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与收获(多篇)范文
【引言】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与收获(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与收获1
北京冬奥组委赛事总结新闻发布会13日在主媒体中心举行。随着北京冬残奥会落下帷幕,圆满兑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中国承诺,留下丰厚的冬残奥遗产,促进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
本届冬残奥会是参赛运动员人数最多的冬残奥会之一,其中女性运动员人数创造了历史新高。来自世界各地的残疾人运动健儿在赛场上奋勇拼搏、超越自我,生动诠释了残奥运动的激情与希望。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所有大项的比赛,居金牌榜、奖牌榜第一位,创造了历史。
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风险挑战,中国向全世界呈现了冬残奥会的独特魅力。
北京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张建东表示,在场馆建设方面,北京冬残奥会使用5个竞赛场馆和23个主要非竞赛场馆,都是沿用冬奥会的场馆。这些场馆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改造过程中,也都充分考虑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的需求。特别是针对冬残奥会继续使用的场馆,更加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认真落实无障碍指南的规范标准。
在服务保障方面,本届冬残奥会参赛运动员以肢体残疾和视力障碍为主,充分考虑这些运动员的特点,努力从抵离、住宿、餐饮、交通、医疗等方面加强对残疾人运动员的服务。
自2月23日冬残奥村预开村以来,医疗团队一共接诊了上千人次冬残奥伤病员,其中伤病运动员多达100余人次,累计转诊到定点医院救治也达到了100余人次。在冬残奥会期间,安排了50余人参与假肢、矫形器和轮椅维修的相关服务工作,累计提供了300多人次的各类服务。
在赛事运行方面,冬残奥会竞赛项目场地根据残奥运动员特点和竞赛规则也都做了相应转换和调整,这些都通过了国际冬季残奥单项体育联合会的认证,竞赛器材按照冬残奥的标准进行配备。
张建东说:“无论是参赛运动员、随队官员,还是国际残奥委会的大家庭成员,都对北京冬残奥会的场馆设施、赛事组织、赛会服务、疫情防控等给予高度评价,特别对场馆无障碍设施和赛区无障碍环境也都给予充分肯定,认为真正实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在冬残奥会筹办带动下,中国持续推动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制定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场所、信息交流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无障碍环境均得到大幅提升。
据悉,目前各个场馆都在积极筹备尽快向公众开放的计划。
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与收获2
3月4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开幕式上,伴随着残奥会会旗冉冉升起,国际残奥委会会歌庄严磅礴的旋律回荡在国家体育场上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残疾人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传递着自强不息的中国力量。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奏国际残奥委会会歌的乐手是47名来自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扬帆管乐团的盲人孩子。
层层选拔,5天内完成“首次排练”
据了解,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扬帆管乐团是一支由盲人组成的管乐团,成立于2011年,最初由34名老师、36名盲人孩子组成。历经10余年的发展,乐团现有老师32人,盲人孩子70余人,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盲人管乐团。而本次参加演出的成员由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孩子组成,年龄最小的仅有10岁,绝大部分孩子都出生于农村,其中不少孩子还是第一次乘坐飞机,第一次来北京。
2021年11月,扬帆管乐团接到演出任务,根据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工作安排,从100余名团员中选拔出47名音准、节奏感都比较好的团员参演。从拿到乐谱到参加正式演出,只有49天时间,管乐团师生们放弃了寒假休息,进行了高强度集训,一遍又一遍地记谱、演奏、排练。师生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在5天内完成了国际残奥委会会歌《未来赞美诗》的首次排练。
严格要求,低温下保持“声行合一”
2月8日,师生一行63人启程赴京,进入封闭管理,开始集训。天气寒冷、气候干燥加上饮食上的不习惯,更大的困难也接踵而来。
对于这些盲人学生们来说,因为没有视觉经验,普通人看起来非常简单的动作,比如出场时持乐器的姿势、预备演奏时拿乐器的动作......都要经过老师们手把手的指导和纠正。
除了排练,寒冷的气温也是乐团面临的一大考验,孩子们不仅要在寒冷的环境中长时间站立,还要克服铜管乐器被冻住后,吹不响或者跑调的问题。
为了完美地展现这1分58秒的“声行合一”。孩子们每天冒着严寒在室外训练半个小时以上。通过不断练习,孩子们逐渐适应了演奏环境,联排表现也一次比一次好。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观看了扬帆管乐团的演奏之后,感动地称赞;“音准特别好,演奏得特别棒,你们都太棒了!”
每当询问孩子苦不苦,累不累?他们都会回答:“苦,累,但是值得!”因为他们认为能够亲身参与到残奥盛会中的这份荣耀,值得他们全力以赴。
3月4日晚的开幕式上,孩子们挥洒激情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台下,老师们屏息观看眼中闪耀着点点泪光。孩子们虽然看不见世界,但他们的努力,世界看见了!
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与收获3
一袭红衣、黄色裤子、手持登山杖,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舞台上,一位73岁的老人在“雪山”上攀登。他是夏伯渝,我国著名登山家。26岁失去小腿,69岁凭借义肢登顶珠峰。北京冬残奥会大幕徐徐拉开,夏伯渝用自己的汗水和毅力,登上了又一座“珠峰”,书写下闪亮一笔。
作为我国知名登山家,夏伯渝是共和国的同龄人。“登山”“珠峰”是他人生绕不开的关键词。把时间调回1975年,26岁的夏伯渝是中国登山队的一员,和队友们一起冲顶珠穆朗玛峰。不幸的是,在那次冲顶中,由于冻伤,夏伯渝不得不选择截肢,失去了两腿小腿和双脚。
“珠峰虽然夺去了我的双脚,但没有夺去我对登山运动的热爱。”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夏伯渝在2018年登顶珠峰,圆了自己毕生的梦想。
作为很多残疾人和残疾人运动员的榜样,收到冬残奥会开幕式邀请的夏伯渝却感到有些意外。
“我没有表演的经验,从事的项目和冰雪的关系也不大,开始是有些紧张的。”
虽然略有忐忑,夏伯渝仍然以最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排练和筹备中。除了虎年春节仅有的几天假期以外,他一直在闭环中学习、练习。由于节目位于整个开幕式的中段,夏伯渝每次都有一个多小时候场时间。不到自己登场时,夏伯渝就戴着耳机,一遍又一遍地听。一边听,一边用义肢轻轻地打着节奏,复习步点。在一天的排练中,整个流程会彩排两到三次。常常是一大早来到鸟巢,披星戴月回到驻地。对于年过七旬的夏伯渝来说,打破日常作息,对身心都是挑战。
“哪怕是上场前一秒,节目细节仍然可能调整,大家一定要保持精神专注。”
马上就要到自己了,夏伯渝心里还在重复着每一个动作。音乐响起,“登山者”亮相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
“这是我人生中闪光的一刻,难忘的一笔。我把残疾人运动员自强自健的一面展现在世界面前,感到光荣自豪。”
走下舞台,夏伯渝悄悄地抹去了眼角的泪花。那是幸福的泪,他登上了自己人生的又一座“珠峰”。
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与收获4
京2022年冬残奥会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中国代表团总人数217人,其中运动员96人,参加全部六个大项的比赛。这是我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辽宁省派出15名运动员、8名教练员、5名工作人员共28人参加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单板滑雪、残奥越野滑雪和残奥冬季两项共四个大项的比赛。
3月6日,辽宁省残奥运动员刘思彤、张海原、陈亮、李响、孙鸿胜、孙艳龙、王辉、韩沙沙、王擎云将在残奥高山滑雪超级大回转项目中亮相;毛忠武和马静将在残奥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8公里和女子(坐姿)15公里比赛中登场。
19岁的孙奇来自朝阳,他曾在残奥单板滑雪荷兰世界杯的男子坡面回转LL2级比赛中两获金牌,为我国残奥单板滑雪项目首次争得国际赛事最高荣誉;葫芦岛籍运动员刘思彤刚刚获得一枚铜牌,四年前她便是平昌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唯一一名高山滑雪参赛运动员,填补了中国运动员这个项目的参赛空白。备战北京冬残奥会,省运动员、教练员在中国残联国家集训队的组织下刻苦训练,通过冬夏结合、赛练结合等方式,运动员竞技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辽宁省残疾人竞技体育和康复健身均衡协同发展,以积极承接中国残联残奥会、冬残奥会国家集训队项目和参加全国残运会及国际大赛为契机,推动残疾人大众体育融入全民健身,省残疾人体育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2021年第十一届残运会冬季项目比赛中,辽宁省运动员在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四个项目中,获得金牌19枚,银牌11枚,铜牌21枚。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辽宁省圆满完成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及冬季两项国家队各项训练保障工作,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备战作出贡献。
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与收获5
快到终点处的一个趔趄让现场观众们为领先的刘子旭捏了把汗。只见他迅速调整,稳住身体,在风中坚持到底,收获了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冬残奥会的首枚金牌。
对训练将满5年的刘子旭来说,这枚金牌是自己努力坚持得到的最好回馈。“我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了,专心比赛,别的没想太多。”刘子旭说。
1997年8月,刘子旭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2008年,在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后,刘子旭单侧下肢截肢,只能靠轮椅和拐杖行动。那时,他一度陷入了无助与无奈中。
改变发生在2013年,这一年年底,16岁的刘子旭被陕西省残联射箭队选中。“这次机会来之不易,让我重燃斗志,也是我运动生涯的开始。”刘子旭说。
由于对射箭项目的陌生与不自信,刚开始,刘子旭常常怀疑自己不适合这项运动。“很感谢我的教练和老师,有了他们的悉心教诲,经过半年刻苦训练,我喜欢上了射箭,成绩也有了较大进步。”
2017年,得知国家残疾人越野滑雪队正在选拔运动员后,怀着对滑雪运动的向往,刘子旭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通过了层层筛选,在2017年10月正式加入残疾人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国家集训队。在经历了不到两个月的训练后,刘子旭参加了在黑龙江亚布力举办的2017年全国残疾人越野滑雪锦标赛。
在此后的比赛中,刘子旭的成绩不断进步。2021年12月,在芬兰举行的残疾人北欧滑雪欧洲杯大赛中,刘子旭取得了冬季两项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拿到了北京冬残奥会残奥冬季两项的参赛资格。
3月5日,在北京冬残奥会残奥冬季两项男子短距离(坐姿)比赛中,刘子旭获得冠军。
“我挺满意今天的发挥。这一路虽然充满了艰辛,但也正是种种挫折和磨炼造就了现在的自己。后面的比赛,我会尽力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我一直坚信生活从来不会辜负一个努力坚持的自己。”刘子旭说。
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与收获6
3月5日,阳光照耀着雪野。在位于延庆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中国选手朱大庆在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女子滑降(视障)比赛中,以1分21秒75的成绩夺得亚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赢得本届冬残奥会首枚奖牌。
患有先天视力障碍,18岁时又因伤错过2008年北京残奥会。越过无数艰难险阻,今天,她终于在家门口圆了自己一个梦。
“虽然我眼睛的外观和其他人没有区别,但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从幼儿园开始我就完全看不清黑板。父母带我去了很多医院,医生们也无能为力。”她说。
“可能老天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吧。2003年一次偶然机会,我参加了中国残联的运动员选拔,我记得当时田径场上有五六十个残疾孩子,一个老师让我们围着操场跑一圈,然后我就跟着大部分人跑了100米,因为我是急性子,当时我就想,妈呀,人好多,我啥也看不清,会不会摔倒,于是我一个人冲到前面,第一个冲过终点。”朱大庆说,一个老师高兴地摸了摸我的头,对我说:“小丫头不错,有点性格!”就这样,我成了一名残疾人田径运动员。
在2007年第七届残运会上,17岁的朱大庆少了份青涩和胆怯,她向往登上最高领奖台。她回忆说,当时带着那个年纪独有的不服输和叛逆完成了比赛,分别拿到100米、200米和400米三块金牌。
“那年我也踏上了国际赛场,参加了巴西的世锦赛,获得了400米金牌,当国歌响起的时候,我内心无比激动,我暗暗告诉自己我爱竞技体育,我感恩身边所有为我们残疾人搭建平台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让我们也可以为国争光,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朱大庆说。
2008年,正当朱大庆准备参加北京残奥会的时候,她的视力急速下降,等到了医院,她被医生告知眼睛晶体马上要完全脱落了,必须立刻手术,不然就彻底没有光感了。
是继续备战残奥会,还是去手术?面对抉择,她选择了接受手术,没能在家门口参赛一直是她的遗憾。
后来,因为有田径基础,朱大庆被推荐到残疾人高山滑雪国家队试训。很快,她在第十届全国残运会高山滑雪项目中获得了回转、大回转和超级大回转的金牌。这一次家门口举行的冬残奥会,她终于没有错过。
“今天是在咱们家门口比赛,特别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把训练的最好水平展现给大家,荣誉感特别强。”朱大庆说。
“我觉得面对困难比面对遗憾简单,所以如果我把所有的困难都简单化,那么我觉得什么样的‘沼泽’我都可以蹚过去。”她说。
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与收获7
冰雪相约,激情无限。当五星红旗、残奥会会旗在国家体育场迎风飘扬,升腾起残疾人运动的光荣和梦想;当冬残奥会主火炬在北京的夜空熊熊燃烧,点亮了全世界残疾人的期许与希望。万众瞩目中,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正式开幕,这是全世界残疾人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全世界残疾人的盛会,更是全世界人民的盛会!
“改变始于体育。”开幕式上,洁白的冰面渐渐幻化成闪烁的星海,浮现过往12届冬残奥会的光辉历史;现场听力残疾人们以手语演“唱”旋律,表达埋藏心间的拳拳深情;不同残疾人家庭的故事真情演绎,传递着绵绵不绝的爱和温暖;盲人运动员在坚持不懈地摸索中点燃火炬,燃起了所有人的梦想和希望……从真挚的情感、浪漫的色彩,到动情的氛围、无障碍的环境,无不饱含着残疾人群体对更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对更包容世界的无尽向往。
自古以来,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团结、进步的美好追求。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这种哲学思想同样突出地体现在残疾人体育之中,体现在残奥运动之中。从1976年在瑞典举行第一届冬残奥会至今,无数残疾人运动员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展现人生的昂扬和顽强,展现体育的精神与魅力,奏响了一曲生生不息的生命赞歌。
雪花纷飞,不会因翅膀受伤停下。开幕式的舞台上,800多名参演人员中约有30%是残疾人;志愿服务岗位上,19名代表性强、有专业能力、具有奉献精神的残疾人默默坚守。自不用说,在追求梦想的竞技场上,一段段百折不挠的人生故事、一个个奋勇拼搏的顽强身影、一次次锲而不舍的艰难突破,用饱满的精神和不屈的品格照亮梦想之美、精神之美、生命之美,诠释人生的价值和奋斗的意义。
世界大同,天下一家。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残疾人体育是残疾人增强体质、康复身心、参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人们认识残疾人潜能与价值、促进社会和谐共进的独特渠道。我们相信,北京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必将向世界展示残疾人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必将把和平、友谊、关爱的种子播撒在更多人的心中,为残疾人赢得更多真诚、理解与尊重。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冬残奥会的筹办也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的缩影。从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法规日益完善,到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的全面建设;从残疾人康复服务的普遍展开,到从对残疾人人性关怀的不断提高;从帮助残疾人口摆脱贫困,到残疾人教育就业工作有效推进,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中国残疾人事业整体发展水平迈上新的台阶。以北京冬残奥会为起点,中国残疾人事业一定能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为更多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这一刻,来自世界各地的残疾人运动员手相牵、心相连,分享体育运动的激情、欢乐与友谊;这一刻,全世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满怀美好未来的憧憬、梦想和希望——
让我们携手奋进,让我们相约未来!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与收获(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