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记心得体会大班多篇范文
概述:教育笔记心得体会大班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育笔记心得体会大班篇1
场景:
最近,孩子们迷上了五于棋,--有空就结伴下棋。这天,承承和舆舰-一-起下棋,走了儿个回合,总是黄舰赢,承承急了,在第三回合时,移动了一粒已经走好的棋子,硬说门己连起来是五个棋子赢了。棚舰不搬,两人争了起来,舰舰说:“你赖皮,刚才这杭棋明明足放在这儿的,不可以再移过去的!”承承争辩说,“我刚才放钳了,我是想放花这儿的呀。”舰舰说:“放好了就不可以动来动去,不能后悔的!”承承说:“你刚才又没说不可以动!”舰舰生气地来向我告状。
其实,我一直在旁边看若他们,见舰舰来搬救兵了,就问他:“你们刚才有没有说好下好的棋子不能动?”他摇摇头,又连忙说:“李强上次说的,下好竹棋不能再动酌。”我又问:“那是李强在你们下棋前就说好的,对吗?”舰韧点点头,我又问承承:“如果黄棚下好的棋也动来动去,你同意吗?”承承想了想摇摇头,“那怎么办呢?”我问他们。他们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舰舰说:“那我们说好,谁也不能动,怎么样?”承承点头答应:“好的。”两人又高兴地下起棋来,边走边说:“刚才那次不算,我们重新来……”
分析:
争吵足幼儿交往中不可避免竹现象,足幼儿交往的一种万式,《纲要》中指啪:“儿童通过交往,逐步认识自我并接纳他人,初步了解礼会生活必须的基本行为规范。”幼儿正是在争吵中学会保扩自己,学会收敛门已,学会巧人交往的必要经验。当孩予在争吵申无法说服对万,往往会找老师做自己的“靠山”,希望通过老师“权威”性的话语,帮助自己反败为胜,从而达到自已的目的。而如果老师经常充当幼儿的靠山,那就剥夺了幼儿参与交往的权利,也阻碍了幼儿交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幼儿学习交往的过程,同时孩子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又会以“争斗---失败---找靠山”的方式来解决,这不利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方法:
一、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
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表现为,竞赛性的游戏增多了。当孩子游戏初期,往往会忽视游戏规则的建立,而在游戏过程中产生间题矛盾,引起争吵。作为教师,肖看到幼儿发生争吵时,最好作个旁观存,不要注重争吵的“胜”与“败”的结果,而应该注意解决争吵的过程,帮助幼儿分析争吵中的是巧非,对巧错,同时帮幼儿制定一-些游戏规则,要求幼儿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这样既可以使游戏顺利进行,又可避免“战争”的发生,让幼儿体验“和平共处”的愉快。
二、树立自信,友好交?
当孩子跑来告状时,老师应该鼓励他,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已,靠内已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日的。当然这种努力,不是靠争吵去解决问题,不足靠武力去占有,去取胜,而足让幼儿去寻找更好的方式逃行交往,让他们通过实践去发现,不川争吵也能解决许多问题。老师可教幼儿-“柴与人交往的技巧,让幼儿对同伴要学会谦让,学会宽容,教幼儿学习处理纠纷的方式方法,让幼儿用协商的万法来解决纠纷等,使幼儿花与同伴的交往申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交往能力。
幼儿花经过多次”战争“交往后,就会逐步学习和掌握--些办法,这就是幼儿交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纲要》申指出:”教育活动胸中心任务是,充分鼓励儿童参与活动,与同伴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内在意志巧同他人的人同活动的外在要素柏互作用的产物。“所以作为教师,应多为幼儿刨造-,些交往的条件,让幼儿去交往去实践去锻炼,别在乎幼儿胸”输“和”赢“,重在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让幼儿做一个”赢得了“又”输得起"的人。
教育笔记心得体会大班篇2
我帮她捡起来
班级里的孩子已经大班下学期,可以说幼小衔接是这学期的重头戏。这不,为了让孩子更加熟悉小学生活,体验当小学生,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模拟小学生活活动,如:在规定时间内来园、每天背书包、按时上交“作业”、每天整理要带的物品、课间十分钟休息等。这次的故事就发生在课间十分钟。
“好了,下课。”随着我的这一下课口令,孩子们欢快地跑出教室,开始属于他们准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瞧,有的和伙伴玩耍,你追我赶;有的摆弄自己带来的玩具;还有的神气地整理自己的书包。
“老师,李琪亮动我的东西!”妙妙大声向我报告。平时妙妙讲话细声细语的,是个温柔的女孩子,这次怎么这么反常,听得出很气愤呢。我急忙走过去,问:“怎么啦?”妙妙生气地说:“李琪亮没和我说,就拿我的东西!”我忙问:“什么东西?”“是水晶宝宝!”(一种放在水中吸收水分从硬变软的小玩意)松了口气,问到:“水晶宝宝能拿到幼儿园吗?”妙妙嘿嘿嘿地笑起来,说:“我都放在书包里,没拿出来,是李琪亮没和我说,就拿出来的!”我继续问:“是你亲眼看到他拿了吗?”“是!”妙妙很肯定的说。
这里先打断,介绍一下我们的男主角——李琪亮小朋友。小朋友不管三七二十一,遇到做错的事情都说是李琪亮做的。为什么?因为他有很多次“前科”,例如把小朋友的玩具弄坏、把书撕破、漱口时,故意把水吐到别人杯子里等。小朋友们知道他这样,都很不喜欢他,有什么东西都不给他玩。刚开始我都是在小朋友不注意的时候叫来亮亮,和他谈谈心、说说道理,他也很快认识到自己做错了。虽然时好时坏,我还是相信他能慢慢改正。但是后来,这类事情日渐增多,我也逐渐失去了耐心,好几次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狠狠地批评了他。每当批评完,我心里都不好受,相信他心里也不好受。很后悔,觉得自己为什么不能再多点耐心和关心,一起帮助他,他哪里想这样做呢。
这次,我强压着火,让亮亮走到我身边。问道:
“妙妙有没有让你拿她的东西?”
“没有。”
“没有经过同意就拿别人的东西,对吗?”
“不对。”
“知道不对,为什么还拿妙妙的东西?”我继续问
“她的水晶宝宝掉出来了,我帮她捡起来。”虽然亮亮做过一些不正确的事情,但他每次都会很诚实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所以我的火气一下降了一半,我好奇地问
“帮别人捡东西是好事,妙妙怎么会告你的状呢?”亮亮低头不说话。
“你有没有和妙妙说,是你帮她捡起来的呢?”我继续问
“没有”亮亮轻声说到。突然觉得自己冤枉了好人,我轻轻把亮亮拉到身边,对他说:“帮别人捡东西是好事情。下次帮人捡东西,要和主人说,他会很感谢你的,如果不说,会引起误会的,就像刚才那样,知道吗?”亮亮点点头。于是我把妙妙叫过来,和她说了事情的经过,妙妙不好意思地笑起来,说:“哦,原来是这样啊!”我说:“这次妙妙有做不对的地方,没问清楚;亮亮也有做不对的地方,没和主人说这么做为什么。以后要问清楚、说清楚,好吗?”“好!”两人同时回答。我摸着亮亮头,说:“我喜欢诚实的亮亮!好了,去玩吧。”
“乖孩子”、“好孩子”、“淘气包”、“捣蛋鬼”这些词儿,老师虽然不会说出后两种,但孩子们会根据老师说话的语气,给自己下定义。致使周围的伙伴也认定他是这样的人。记得我在上幼儿园时,特别羡慕有些小朋友,因为老师对他们特别好,心想要是老师能对我这么好该多好啊!假如以后自己成为一名老师,一定要爱自己的为一位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一名老师,我还是这么想的。看过《床边的小豆豆》人都感动豆豆有这么好的童年,更羡慕她有这么好的老师,即使做得不对,也能理解、帮助她。其实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孩子很重视的,也许他还小、不懂,但这评价会无形留在他心中,直到长大成人。我们可能不能完全做到《床边的小豆豆》所说的美好,但你要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是为了孩子好,如果是那就坚持做下去;如果不是,请赶快改正,就像我们经常教孩子的——人总有犯错的时候,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让我们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想想,让自己多点耐心,这耐心从何而来?爱!
教育笔记心得体会大班篇3
背景:
最近,我们正在开展“动物大世界”的主题活动,我们通过高结构和低结构的活动,和孩子们一起探索着各种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在探索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孩子对动物的了解远远超过我们教师,我们在和孩子的互动中一同汲取经验和养份。今天,我要讲述的就是和孩子一起探索“长颈鹿”的故事。
实录一:
今天的集体活动主要是画长颈鹿,由于前不久刚刚画过斑马,于是,活动开始时我就请孩子们一起比较斑马和长颈鹿的不同之处,孩子们的兴致很高,讲出了许多不同之处:长颈鹿的脖子比斑马长;长颈鹿有触角;长颈鹿的花纹是一块一块的,斑马的花纹是一条一条的;花纹的颜色也不一样……
在孩子们尽情地讨论后,我出示了我的范例——长颈鹿的一家,正当孩子们大叫:“好漂亮!”时,金天又一边举手一边说:“我又发现不一样了,斑马有棕毛,长颈鹿没有的!”
“哦,你又发现了……”
还没等我讲完,奔奔又叫起来:“长颈鹿有棕毛的!”
“没有的!”孩子们都叫了起来。
“到底有没有?你们仔细看过长颈鹿吗?”
“没有的!”“有的!”这时,孩子们出现了不同的观点。
一时间,我自己也不能确定长颈鹿到底有没有棕毛,但活动又没有结束,所以,我就告诉孩子:“现在,我们不能确定长颈鹿到底有没有棕毛,那我们先别画棕毛,等活动结束了,我们再一起去找找资料,如果有,我们再添上去,好吗?”
孩子们也同意我的提议,于是,活动就继续进行下去,孩子们暂时画的就是没有棕毛的长颈鹿。
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是一对矛盾的综合体。两者间存在着相互制约、自动调节的动态平衡关系。教师教的越多越满,幼儿的学必然越被动,在这种状态下,幼儿的学习空间从何而来?反之,如果教师退一步,被动一点,幼儿则进一步,主动一些。在“动物园里的动物”中,孩子们对长颈鹿的特征有过初步的讨论,所以在今天的活动一开始,我没有直接将长颈鹿的特征重复给幼儿听,而是借助幼儿对斑马和长颈鹿的已有经验,先请孩子进行比较、讨论,调动了幼儿主动发现、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比较和发现中,孩子们对长颈鹿的基本特征有了进一步的巩固。所以,我认为前面的环节,我和孩子的互动是成功的。
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决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而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才可能在实际中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主体发展,关注幼儿的发展需要。虽然,在出示范例时,我的意图是让孩子发现不同的动态以及画面上事物之间的重叠,但是,金天小朋友却从我的画上看出了“长颈鹿没有棕毛”并引起了孩子的争论。当时,我自己也觉得一愣,因为自己在画范例时,根本没有考虑长颈鹿有没有棕毛,而是凭自己的印象画了出来,所以,我本身对长颈鹿就缺乏足够的了解。但是,我没有急于把孩子拉回到我的预设中,因为我觉得孩子的争论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在没有正确答案的情况下,我也没有权威地要求孩子服从老师的范例,而是鼓励孩子回去收集资料,留给孩子继续探索的空间。
实录二:
第二天早上,棋棋和小刚各自从家里带来了长颈鹿的玩具,看到我,两人都急着去拿自己的玩具来给我看。
棋棋一边拿,一边就已经说着:“长颈鹿是有棕毛的,不过是短的!”
可是,当小刚的玩具拿来时,他却说:“没有棕毛的!”
棋棋马上急了:“肯定你的做错了!”
“没有”
两人开始争论,旁边的小朋友也围了很多,跟着一起争论着!这时,奔奔也急匆匆地找到自己的动物书来了,“老师,你看,书上的长颈鹿是有棕毛的,这里还写的‘长颈鹿的脖子上有棕毛……’”
现在是2比1,不过,小刚显然还不服气,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在等待我的答案。
“你们都比老师记性好,回家查了资料,老师倒忘记了,应该给老师批评!哎呀,你们玩具也有了,书也有了,我该到哪里查资料呢?”
“上网!”有位孩子叫了起来。
“好,那我们一起到科普网上查查资料!”
于是,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围到电脑旁边,看我查资料,最后,孩子们从长颈鹿照片和文字介绍中找到了答案。
分析:
孩子收集资料以及争论的过程说明他们对昨天出现的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这个活动是幼儿自己需要的活动,所探索的问题是他们真正想知道的东西,所以他们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答案的途径都是各不相同的。当幼儿通过自己收集资料,问题还是无法得到解决,但他们又急需一个答案时,我又考验孩子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收集资料,在这个小小的互动中,又拓展了孩子收集资料的途径。
反思: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渐渐领悟到,教师要关注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挖掘有价值的教育内容,与幼儿共同合作学习。教师应追随幼儿,从他们的反应中敏感地捕捉其中蕴含的学习价值,给予及时适当的引导,《纲要》中也提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师幼只有在共同参与探索,共同提出设想,共同寻找材料,共同寻求答案的互动中,才能迸发出智慧火花,促进情感的交流。在这互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是一种滋润式的哺育而不再是倾泻式的灌入。
由此可见,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能否达成,仅仅依靠教师的权威是难以实现的,和谐默契的师幼关系在其中起着桥梁作用。在与孩子们一起活动的历程中,我时时为幼儿的创造潜能而感动,它在平平淡淡的真实生活中自然地沉淀着、积累着。当然,在师幼互动中,不仅幼儿得到了积极的影响和发展,教师也同样可以从师幼互动中汲取经验和成长的养分,并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这正是每一个教育者所期望的。
教育笔记心得体会大班篇4
让歌唱活动真正“活”起来
——大班音乐活动《胡子的故事》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在以往的经验中,歌唱活动一直被认为枯燥无味。许多老师在进行歌唱活动时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幼儿记住歌词,一句句地按老师的要求学唱,轻重强弱和快慢全听老师的,只要能完整、连贯、有表情地演唱,教师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所以,要组织公开活动的老师们在选材时常常会舍弃歌唱活动而选其它。然而,音乐活动中最易为幼儿理解和喜爱的表现形式就是唱歌,如何让歌唱活动真正“活”起来呢?案例中教师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案例描述:
一、案例的设计。
设计意图:在大家的经验里,胡子都是长在男人的脸上的,而且老爷爷的胡子最长。可在这首歌曲里幽默地唱出了爷爷、叔叔、爸爸和妈妈的胡子,令人捧腹。实际上,真正的幽默是建立在积极理解的基础上的。不仅是孩子,还有童心未泯的成年人,都特别敏感到蕴含于这些善意的“幽默”中。所以,在设计活动时,着重让幼儿通过动作来表现歌曲,既能帮助孩子记忆歌词,同时也是一种幽默的感受。
活动目标:
1、能基本准确地唱出歌曲,创编出夸张的动作表情来表现歌曲中的幽默。
2、唱出“拔胡子” 和“画胡子”两处地方的不同。
3、能友好地与同伴合作,并体验游戏的愉快。
活动准备:相关的图片 眉笔及与孩子共同做的胡子 CD音乐
活动过程:
1、和听课老师玩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游戏,孩子们分组扮成老爷爷、小姑娘、解放军叔叔、小鱼等形象出场。
2、教师范唱歌曲,用歌声来讲述《胡子的故事》。
3、幼儿学唱歌曲。
(1)利用图片讲解歌词,并尝试创编动作来表现歌词。
(2)老师唱歌,请幼儿做表情和动作。
(3)游戏:照镜子。孩子们两个两个一组,一个当镜子,一个当照镜子的,在老师的歌声提示下做动作。
(4)请幼儿齐唱,并做出夸张的表情和动作。
(5)强调“拔胡子”和“画胡子”两处地方的不同。
4、分组表演唱。一组孩子唱歌,另一组孩子表演。
5、游戏:我们也来画胡子。
6、游戏:胡子 Party。
二、案例的展?
镜头一:执教老师在活动开展之前悄悄地对听课老师们说:“等一下孩子们会模范几种人物形象出场,请老师们配合一下,假装有点难猜的样子,等孩子们投入地表演后,你们再把答案说出来。”活动开始了,教师调动孩子的参与积极性:“孩子们,你们有没有信心表演好啊?”“有!”“老师们,你们敢来猜吗?”“敢!”“那好,开始吧!音乐响起来!”第一队的小解放军们挺起了胸膛,手在胸前做起了握枪的动作,迈开了“正步”,脸上充满了喜悦,为自己出色的表现而神气呢!
镜头二:“那就我来当镜子,你来照吧!”皮皮对小宝说到。小宝想了一下,点了点头。待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并分好角色后,老师开始唱起了歌曲,孩子们在老师的歌声提示下,兴奋却又努力控制着情绪地玩起了“照镜子”的游戏。扮演照镜子的孩子要表情夸张的创编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刮胡子、拔胡子、画胡子的动作,扮演镜子的孩子则要灵敏地跟着,变化动作和表情。还真是有难度呢!
镜头三: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很多造型的胡子,和红色、黑色、棕色的眉笔,供孩子们自由选择装扮自己。阳阳选了一个黑色卡纸剪的胡子,他说:“我是解放军,这个黑色的胡子最酷。”嘟嘟拿着一只红色的眉笔,想了很久,然后对着镜子在嘴巴的上面画上了红色的胡须。也许,还是觉得红色更适合女孩子吧!一个蓝色的八字胡在角落里无人光顾,子健看到了,扔了手上的眉笔,扑了过去:“刚好,我就可以扮演兰精灵了,呵呵!”
镜头四:大部分的孩子都“有了胡子”后,老师放起了音乐,请长胡子的孩子们去找喜欢的“胡子”握手交朋友。孩子们兴奋地相互握着手,胆子大的孩子还把几个听课老师也拉进了活动中一起游戏。浩东靠在墙边,有点畏怯地看着大家游戏。老师走过去,问“浩东,你怎么不去游戏啊?”“因为我没有画胡子。”“为什么不画呢?”“我觉得很脏!”哦,原来是这样。“没关系,那你就当超人吧,超人没有胡子!”浩东这才快步走进孩子中参与游戏。
案例分析:
教师将整个活动一步步地推向了高潮。孩子们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了演唱歌曲,又在愉快的游戏中体验到同伴之间的互助与友爱。而这次活动能收到这么好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当我们一线教师天天思考如何教的同时,也应该思索如何让幼儿主动学。歌唱活动的顺利开展更是依赖于幼儿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发地参与活动,并在自主学习中得到最大的熏陶。本案例中,教师首先就运用分角色进场这样一个环节让幼儿充分体验到参与的成就感。在众多老师前面神气地表演并得到肯定,使幼儿觉得自己才是活动中最重要的成分,自然而然萌发了“主人翁”的意识。
二、用游戏将活动进行到底。
早期教育家冯德全说过:“任何学习内容都可以游戏化,因为儿童本身就处在心理发展的游戏世界。”可见让幼儿置身在游戏中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游戏完全符合儿童的本性,幼儿虽然喜欢音乐,但对音乐的兴趣却是不持久和易转移的。案例中教师用游戏贯穿活动全过程。先运用“照镜子”的游戏帮助幼儿记忆歌词,使幼儿轻轻松松地掌握了歌曲;再用“我们也来画胡子”的游戏使幼儿体会到参与活动的乐趣,并滑稽地表现出这首歌曲所特有的幽默性;最后,游戏“胡子Party”让孩子真正领略到音乐散发的无限魅力,原来音乐可以这么好玩。
三、面向全体,注重个性。
我们组织歌唱活动的时候要面向全体幼儿,使每一位幼儿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又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允许幼儿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学习和表现。在玩“我们也来画胡子”的游戏,教师照顾到每一位孩子的不同喜好,准备了很多造型的胡子,提供了各色眉笔,让孩子们自由地挑选。当浩东小朋友拒绝画胡子时,老师没有刻意去要求,而是以尊重和建议的口吻与孩子进行交谈,使孩子没有负担地参与到下一个环节中。
操作与实践:
在《幼儿园工作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感受和表现”,是音乐教育的宗旨,教师如何把握和实现这一宗旨,如何使音乐教育、歌唱活动开展的有声色呢?笔者做了如下思考:
一、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加强自身修养。
要让幼儿摆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使之转变成自主学、主动学、参与学,关键问题是要彻底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真正做到“幼儿在前,老师在后”,“幼儿先探索,老师再引导”。同时,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在实践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去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尝试出更新的教学方法来。
二、勤于积累,善于迁移;勇于创新,巧编巧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如何才能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幼儿对音乐产生兴趣,这需要我们教师做大量的功夫。首先,要勤于积累,善于迁移。在平日里,教师应有心去搜集和收集各种音乐,如儿歌、童谣,世界名曲,广东特色潮汕歌曲,奥尔夫经典乐曲等等。然后,面对这些素材的积累,教师要大胆地进行创新,以便在日后的活动中灵活运用。
总之,在唱歌教学中,教师若能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歌唱活动才能真正地“活”起来。
教育笔记心得体会大班篇5
让爱的环境培育一颗感恩的心
做教师的我们每当感恩节来临,收到来自孩子节日问候时,都兴奋不已,快乐满怀。可有时这并不能让人感到欣慰……现在幼儿园孩子的表现,往往让我们看到的是孩子的调皮,任性,她们不懂得理解父母,不知道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不懂得感恩,更不知道报答。所以我们最为一名教师应该思考的就是,怎样让我们的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下成长,育得一颗感恩的心。
一、案例描述与分析
我带的是中班,感恩教育实施一年以来孩子们也对此有了一定的意识与认识,从小班时候很多方面都要我们手把手的从头教起,到现在只要老师说了她们就能够理解,会在生活中关心家人,进步真是很大。有一句话: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你想在上面绘画什么就能绘出五彩的图案。孩子真的可以用白纸来形容吗?,如果他们真是可以随意涂鸦的白纸,那想要在白纸上将原先的图案改的话,那就需要付出十倍的努力。因此,对一些习惯已经形成的孩子实施的时候就有许多的难题迎面而来。
伟伟是一个虎头虎脑很聪明的男孩子,可是伟伟的很多行为却是我们老师,甚至其他人所不喜欢的。伟伟是这个学习才来到我们班级的,刚来的时候一口的江苏方言,一不顺他的意,他就会挥起他的小拳头,来进行人身攻击。不论是上课还是吃饭、午睡他都是那么随便的,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最基本的常规意识,经过半个学期下来,伟伟有了很大的转变。
镜头(一)不会说谢谢的杭杭
早晨,伟伟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了幼儿园,一到幼儿园,伟伟就象小老鼠一样低头找东西,在看到小椅子后就一屁股坐了下来。一会儿,他拿着他的八宝粥走到了我的旁边,“老师,”哦,这可是有求于我了哦,才会开口叫我一声的,“打开”我听着,开始楞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于是我就拿了剪刀,帮他打开盖子,放在桌子上。伟伟早就坐在桌子旁边等着了呢,一拿到粥他就开始低头吃起来了。头也没抬一下,更没有跟我说谢谢,于是我就拿着凳子坐到他旁边,跟他说起话了:“伟伟,早饭没吃吗?”伟伟听到我这么问,头也不抬只是点了点了点,就继续吃他的八宝粥了。“老师帮你打开了八宝粥,你是不是应该和老师说谢谢的呢?”我用试探的口气问着,这时,伟伟才抬起他的小脑袋,眨巴着眼睛看看我,可是他没有没吱,又低下头管自己吃早饭了。见他没回应我的问题,我知道他还没能养成说“谢谢”的习惯,我想慢慢来,便坐在旁边看向其他小朋友了。过了一会,伟伟已经吃的差不多了,可是我一看,啊呀,桌子上八宝粥滴的到处都是,这时潘老师已经看到了,正拿着抹布过来呢,不一会儿功夫,伟伟的桌子又变得干干净净的了。坐在位置上的伟伟看着自己干干净净的桌子用手摸了摸,便管自己去拿他的玩具了。
分析:伟伟在家中是个小霸王,从小都是爷爷奶奶带的(爸爸、妈妈一直在外面打工)因此养成了他要什么就会有人帮他拿好,送到他的面前,从来都没有人要求他向他们说声谢谢的,所以就养成了没有礼貌,不会说谢谢的习惯,另外长期住在江苏乡下,他的普通话基础很差,与人交流也有困难,所以说孩子没有礼貌这些都是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关系的,家庭教育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孩子各方面的表现。
镜头(二)我不是故意的
中午,我带小朋友去看了池塘里的小蝌蚪,那可是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了,因为气温有些高,没过一会孩子们已经是满头大汗了,我让他们在走廊上的阴凉站好,突然有一个刺耳的尖叫声:“老师,伟伟把小蝌蚪弄死了。”我赶忙跑过去,一看,几个小蝌蚪伟伟正捏在手里,看上去一动不动的,很明显小蝌蚪都已经死了。这时,有小朋友哭着跑过来,伤心地说:“老师是伟伟,捏死它们的。”这时候,小朋友都有点混乱了,有的说伟伟真坏,有的说讨厌伟伟,更有的说明天让伟伟不要来我们班了,伟伟听着其他小朋友的这些话,满脸的委屈,泪水开始在眼圈打转了。忽然,蒋__小朋友跑到伟伟面前大声地说了一句:“你真是个坏人,我们不喜欢你了。”伟伟听了蒋__的话,眼睛里的泪水终于忍不住了“哇”的哭了,嘴巴里还不停地说:“我要妈妈,我要回家!”
我马上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回到教室里来,让其他小朋友去喝水解小便,我拉着伟伟的手找一个比较安静的位置坐了下来。这时,伟伟仍旧闭着眼睛在那哭着,我知道得首先问清楚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我拿着餐巾纸,轻轻地帮伟伟擦着眼泪,然后问道:“伟伟,你怎么啦?”他抬起满是泪水的脸看着我,慌张地说着什么但是我却听不懂,他的江苏方言。这样他更着急了,重复了许多遍,我见他这么慌乱,便放柔我的语气,慢慢的和他说你是不是想说:“我不是故意的。”伟伟听了我的问话,点了点头。“那你觉得你这样做对吗?”伟伟摇着他的小脑袋,于是我又说:“小蝌蚪是我们的好朋友啊,他和我们班里的小朋友一样,我们上课应该坐在小椅子上面,而它们是在水里的,如果离开了水,它们就会死的。”伟伟用力的点了下头,然后看着我的眼睛说:“老师,我知道了。”经过这件事情,我发现伟伟变得会听我的话了。
分析:伟伟也是个很聪明并且对很多事情都会很好奇的小朋友,一让他产生好奇,他就会有一定要知道,看个究竟的想法。所以在我们没注意到他的时候,他很容易不小心做出一些别人认为是不对,而自己却不知道哪里不对的事情。而在上面事件发生后,而我又能帮助其走出困境后,伟伟就对我有了一定的信任感,在事情解决的同时,我也更靠近了伟伟的心灵。在伟伟用力点下头的同时,我从他的眼睛中看到了对我的感激。
镜头(三)你应该说谢谢
今天,音乐活动结束后,我们就开始吃点心了,小朋友都很自觉地拿好杯子准备吃点心。许多能干的小朋友,经过小班一年的时间,已经都能自己拆开饼干的口袋了,特别是浩浩是我们班比较自立的男孩子,他也能自己拆的。可是今天浩浩拿到饼干后,一会儿就跑来找我:“老师,我拆不开。”这时候伟伟看到了,很自主地帮起忙来了,不一会就帮浩浩把饼干拆了,看伟伟满脸的开心,我也竖起拇指表扬了他,这叫他更得意了。浩浩拿着饼干想回到位置上去吃了,而伟伟却拉着浩浩不放,冒出一句让我很意想不到的话:“浩浩,你应该说谢谢的。”
分析:伟伟经过一段时间后,有了很大的转变,他已经有了要说谢谢的意识,所以说,在伟伟转变中,我可以看到我工作的一点收获。
二、体会与反思
经过以上的镜头,我们能发现一些事情的真像。追究其中的原因,我认为很大的因素就在现在的孩子获得的爱太泛滥、家长们的爱太单向,太单一了,这么多的长辈都围着一个小孩子转,长辈们的呵宠让他们变的越来越骄横,霸道,无礼。家庭教育中父母对问题的解决方式方法,周围社会环境中榜样示范的影响因素等等,都影响着孩子们良好的品德认知,品德行为的发展,对幼儿亲社会性行为(如:帮助人、与人分享、合作,谦让、利他主义)的培养有重要的关系。
幼儿期是塑造良好品德的关键期,是良好行为规范养成的关键期,幼时的经验将影响到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各个方面,因而《新纲要》将培养优良的性格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幼儿期的重点。感恩是种发自内心的行为,从小对幼儿进行感恩主义的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的有效途径。
三、相关问题思考
在我们的孩子渐渐成长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好好的反省一下,我们的教育教养方式是否正确,孩子的个性,性格的养成是和我们对其的教育是有100%的关系的,所以想要让我们的孩子能养成感恩的心,首先就应该从我们自身的教育出发。
而没有良好基础垫底的孩子,在以后成长的道路上又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都是我们所无法估计的。“感恩”将让孩子从小享受到生活的美好,当孩子对父母、长辈以及社会的爱成为自然的、发自内心的时,感恩教育就是成功的。期待起跑线上的孩子成长为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活泼大方,文明礼貌,富有爱心,健康快乐……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教育笔记心得体会大班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