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20观后感心得(精品多篇)范文
【摘要】新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20观后感心得(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感动中国2020年度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一
2月17日20时,《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已故的志愿军空战英雄、抗美援朝一等功臣王海上将,获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荣誉。
云上国防特刊发纪念王海将军文章,缅怀老一辈空军战斗英雄英勇无畏、血战蓝天、空中拼刺刀的战斗身影,追随战迹、告慰英雄、以觞读者。
王海将军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传奇的一生。
1950年5月,王海从第四航校速成班毕业,成为人民空军的第一名歼击机飞行员。同年7月,分配至中国空军第四混成旅第11团任中队长,此时他所驾驶的,还是苏制拉-11螺旋桨战机。
然而,仅仅在1个月后,体能、勇气和技术过硬的王海,就调到第10团,学习驾驶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喷气式战机——米格-15。此时的他还不会想到,仅仅不到一年之后,他就要驾驶着这架陌生的战鹰,向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空军——发起攻击。
这一年,王海24岁。
01带着铁皮副油箱起飞迎敌
年轻的中国空军,在战火中成长。据王海将军回忆,他所在的第10团,在米格-15上进行了3个月的改装训练,平均每个飞行员仅飞行了16个小时25分。在基本掌握了新型喷气战机的驾驶技术后,这批年轻的飞行员们,就于1950年10月19日投入了保卫上海的防空任务。
战局变化瞬息万变。仅仅在十几天后,为了应对抗美援朝战场美国空军的袭扰,王海所在的空军第四混成旅,就奉命北上沈阳(后改编为空军第四旅、升格为空军第四师,简称空四师)。1950年10月,空军第三旅在沈阳成立,先后接收第六和第四、五航校毕业学员88人,开始了紧张的战前飞行训练。10月31日,空三旅升格为空三师,因缺少飞行骨干,就把飞行时间较长、技术过硬的王海,从空四师调到空三师任第9团第一大队大队长。第9团的副团长,是他东北老航校的老同学、后来成为空军副司令、引入苏-27战机的传奇飞行员——林虎。
王海到空三师报到时,正是部队飞行训练最紧张的时刻。为了尽快的驯服新式喷气式战鹰,空三师指战员们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数九严寒,起五更睡半夜来保证飞行,即使春节也不休息。年轻的飞行员们几乎把有限的飞行时间掰碎,前三个月练习基本驾驶技术,从航线起飞、双机编队、双机航法、双机攻击、单双机攻击、四机格斗等课目练起;后两个月就要进入空战战法训练,苦练双机和四机追踪、单机格斗、八机航法、团编队、对地侦察照相、八机高空航法等高难课目。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了米格-15的飞行和战斗技能,平均每名飞行员飞行时间达到56小时53分。
按世界惯例,训练喷气式飞行员,一般需要300飞行小时以上,美国规定要求500飞行小时。但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陆军战友正在被敌人轰炸,留给空三师的战前窗口非常有限。1951年4月,空三师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序列,这些飞行时间还不到100小时的年轻飞行员们,正式担负起了战斗值班任务。
需要指出的是,就在1950年12月,当苏方向中方移交100架米格-15战机时,并未提供配套的机载铝制副油箱。或许在苏联人眼里,副油箱就是简单的密封铝壳,没有多大技术含量。然而,在当时百废俱兴的中国,连这种简单的铝制加工工艺也不掌握。为了保证空军参战需要,时任沈阳北陵飞机厂厂长的熊焰,不得不临时雇佣大量制壶手工匠人,采取白铁皮做骨蒙皮、铆钉固定、锡焊密封的土办法,为空军参战战机敲出了3027个铁皮副油箱。
就这样,王海和他的战友们驾驶着米格-15战机,挂着白铁皮做成的土副油箱,走上抗美援朝战场,与号称世界一流的美国空军展开了一场殊死大搏杀——这就是当时中国空军蹒跚起步时的条件,朝鲜上空的搏击,注定是一场生与死、勇与智、战与技、血与火的考验。
这一年,王海25岁。
02血性小伙乱拳打懵“老飞鸟”
在志愿军空军入朝作战之前,朝鲜半岛的天空基本是美国空军的天下。美军投入朝鲜战场的飞机多达1200余架,英国、澳大利亚、南非联邦以及韩国也投入了100余架飞机。占据绝对优势的敌方空军在战场上横冲直闯、如入无人之境,缺乏防空火力掩护的志愿军地面部队,几乎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牺牲。
1951年夏季,抗美援朝战场出现战略相持态势后,为了重新扳回优势,新任美国远东空军司令奥托·威兰借助空中优势,对志愿军发动了疯狂的“空中封锁交通线战役”——即“绞杀战”。侵朝美国空军的兵力已由战争初期的14个联(大)队增至19个,作战飞机达1400余架。美国战术空军从朝鲜半岛南部新建的水原、大邱等5个机场起飞,对朝鲜北方的交通线展开狂轰滥炸。美第5航空队每天甚至为每个战斗轰炸机大队划定一段15-30英里长的铁路,安排进行分段轰炸。8月底时,朝鲜北方1200公里长的铁路线,仅剩下290公里能通车。从9月开始,敌人平均每天出动飞机5批100余架进行集中轰炸,逐步压缩轰炸范围,对一个点连续反复轰炸,对一段、一点局部交通线造成深度破坏,使志愿军和人民军难以修复
为了掩护朝鲜半岛北部交通线,年轻的志愿军空军不得不采取“边打边建,边打边练,在战斗中锻炼成长”的方针,分批紧急入朝参战。当时,志愿军空军勉强能上阵的仅有2个歼击航空兵师,1个轰炸机团和1个强击机团。志愿军飞行员在喷气式飞机上只有十几小时至几十小时的飞行经验,最多不超过100小时,更谈不上空战经验。不仅飞行员的技战术尚不熟练,指挥员也不善指挥,有的对空战还是门外汉。这支年轻的空军第一次上阵,面对的就是世界第一流的空军——美国空军。美军飞行员约有半数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许多都是消耗过成千上万吨航空油,飞过上千小时的“老油条”,拥有丰富的空战经验。所幸我方米格-15在作战性能上,与美国空军装备的F-86飞机基本相当,优于美军F-80、F-84战机,对强敌尚有一搏之力。
1951年10月20日,在先期入朝作战的空四师转回二线的同一天,包括王海在内的空三师50名飞行员,驾驶50架米格一15歼击机,编队开赴前线机场,接替空四师担任掩护泰川一带新建机场和平壤至安东一线交通运输的任务。在出征誓师大会上,王海代表本大队全体人员立下誓言:“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们将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去夺取空战的胜利。别看我们都是没有打过空战的新手,我们决不怕美国那些‘老油条’,我们有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而决不被敌人所压倒!”
11月4日,空三师7团首战告捷。三大队大队长牟敦康、副大队长赵宝桐击落美军2架F-84、击伤1架。同一时期,初上战场的王海一大队经验不足,几次升空出动也没抓到敌人。据王海回忆,“由于我们不会搜索目标,最初的几次战斗起飞,都是乘兴而去,扫兴而归。在空中一听到敌情通报,精力就分配不过来了。有的只顾看座舱内的仪表,忽略了向外搜索;有的心情急躁,东张西望;有的顾此失彼,只看一个方向。结果只是每天起飞、搜索、返航,再起飞、再搜索、再返航,瞪大了眼睛,就是看不见美机的影子。空战变成了空忙。”眼看着兄弟单位打下了敌机,一大队没有打下,压力太大了,飞行员们个个心急如焚。
空战是一门艺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11月8日,王海所在的空9团奉命出击,歼灭清川江一代的美军机群。在空战中,我军遭遇敌12架F-86战机,急于歼敌的一大队飞行员与美机混战在一起,美军几次企图攻击我落单飞机,但我军飞行员充分发挥米格-15良好的垂直机动性能,忽而跃升脱离、忽而俯冲攻击。美机对这种“新战术”完全摸不着头脑,占不到便宜后,只能撤离。
飞行时间不到100小时的我军飞行员,与飞行时间超过500小时的强敌,初次交手打成0:0,这个成绩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然而,王海却在回忆录中写到,“战斗没打好,主要是失于指挥,动作不灵活,顾东顾不了西。我思来想去,最后悟出了一条经验:空战是分秒必争的,战机稍纵即逝,一个空中指挥员,在指挥上必须当机立断,在动作上必须做到快、猛、狠。”
机会总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战机很快又来了。11月9日,一大队再次出征,最初的目标是迎战平壤以南的8架F-84战机,可惜我军杀到战场时,敌人已经撤退。意外之喜是,一大队的王海、焦景文、周凤性、刘德林四人联合出击,击落了附近的1架英军FMK-8“闪电”战机。有了空战开门红的王海并不满意,他在飞行记录中写道,“这次空战的教训,首先是攻击时不是有掩护、有攻击地进行射击,而是轮流射击,形成了‘车轮战’的攻击方法。其次是不注意节约弹药,在攻击的四人中,三人都把炮弹打光了。第三是谁攻击完谁走,本来是可以继续佯攻互相掩护的,但我们没有这样做。”
在一大队党支部支委会上,王海和他们的战友们进行了几次复盘检讨。深刻认识到,志愿军的空中战士具有勇敢不怕死的精神,这是打胜仗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但仅有这种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熟练掌握技术和战术,才能更有效地打击敌人,以小的代价夺取大的胜利。如果不讲战术,不讲指挥,不讲协同配合,不重视发挥战斗集体的作用,只求个人战功,单机蛮干,势必会造成损失。
年轻的中国空军飞行员,正是靠着这种胜不骄、败不馁的劲头,总结空战、研究空战、苦练空战,从会开战机的驾驶员,逐渐成长为真正的空战英豪。为了在全体人员中树立正确的战术思想,一大队还提出了一些简明易记生动活泼的口号。如:“听指挥,守纪律,有掩护,有攻击,咬住敌机狠狠打,不让敌人占便宜”“攻击时要沉着,确实瞄准再开炮,别让炮弹打光了”“双机编得牢,中队保持好,攻击和脱离,指挥最重要,转弯和返航,警戒第一条”,等等。
11月18日,下午2时许,美空军9批184架飞机,北上轰炸永柔、清川江、安州等地。空三师出动18架战机迎敌。当机群到达清川江附近上空时,发现左方低空有60多架美军F-84战斗轰炸机正在实施轰炸。此时美机尚未发现我机,正是乘其不备突然发起进攻的好机会。
王海当机立断带领一大队6架战机,忽然从6000米高空一直俯冲到1500米低空,对着蝗虫般的敌机群发动突袭。美军战机突遭袭击,马上投下炸弹仓促应战。由于美军飞行员大多参加过二次大战,空战经验丰富,战法运用熟练,他们利用数量上的优势,迅速采用环形防御战术,每架战机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圆圈,当圆圈中任何一架美军战机受到攻击时,后面一架美军战机就会瞄准对方的机尾,使攻击者处于被动挨打地位,进而放弃攻击。
面对美军的“罗圈阵”,王海果断下令爬高占位,决定利用米格战机垂直机动性能强的优势,带领各机,先爬升到高位,再俯冲攻击,6架米格-15如同一把铁锤,狠狠地砸在美军的环形防御阵形上。经过中国机群的几次俯冲,美军的“罗圈阵”被打乱了。王海带领战友们抓住美军机群混乱的有利时机,连续攻击。战斗中,王海和僚机焦景文相互掩护,将射击距离缩短到五六百米距离内,瞄准开炮,各击落2架美军战机。孙生禄以1敌8不落下风,最终发扬“刺刀见红”的精神,抵近到距美军战机三百米距离内开炮,直接将一架美军战机打得凌空开花。此战,一大队创造了5:0的辉煌战绩,一仗打出了威风。
我军的胜利就是敌人的哀嚎。在志愿军空军和苏联空军的沉重打击下,美空军在鸭绿江和清川江之间的所谓“空中优势”受到了很大的削弱,被迫放弃对宣川、新安州铁路线的攻击。美空军战史承认:“共军米格占有数量上的优势,所以11月份在平壤以北它们到处得了主动地位,而联合国军所有飞行员,只能对共军飞行员所发动的进攻抵抗而已。”美国远东空军司令威兰在记者招待会上承认,对交通线进行空中封锁越来越困难了。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惊呼,中共在一夜之间就成了空军强国之一。
039颗红星与王海大队
1951年12月15日,空三师9团16架米格-15战机在副团长林虎带领下,前出平壤上空为兄弟部队提供空中掩护,王海和一大队战友也参加了这次战斗。在这次战斗中,一大队的王海、焦景文和马保堂、刘德林两个机组,在4:12的劣势兵力对比下,密切配合、交替掩护,圆满完成掩护任务。大一队还击落美机5架、击伤1架,取得了6:1的战绩。
不久后,空军党委根据司令员刘亚楼的提议作出奖励规定,“仿照苏联的办法,每击落敌机1架即在击落敌机的我机上涂上一个红五星”。这时,王海个人战绩已提高到击落击伤敌机5架,座机瞬间“升级”为“五星战机”。
1952年1月14日,王海所在的空三师完成了第一轮实战锻炼任务,奉命返回二线休整。从1951年10月21日至1952年1月14日,在86天的参战期间,全师总共出动飞机2138架次,进行大小战斗21次,共击落击伤美机64架,被美方击落击伤23架。其中第9团第1大队击落击伤美机15架,在全师8名个人战绩突出的人当中,他们占了3名:王海击落击伤美机5架,他的僚机焦景文击落击伤美机4架,飞行员刘德林击落美机3架。因此,第9团第1大队被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1月30日,空军首长将空三师86天作战情况报告了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2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看了这份报告后,亲笔写下了“向空军第三师致祝贺”的批语,使指战员们受到了鼓舞,更加勇敢地参加战斗,去夺取更大的胜利。
1952年9月-10月期间,王海奉命改装更先进的米格-15比斯战机。在随后的作战中再次击落击伤敌机4架,给自己的战机又添了4颗红星。紧张激烈的空战,使王海受到了更多的考验和锻炼,战术技术水平和组织指挥能力都有了一定提高。1952年11月,上级下达了新的任职命令,提升他为团长,成为人民空军中最年轻的飞行团长之一。
1953年1月26日,空三师完成了第二轮作战任务,满载着胜利的荣誉返回了沈阳驻地。在两次参战中,王海击落击伤美机9架,荣立特等功、一等功各一次,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他所带领的一大队也闪耀着29颗胜利之星,被空军授予“英雄的王海大队”称号。
王海将军晚年回忆,“打胜仗首先靠的是胆量,遇到事情不能胆怯,人一怕就完了。我当大队长的时候常对飞行员们说:‘天这么大,美国飞行员是人,我们中国飞行员也是人,我就不相信我们打不掉他们,而让他们把我们打掉。’除了胆量外,还要有过硬的技术和战术。”
“当我刚来到一大队的时候,大队成员多数是从陆军中选调来的。副大队长周凤性,中队长张滋、孙生禄。飞行员焦景文、刘德林、马保堂、冯全民、邱俊武、田畲、马连玉,都是在陆军中经过战斗考验的优秀分子,后来被选调到航校学习飞行的。他们都很年轻,却很成熟,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组织纪律性。我虽然是大队长,但也是一名飞行员,大家天天生活在一起,学习在一起,彼此亲如兄弟,结成了坚强的战斗集体。
“我们大队从不会打空战,到学会打空战,由不懂战术到讲究战术,从实战中认识到:要战胜敌人,以小的代价夺取大的胜利,单凭个人的勇敢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靠编队作战,靠密切协同,靠集体的力量。为此,我们大队明确提出:在空战中要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统一行动,密切协同,防止单机蛮干。在评定战果时,处于僚机位置的飞行员,掩护长机击落击伤敌机者,也记其间接战果,并予以奖励。这样做的结果,就使整个大队变成了打不垮、冲不乱的坚强的战斗集体。”
“我们大队的飞行员个个都是好样的、都有不怕流血牺牲、敢打硬拼的勇敢精神。勇敢的精神加上娴熟的技术,创造了辉煌的战果。一大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两次参加轮战,空战80多次,击落击伤美机29架,荣立集体一等功一次。在空三师6名被授予一、二级战斗英雄称号的飞行员中,有3名来自一大队。除了我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外,中队长孙生禄也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我的僚机焦景文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战果是辉煌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先后有孙生禄、刘德林、鄢俊武、田畲等4名战友在战斗中壮烈栖牲,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们热爱的一大队……”
按照世界空军惯例,空战中击落5架以上敌机的飞行员,可称为王牌飞行员。击落击伤9架敌机的王海,是中国空军中为数不多的王牌飞行员之一。今天,军事博物馆收藏的编号为079的米格-15原型机,是王海改装前的座机。而在空军小汤山航空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架编号为2249号的“王海座机”,是王海改装后的米格-15比斯功勋战机。
两架“王海座机”,见证了那段辉煌的战史,也承载了中国空军英勇奋战、技战合一、打败强敌的精气神。
1984年7月,中国军事代表团应邀访美。在与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会见中,当介绍到时任空军副司令员的王海时,美空军参谋长、四星上将加布里埃尔惊奇而又激动走过来说:“你就是那位朝鲜战场上的王海?我当年在朝鲜就是被你们打下来的。”王海对此的回答是——“如果你们再来打我们,我们还把你打下来。”这段战场对手重逢的佳话,似乎也印证了一个道理:尊严都是打出来的,想要美国人讲规矩,前提是你能打败他。
《感动中国》颁奖辞
在朝阳下俯冲
迎着西风开火
空中的尖刀以一当十
疆土的坚盾巡天卫国
山河已无恙祖国的雄鹰已飞得更高
你刻在机身上的星星
是战士们的巡航坐标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王海
尾声
2020年8月2日,王海将军走了,留下了一段精彩的战史传奇——从一个飞行员到战斗英雄,最后成长为中国空军司令员。无论什么时代,这也是一个热血励志的人生传奇。
随着歼-20、运20等战机的入列,中国空军的传奇,注定还会继续下去……
人物小传
王海,山东威海人,1926年1月生,1944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6月参军。在抗美援朝空战中,王海共击落击伤敌机9架,先后荣立过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被空军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他所带领的“王海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击伤敌机29架,荣立集体一等功。志愿军归国后,王海先后任师长、副军长、空军司令部军事训练部第二部长、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司令员等职,在人民空军发展、建设、壮大的历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1988年9月,王海被中央军委授予空军上将军衔。
(完)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20观后感心得 篇二
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一线哨所”。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就是引导各项政策落实的那根针。基层干部的“百宝箱”内常备这几样“宝贝”,工作干起来方能如鱼得水、乐此不疲。
常备记事本,民情民意一条不落。基层任务纷繁复杂,除了完成所在部门的日常与迎检各项工作外,基层干部还涉及脱贫攻坚、征地拆迁等多个领域工作,忙起来就难免记住了这位群众反映的,又忘记那位群众所建议的。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民情民意不仅要耳闻入心,更要用笔记下来。基层干部当备好记事本,认真记下群众诉求,确保群众所需所盼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也要常翻一翻,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理清工作思路,加快工作进度,查找工作差距,工作才能有条不紊推进。
常备千层底,踏遍基层每个角落。时代楷模黄文秀说:“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她这样说,也这样做到了,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都走在去往贫困户家中的路上。基层干部要像黄文秀一样,为自己纳一双千层底,主动到“村头巷尾”走一走、到“田间地头”干一干、在“泥巴板凳”摆一摆,以“一竿子插到底”的作风深入最困难、工作最薄弱的地方,收集沾满“泥土芬芳”的“第一手资料”,推动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将好口碑镌刻在百坭的山水之间,一步一履访民情,一言一行解民忧。
常备情绪收集器,面带笑容担当作为。面对基层工作中的“拦路虎”,有人怨天尤人、患得患失,有人妄自菲薄、松劲泄气,更有人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基层干部当常为心情做做“大扫除”,清除负面情绪,面带微笑服务群众,坚守“初心”担当作为,少一些埋怨,多一些乐观,常怀感恩之心、常为感恩之行,积极面对工作中的“辛酸苦辣”。相信在回忆起基层工作的时候,脑海中定会浮现无数温暖、感动的瞬间,嘴角也会不自觉地上扬。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20观后感 篇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期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表示,黄文秀同志不幸遇难,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亲切慰问。他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文秀同志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2016年她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百色工作。2018年3月,黄文秀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埋头苦干,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2019年6月17日凌晨,她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青春罹难,令人扼腕,斯人已逝,精神犹存。她的艰苦奋斗,忘我工作,服务人民,无私奉献,值得我们永久学习。
身处伟大时代,当思为之奉献、奋发有为。黄文秀同志是一个无私奉献、奋发有为的先进典型,在很多方面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值得每一个人学习。我们有幸生在这个时代,更有责于这个时代。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年华、感恩奋进,我们要争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的忠诚践行者,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争做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模范引领者,深怀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力践报国之行,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伟业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奏响了引领全党全国人民不懈奋斗的时代号角。我们要把奋斗精神落实到本职岗位上,落实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上。以肯干事体现担当,知重负重、攻坚克难、无私奉献。以会干事体现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遵循客观规律,坚持实践实干。以干成事体现落实,树立正确政绩观,把各项工作往实里做、往实效处做。以不出事体现干净,既勇于改革、开拓创新,又不碰红线、不越底线、清正廉洁。
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信心,增进自觉,鼓舞斗志。在党组织的严管和厚爱、激励和约束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满怀激情地投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刻领会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提出的新要求,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努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不断锐意进取、担当作为。不负党和人民重托,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我们要着力增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本领能力。按照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求,强化能力提升和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思维和专业素养,涵养担当作为的底气和勇气。加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学习,全面提高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全面提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以专业作风、专业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在实践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在近代以来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磨难,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牺牲,进行了太多太多的拼搏。”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让我们的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引领形成锐意改革、攻坚克难的良好社会风尚。向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先进典型学习,见贤思齐、奋发有为,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以更多奉献融入伟大时代,不负我们的美好年华。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20观后感 篇四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历迷茫期、低谷期,该如何守住自己的初心,不畏惧路途中的各种挑战,榜样在我们人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仰望着榜样,看他们如何乐观的接受挑战,如何把困难当成自己成功的垫脚石。黄文秀就是我们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她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黄文秀,研究生毕业以后,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了家乡。为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埋头苦干,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黄文秀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和使命,在工作中处处作表率。搞好干群关系、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通过这些努力她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尊重。在核查帮扶村洪涝灾情的路上,年仅30岁的她,永远长眠在了那片她曾经奋斗过的土地上。
一心为民,是对黄文秀最好的评价。我们党员干部要以黄文秀为榜样,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不仅要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努力,更要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以榜样为灯塔、以先锋为标杆,前行的路上才不会孤独。时刻不忘肩上的责任与担当,时刻不忘内心的理想与信念,做党的好儿女、人民的好公仆,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行稳致远、铸造辉煌。
感动中国2020年度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五
2021年2月17日晚,《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入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2018年,张定宇被确诊患上了渐冻症,这种罕见病目前无药可救。患者通常会因为肌肉萎缩而逐渐失去行动能力,就像被慢慢冻住一样,最后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迈着病痛的双腿,身为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的张定宇曾经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还有几百个病人等着你,你不能说我不行,不需要取舍。”就在张天宇夜以继日带领全院医护人员救治患者的同时,在另外一家医院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妻子却感染了新冠病毒,入院接受治疗。张定宇分身乏术,妻子住院期间只去探望过一次,病愈出院后也不能常在身边照料。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张定宇率领的金银潭医院医疗团队为患者建起了一道生命屏障。
面对主持人白岩松“现在身体状况怎么样”的提问,张定宇说,目前他的身体情况比一年前还要略好一些,真该尝试中医的治疗方法,“走路稍微平稳一点,可以踩自行车了。”
回头去看去年的那一段,是什么样的日子?张定宇说,我是一个医生,也是一个医院的院长,我们是一个拯救病人的岗位,所以现在回头看壮烈也很平常。“这就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感动中国2020年度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六
“六十多年了,吃苦一直是传家宝,奉献还是家常饭。人们都在向着幸福奔跑,你们偏向艰苦挑战。为国家苦行,为科学先行。穿山跨海,经天纬地。你们的身影,是插在大地上的猎猎风旗。”2月17日晚,《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不畏艰险丈量祖国山河、六十七年初心不改的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以下简称“国测一大队”)当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当主持人念起这段颁奖词时,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被深深打动。
获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荣誉的共有10名个人和1个集体,其中包括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为救援群众牺牲在洪水中的消防员陈陆、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张桂梅等。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或在各自岗位尽己所能。他们将“伟大”与“平凡”画上等号,用担当和勇气感动中国。
国测一大队组建于1954年,主要负责国家测绘基准体系的建设与维护,包括国家和省级大地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重力控制网的布测。其测绘业务能力代表着我国大地测量工作最高水准,是我国基础测绘的主力军,多年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测绘保障。
六十七年来,国测一大队坚持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先后七测珠峰、两下南极、39次进驻内蒙古荒原、52次深入西藏无人区、52次踏入新疆腹地,徒步行程6000多万公里。近年来,该大队承担完成的各项生产项目,一次上交合格率均为100%,产品优良级品率达95%以上,项目和科研成果多次获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测绘工程奖。
六十七年来,国测一大队累计完成国家各等级三角测量1万余点,建造测量觇标10万多座,提供各种测量数据5000多万组,先后承担和参与完成了全国大地测量控制网布测,完成了中蒙、中苏、中尼边境联测,京津唐张地震水准会战,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布测,全国天文主点联测,国家GPSA、B级网以及国家高程控制网、中国公路网GPS测绘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的建设和管理,海岛礁测绘、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等一系列重大测绘项目。
六十七年来,以吴昭璞、宋泽盛、钟亮其等英雄模范为代表的国测一大队几代测绘队员,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擎起自然资源事业测绘工作的光荣旗帜;有46名职工在野外作业时牺牲,还有许多人姓名难寻,连一块墓碑也没来得及立。因长期以来的突出贡献和卓越成就,国测一大队先后58次受到国家、省部级表彰,有78人次获得国家、省部级荣誉称号。
2015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参加首次珠峰测量的老队员、老党员回信,充分肯定他们爱国报国、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并强调“不忘初心”,向全国共产党员提出“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的要求。
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互致信函,代表中尼两国向全世界正式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这是国测一大队第7次深入生命禁区测量珠峰,并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峰顶停留时长新纪录。
感动中国2020年度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七
2月17日,《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顺丰快递员汪勇与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等一同入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远去的2020年,有难关有难题,更让人难忘,也因此感动在这一年,变得必须、必要,也那么必然。2020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感动更大的分量
2020年农历大年三十,武汉市民汪勇,在一个志愿者群里看到,因为武汉全城公交停运,医护人员上下班交通成了问题,汪勇决定前去帮忙。
汪勇是一名快递员,家中有父母需要照顾,儿只有两岁,每月的房贷车贷全靠自己的工资,和疫情前工余时间跑网约车才能还清。
疫情发生后他也曾犹豫过,担心万一感染,父母和孩子该怎么办,但当看到医护人员有需要,他仍然义无反顾地冲上前。
后来驰援武汉的医生越来越多,汪勇开始招募志愿者,车队人数迅速扩展到30人。出行需求解决之后,汪勇又发现,医院需要防疫装备,医护人员的一日三餐也需要保障。于是汪勇发出求助信息,希望更多的志愿者加入,为医护人员解决困难。后来,汪勇他们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接行业协会,组织三千人次的理发,找到公司谈判,在医院周边投放共享单车和电动车,解决医护人员短程通勤问题,甚至和政府部门协商,让一家被临时停产的快餐生产企业迅速复工,为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继续提供餐饮服务。
而完成这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快递员汪勇靠的只有坦诚相见和持之以恒,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每一个细密的需求,汪勇都可以察觉,也都能够解决。
从几千套羽绒背心洗漱用品、秋衣内衣、到在封城的武汉,几乎当天修好手机眼镜汽车,汪勇甚至为医护人员开发了一些需求,譬如送书送零食、假日时送花,微信群里组织红包雨
这些看似平凡的事情……每次带给医护人员的都是感动,让他们觉得有人在陪在身边一起逆行。从1月25日到4月8日志愿者汪勇每天只睡4个小时,他每天说得最多的话就是——
“你安心上班交给我来解决”
“你别慌我来接”“我不关手机”
“你们有需要我会立刻马上出现”
“把情况告诉我我去帮你想办法”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八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是由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组主办的人物评选活动。年12月22开始网络投票。年2月14日20时,“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一套播出。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为:热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吴锦泉,帮助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张宝艳、秦艳友夫妇,带领女排重夺世界杯的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琴弦上的放歌者阎肃,促进民族团结的基层村干部买买提江·吾买尔,鞠躬尽瘁的化缘校长莫振高,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奋不顾身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潜水员官东,为养育孤儿卖唱的老艺术家王宽,以及全体抗战老兵和爱国侨胞。
每一个故事,每一段人生,都是一篇激荡人心的精神史诗,也是一段悠扬抒怀的生命旋律,这旋律在爱的伴奏下缓缓流淌,仿佛一首如歌的行板,流入人们的内心。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新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20观后感心得(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