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标扣本学语言——赴上海听课学习心得范文

(作者:空山鸟语7592346时间:2019-10-10 10:31:22)

依标扣本学语言

——赴上海听课学习心得

乐平市实验小学     王丹敏

教学这些年来,我首次同时参加两个教学教研课题的研究,一个是省级课题“依托阅读提高学生言语表达能力教学策略的研究”,另一个是市教研室带领的小学语文“本体性”课堂的探索与构建的研究。说是两个课题,其实不过是一个文本教学内涵的两个外延,在诸多内容上都是相互交织和相互渗透于一体的。之前我们部分老师到乐平八小参加过培训活动,本校丁校长也组织我们多次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愈加觉得如饥似渴,这次有幸赴上海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聚集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语文正本清源”创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感到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从课堂安排上来看,关注学生的语言实践,依标扣本学语言,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风向标,这点与我们目前所研究的两个课题是一致的。所谓“学科核心”“正本清源”,我想这是针对于目前某些现象提出的,主要体现在有些时候我们教师淡化了语言的学习,背离了“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这个根本,离开语言这个本体去架空感悟课文蕴含的人文信息。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掌握了语言,也就掌握了凝固在语言之中、被语言所承载的种种信息。所以此次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比较强调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并进行语言实践。

五节习作课中,大部分都是教材中的习作安排。回想起自己在平时教学中,每一个单元后,都不敢、不太愿意面对本单元的习作,有时是讲完了下一个单元,下下个单元,不得已,赶紧把前两个单元的习作补上。出示习作要求,读读,选几个话题让学生交流下,顶多再出示一两篇范文,好,同学们,开始写吧!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我觉得还是思考得少了,缺少方法的引导。这五节专家的习作指导课,大环节也是这样,可是,“细节决定成败”,之所以他们能引导学生有效高效地进行写作,是因为他们往往能关注细节,能够搭一个个台阶,让学生一步步打开思路,一点点明白写法,一次次有效提高写作能力。张祖庆执教《爸爸妈妈,我有话说》设置了一个情境,童童想随全班同学一起去看望远方的笔友,先口头劝说父母,再写了一封《致爸爸妈妈的信》,通过这封信,学生明白了写信时要“针对事由,有所侧重”“朴实诚恳,见字如面”。此时,再引导学生打开话题,你有什么话想对父母说?并罗列出6点:1、达成自己心愿2、改变父母陋习3、诉说自己委屈4、交流不同观点5、维护自己权利6、其它话题,学生能迅速打开回忆的闸门,激发了表达的欲望。学生自由习作之后,张老师点评学生习作又是如此地巧妙:“这位同学列举了三件事例,在中国,三,就表示多了。”“偷窃者,这个词用得好!”“用反问句,能表达出更强烈的语气。”“我喜欢你用描述的方式写作文。”在三言两语中,学生受到了鼓舞,更重要的是让全班学生明白了怎样的词是好的,怎样的句是好的,怎样的写法是好的。结尾更是有着画龙点睛之效,在学生纷纷诉说自己的烦恼,数落父母的不是时,通过一个小视频《世界再大,都大不过一碗番茄炒蛋》,唤起学生的感恩之情,引导学生在写信时,不要一味地指责,而是在表达对父母爱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让自己的文字有理,更有情,这也是一种表达能力的提高。

这五节写作指导课有很多共通的地方,首先是教师都善于选取合适的点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如张维娜老师通过一段《汉字听写大会》的视频,引发孩子兴趣,再进行了一场现场的趣味听写大赛,让学生及时捕捉内心感受,并记录下来。再如马建明老师先通过一篇下水文《胖!胖!胖!》,诉说自己的烦恼,生动具体,风趣幽默,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仿佛在向学生倾诉,学生也就愿意乐意向别人诉说自己的烦恼。景洪春老师则是通过一则短小有趣的古文,激发学生编写故事的欲望。其次,这五位老师都能针对学生发言或习作中的语言进行有效的评议。何捷老师请一名学生自己的习作片段《说说我自己》,学生开头第一句:“我最大的特色是声音。”如果是我,就这样过去了,何捷老师具有高度的语言敏感性:“有问题,有问题!谁发现了问题?”另一学生:“这句话没说完,我最大的特色是声音大。”这时,何捷老师表扬这名学生,鼓励学生认真听。景洪春老师让学生给文章拟题目,并指出“好的题目应该清楚明白,言简意赅,写一篇好文章,还要有一个好题目,才能吸引读者。”看过一些老一辈的名师教学实录,像于永正、贾志敏等老师,都善于听取学生的语言,根据学情有针对性地鼓励,或者指出问题进行修正。这对我们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的文学底蕴非常深厚,需要我们有倾听的习惯和能力,需要我们能有的放矢地点拨,从而达到规范学生语言,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关注学生的语言实践,不仅仅体现在这五节习作指导课中,其它不同的课型中也有大量的语言学习与训练。赵志祥老师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童谣之后,和二年级学生们一起来编童谣。孙双金老师让学生学写《天净沙﹒春游》,把五言诗改写成七言诗。曹爱卫老师让学生学讲蜘蛛开店的故事。陆虹老师执教《棉花姑娘》时,有学生这样说:“因为燕子吃空中飞的害虫,因为啄木鸟吃树干里的害虫,因为青蛙吃田里的害虫,所以他们都帮不了棉花姑娘。”陆老师先表扬这位学生“都”字用得好,再提出意见,引导学生只用一个“因为”,把这句话说好。

本次活动中还有一个亮点,就是童谣、古诗词、元曲等传统文化的教学,蒋军晶老师的《送别》,孙双金老师的《天净沙﹒秋思》,赵志祥这位老爷子的《童谣童趣》,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送别》,一首百年流传的经典诗歌,学生在这首词与其它三首送别诗对比阅读中,发现了“柳”这一送别诗的经典意象,并与学生探究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那么多送别诗会以“柳”作为意象?除了“柳”,送别诗里还有哪些意象?你还在其它什么诗中读到过这一意象?《送别》这首诗中没有写某人和某人分别,好在哪里?学生不仅在读课件出现的这四首诗词,还提到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提到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由“笛声残”想起了“高山流水”故事中人物用音乐表达情感。学生不仅是在学诗歌,更是在学语言,学诗人是如何使用意象,如何通过语言传达情感。学生通过这一节课知道了,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想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又不想直接表达的时候,就用一些景物、物品等表达,在以后的习作中,也会有意识地运用意象手法。

作为目前正在使用新部编本教材的一年级老师,不得不提的就是两节低年级的课,一节是曹爱卫老师的《蜘蛛开店》,另一节是陆虹老师的《棉花姑娘》。两节课都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以前我个人总觉得随文识字好麻烦,很难操作。可事实说明,音、形、义的结合更利于学生有效地识记汉字,让学生在语境中识字,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复杂,只要我们稍动脑筋,想点办法,就可以做到随文识字。两节课老师都能根据字的特点引导学生采取多样的、科学的方法进行识字。“蹲”“编”“棉”“娘”……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特点,“罩”“燕”这样的字,则出示甲骨文,根据字的字理和演变来识记。在学生识记“罩”字时,教师引导学生组词:“眼罩”“口罩”“胸罩”“耳罩”“灯罩”“床罩”,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通过一个字,认识很多词。这与我在微信中关注的彭峰老师提出的“词串”教学是一样的。有时候,我们让孩子识记生字字形,并不一定要分析字的结构。如果让这个字,在一组词语中反复出现,会加深印象,并且,在组词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理解这个字的意思,积累了相关的词语。在平时的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法。将识字进行整合或归类,才能达到趣味化和实效化的和谐共振。另外,陆虹老师写字教学如何处理给我们作出了好的示范,学生觉得“病”字难写,教师出示两个“病”让,让学生说哪个好看,学生通过观察发表意见后,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描红,练写一个,通过投影,师生评议后,学生再写一个,争取写得比刚才那个更好。就这样,观察、范写、书空、描红、练写、评议、再练写,写字教学的整个过程得到了落实,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当然,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不能完全是识字写字,两位老师在指导朗读、理解感悟和语言训练等方面,都可圈可点。

这些天的学习,每堂课细细听来,我发现教学中隐藏着太多的智慧和魅力。我也在细细思索一些问题,对照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要做的还有很多,要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要提高钻研文本的能力,以此致力于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将此次从名师课堂中体味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课堂,逐步补充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word该篇依标扣本学语言——赴上海听课学习心得范文,全文共有3452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依标扣本学语言——赴上海听课学习心得.doc》
依标扣本学语言——赴上海听课学习心得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