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额货款新模式”专题报道观后感范文
“农村小额货款新模式”专题报道观后感
分行组织全行员工观看了中央二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播放的“农村小额货款新模式”专题报道。报道中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服务农村经济建设发挥的作用做了积极的评价。
中国邮政储蓄有着百年历史积淀,近百年来,它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特别是建国后的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储蓄网点在全国遍地开花,在积聚社会资金、支持国民经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并逐渐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没有银行牌照、“只存不贷”的业务局限导致邮储被不明其资金去向的人们称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不断遭到各方误解和诟病。正因如此,成为一个真正的金融机构,发挥自身优势改变农村金融面貌,成为邮储银行的一大期望和诉求。邮政储蓄终于再造“变身”为邮政储蓄银行,邮储要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在服务农村、服务大众上一展身手了。拿到银行牌照后,邮储银行首先面向农村、农民提供小额信贷服务。
与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比,邮储银行目前排在国内第五大银行的位置,但是,其网点的覆盖范围却远远超过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这是邮储银行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对于邮储银行的定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指示,邮储银行应“办成大众银行、平民银行、大型零售银行。”邮储银行把小额贷款当成邮储银行有特色和优势的一项战略性业务,把它作为我们的核心业务,使其成为我们县域机构的重要盈利途径。
为何首先瞄准小额信贷业务,并将其放在核心战略地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农村金融工作,要求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大力开展小额贷款业务不仅是响应中央号召,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是发挥邮储银行比较优势的内在要求。我们有3.69万个遍布全国3000多个县市的网点,其中三分之二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成为“延伸城乡金融最后一公里”的金融机构,其对内联接城乡、汇通全国,对外随银联卡走出国门,拥有全国最大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已成为沟**乡居民个人结算的主渠道。第二,邮储银行拥有农村广大客户的优势。中国的人口有4亿人在邮储银行开户,主要是农民、在外务工人员、大学生等人群。第三,邮储银行具有网络优势。邮政储蓄网点实现了全国联网,各储种可异地通存通兑。根据中国银联的统计,自2004年以来,邮储的网络交易成功率始终排在全国第一或第二位。
二十多年来,邮储服务于偏远地区的较贫困人群,当其他国有大银行基于盈利的考虑纷纷从县及县以下撤走网点的时候,邮储坚持下来了,近70%的分支机构仍然保留在农村,成为许多偏远地区居民唯一可获得金融服务的机构。网点不收缩,坚持在农村,保持住了根基,使小额信贷有了网点的依托。可以说,与农村和农民天然的紧密联系帮助邮储银行保住了自身在农民心目中的品牌形象,也为其在转型最艰难时期信贷优势的打造构筑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基础。 从过去的邮政内设的储蓄机构转轨成一个真正的商业银行谈何容易,开展小额信贷业务也绝非一件简单事。
同绝大多数地方农村中**融机构自主灵活地发放小额贷款并部分行使政策性支农职责不同,邮储银行这样一个大型金融机构是以整体设计、整体推进的形式开展小额信贷,我们的小额信贷,“支农,但不扶贫”,追求的是“赢利,并可持续”。因为新,所以更有朝气、活力和创造力;因为新,更少旧伤、负累和包袱。作为一家大型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小额贷款商业化运作的规模如此之大,十分壮观,其强有力的推进无疑能够有效活化农村金融市场,引领各个农村金融机构共同去面对和解决农村金融中的诸多世界性难题,从而开创了农村小额货款新模式,为中国农村经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