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影片观后感多篇范文
导语:爱国影片观后感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爱国影片观后感
近日上映的电影《大有大无--身边人眼中周恩来》是流着泪看完的。周总理的“六大无”: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无私、劳而无怨、死不留言;“六大有”:大智、大勇、大才、大貌、大爱、大德。没有哪一点不是人生之制高点,没有哪一点不让后人为之顶礼膜拜。被周恩来总理对国家对人民那份博爱所感动的同时,更让我思考一个优秀的审计干部真正给人民带来的是什么——是人民的幸福生活,是国家的繁荣富强;是人民的浓浓爱戴,是人民的深深眷恋。周恩来总理一生都忠诚实践着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宗旨,体现着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作为全党楷模,周恩来总理是忠实、高效、廉洁的人民公仆,真正做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勤政廉政。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影片中的周总理给出了答案: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我们为了群众,我们依靠群众。
为了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这在《大无大有周恩来》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文章和影片生动体现了周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雨之夜,周总理不顾疲惫虚弱的身体,带着工作人员与群众抢救地瓜苗,彻夜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毛主席通话汇报情况……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领袖人物与普通百姓间零距离的接触和坦诚的交流对话,是一种自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老百姓的事,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传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扑下身子,从小事做起,真心解决群众遇到的困难,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让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依靠谁?党群关系是党的生命力之所在,血溶于水的党群关系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实基础,文章和影片深刻诠释了我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是多么的淳朴和真挚。周总理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民生活的事实真相,真正做到了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群众冷漠,会离心离德,党亡政失;群众支持,则同心同德,国强民盛。在当今时代,这份党和群众的固有真情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发扬光大,应该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
我是谁?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我是总理,老百姓的生活出了问题,就是我的责任啊”!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廉政,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滥用、私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一是廉身,即在生活方面要廉洁,不搞特殊。周总理常用孔子的“己身正不令而行,己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话告诫领导者,并提出过好“五关”的要求,即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生活关。二是廉职,即身在岗位,要想到权力来自人民,只能用来格守职责,服务人民,造福人民,不能以职务权力谋取私利。三是廉于社会,就是要先天下之忧而优。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都要有利于社会,不能损害社会。领导者应多关心群众的生产安全,以及灾害、医疗、住房、交通等问题,他还主张领导干部下去工作要轻车简行,不能讲排场,浪费国家财物,要千方百计地减轻人民负担。纵观总理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他呕心沥血,励精图治,即使在身患绝症的情况下,周总理仍顽强坚持工作,履行着“为人民服务而死”的诺言。他时刻保持人民勤务员本色,时刻将人民的痛苦挂在心上,在细微之处对人民群众关怀备至,体贴人微,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私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是的,这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这样一个爱人民胜于爱自己的好总理,这样一个人民心目中亲人般的好总理。他的一生,不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好的写照?每当提起周恩来总理的时候,总会油然而生一种感动与敬意,追思伟人胸怀、缅怀伟人功绩、弘扬时代主题,我们审计人应该向周恩来总理学习,把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富强紧紧联系在一起,面对新世纪的挑战,“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去解决“四风”问题,去更好地实现为民务实清廉,让我们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真正实现!
爱国影片观后感
党校组织我们去观看了为庆祝中国共产党伟大领袖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拍摄的电影《邓小平1928》。影片讲述了1928年共产党处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在共产党人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邓小平以及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的共产党人顽强抵抗、机制迂回,为革命的壮大和最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革命的信念在这样一个个年轻人身上一展无遗。以自己的生命见证了对党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忠诚。中国革命的成功,也正是有千千万万这样身份渺小内心伟大的战士铸成的。
上党校的我们自卑中又带着庆幸,如果当年我们处在那个年代,又能否做出那样的选择呢,我们会像这些烈士一样去为了别人更美好的明天而牺牲不?在这个金钱社会,其实很多的我们都动摇了,日本地震,谣言盐可以防辐射,于是全国上下盐一扫而空。可能真的是国民变的浮躁了。可是当危机还没有来到我们就如此恐慌,那真的当危险逼近时,还能指望谁再去挺身而出呢?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是经济第三大集体,更要的是我们那些美好的品质。。
电影一个半小时就结束了,可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更幸福安康的生活的信念将永远持续影片《邓小平1928》生动再现邓小平青年时代的革命生活,着重选取了在白色恐怖下,身为中共中央秘书长的邓小平如何与国民党特务斗智斗勇,在极其艰难险恶的环境里出生入死、英勇战斗的传奇故事。颂扬了小平同志崇高的革命信仰和坚定的革命意志,塑造了邓小平等共产党员非凡的智慧勇气、博大胸襟和个性鲜明的光辉形象。影片还讲述了邓小平一生都念念不忘的第一次婚姻,与革命战友张锡瑗的浪漫爱情。青年时代的小平活生生跃然于屏幕之上,英雄不再是一个神话高高在上,而是有血有肉、平凡而真实。看完影片,我再一次深深地被邓小平同志的伟大人格和魅力所感动。我思索着:为什么邓小平同志每每能在危急时刻挽救党、挽救国家呢?为什么邓小平同志总能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抉择呢?我想,这除了邓小平同志是一位真正的马列主义者、能坚持用实事求是的辨证观点看待问题之外,他心里时时刻刻装着祖国和人民。正如邓小平晚年时在南浦大桥上发出的深深感慨,“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一位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一生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
小平同志没有能走到二十一世纪,但是他已经打开了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大门,为我们描写了前进的方向。我们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来回报他老人家,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不但要成为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技艺精湛的医师,还要在思想上争取进步,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为中国经济的腾飞,为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成为世界巨人,而做出贡献。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断令我感触颇深:邓小平和张希瑗一起听着前苏联的歌曲,憧憬着有一天中国的老百姓都能像苏联人民一样,每天能喝着罗颂汤,吃着白面包。这样的生活水平在现在的中国早已超越了,而当时的共产党人为了实现这样一种共产主义理想,为了使全中国人民达到这样一种能吃饱穿暖的生活状态,即使付出了惨重的生命的代价,仍然一直坚定地将革命进行到底。在全面解放中国以后也没有停滞不前,而是前赴后继的开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场伟大的革命——改革开放,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取得了另一次伟大的胜利。看着影片,联系自己身边的生活的变迁,我深深地感受到共产党的伟大和正确性。
不管怎么样,我们现在的幸福全是这么老一辈用生命铸成的,我们过着他们牺牲所带来的幸福,但一定要更清醒的知道,我们也有义务去让别人更幸福。
爱国影片观后感
电影《焦裕禄》观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心灵上特别震撼。焦裕禄同志虽然离开我们几十年了,但是他的精神仍然活在我们心中。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极大改善,作为一名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应该认真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把爱人民、为人民作为人生最大的追求,并将焦裕禄精神真正贯彻落实到自己的具体行动中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只有对人民群众有赤子之心,对群众掏出真心、倾注真情、使出真劲,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应该重点学习焦裕禄同志的三种精神:
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焦裕禄1962年初到兰考看到的是穷山恶水,百姓忍饥挨饿四处逃难,干部人心思去的情景。面对困难焦裕禄没有动摇,没有退却,他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治沙治水治“三害”,为查灾情忍着病痛走遍了所有村队,探访了县境内全部沙丘、风口。他常说“共产党员就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他们面前”,为了让全县人民能过上好日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说,焦裕禄把自己的余生全部献给了兰考人民。
二是艰苦朴素的精神。焦裕禄同志参加革命工作以后,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以后,始终继承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艰苦朴素。初到兰考,他带头取消了领导干部的特殊生活待遇;当百姓心存感激送来几条自家养的鲫鱼,他拒绝了;县委书记的女儿依然穿着破棉袄;甚至小儿子想吃一顿红烧肉的愿望也不能满足,他无论什么时候都永葆劳动人民的本色。
三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焦裕禄同志诚恳待人,他时刻想着人民群众,爱护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热情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始终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忘不了影片开始的那一幕,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自发为他送葬,恋恋不舍地告别他们的好书记,那是人民群众对他的最高褒奖。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更应继承和发扬焦裕禄精神,亲民爱民,求真务实,积极投身到党的教育事业中去,培养更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爱国影片观后感
春草,没有流的窈窕风姿,没有柏的参天伟岸,没有花的娇媚可人,却和千千万万的同胞一起点亮春天的主题。
张思德,就是一个和草一样平凡的人,正如毛主席说的那样:“他走在延安的大街上,你们或许不会注意他,注意他或许不会记住它。”他就是一个像草一样平凡的人,一个拥有着心地善良的好人,一个品德高尚的好同志。
影片《张思德》,是一部电影文学作品,再则,是一篇党性教育宣传片,所以,我想从两个方面谈一下我对这部影片的感想。
首先,从文学方面来评价张思德其人。电影一开始,便是慢慢黄土坡的写景镜头,随后,是两条腿在黄土坡上奔跑,在用一组长镜头,展现出一个在黄土坡上奔跑的小个子青年人,身后是一溜尘土。影片以这样的情景开头,似乎就在暗示张思德在风中雨中不断奔跑的一生。影片情节并不复杂,但围绕张思德同志塑造了一系列典型人物,与之形成对比,虽台词不多,但将张思德塑造地饱满传神。
他总是说的很少,做的很多。他是出了名的嘴笨,主席说他,话都让别的同志说了。他悉心照顾父母双亡,因心理障碍失语的孩子,没结婚的他却成了孩子的爹;他帮老炊事员磨豆腐,认这位无依无靠的老战士当爹,他帮战斗英雄完成见主席的遗愿,他帮大娘追惊跑的猪仔毫不犹豫纵身水中。相信足以见得张思德同志的善良淳朴。当然,我们今天不是要探寻张思德形象的文学性,关键在于张思德同志的本性。相信他的善良淳朴不是部队赋予的,而是与生俱来的。在看时下,人们不敢向歪倒的老人施以援手,冷眼看着街上乞讨的人的用心。还有现在一些找工作的年轻人,有三分说十分,有十分说百分,社会的虚假和浮夸已经到了一种无可遏止的地步,社会正亟待张思德精神的补救。
张思德,是党的好战士,是人民的好公仆。他三三年进队伍,过草地坚持了下来,开荒也不落人后,班长一档就是七年,一整编,又成了战士。人家说他像马掌,他却笑笑,“硬不成一块铁,还当不成马掌哩”。他是一个铁一样硬铮铮的汉子,名利面前,他从不争抢,党的打气挥向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党的命令指向哪里,他就打向哪里。毛主席的车坏在路上,需要回去抗新轮胎,他二话不说,拔腿已经奔在路上了。他的儿子问他,为什么要烧炭,给谁烧炭,他说:“给天下千千万万觉得冷的人烧。”他是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人,一个真正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人。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们也许只能以这样的话来告慰亡灵,但是,在一个伟大的灵魂面前,所有的修辞,所有的赞美,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相比当下,千军万马争过公务员考试的人数以百万计,全国的优秀青年都削尖了脑袋想混上人民公仆的“铁饭碗”,然而真正为人民出力的人却少之又少,不断爆出的公仆丑闻却屡见不鲜,真是极大地讽刺。
张思德以他29岁的短暂人生做出了“为人民服务”五个鎏金大字的完美注解,也希望随着这部影片的播出,能引发更多人的反思,把挂在嘴上的东西刻进心里。最后,让我们向张思德纯粹的人性致敬,向张思德高尚的党性致敬!
爱国影片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詹天佑》这部电影,詹天佑是中国铁路之父,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开创者,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1904年,清朝政府筹建北京到张家口的京张铁路,并让詹天佑为总工程司。詹天佑在危难关头接下重任,并以高度的责任感克服重重阻碍,终于在1909年修建成我国第一条自力修建的铁路。
在这中间,中国工程师接受了这个任务后,帝国主义者觉得这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但外边的冷嘲热讽没有影响詹天佑的信心,因为他决心一下。帝国主义者还是不肯让步,在施工期间,他们把中国工人给骗走,结果造成了洞口塌陷,詹天佑完全可以不管的,为了救两个工人而耽误工期很不值得,但詹天佑还是一起全力救人,因为当时科技很不发达,只能用锤子一下一下的敲碎,两个工人得救了,而詹天佑因为太疲乏而昏倒了。
我觉得詹天佑不听别人对他的种.种看法,坚持自己的决定,有决定,才有信心,才能成功。而且我觉得詹天佑也比较爱乐于助人,他敢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勇于去救别人,可能有些人就会想,救了他们,他们不但不回报,肯能还会丧失自己的性命,觉得不值得,但詹天佑不这样认为,在危难时刻勇于挺身而出,我们要学习詹天佑舍己为人的精神。
总是,詹天佑是的值得尊敬的人,就让我想起了我们最近学过的一篇课文《小英雄雨来》中的一句话:“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我们生在中国,就是中国人,我们要爱自己的祖国,为自己的祖国做出伟大贡献!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爱国影片观后感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