促膝谈心、了解情况,与村“两委”成员和“大包干”带头人深入交心,谈小岗怎么发展、要实现什么目标。30多个日日夜夜,将全村100多户人家走访了2遍,最终为小岗村归纳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设施建设、发展旅游业,跳出小岗求发展、着力办好工业园”的三步走发展路径,为小岗村的突破性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带领村民扩大优质葡萄种植面积,兴建大包干纪念馆,引进工业企业,修路、打井、推塘、筑坝,大力改善乡村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条件。到了2008年,小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00元,是2003年的2.87倍,比全县农民纯收入高出2000多元;小岗村被国家旅游局授予4A级景区,19位村民办起了家庭宾馆和农家乐餐饮服务,成功打造了小岗红色旅游业;打通了南连省城101、北至省道307的小岗快捷通道,国内最繁忙的南北大动脉——京沪铁路为小岗村停下了40分钟,为小岗村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建成了村民文化广场、农贸市场、档案馆和办公楼,112户村民搬进了新楼房,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村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大为改善。他一心为民,为小岗的发展鞠躬尽瘁,用实干感动了同学、用真诚感动了小岗村村民、用业绩赢得了领导的赞誉,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塑造了第一书记的光辉形象,他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有几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个是镀金。沈浩同志刚到小岗村时,村民对他的到来并没有抱太大希望,有的人甚至投来怀疑的目光,认为他是来“镀金”。可是,当别人把到农村挂职锻炼当作镀金的跳板时,他把小岗村作为自己人生的平台,实现自己抱负和理想的舞台,放弃了相对优越的城市生活,扎根小岗3年又3年,一干就是6年,忘我工作,把爱和希望留在了小岗村,把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也奉献给了小岗村,将“镀金”炼成了“真金”。可以说,是沈浩改造了小岗村,也是小岗村造就了沈浩。
第二个是红手印。2006年底,沈浩同志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村民强烈要求把沈浩留下来,起草了一份言辞诚恳的挽留信,用按下98颗红手印的方式,感动了组织,也感动了沈浩。沈浩同志曾说:“我当时决定留在小岗村再干一届,主要有2个原因:一是感动,三年的工作让我对小岗有着很深的感情,小岗人用按手印的方式留我让我非常感动,不留下来,对不起小岗的父老乡亲;二是责任,从小岗人的执意挽留中,我掂量出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义不容辞。”作为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干点事业不难,难在选择。既然选择了,就要把这个事业干好,这需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付出全部的心血,舍小家为大家,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2008年12月,沈浩同志在小岗村第二个任期即将结束之际,为了小岗村的发展,小岗村村民再次按下186颗红手印留他再干3年。直到2009年11月,小岗村村民第三次按下了红手印,将为小岗村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去世的沈浩同志的骨灰永远留在了小岗村,留在了由他自己设计规划的小岗村公墓里。小岗村对沈浩同志连续多次按手印的挽留,就是对他的最大肯定。
第三个是年夜饭。2007年农历三十的早晨,两个春节没回家了,今天沈浩同志准备趁早赶回合肥与家人团聚,一开门,发现邱世兰老大娘坐在门口,以为她有什么难处,忙问什么事?老大娘一片真情,要请他吃年夜饭。饭桌上,村民们轮流用手机给沈浩的妻子和女儿拜年。我想此刻,沈浩的妻子一定为拥有这样一位丈夫而感到骄傲,也多了分理解,女儿也一定为拥有这样一位爸爸而感到自豪。这一点,可以从片尾沈浩同志的女儿在演奏钢琴前的那一段深情而坚强的告白中感受到。沈浩同志在日记中写到:我用我最黄金的岁月为小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天发生的一切,让我感到交困难耐,但我仍愿担当!也许我的举动,能换来小岗村真正的发展和繁荣,我无怨无悔!这种共产党员的奉献和牺牲精神让人感动,值得我用一生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评价他:沈浩同志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涌现出来的生动典型,他是我们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我们所有党员干部都应该和他对照,想一想应该怎么对待群众?怎样对待组织?怎样对待责任?怎样对待人生?
中国人物组委会评价他: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走的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起家中娇妻、幼女和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
沈浩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平凡的人生闪耀共产党员的魂,坚定的信念成就辉煌的小岗村。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一件又一件不平凡的事,做到了普通人无法做到的坚守和奉献。正如凤阳县的古城墙上刻着的“万世根本”所言,正像电影主题曲《做人》所唱:“清清白白,勤勤恳恳,不求光环,不求缤纷,只愿做根禾苗深深扎根……”在这个充满变数和人心浮躁的时代,很多人向往的是一种以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为目标的人生,而沈浩同志展现了另外一种简单的、纯粹的人生,以及这种人生可以到达的高度和境界。沈浩同志的感人事迹凝结成一座丰碑,不仅立在小岗村,立在广袤农村,更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心中。他的生命是有限的,留给我们的启示却是无尽的。
沈浩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一样,不计名利,不谋私利,深入群众,埋头苦干,全心全意践行党的宗旨,尽心尽力为群众谋福利,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情,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百姓,更不辜负组织对自己的期望,在广阔天地中锻炼成长,在艰苦磨练中增长才干,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忠诚、干净、担当,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说回电影,电影以沈浩同志的猝然长逝开头,以女儿的一段深情告白结尾,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真实、客观地记录沈浩同志在小岗村近6年的工作、生活经历。情节紧凑,真实可信,没有口号,没有说教,没有刻意煽情却人情味十足,平淡中让人感受到震撼,是一部耐人寻味、引人深思的好片子。
推荐阅读:《沈浩日记》、《小岗村的脊梁:追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