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延川县梁家河村考察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含英咀华 汲取力量
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赴延川县梁家河村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20**年*月*日,我有幸随同办公室组织的团队赴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学习考察,实地学习了解习近平等北京知青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来到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村民打坝淤地、挖井取水、建沼气池、修筑梯田、发展产业,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先进事迹,感受到了梁家河村历届村“两委”班子在党的旗帜指引下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创业、建设美丽乡村历经的艰难困苦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梁家河村的所见所闻,使自己接受了一次思想上的教育、一次精神上的洗礼。现结合自己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对《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学习,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心相连则情必亲。梁家河见证着习近平同志与人民群众声息相通、血脉相连的深厚感情。这次考察学习,最让我深受触动的恰恰就是习近平同志与人民群众之间那种淳朴深厚的感情。习近平同志离开梁家河后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石春阳讲:“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他和我们村里人相处得非常好,感情非常融洽,群众基础非常好,大家都非常喜欢他,愿意和他拉话,他说啥我们都愿意听。”群众为什么愿意亲习近平同志、愿意听他的话呢?就是因习近平同志胸中时刻装着群众、心里时刻想着群众。面对这个贫瘠渗透在每一寸上壤里的陕北小山村,习近平同志带领群众栉风沐雨、战天斗地,“经常一身黄土”打坝、挖井、修梯田,在改变梁家河贫穷面貌的七年艰苦鏖战中与群众连心苦干、真情实干,心心相印、血脉相连,书写了一段生动而感人的历史。这为我们生动地表明:党员干部离人民群众有多近,人民群众就对党员干部有多亲。
吃得苦必成得事。梁家河见证着习近平同志担当发展重任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习近平同志之所以能从“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十五六岁孩子”锻炼成为群众眼里“能吃苦、干实事、好读书的好后生”,正是缘于在梁家河插队的这七年艰苦岁月的反复磨砺,使得他养成了脚踏实地、担当有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可贵品格。学习考察中,一件件实物呈现在眼前、一个个场景令人动容,一桩桩往事感人至深。习近平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群众在村里的沟口打淤地坝,面对这一几百年来不曾实施过的工程,他深入户下做群众的工作,潜心钻研施工策略,详细进行规划设计,“不仅一直在第一线指挥,也一直在第一线劳动,铲土、打夯、搬大块石头砌堤围,始终与群众“一起并肩战斗”,终于完成了村人认为是“劳民伤财,白忙活一场,肯定不成”的工程,坝顶的土地成为梁家河村“最好、最平整,也是最便于灌溉的土地”。还有,建设陕西第一口沼气池、打深水井等重大利民实事,习近平同志都冲锋在前、吃苦在前,担当发展重任,历经千辛万苦,为改善梁家河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做出了巨大贡献。
公生明而廉生威。梁家河见证着习近平同志作为党员干部一心为公、清廉为民的精神风貌。习近平同志为人耿直、处事公道,在梁家河人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梁家河村民梁玉明讲,习近平同志“处事公道,工作扎实”,“敢说、敢做、敢担当。他有一个特点,就是:我说的话,如果有错你们就指出来,我肯定改;如果我说的没错’你们就照着办,不能打折扣。如果是你不对,我就要纠正你,而且不能说一下我就不管了,还要督促你真的改过来。如果有人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不对的事情还要说对,那绝对不行。”正是习近平同志处事非常公正,“对知青也好,社员也好,一视同仁,绝不会做不公正的事”,社员们都信服他。习近平同志用县上奖励给他的三轮摩托换了一台磨面机,为全村人开了个磨坊,还换了一台手扶拖拉机,为全村人耕地、拉庄稼。习近平同志时时处处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他的每一个行动和决策都很务实,都是为老百姓的利益考虑的”,体现了共产党人“一心为公、清廉为民务实的良好精神风貌。
学习的真义在于汲取。今后,我将以赴梁家河学习考察为动元从中含英咀华、汲取力量,升华思想、提升境界,更好地立足自身岗位、做好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