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廉政教育演讲稿范文
大学生廉政教育
——行“廉洁”之事 做“清白”之人
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廉政教育的内容,我们进行廉政教育的目的,既教导大家廉洁做事,也希望大家清白做人。“廉政”这个词,同学们应该不会觉得陌生,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深刻认识到廉政教育对于强化党的领导、扩大党的影响、纯洁党的队伍有着突出作用。不论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廉政教育始终受到我们党的高度重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廉政”新的理念、思路和举措,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取得了重大成效。
“廉政”这个字眼很多时候总是伴随着“反腐”一同出现,那么,什么是“腐”?在字典中,腐”就是“烂”,指事物腐烂变质,既可以指现实中实际物体的变质,也可以指社会中人事的腐坏,慢慢的,“腐败”这个词也从食物腐坏变质的意思引申出了个人思想堕落、生活腐化的含义。“腐败”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东西,它现在有,过去也有。从秦朝的赵高,“指鹿为马”结党营私,到清朝的和珅欺上瞒下“国之巨贪”,腐败的例子层出不穷;腐败不止社会主义国家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2009年美国宾法尼亚州两位法官受贿290万美金,滥判6500名少年冤狱轰动一时。2011年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因滥用职权,挪用公款被起诉判刑。腐败的身影无处不在。那么,对于“腐败”,大家该如何看待?在中国,当下对于“腐败”的看法有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腐败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大多数人认为,腐败危害很大,腐败侵蚀人民对政府的信任、破坏法治建设、污染社会风气等等。这表明,大家能够普遍认识到腐败对于国家和社会具有严重的危害性。但也有一部分人,他们对于“腐败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腐败能够提高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这样的说法持肯定态度。这也说明了,我国社会对腐败的容忍度还比较高,也说明有人对腐败的严重危害性认知不够清晰。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物必先腐,而后生虫”这个成语,明确的告诉大家,腐败对于任何国家,任何执政党都是一颗毒瘤,对于腐败的惩治,关乎国家、关乎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古往今来,因贪污腐败导致民心向背,社会动荡,政权更迭的例子不胜枚举,大量的事实告诫我们,如果任凭腐败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
“腐败”危害如此严重,“廉政”建设势在必行。近年来,反腐倡廉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重要命题,而“廉政”的建设正是剔除腐败毒瘤的一把利刃,是针对不良风气的一剂良方。无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廉政的建设都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很多国家都是在经历了腐败带来的深重灾难,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后,才逐步建立起廉政建设体制。想要完善廉政建设工作,就必须重视廉政教育活动的开展。廉政教育既是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是一切行动的总根源,内化于心,外现于行,正确的思想意识可以使人从思想根源深处形成一道可以抵御外来不良因素的防线,我们今天进行廉政教育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廉政进社团
我们的大学校园,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阵地。在座的同学们,你们毕业后会去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有的会进入党和政府的各级部门,其中一部分还会掌握一定的权力。届时,你们是否具有坚定的廉洁信念,你们如何看待和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利,都会直接影响中国当今反腐败斗争的成效,乃至影响若干年后我国的社会廉政风气和状况。你们作为学校的主体,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国家党政干部的重要来源人群,你们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国家的前途命运,你们的廉政素养决定了我国未来的廉政建设水平。对大家进行廉政教育,培养大家的廉洁意识,是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培养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良好校园风气形成的必要条件。学校里如果存在较多的腐败现象,会侵害很多同学的利益,也会进而影响同学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不利于学校廉政教育的建设。学校廉政体制的建设,廉洁校园理念的传播,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需要大家做出表率,以自律、廉洁的形象展现在学生之中。
有些同学会认为,廉政教育针对的对象应该是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和正在读书的大学生没有多大关系,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缺乏了对于未来中国廉政建设的前瞻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式各样的教育理念不断涌入,加之现在大学校园的“半社会化”,多种复杂的利益关系极大的影响了同学们的思想和行为。在这种开放的,半社会化的环境中,国内很多校园中出现了以权谋私、酒桌文化、功利主义这些不良现象,如果放任这些现象不管,校园文化将会受到严重侵蚀,这些学生也会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步入社会后随波逐流,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校园廉政教育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这对于我国廉政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就几个方面来谈谈,廉政教育如何走进校园,走进社团。
可以相信的是,我们大部分同学普遍都有着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愿意遵守社会规范,对于当前社会存在的腐败事件,在座的各位“热血青年”是痛恨的,都希望社会可以风清气正。但有些大学生、学生干部、党员却不自觉的参与其中,出现一些“微腐败”行为。比如:一部分大学校园新生入学就开始建立“关系网”;争相进入学生会、社团,不为锻炼能力,而为积攒人脉、抢争机会;入党动机不纯,只为积累政治资本;个别大学生干部在竞选中使用各种手段拉选票等等,这些现象已不是个案。这些”微腐败“现象,是同学们价值观出现偏向自我,讲究实惠的体现,是思想道德心智不成熟,不能自律自省的体现。这其中,比较典型的校园腐败现象有,学生干部利用所谓干部身份不公正的参与评选活动的现象,以及学生社团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虚报、挪用学生组织经费的现象。首先,学生干部不公正的参与学校评选活动的现象主要存在于学生会组织,社团组织中,班干部中较为少见。学校组织的评优评先活动,比如“优秀党员”、“先进个人”、“国家奖学金”等等。这些活动的本意是学校对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优异的同学的一种肯定,通过奖励的形式鼓励他们的付出,同时也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这些评优活动会给获奖者带来荣誉,但同时也和物质利益挂钩,得到这些荣誉的同学也会获得一些金钱奖励,或者这项荣誉会衍生成为其他评选活动的先决条件。所以,一部分学生干部为了获得这些荣誉,利用职务之便不公正的参与这些活动,极大的破坏了评选的公正性,也打击了广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信心。其次,社团学生干部虚报、挪用组织经费的现象在大学校园也时有发生。一些学生干部手握组织经济权利,却不能够洁身自好,抱着占小便宜的心理谎报经费,抱着用完就还的侥幸心理挪用经费,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一旦被发现,这将会成为你的一个污点,伴随终生。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正直的个人品格、严谨的工作作风、热情的处世态度、廉洁的自我要求是学校领导、教师和广大学生对你们的共同的期望。学生干部一旦走上腐败的道路,背离了大家的期望,会严重影响学生干部在师生们心中的形象和公信力。同时,学生干部一旦尝到了腐败带来的种种“好处”,这种行为就会在一次次得益中得到强化,这些学生干部将来离开校园进入党政部门,面对更加巨大的权利和诱惑,他们会如何选择呢?这值得我们警惕与深思。希望我们的党员、预备党员、学生干部,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腐败的危害性,不抱任何侥幸心理,“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工作中行“廉洁”之事,做”廉洁“之人。
做“清白”之人
这些年廉政教育开始逐步走进校园,对同学们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而廉政教育想要取得实际效果,帮助同学们形成廉洁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一方面要对“廉政”概念进行普及,另一方面更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会同学们,如何为人。正如我一开始讲的,我们今天进行廉政教育的目的,既教育大家廉洁做事,也希望大家清白做人。在央视的一档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中,总书记引用了两句诗“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清白”二字不只是属于为官者的必备品德,也是每一个普通公民,是我们所有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美德。“清白”历来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历代贤达追求的高尚情操。“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石灰吟》,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这是于谦在求学时期写下的诗歌,他借用石灰的形象,表达了自己不避艰险,勇于自我牺牲,坚守”清白“品格的志向。纵观于谦一生,他践行了自己年轻时的远大理想,为人刚直不阿,为官廉洁奉公,为国不惧牺牲,真正做到了“清清白白“。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像于谦这样杰出的人,他们把清白作为自己的处世准则,不惜用生命去守护它,为我们留下了”清白做人,清白做事”的高尚品德。当今社会,不少人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事实上,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非但没有过时,而且还是现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太宗李世民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种借鉴历史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只有善于向我们的古人、前人学习的同时,再善于向别人、别的国家学习,我们才能够扬长避短,走在时代的前列。希望同学们,以史为镜,以古为镜,继承和发扬“清白做人“的传统美德,不要把它当做一句口号,一个标语,更不要当做一种虚荣,而是当做一种实实在在的精神,作为大家做人做事的准则。
结语
校园廉政教育作为国家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希望同学们明白,清正廉洁无小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正是对这句话内涵的深刻诠释。希望我们每一位学生干部,都努力做到到思想上的清廉,行为上的防微杜渐,从每个细节做起,筑牢“清白”的堤坝,行“廉洁”之事,做“清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