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演讲稿《脚下有路,心中有志,生命有光--“不一样”青年的奋斗人生》范文
脚下有路,心中有志,生命有光--“不一样”青年的奋斗人生
区残联 韩壮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区残联的韩壮。很高兴今天有机会能够来到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人生经历和感受。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是《脚下有路,心中有志,生命有光--“不一样”青年的奋斗人生》。
我生命的前14年里,和所有爱幻想的孩子一样:幻想有一天能成为足球明星驰骋绿茵赛场;幻想能吃遍全世界最美味的奶油蛋糕;幻想着有一天能够实现脑子里所有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想法。那时觉得自己生猛无比,什么也锤打不了我。可就在我14岁那年,一切都发生了改变,我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医生说这个病属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本身无法治愈,而且致残率极高,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也就是说以后的人生我都需要“带病生存”。“强直性脊柱炎”在中国得病概率大约在几十万之一,其概率几乎等同于中国队夺得世界杯冠军的概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倒也算是个不折不扣的“幸运儿”。
病痛伴随着我大半个学生生涯,尤其是高中的三年,繁重的课业压力加上动辄十几个小时的学习时长常常使得我脊背僵直、活动受限,每天放学需要比别人多留下10分钟用以舒缓身体,然后才能慢慢地走出学校。长此以往,颈椎僵直了,脊柱融合了,髋关节坏死了,整个人僵硬得如同一个“提线木偶”,苦不堪言。身体上的病痛是一方面,心理上带来的变化更是让人难以接受。那段时间,我不敢出门,我害怕,怕周围人对着我指指点点,怕陌生人对我投来异样的目光。我有意回避周围的一切,常常把自己反锁在屋子里,关上门,那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就是我的整个世界。有时候我也曾想过放弃,这么拼命干嘛呢?以承受极大痛苦为代价去向别人证明我能行,这样真的值吗?
我自我怀疑了很久,理想信念在我脑内推倒又重建,循环往复。直到我看到史铁生的《病隙碎笔》,他在书中写道:“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我开始重新审视起这件事来。身体的残障不应成为放弃超越自我的理由,换个角度看,这何尝不是命运赋予我的特殊恩赐呢?脖子不能转动能怎么样?这意味着视线可及的方向从此只有前方;腰不能弯能怎样?这意味着我在面对不公的命运时不会卑躬屈膝,低三下四,唯有撑起腰板,挺起脊梁;不能奔跑又能怎样?这意味着我可以慢下来仔细欣赏沿途的风景,用迟缓的脚步将我热爱的土地丈量。所以,谁又能说它是一件坏事呢?想通这件事后,一切就变得顺理成章起来。
2010年,我顺利从大学毕业,在系统治疗和自身锻炼下,身体状态较之以往有了明显改善。大学毕业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待业在家,找不到工作,也想不到出路,但我并没有像以往那样意志消沉,相反,我积极寻找机会,想要利用大学所学去回报身边那些曾经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人们。我所居住的小区是一个大型社区,人口众多。许多双职工子女放学后无人照顾。得知这件事后,我主动联系学生家长,提出由我每天放学去接孩子,再把孩子带到我家里写作业,我还可以利用师范生的身份给他们提供免费辅导。免费?家长有所怀疑。免费!我斩钉截铁。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非典型”教师生涯。起初,我的队伍里只有一师一生。“哪怕台底下只有一个观众,也要演完,更要演好!”郭德纲在谈到德云社初期演出情景时如是说,这句话放在当时的我身上也同样适用。为了唯一的学生,我不断上网翻阅教辅资料,花钱买习题,向那些已经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大学同学们请教教育教学方法,没过多久,我就摸索出一套属于我自己的教课方式,学生乐于接受,学习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正是这打响的头炮,让我在小区里有了些许名气,来我这学习的孩子越来越多,最多时达到了6个。这件事我整整坚持了两年,所有人包括我的父母都说我傻。你付出了劳动和汗水,凭什么免费为人家服务呢?我说凡事都得从两个方面看,教学是一个相涨的过程,你为学生付出了汗水,学生也为你提供了实习机会,增长了你的教课水平,这难道不是我这个“非典型”老师的偏得吗?从这点来看,我愿意一直做这样的“傻子”。
俗话说,“傻人有傻福”。2017年丹桂飘香的季节,我有幸来到区残联工作,成为了一名新晋的残疾人工作者。初到残联,我就被安排到了办公室。来之前,我就对办公室的工作早有耳闻。办文、办会、办事,说起来容易,可实际工作起来却比想象中困难得多,它不但要求办公室人员需要有较强的文字功底,还需要具备极强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我是个极其慢热的人,起初面对各项工作时显得毫无办法,也闹过不少笑话。好在经过领导的悉心指点、同事的热心帮助和自身的摸索,我的工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信息上传下达快速准确、收发文整理井井有条、制度的制定与监督精准规范。每年,经我撰写的信息、方案、报告、总结等文字材料多达几十万字,其中一部分被包括《新晚报》、《生活报》、《黑龙江日报》等纸媒选登,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残疾人工作纷繁复杂、事无巨细。有些来残联办事的残疾人由于自身身体和心理原因,自动把健全人和残疾人划分为两种不同阵营。这就导致有时我们残联的工作人员和残疾人沟通时,残疾人或多或少会心存戒备,仿佛中间隔着一座透明的鸿沟。我发现这个现象后就想,如果换做是我以残疾人的身份跟他们沟通,他们的戒备之心是不是就可以放下了呢?有了这个想法后,我就有意留心学习残疾人各项方针政策,仔细观察其他同事与残疾人的沟通技巧与话术。终于有一次,一个残疾人在与我的同事反复沟通未果后,产生了厌烦情绪,言辞逐渐变得激烈起来。我注意到这点后,示意我的同事暂时离开,让我来试一下。同事走了以后,我先是给这名残疾朋友倒了一杯水,然后和他说我也是一名残疾人。当得知我的身份后,这名残疾人的眼神有了明显的转变,温和了很多,我一看有戏。我先是安抚了他的情绪,待情绪稳定后,我耐心细致地讲解政策,就他关心的问题给出深入浅出的解答。终于,在我们心与心的碰撞交流之后,残疾人满意地离开了。就这样,我润物细无声化解了一场矛盾。同事们纷纷对我竖起大拇指:“韩壮,你小子,行!”这一个“行”字,不但是对这件事圆满解决的认可,更是对我工作的认可、努力的肯定。
时至今日,我已到残联工作两年。这两年里,有过泪水,有过欢笑,有过感同身受,有过褒奖赞扬。但过去终归已经过去,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时代已经到来。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呢?我心中早已有了答案。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谆谆嘱托里说道:“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习总书记的寄语犹如一剂让人奋进的强心针,让如我一样的青年在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时,以昂扬向上的姿态,锐意进取,坚定不移的勇气踏上这新的征程,一起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请坚信:在我们阔步向前、携手逐梦的征途上一定能够“脚下有路,心中有志,生命有光”!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