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篇)2023年专题活动斗争精神主题研讨发言、心得体会材料范文

(作者:矽烃蓝ie时间:2023-11-30 08:11:35)

【摘要】(多篇)2023年专题活动斗争精神主题研讨发言、心得体会材料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多篇)2023年专题活动斗争精神主题研讨发言、心得体会材料

2023年专题活动斗争精神主题研讨发言、心得体会材料汇编(8篇)

目录

1.牢记”三个务必“发扬斗争精神.......................................... 2

2.坚持发扬斗争精神防范意识形态渗透............................ 8

3.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13

4.切实强化统计担当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19

5.加强年轻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 22

6.加强干部斗争精神提高干部斗争本领.......................... 27

7.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 35

8.弘扬斗争精神奋进新的征程学习党的xx精神的几点体会 42

牢记”三个务必“发扬斗争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把长期坚持的“两个务必”结合新时代特点进一步丰富拓展,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基本遵循进行了凝练总结。“三个务必”在内容上是辩证统一的,既涵盖了对初心使命的坚定追求,也提出了实践维度的价值取向;在历史语境上则互为补充,以精神品格砥砺初心使命,以斗争精神实现奋斗目标,为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刻警醒、标明方向。

“三个务必”继承了“两个务必”的基本内容,将其凝练为第二条;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放在第一位,凸显了坚守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将发扬斗争精神列入第三条,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十年党成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挑战的经验总结。深刻理解和把握“三个务必”,必须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中把握其形成的历史逻辑,从建设使命型政党中把握其时代要求,从注重发扬斗争精神中把握其实践逻辑。

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是形成“三个务必”的历史逻辑

“三个务必”所回答的是党在新时代如何继续跳出历史周期率这个根本问题,这一回答建立在中国共产党人对继往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之上。在中国历史上,夺取政权之后迅速腐化变质的例子不胜枚举,究其原因都是脱离了所代表的群体。而中国共产党人则是在革命各个阶段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作风,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与一切旧式政治组织的最大区别所在。鉴于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思考,在即将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应当考个好成绩”,并提出了“两个务必”以告诫全党同志。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来时路,把坚守初心使命烙刻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之中。在一大宣言中提出“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并在三大宣言中明确为“我们的使命是……解放全世界的被压迫的民族和被压迫的阶级”,再到推翻“三座大山”,共产党人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历史使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使命任务也不断更迭,但不变的是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奋斗品格。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到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探索,辉煌成就源自于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历史证明,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坚持和弘扬“两个务必”,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使命的坚守,离不开时刻保持的“赶考”精神。这是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推进党的事业前进的历史经验,是形成“三个务必”的历史逻辑。

二、建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是“三个务必”的时代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什么样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了新的时代课题,对此党一直在进行探索。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党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三个务必”,对建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这一时代课题作出了理论解答。

“三个务必”是新时代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大论断。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今后的中心任务,在这个关键时刻提出“三个务必”,针对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风险和挑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历史方位、形势任务以及继续发展必须要坚持的基本原则、精神状态进行深入思考后作出的重大论断。

“三个务必”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提出,自我革命是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一项具有全局性、开创性的工作”,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支撑。在新征程上要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三个务必”贯彻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全过程。

“三个务必”是新时代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自我要求。任何一个政党都会在发展中遇到自身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系统论述,将其凝练总结,列入“三个务必”基本要求之一。当前,中华民族遇到的困难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必须要保持大党独有的清醒与坚定。最首要的就是要确保全党团结统一,确保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团结统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最大优势。

三、新征程上注重发扬斗争精神是“三个务必”的实践逻辑

实现伟大梦想需要进行伟大斗争。古人讲,志不强者智不达。革命战争年代,党带领人民同国内外强敌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才建立了新中国。建国后,面对美帝国主义在家门口的挑衅,志愿军英勇战斗,打出了新中国的威望。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打响了全面脱贫攻坚战,在中国大地上彻底战胜了绝对贫困。这些实践说明,只有依靠斗争才能赢得未来,唯有坚决斗争才有出路。

“敢于斗争”是新征程上迎接挑战的必然要求。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发展的本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这一过程不会是自然而然的,而是要克服困难才能取得的。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敢于刀刃向内进行自我革命就是新时代斗争精神的最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任何压力下吞下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发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在危难面前敢于迎难而上,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没有特殊利益的政党,始终以人民为坚实后盾。

“善于斗争”是增强历史主动的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的斗争……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本质上深刻理解“斗争精神”的含义是掌握斗争本领的关键,斗争精神的本质就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的问题,是考察党员干部是否树立底线思维,能否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动真碰硬的根本问题。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要善于斗争,就必须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与底线思维。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就很难在日益激烈的复杂挑战中保持底线思维,一些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的本质就是党性原则的缺失。要掌握过硬斗争本领,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增强斗争本领,以不断提升的理论和科学知识为基础,才能有效化解新的挑战。要时刻保持斗争意识。社会主义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存在的困难之复杂,自觉树立起斗争意识,提高斗争本领,锻造斗争风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踔厉奋发、砥砺前行。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三个务必”包含着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体现着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彰显着敢于斗争的行动品格,是新征程上夺取新的伟大胜利的行动纲领。全党同志要坚持“三个务必”,将党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保持并弘扬下去,以敢于斗争的奋斗姿态和自我革命的使命担当,为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防范意识形态渗透

习主席深刻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当前,美西方为阻遏中国发展,不断调整意识形态渗透手段,加大对我进行价值观输出和政治制度渗透。我军始终是美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目标,必须时刻保持政治清醒和敏锐嗅觉,识破敌对势力拱火、歪曲、丑化等惯用伎俩,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提高鉴别力、抵抗力,防范“政治转基因”。

一、坚决抵制粉饰“正义”“先进”的政治冲击

美西方惯以抬高自己价值观、贬低他人价值观的手段,一方面把自己打扮成解决世界各国问题的“神医”,另一方面则着力丑化、攻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对于本国内部的种族对立加剧、枪械暴力泛滥等问题选择性无视,毫无底线、不遗余力地在国际上曲解和贬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炮制和散布大量针对中国的虚假信息,对中国进行“有罪推定”式的抹黑和攻击,把我国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国普遍出现过的问题一律归结为“不如西方民主”。审视网上不少“要是在国外就不会这样”的论调,抵制政治冲击已刻不容缓。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夯实信仰“压舱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从政治高度把握理论武装新使命,从战略角度贯彻理论武装新要求,提高认识水平,拓宽视野格局,补足精神之钙,炼就“金刚不坏之身”,以真学促真懂,以真懂促真用,切实以理论武装凝心聚魂。二是加强政治教育,筑牢思想“防火墙”。把反制美西方价值观输出的紧迫感重要性突出出来,把常态抓好意识形态教育突出出来,用好官媒官微、发言人回答等权威言论,引入最鲜活最生动的时事案例,及时有效引领官兵理直气壮批驳错误观点,增强识破有害信息能力,帮助官兵澄清模糊认识、分清是非界限,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三是加强实践历练,增强政治“免疫力”。大力加强新形势下政治训练特点规律的研究,敢于并善于让官兵在大风大浪的考验中、在急难险重的磨练中、在复杂尖锐的斗争中,锻炼把握方向站稳立场、明辨大势坚持原则的实践能力,积累意识形态斗争经验,不断丰富反制美西方价值观输出应对智慧,强化官兵抵制意识形态领域侵蚀的“肌肉记忆”,切实提高政治斗争能力。

二、理性跳出预设“美标”“欧标”的评价陷阱

随着大量美西方声音涌入,一些领域评价体系一度出现只重“洋气”、不循国情的苗头,将“西方承认不承认、西方赞成不赞成”视为标准,以参加国际评奖、获得国际认可为荣,唯“美标”“欧标”是瞻,致使社会上不少人产生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好东西的“晕轮效应”,官兵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近年来一些事件提醒我们,美西方对我的渗透影响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亟需着力纠正、坚决制止。一是清醒认识,站稳自信自立观点立场。在对比国内发展进步、中外发展成就中,准确把握“东升西降”的发展大势,深刻认清“东治西乱”的社会现状,从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深刻感悟党领导人民走向富强的决心和能力,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旗帜鲜明讲政治,矢志不渝跟党走,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决策部署,锚定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二是边缘对待,弱化外域评价影响程度。降低各类宣传报道对美西方标准的追捧热度,全面报道美西方设标评奖的真实用意,深入揭批部分评价体系的“两面性”“反华性”,客观审视美西方评价的实际价值,秉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理念科学引用,对冲认知层面对美西方的盲目崇拜,从源头避免“西方月亮更亮”的现象发生。三是换道超车,打造中国特色评价体系。跳出美西方蓄意渲染的认知迷雾,不坐到别人设计好的凳子上展开辩论,在关键领域、“卡脖子”地方重点用力,同步打造非对称“杀手锏”,以各领域、各行业的突破领先,支撑形成一批体现专业权威、引领行业发展的中国版标准,通过客观公正评判、积极广泛宣传逐步构建起自主评价体系,彻底挣脱对手话语牢笼。

三、有力回击肆意“抹黑”“歪曲”的舆论攻击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其在信息领域的强势地位,对我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的政治宣传和价值观输出,通过其控制的全球性电台、网站、媒体刻意丑化我党我军形象。面对敌对势力大肆进攻的舆论阵地,必须积极抢占、有力回击,防止杂草丛生、霉菌疯长。一是揭批“双标媒体”的丑陋嘴脸。对于“无底线”“不要脸”式的编造捏造,采用亮明事实、还原现场等方式,一针见血指出BBC等媒体“阴间滤镜”“局部放大”的拙劣伎俩,及时消除“先入为主”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升官兵对官方辟谣的信服度。积极利用“美警察暴力”“俄亥俄州氯乙烯泄漏”等热点事件中,美西方媒体集体失声的现实真相,贴牢“双标”“不实”标签,推倒美西方媒体公信力。二是消除“汉奸败类”的毒瘤隐患。深入起底享受美国“特殊资助”并为美国“特殊任务”服务的“公知”“大V”,依规严肃处理,形成强大震慑。同时,深刻汲取“毒教材”的问题教训,加强对管思想、管人才等要害岗位的政治审查,纯正风气、净化队伍。三是强固“依法回击”的法律支撑。健全完善规范舆论领域的法律规定,构建以刑法为基础、专业领域法律为补充的法律体系,依法向牵强附会、夸大其词、蒙蔽诱导、捏造谣言等行为亮剑,大张旗鼓为正能量、主旋律撑腰,增加违法成本,维护合法权益,确保舆论活动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序开展。

四、积极抵制包装“流行”“时尚”的文化渗透

美西方将其政治观点加以美化,隐藏在影视广播节目中对我实施渗透,并通过歪曲化、夸大化、倾向化的描述,使一些社会事件高度政治化,从而达到污蔑我国政府形象、丑化社会主义制度,最终以文化殖民方式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目的。从当前紧迫形势来看,我方亟需扭转文化领域被动应对局面,争取斗争主动、塑造较量优势。一是抵御不良文化渗透。从政治、经济、文化、国家安全等各个角度分析输入文化的借鉴价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时刻警惕美西方通过娱乐产业、学术理论进行的文化渗透,抵御对中国文化底蕴的解构,防止西化价值取向的蔓延,强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阵地。二是宣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刻领会坚持“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更加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深挖传统文化的精神富矿,积极搭建宣传展示传统文化的平台,把优秀的文化用青年官兵乐于接受的形式呈现出来、普及开去,打造特色军事文化品牌,发挥启迪熏陶、教育引领的积极作用。三是建立防范机制系统。充分认清“明战”与“暗战”形势动向,用好大数据、云分析等信息技术,创新风险感知、文化监管方法手段,能够第一时间探测问题,及时拿出应对策略,将不良影响和可能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形成风险可控、立体覆盖的文化防控网。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其中第五项原则就是“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明确了发扬斗争精神对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发扬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宝贵品格,是对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新时代我们党开创未来的实践要求。

一、发扬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

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者的精神底色。马克思恩格斯是伟大的革命家,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不懈斗争。“马克思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恩格斯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马克思毕生的使命就是为人类解放而奋斗。《共产党宣言》全文数十处用到“斗争”一词,充满了斗争精神。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命题。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是在谋求全人类解放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特质。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马克思主义具有斗争性革命性的丰富内涵和理论品质。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思想,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发扬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必然要求。矛盾反映了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其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对立统一就是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解决矛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斗争的过程。坚持斗争精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在斗争中要把握好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斗争促进统一,实现矛盾的积极转化,引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因此,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要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

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政治品格。我们党信仰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正是基于这样的信仰、立场和根本宗旨,马克思主义政党具备了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政治品格。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者不懈斗争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和发展的历程都充满着艰辛斗争。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抵御外敌入侵、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中进行艰苦卓绝斗争,毛泽东同志勇于开拓的非凡魄力和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都是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磨练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坚持敢于斗争,积极面对和解决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种风险挑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方面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管党治党中存在的党内消极腐败问题等,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彰显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格。

二、发扬斗争精神是对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发扬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百年党史充分表明,发扬斗争精神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斗争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一不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弘扬斗争精神,保持不惧危险、勇敢向前的精神风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开展改天换地的社会实践,共同谱写了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等一曲曲精神赞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带领人民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发扬斗争精神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毛泽东同志在瓦窑堡会议上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艰难险境中敢于斗争的鲜明政治品格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那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斗争精神支撑,我们党才能将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才能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闯关夺隘,击退上百万敌人的围追堵截,才能在朝鲜战场上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才能以非凡的魄力和勇气拉开改革开放的大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可以说,没有顽强的斗争精神,就没有新时代的辉煌成绩。斗争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战胜困难和挑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三、发扬斗争精神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开创未来的实践要求

斗争精神是我们党赢得过往胜利的重要法宝,也必将是我们党赢得新的伟大斗争的有力思想武器。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发展稳定也开始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矛盾和问题无止境,解决各种问题的实践也无止境,斗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同样也需要持续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斗争”一词出现了22次,斗争精神贯穿始终,这充分说明了敢于斗争是战胜风险挑战的前提,善于斗争是战胜风险挑战的保障。

实现伟大梦想需要发扬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将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新时代,我国社会越向前发展,遇到的新问题只会更多,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面对惊涛骇浪,面对变局危局险局,广大党员必须弘扬“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斗争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斗争精神的深刻阐述,为全党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

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需要发扬斗争精神。斗争是提高政党素质、能力和水平的关键因素。当前,我们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仍然很严峻。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还面临不少顽固立场和政治方向上模糊动摇等行为作坚决斗争,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理想信念上,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和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地位的错误思想言论作斗争,与理想信念丧失、党性观念淡薄的现象作斗争,与各种诋毁马克思主义、质疑和否定改革开放、歪曲和模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错误言论作斗争;在作风建设上,要着力正风肃纪,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与脱离群众、损害人民利益的特权思想和行为作斗争,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作斗争。

确保国家安全需要发扬斗争精神。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要通过不断发扬斗争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西方敌对势力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图谋,如果对这些危险视而不见,国家和群众的利益就有可能受到严重的损害,甚至危害国家安全。党员干部要保持斗争精神,坚决抵制、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维护国家安全,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严密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切实强化统计担当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郑重地提到了全党面前,并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深刻理解和践行这一重大政治要求,对于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强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统计担当具有重要意义。

一、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和政治优势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在斗争中开辟新局面、闯出新天地的历史。可以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特质,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看家本领和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全党同志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回顾新时代以来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十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面对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围堵和打压,面对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自然界的重大风险和挑战,正是依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从容应对,团结带领全党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才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获得了历史性成就,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纪元。

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统计调查工作者的重大政治责任

统计调查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综合性基础性工作,是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计调查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办法》《规定》《监督意见》),建立完善了统计法制体系和监督机制。但是,由于个别地方政府领导错误政绩观作祟,对统计数据横加干预,加之一些统计调查工作者缺乏斗争精神、抵制不力等问题,导致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现象屡禁难绝,统计生态还没有得到完全净化。

可见,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维护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公信力任重而道远,必须进行长期艰巨的斗争。作为统计调查人,要做到讲政治,做到“两个维护”,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把防惩统计造假、提高数据质量作为“对党忠诚、为国负责”的具体体现,在与统计弄虚作假的斗争中始终做到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勇于交锋、敢于亮剑,充分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这是我们的重大政治责任。

三、统计调查工作者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

敢于斗争,就要有正气、有底气。坚持依法依规开展统计调查工作,理直气壮落实国家调查制度,做到不畏强权、不惧压力,在重大原则性问题面前不退缩不让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同时,要高标准、严要求做好自身工作,做到客观公正、心底无私,既不违规操作、弄虚作假,又不滥用权力、以数谋私,确保基础工作扎实,数据质量可靠,说得起硬话,经得起检查,否则,就可能在压力和质疑面前,心虚气短,放弃原则。

善于斗争,就要增强斗争本领,提高斗争艺术,最重要的是通过增强工作规范性、提高数据真实性,在斗争中始终占据主动。要坚持党建引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强化统计调查工作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要加强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扎实搞好业务培训、样本管理、网点建设、辅助调查员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提高源头数据质量;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强化数据直接采集和平台监控,防范人为造假;严格数据质量监督检查,扎实开展统计造假专项治理行动,对违法违规现象力求早发现、早预警、早整改,抓早抓小,及早消除问题苗头和质量隐患;要切实规范数据评估,减小自由裁量权,增强客观性和公信力,向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做好数据分析解读,求得理解和认同。通过这些措施,掌握主动权,让统计造假无处遁行,逐步营造崇法唯实、风清气正的统计调查环境。

加强年轻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明确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强调“唯有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才能赢得尊严、赢得主动,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年轻干部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如何涵养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是新时代培养锻造年轻干部必须认真回答的重要课题。

一、在坚定自信中增强斗争勇气

中华民族史是一部光辉灿烂的斗争史。从古至今,斗争始终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斗争精神是涵养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重要源泉。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争取独立解放运动、维护祖国独立完整,凝聚起中华民族团结爱国一致对外的民族精神。可以说,没有斗争就没有中华民族史。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是对中华民族斗争精神的精准概括和最好诠释,是先辈留给我们最丰沛的精神力量。

百年党史就是一部用斗争书写的奋斗史。我们党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新时代开展伟大斗争战胜各类风险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保持坚决的斗争精神,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发生历史性变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一仗接着一仗打,经受住了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全党同志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二、在审时度势中把握斗争主动

把握“近与远”,保持斗争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临的风险和考验一点也不比过去少,要求我们投入更多精力、采取更实举措,立足当下、精准发力,有力有序推动各类问题得到高效解决。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将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唯有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才能最终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把握“主与次”,讲求斗争艺术。斗争是一种艺术,讲求重点和方法。当前的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周边环境敏感复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进行斗争,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统筹兼顾,善于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深入了解当前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把自身从事的工作和大事要事联系起来,把主责主业和破解难点堵点痛点联系起来,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以破解主要矛盾带动次要矛盾得到解决,从而不断赢得斗争的全面胜利。

把握“危与机”,掌握斗争策略。斗争是一种辩证法,讲求规律和策略。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新困难、新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解决了长期积累和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对冲了疫情带来的重大冲击。进行斗争,要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否则就会在斗争中陷入被动、失去主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以辩证的思维看待新机遇新挑战,以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新活力,以乡村振兴新动能拓展三农工作新局面,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三、在担当作为中锤炼斗争本领

加强理论淬炼,筑牢思想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斗争起来才有底气、才有力量。年轻干部要舍得花精力学,只有倾注精力,坚持深耕深植,才能从理论学习中获得斗争知识、智慧、力量。要全面系统学,既全面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也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及时跟进学,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时刻保持和发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要深入思考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研究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作为理论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做到学思结合、学深悟透。

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开展伟大斗争,需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支撑。广大年轻干部要念好马克思主义“真经”,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提高斗争意识、增强斗争本领紧密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地涵养政治洞察力和政治领悟力,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真正赢得尊严、赢得主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坚持养成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的“纲”与“魂”。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坚持真理。

注重实践锻炼,增强智慧之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日常工作是年轻干部发扬斗争精神、锤炼斗争能力的实践场。在做每一项工作前,首先要搞清楚底线在哪里,风险在哪里,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最好的结果要什么。只有在日常工作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才能真正发展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重大考验对比日常工作,往往具有突发性、紧迫性的特点。年轻干部应敢于担当、知难而上,主动到重大斗争一线去经受锻炼,真正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强化专业训练,汇集本领之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对干部驾驭和处理复杂问题的专业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提升斗争本领,领导现代化建设,更好地应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风险考验,既是政治性要求又是专业性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工作要有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年轻干部要把斗争作为一门科学、一种专业,把握其规律与特点,涵养专业精神、培育专业思维、提高专业素养,熟练掌握提高斗争本领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要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掌握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知识新手段,丰富斗争本领“技能包”。

加强干部斗争精神提高干部斗争本领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这个历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国内外局势日益复杂的情况下。正是在这种压力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号召全党同志要做到“三个务必”,包括“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提出“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体现了对党员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的突出强调。这是在党中央审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所做的要求。

一、准确领会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内涵,善于用斗争手段维护所在领域安全

准确领会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内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安全的范围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国家安全体系包括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等,是一种建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基础上的中国式现代化,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国家安全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中来把握的坚定决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百年大党应对未来风险挑战的姿态,中国作为世界经济总量稳居第二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身体量已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行稳方能致远,将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就要把各种安全风险因素都充分纳入考虑范围,进行系统推进,不疏漏、不轻心。

干部要找准自己所在领域安全的薄弱点。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传递出以忧患意识应对不确定性的决心。广大干部要紧紧围绕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牢记“国之大者”,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以来,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有力应对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这一系列成绩鼓舞人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家安全涉及所有领域和所有方面。报告所指出的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干部要对自己所在领域安全的薄弱点注意排查,做到了然于胸,随时准备斗争。

通过思想淬炼,用斗争手段维护所在领域安全。对新时代干部来说,要不断加强思想淬炼,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中央对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和部署应该转化为每一位干部的自觉行动,不断创新完善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机制措施。广大干部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对自己工作领域的薄弱点平时注意加强保障,关键时给予特别维护,严防死守不出现重大漏洞,一旦出现安全危急事件要坚决斗争到底。

二、在国际场合和对外交往交流中发扬斗争精神,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制度

在国际场合和对外交往交流中发扬斗争精神。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深切地认识到,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我国来说,近年来香港局势动荡变化,“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台湾事务等,都是国家安全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在党的二十大期间召开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外交部党委委员、副部长马朝旭指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外交的鲜明特点。这是基于近年来中国面临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而凸显的一个特点。面对严重挑衅,我们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展示了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独”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

干部要掌握国家主权和利益的敏感点。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在对外交往中必须挺起胸膛,为中国主权和利益而斗争。广大干部必须对这一形势有认识、有准备,在事关国家主权的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以坚定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础上,增加了“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道不变、志不改”,其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根据现在的世情国情对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补充。今后面临的局势更加复杂,避免“卡脖子”,增强科技、教育、粮食、能源等各个主要领域更加自立自强势在必行。

通过政治历练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特别是面对外部讹诈、遏制、封锁、极限施压,我们坚持国家利益为重、国内政治优先,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展示不畏强权的坚定意志,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广大干部要正确认识和深刻领会党中央对国际形势和中国利益的重大判断,增强志气、骨气、底气,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中国在国际社会旗帜鲜明地反对保护主义,反对“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反对单边制裁、极限施压,既是为了维护国际社会基本准则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也是为了维护我国自身利益。因此,广大干部要警惕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对我国利益的现实或潜在的危害,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铭记于心、见于行。

三、在重大公共危机面前迎难而上,培养强大的公共危机治理能力

在重大公共危机面前迎难而上。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广大干部要深入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危机治理能力的本质是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新时代以来,我国境内重大公共危机多次爆发,其中以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疫情最为典型。面对这些重大公共危机,党中央坚决担负起主要责任,统筹部署,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紧密团结人民群众,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面对新冠疫情,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总结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在抗疫过程中,无数干部身先士卒,迎难而上,创造出可歌可泣的优秀事迹,成为新时代精神的宝贵写照。

在公共危机发生的脆弱点上直击要害。在重大公共危机发生时,党和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危险,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重大威胁,各种传言、流言、谣言满天飞,遭受危机冲击的人群陷入极大的心理恐慌。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有效地进行危机治理和保护安全考验着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相关领导干部要迅速一线指挥,找到问题的关键点,从整体上进行斗争和解决。在新冠疫情的发展走向极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党中央所采取的动态清零总方针,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重大积极成果。广大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新冠疫情带来的巨大风险挑战,耐心地做好群众工作,将新冠疫情斗争中所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在专业训练中培养强大的公共危机治理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这里提出一种重要思路,就是治理危机要以预防为主。危机事件的一大特点是不确定性,发生的时间、地点、形式、后果都高度不确定。干部的常规工作做得扎实有效,危机事件的发生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重大危机治理涉及面很宽,除了事前事中事后区分之外,还有核心处置和外围支持之别。比如,在新冠重大疫情治理中,所有干部都积极参与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干部危机治理培训工作得到大幅度加强,大批干部在党校(行政学院)等受到专业训练,在抗疫这类急难险重突发危机治理中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

四、在各种不确定难预料因素面前居安

在各种不确定难预料因素面前居安思危。人类社会因进入深度全球化和全面信息化而联系越发密切,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不断发生并影响全球。当前,俄乌战争引发的国际对抗和能源短缺等危机层出不穷;美国不断升级贸易和技术措施,壁垒越树越高。这些重大事件都带来国际社会的震荡,对中国的影响也非常显著。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着全体干部。国内和平和稳定局面维持至今,不少干部生活富足、工作安逸,开始产生精神懈怠问题,表现为对潜在危机不敏感。但国内外危机仍然波云诡谲,万不可掉以轻心。“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因此,领导干部务必要随时保持应付意外事件的准备,常备危机意识。

在各种危害安全的风险点做到有效识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经济、重大基础设施、金融、网络、数据、生物、资源、核、太空、海洋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这一体系建设体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涉及领域的广泛性,各个领域的干部均可能涉及安全保障。在干部管辖范围内的各种危害安全的风险点,包括政治安全风险、生产安全事件、群体性事件、自然灾害等等,都要纳入识别和监测之列。干部是我党治国理政的执政骨干,干部识别风险点的意识和能力对国家安全具有关键影响,对这一点要常抓不懈,不能有丝毫懈怠。

在实践锻炼中随时准备应对各种重大风险考验。2022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因此,干部要深刻理解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坚持底线思维,在实践中进行锻炼,随时应对各种重大风险考验。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党中央对此始终保持清晰认识,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中国古语“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形容路途漫长充满险阻,但走下去终将到达,广大干部对重大风险考验也应有此决心和信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广大干部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新时代新征程,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义无反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种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与中共党史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武装斗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新时代的干部要在新形势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高素质专业化队伍支撑。

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带头担当作为,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如何理解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重要意义?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应如何增强斗争本领?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就此专访了xx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xx。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反复强调,全党同志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发扬斗争精神的重要意义?

xx:强调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不仅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与发展,更是我党敢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勇于自我革命的一份庄严宣告。

从历史逻辑来看,坚持和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宝贵历史经验。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富有斗争精神的伟大民族,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伟大的斗争史。我们党早期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让人民当家作主,靠的是在斗争中不畏险阻、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靠的也是斗争精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依旧是凭借着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始终为人民的福祉而斗争。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也正是伟大斗争的结果。党的二十大给我们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战略蓝图,目标十分远大,任务更是无比艰巨,这就更加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

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有着极为深厚的理论根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看,世界充满着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斗争则是解决矛盾、转化矛盾的根本方法。我们说坚持敢于斗争,就是敢于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并在此基础上敏于发现矛盾、善于分析矛盾、勇于解决矛盾,这样才能不断推动事物的发展前进。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看,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离不开无产阶级的斗争。无产阶级必须在自己政党的领导下,制定正确的政策和斗争策略,把斗争引向深入,通过自我革命才能始终维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是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心骨。

从实践逻辑来看,发扬斗争精神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总结新时代十年来的成就和经验,极为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始终保持了进行伟大斗争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假如没有这种状态和姿态,非但难题难以破解,很多想办的大事可能都办不成,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就更谈不上了。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重大时代任务,对新征程上进行伟大斗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记者:作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如何体现斗争精神的?

xx:在确定党的二十大报告框架方案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就要求,报告“要充分体现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气神,各方面战略谋划和工作举措都要直面矛盾和问题”。

细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一个非常明显的感受就是斗争精神贯穿始终。首先,报告中“斗争”一词出现了22次,涉及的内容包括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反腐败斗争,军事斗争,等等;15次提到“反对”,包括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毫不动摇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以及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等等。上述这些表述,都直接体现了斗争精神。

在这一基础上,斗争精神充分体现于报告各部分。例如,报告在标题、主题中都突出了团结奋斗,强调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斗争精神,始终是内嵌于团结奋斗之中的。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团结,是有原则的团结,不是一团和气,更不是团团伙伙,而是必须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同各种错误言行作斗争,在斗争中巩固和增强团结。我们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就必须发扬斗争精神,从思想上行动上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融入团结奋斗全过程。

又比如说,在报告第二部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些都为推进伟大斗争指明了方向。而其中的“六个必须坚持”的第一个——“坚持人民至上”就明确了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并非为一己之私而斗争,而是为人民利益而斗争,正是因为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才能够广泛凝聚斗争伟力。伟大斗争的成效,归根结底要看是否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再如,报告指出,“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这种斗争,尽管不同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流血牺牲,但是体现着敢于尽职尽责、担当作为、苦干实干、善作善成的实际行动,体现为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坚定不移地去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我们如何理解“顽强”一词的深刻意蕴?要做到顽强斗争,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xx:之所以会强调“顽强斗争”,是基于我们面临的斗争,在当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显著特征。在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涵盖的领域是广泛的,触及的利益格局调整是深刻的,涉及的矛盾和问题是尖锐的,要突破的体制机制障碍是艰巨的,进行伟大斗争的形势更是复杂的。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习近平总书记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我国发展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各种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因素交织叠加在一起,加大了工作难度”,提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等等。这表明在新征程上,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指向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的斗争,是实现新的历史创造、完成新的历史使命、作出新的历史贡献的斗争,总而言之是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就是明确告诉广大党员和干部,我们在新征程上,在多个领域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绝不是短期的、虚幻的,更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在重大风险、强大对手面前,必须摒弃一切畏首畏尾、一切消极懈怠、一切瞻前顾后,来不得半点幻想。不管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都必须毫不畏惧、绝不退缩。

记者:新征程上,党员领导干部应如何提升斗争本领?

xx:要掌握科学理论,坚定斗争意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斗争起来才有底气、才有力量。”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最根本的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掌握核心要义,领会精神实质,把握丰富内涵,贯彻实践要求。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去应对风险挑战。

要站稳人民立场,把准斗争方向。广大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住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正确方向,坚决做到在各种重大风险考验面前,保持头脑特别清醒、立场特别坚定,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

要明确斗争本质,把握斗争规律。要在工作中学习善于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要根据形势需要,把握时、度、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

要着眼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锤炼担负领导现代化建设使命的专业能力。要围绕完整准确坚持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有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思维、专业精神、专业方法,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努力使自身素质能力跟上党中央要求、跟上时代步伐、跟上事业发展所需。要积极研究新形势下斗争的新形态、新特点、新手法,如意识形态斗争、金融领域斗争、科技领域斗争等,有针对性地提升本领。要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多经历“风吹浪打”,多捧“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不断砥砺斗争精神,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斗争中学会斗争。

弘扬斗争精神奋进新的征程学习党的xx精神的几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就弘扬斗争精神的问题,本文谈几点认识。

一、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历史传承

中国共产党人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成长,在斗争中磨砺发展壮大。斗争精神伴随党的百年历程,贯穿于革命战争、国家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等各个时期,传承久远,内涵深厚。

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格。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先进性与纯洁性源于坚持不懈的拼搏斗争。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型政党,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全人类谋大同的历史使命,更是具有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旗帜上,彰显出鲜明的斗争品格,形成“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建党精神和一系列优秀品格,带领人民洗刷历史屈辱、铸就百年辉煌。

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源基因。泱泱华夏,源远流长,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重要支撑,是中华儿女不向磨难低头、不向命运妥协的精神滋养,这一精神牢牢浸透在我们的民族基因中,持续释放出强大力量。中华民族的斗争精神最早可以追溯于远古时期,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的广泛流传,充分展现出远古人们不惧任何困难,直面人生挑战的无畏气概。随着社会发展,中华民族的斗争精神不断拓展深化,底层人民开展的反抗暴政的斗争,民族英雄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紧密相系,都是中华民族斗争精神的生动写照。这种斗争精神呈现出一系列非凡特性:一是时代性,随着社会发展和矛盾变化,斗争指向与方式也发生着改变,彰显出进取品质;二是集体性,地理环境影响主流文化,形成群体、协作的基本价值,强调集体责任共担和集体力量发挥。三是人民性,纵观中华民族斗争史,无论是与自然相搏、反对暴政,还是追求自我修炼,都是基于民本思想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三是百年征程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党的百年历程充满各种各样的危机挑战和艰难困苦,正是凭借着敢于斗争的品格,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经受一次又一次考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回顾历史,从身处白色恐怖的环境到拥有九千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从饱受欺凌的困苦到独立自主的人民共和国,从一穷二白的薄弱基础到全面小康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个个奇迹的创造离不开发扬斗争精神、解决矛盾问题、突破发展瓶颈的奋斗。这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品格,成为党鲜明的特质与优势。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斗争精神回应社会发展中的矛盾问题,审时度势、果敢抉择,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并通过加强党员干部斗争意识和斗争本领,强化党的自身建设。

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一方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甚嚣尘上,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所引发的网络安全、虚拟经济、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日益凸显,国际局势变中存危,迫使我们积极应对、勇于斗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但新的矛盾问题也在不断涌现,要求我们发扬斗争精神,以此作为应对矛盾困难的有效手段与方式,团结人民以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二、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时代特色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持久斗争,中国共产党以坚定的斗争立场、坚定的斗争决心、无畏的斗争品格、强大的战略定力,不断攻坚克难,赋予斗争精神以深厚中国特色和鲜明时代要求。

一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的严正立场。严正立场,是伟大斗争的前提条件和出发点。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在力量微弱的条件下,果断制定“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的革命纲领,向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宣战,担负起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之局面,党带领人民以雷霆万钧之势扫荡残敌,恢复国民经济,制定内外方针,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有效回应了来自各领域的风险挑战。十年“文革”结束后,我们“勇破困局”,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攻坚克难、开局谋篇,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面对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党始终以强烈责任担当和巨大政治勇气亮明立场、亮剑出击。

二是在歪风邪气面前激浊扬清的坚定意志。坚定意志,关系到能否以强大的精神状态坚持斗争、克敌制胜。只有坚持以正气压倒歪风邪气,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朝着健康方向发展。腐败问题是最大的“歪风”,对党长期执政形成突出威胁,因此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的重大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决心与魄力推进反腐败斗争,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找寻到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落实八项规定,深化纠治“四风”,一体推进“三不腐”,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使腐败问题实现由“形式依然严峻”到“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的大转变。我们党对于腐败分子、黑恶势力零容忍的态度和绝不姑息的斗争,确保了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同时,面对西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的严峻挑战,面对国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蔓延腐蚀,党领导人民保持坚定意志和斗争精神,同阻滞中华民族复兴的各种势力和歪风邪气斗争到底。

三是在荆棘密布面前迎难而上的无畏品格。无畏品格,是伟大斗争的内在要求和致胜要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我们党始终保持在荆棘密布面前迎难而上的无畏品格,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譬如,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疫情防控阻击战、攻坚战不断取得新胜利;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蓝天白云”替代了“雾霾缭绕”,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可以说,我们党思路明晰,目标明确,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顽强意志和无畏品格,攻克一个个历史难题,取得一个个新的胜利。

四是在波诡云谲面前初心如磐的战略定力。初心使命和战略定力,是我们党在斗争中不断取胜的重要因素。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成为党进行一切斗争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新时代党进行伟大斗争紧紧围绕初心使命,贯穿于斗争全过程。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社会主要矛盾之“变”反映出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也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初心和使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在每一个关键阶段、每一次重大关头,我们党都紧紧团结和依靠人民,战胜接踵而至的风险挑战,不断夺取伟大斗争的新胜利;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以胸怀天下的格局和担当,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和造福世界人民。这一切,都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初心使命和强大的战略定力。

三、共产党人弘扬斗争精神的使命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征程上,共产党人担当历史使命,弘扬斗争精神,团结和带领人民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一是弘扬斗争精神,更好推进国家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在新的条件下更好地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强化教育科技人才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落实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一切,都离不开新的伟大斗争的有力支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充满着各种矛盾问题和风险挑战,我们必须知难而进、迎难而上,通过不断增强伟大斗争精神,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内外阻力、矛盾问题和风险挑战,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二是弘扬斗争精神,切实筑牢安全保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在新的条件下更好地加强军队国防建设、推进祖国统一、发展外交事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为坚实的内外保障。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风险挑战和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要求我们通过增强斗争精神予以有效应对。我们要科学预判国内外形势,更好弘扬斗争精神,增强应急处突能力,直面和应对好来自各方面的矛盾、问题和挑战,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斗争实践中提升本领,保障和推进事业发展。

三是弘扬斗争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为事业发展提供根本保证。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领导和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挑战新要求,“四大考验”“四大危险”依然存在且形势复杂严峻,要求我们以伟大斗争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斗争精神和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强化斗争意识,锤炼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斗争中打赢反腐败攻坚战持久战,克服怠惰、懒散、安逸、自满等消极心态,消除各种隐患、风险和挑战,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可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按照总书记要求,更好弘扬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强化斗争意识,提高斗争本领,以斗争激发昂扬斗志,以斗争增强胜利信念,以斗争战胜内外挑战,把握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在应对挑战中超越提升,在伟大斗争中实现梦想。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多篇)2023年专题活动斗争精神主题研讨发言、心得体会材料范文。

word该篇(多篇)2023年专题活动斗争精神主题研讨发言、心得体会材料范文,全文共有26540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多篇)2023年专题活动斗争精神主题研讨发言、心得体会材料.doc》
(多篇)2023年专题活动斗争精神主题研讨发言、心得体会材料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