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国心得体会多篇范文
【引言】法治国心得体会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法治国心得体会篇1
近日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四部分,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题,短短八个字的标题,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无我之境界,为民之情怀”。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9月1日举行的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长(院长)陈希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体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各方面。
其中“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七条论述,在不同场合强调了其重要性,无论在哪个时代背景下,我们党都离不开人民的支持,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多次印证了这句话,从党诞生之日起,到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人民群众一直是历史的见证人和创造者,无论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是解放战争中的军民一家亲,离不开的是党的群众路线,离不开的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样也要意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从今年的疫情到南方洪灾,人民群众发挥出的团结一心的力量是战胜这一切的最强有力的支持。同样对于广大基层干部来说,在工作中更要时刻“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党员干部能够真心想民、倾心为民,才能实现“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的目标。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共产党人来自于人民,坚定如磐的初心也定当为了人民。党员干部的初心有没有守住,使命有没有担起,要由人民群众来评价,由实践来检验。“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即便前路充满荆棘,广大共产党员也要始终牢记“我是谁,为了谁”的初心叩问。在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克服一个个困难,才能带领人民走向美好的新生活。在基层工作中,党员干部要始终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才能真正赢得民心。纵使基层路漫漫,也要始终坚定“捧着一颗心来”的拳拳之心,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困,才能得群众之心。
“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群众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些话语无不彰显出习近平总书记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浩荡胸怀。今年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任务显得更加艰巨,然而基层干部连续奋战在疫情一线,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奋战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线……正是因为这些努力奋斗的党员干部,才让2020年更加有意义。“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在一次次冲锋在前的战斗中,共产党人从来都是坚定人民立场,敢于涉险滩、破难关。在基层工作中更要意识到“群众利益无小事”,服务群众,联系群众,把小事做实做好,才能把“大事”做好。“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身为党员干部,身为人民的公仆,就要时时刻刻把群众放在心中。
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四部分中的“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感悟着习近平总书记深深的为民情怀,体味着“人民”这两个字背后的深刻含义,在工作中更要时刻谨记、学以致用。
法治国心得体会篇2
全面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确认识把握党和法的关系。指出:党和法的关系是一个根本问题,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党兴、国家兴;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党衰、国家衰。
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离开了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建不起来。同时也要看到,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在我国,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是党的领导力量的体现。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现在,有一些人提出诸如党大还是法大这样似是而非甚至极端错误的观点,这是一个伪命题。少数人之所以热衷于炒作这个命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把党的领导和法治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最终达到否定、取消党的领导的目的。
对各级党政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来说,真正要解决的,是权大还是法大的问题,这是一个真命题。各级党政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上下左右有界受控的,不是可以为所欲为、随心所欲的。要把厉行法治作为治本之策,把权力运行的规矩立起来、讲起来、守起来,真正做到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向着建设法治中国不断前进。
法治国心得体会篇3
日前,反复学习了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的先进事迹,内心被深深震撼了,接受了一场纯粹的精神洗礼。朱治国以勤勉浇灌信念,用担当书写忠诚,以清廉恪守初心,用生命诠释使命,展示了一位优秀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把让群众致富当作自己最大幸福,这是对朱治国最深的印象,他曾说:“看到村子里有钱了,比我自己涨工资还高兴。”这句发自肺腑的话让人不禁动容,只有这样心怀着群众冷暖贫富,才会把群众利益摆到最高的位置,先百姓之忧而忧,后百姓之乐而乐,这种大我、超我的境界,让朱治国因挚爱而闪光。任组工干部多年来,他将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时刻牵挂的事,再大的困难也要想办法克服,“少说‘干不了’,多想‘怎么干’”,朱治国既敢担当,又会担当,干事有章有法,最终实现了全省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这个过程中,朱治国是辛劳的,但也是幸福的,他所有的幸福都来自群众的幸福。
唯有实干,方能笃行。朱治国务实重干,全身心扑在事业上,才一步一个脚印,成就了事业,成就了自己,成就了坚守。无论是基层干部能力提升,还是村干部报酬调整,每一项任务都关系重大、涉及面广,朱治国用调研丈量实情,践行着“到基层去,多走多听”的承诺,所以才能把每件事都干到基层干群心坎上,让基层干部有干头有奔头有盼头。组织部门是干部之家、党员之家、人才之家,组工干部就是忙忙碌碌的贴心人,如何一心一意为大家服务好,是朱治国长年思考的事情,也是所有组工干部应该用心的事情,为党员干部人才服务好,最终目的是服务中心大局,为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赢取民心是干出来的,凝聚力量也是干出来的,组工干部要勇当探索者、创新者、闯关者、示范者。
为人干净,做事坦荡,公道正派自然能团结人。朱治国先进事迹的感人之处,还在于他严于律己,从不为亲朋好友谋半点私利,为了给妻子治病,宁愿不声不响把新房低价卖掉,也没向身边人开口借钱,还在于他重情重义,多年来照顾患病的妻子,一同与病魔做斗争,始终相知相守不离不弃。为夫当如朱治国,为人当如朱治国,为官当如朱治国,一个人不止顶天立地,无愧于天地,而且还无愧于人,更无愧于己,无论是活着还是离世,他都永远为人们所敬重、所惦念。
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朱治国对党绝对忠诚,对组织无限热爱,他活出了尽职尽责、高尚精彩的一生,他是我们的榜样,值得我们用心学习。
法治国心得体会篇4
11月16日在《求是》杂志发表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的重要文章。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风险挑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加全面部署,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地位更加突出,意义更加重大。
坚持党的领导,挥毫奠定“新篇”基调。东西南北中,党领导一切。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也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保证。在推进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中,要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放在第一位,牢牢把握好“坚持党的领导”这个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核心。在实践与探索中发挥法治牢固根本、平稳预期、谋划长远的保障作用,切实强化法治建设的党建引领,在基层维稳、基层治理、基层信访、扫黑斗争等专项治理领域构建基层党建“阵地”,运用好、发挥好我们党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优化整合的显著优势,让法治建设成果在全社会系统运行、规范运行、平稳运行。
发动上下参与,点墨汇聚“妙笔”生辉。欲茂其枝,必深其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需要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党员干部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少数”,必须涵养法治思维,增强法治素养,提高依法办事、依法治理的能力,发挥好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关键带头作用,自觉将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里,将制度融入意识的“血脉”中。法治中国的宏伟篇章,不仅需要党员干部的带头表率,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共同绘就。人民群众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定多数”,要不断强化法治教育,增强法治观念,让法律知识、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入脑入心。唯有事事依法、处处遵法、人人守法,让守法用法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才能不断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落地生根,更好地把社会主义法治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深化制度建设,千锤百炼“细处”写意。人民有所呼,治理有所应。深化法治制度建设要高擎人民根本利益发展旗帜,紧盯当前治理短板弱项,切实将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的观念贯穿于推进依法治国工作全过程中,多层级、全覆盖、高效能保障人民群众平等参与权利,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忠实推进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开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治理工作新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妙笔”汲取了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文化之“神彩”,融入了新时代中国特征之“意蕴”,彰显了亲民爱民利民的情怀之“底色”,必将以“巨笔”挥毫写活全面依法治国的治理“新篇”。
法治国心得体会篇5
在我校这个大家庭里生活了近两年,从陌生到现在的熟悉,回顾中间经过的过程让我感触和体会良多,特别是我校依法治校实施的成效,让我知道,原来我一直生活在一个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里。 我知道,青年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是21世纪的建设者,加强依法治校,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清楚的知道我校在依法治校各项措施都落实相当到位,全校师生的法律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很好地实现了依法治理与教育事业同步发展。通过依法治校,促进学校走向规范化管理道路,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育才环境。现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所经历和所见所闻来表达我校依法治校实施的成效。
一 学校各项特色相当鲜明
学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突出特色,以质立校,以生为本,崇尚创新;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彰显,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很好的文化氛围;以法规为准绳,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以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法制教育工作,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既学到了法律知识又提高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 普法教育开展效果良好
自开展依法治校工作后,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本身就是化法为规的产物,学校开设的法制专题讲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法制教育与课堂文化教育相结合,把法律知识列入学校教育计划,作为必修课,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使我们在各类活动中不断增强法制意识、强化我们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另外,学校把法制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提高了我们的兴趣和积极性。一方面,充分运用学校的橱窗、墙报等学校最常规的法制宣传阵地普法。另一方面,我校在不断完善普法网络化工作,拓宽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在校园网、校报、广播站开设普法教育栏目,形成了校园墙报、网络、广播、报刊、课堂全方位的普法宣传格局。再者学校还开展革命传统与爱国主义教育,所有这些使徜徉其中的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升华了思想境界。
三 依法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自觉尊重并维护我们学生的人格权和其他人身权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及规定。建立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职责明确,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设施的安全检查相当重视,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得到很好的落实,校园的安全与秩序得到很好的维护;重视对教师、学生的安全教育,实现安全教育制度化、规范化,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教师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等等方面有很深刻的体会;建立有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增强预防和妥善处理事故的能力;健全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没有出现有瞒报或者漏报现象。各个学院都设有自律委员会权益维护部,学校还设有校长信箱,这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渠道,它很好的维护了我们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落实课程计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依法维护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如食堂规范管理,强化卫生监督定期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定期检查食堂卫生安全工作、教学设施设备安全、及时排查隐患。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学校特别关注困难学生、给予减免、资助等等,我就是一个受益者。
四 依法开展工作实效显著
依法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建立有门卫登记制度,加强学校门卫管理;学校建有警务室,依法维护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的秩序;进行了多次有效地安全演练,如消防演练(自己亲身参与过)等等,以此同时,我希望在今后能有防震、防身等方面的演练以提高我们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强了合作,校园周边环境得到净化。一方面,我校与所在社区的互动情况良好。就自己亲身经历来举例,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各种服务活动,如普法活动维权宣传义务维修学雷锋活动等等,与社区群众建立了很密切的关系。在此就无法一一列举,总的来说,我校相当注重对周边环境的维护,与社区共同维护良好的周边环境,共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另一方面,我校还加强了与当地公安部门的协商工作,在校园内建立起社区警务室,配备专职民警共同做好学校治安管理工作,很好的维护了师生员工的安全。另外,校道也进行了改造工程,开辟了专用的步行区,这样更有利于师生们穿梭往来,减少安全隐患,始终秉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好一切安全工作。
校园安全有了保障。尽管还存在有偷窃行为(现象),但安全预防宣传工作已相当到位,不足之处在于学生防不胜防。一年多下来,在我校始终没有出现过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同学们都很礼貌,很亲切,也没有出现教师违纪违法现象和殴打、体罚学生的侵权事件,建立了优良的师德形象。不为什么,因为我们有一个很亲切的校长,很好的榜样楷模。
经常听到有这样的新闻,某某大学学生跳楼自杀,原因多样就不一一列举,但我相信类似的事件绝不会发生在我们的校园里,我相信生活在我们这个和谐的校园里的我们。曾经看过一条微博是这样说的肇庆学院才是真正的大学,在那里能体会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分享教育给与我很大的启发,在那里能很好的发挥自己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放弃,我们要携手共同维护我们的生活、我们身边的安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共同维护属于我们的和谐音符。
五 校务管理工作公开透明
我校相当重视校务公开工作的开展,将学校的重大事件向教职工公布。如职称评定结果、三好学生名单、先进集体、优秀教师评定、学校还制作有学校相关网站,将好的教育素材及时予以公布,收到很好的效果。
我校的校务公开工作已经实施了多年,工会组织配合党支部一直把校务公开当做一件重要工作来抓,组织广大职工通过职代会的形式,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工作。由于领导重视、群众支持,措施得力、常抓不懈,这项工作确实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增强了广大教职工的民主意识,提高了学校科学民主管理的水平,而且有力的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改革步伐,对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深远而积极的作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广大职工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今年以来,我校校务公开在学校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的部署和要求,有力推动了学校依法治校、民主政治的步伐,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年多来,我校校务公开工作取得了较好地成绩,但是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如校务公开工作中,各处室开展水平不平衡,工作力度有差异,有些在形式上不够规范,透明度还有待加强等,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党组织的统一领导,真正做到党政工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各尽其责,教职工积极参与,我校的校务公开工作将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最后,就个人而言,说说自己的感受。在法律关系上,学生是不受任何怀疑的主体,学生和学校形成三种法律关系,我认为这三种法律关系就是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据。首先,他和学校形成宪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学校代表国家满足学生受教育权的要求,学生是宪法权的主体,而大学是满足其要求的义务主体。受教育权是学生的根本权利,要限制或剥夺它的时候要慎而又慎。曾经看新闻,一名大学生因怀孕而被学校开除学籍的事件,我咨询过我在广州读法律专业的朋友,他这样说,用法律的观点去判断,就是用一个小的牺牲了学生最大的价值,在法律上存在价值灭失问题。其次,学生是大学管理中的相对人,相对人就应当有相对人的一系列权利。最后,学生和学校之间形成民事法律关系,在民事法律关系里,学生是百分之百的主体,因为学生的权利和校长的权利完全平等,民事法律就是主体和主体之间必须平等。故此,教育关系上学生是主体教学关系上应该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弦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倍加珍惜校园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让我们一起携手维护我们的和谐校园。
法治国心得体会篇6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并在组织系统广泛开展向朱治国同志学习活动。朱治国同志用生命点燃了党的事业,他与生俱来的对党忠诚、甘于牺牲的职业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广大党员干部要向朱治国看齐,传承初心不改、执政为民、勤于律己的优良作风,执笔续写“生命答卷”,在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新担当、新风采。
执初心之笔,续写矢志不渝的信念答卷。“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朱治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怀抱一腔热血扎根基层的大学生干部,3年内成长为格尔木市郭勒木德乡(现郭勒木德镇)党委副书记,再到青海省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后来又任副部长,在每个岗位他都立足实际,担当务实,用日复一日的行动,诠释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无限热爱。他的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朱治国同志为榜样,坚定拥护 “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追求卓越,在多经风雨中历久弥坚,坚定勇往直前的信念,做__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执为民之笔,续写事必躬亲的实干答卷。“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朱治国参加工作20多年,从广袤的柴达木盆地到荒凉的青南高原,从壮阔的大湖之滨到富饶的河湟谷地,他的足迹遍布全省362个乡镇,一次次在寒冬缺氧季驱车几千公里来往于数百个村社察实情、听心声,推动解决村(社区)干部报酬偏低、干部素质提升、牧民安居等实际问题,是群众口中的“尕书记”。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如朱治国一般,主动深入一线,了解基层实际,收集汇总影响群众幸福感的难点、堵点,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望,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措施在一线落实、成效在一线体现。
执律己之笔,续写以身作则的廉洁答卷。“权力要用到老百姓身上!”从回绝基层干部的土特产,到一枚党员徽章配翠竹的微信头像,再到宁愿和家人两地分居也从未在调动上说过一句话,不仅是同事,家人和朋友也从未从他身上获得一丁点的“好处”。朱治国带头严格执行制度规定、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监督,自觉管好家人亲戚、管好身边人身边事,真正做到了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升官发财请往他处”,当官决不是做老爷,是要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事情。广大党员干部要像朱治国一样树立正确权力观,不让“就一次”“一点点”的“小随意”麻痹、侵蚀自己,要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向先进典型看齐,以榜样引领前行,坚持凡事多想一想合不合法、多问一问依不依规,做到廉洁修身、廉洁治家、廉洁从政。
法治国心得体会篇7
全面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要义,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是保证全面依法治国得以实现也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底色。十八届四中全会制定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路线图、施工图。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新任务,明确到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要基本建成。为此直到2035年前我国逐步全范围全领域全深入,在全国上下形成“人人爱公平,公平为人人”的良好氛围,从党中央到省市县再到人民群众皆能参与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领航员,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既能增强党的领导,同时保证全面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不偏不倚。当下一些贪腐案例牵扯出来的官员存在以权谋私、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及不为人民群众干实事等现象,因此显现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必要性、首要性。党员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国对象中的一小部分,但很大程度影响该项事业的成色,所以要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强化党中央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方面的领导,更加有力地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引路人,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党的奋斗目标。当下国家逐渐壮大,物质条件得以极大改善。现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延展,也就是向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去追求,更加在意公平正义,对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有更高要求。总之,我们要继续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法治国心得体会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