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国外一些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新举措及启示范文
今天,好范文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国外一些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新举措及启示》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基层组织作为政党的组织基础,对巩固和扩大政党的社会基础具有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对世界各国政党的基层组织产生了冲击和影响,主要表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呈现不断弱化的趋势,许多政党党员数量持续减少,青年党员流失;有的老党、大党“官僚化”和“精英化”倾向明显,党员干部日益脱离群众;有的基层组织萎缩,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减。面对这些问题,国外一些政党积极应对,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采取了很多富有成效的新举措。
一、扩大政党的代表性和开放性,创新吸收党员方式,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政党组织是由党员个体所组成的,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基层组织在政党组织体系中占据基础地位,是政党力量增长的源泉。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很多国家的政党面临着党员流失、基层组织萎缩的现实问题。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国外一些政党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党的代表性和开放性,创新吸收党员的方式,扩大基层党员队伍。
一是放宽入党条件,扩大基层党组织的代表性和包容性。德国社会民主党面对国内社会结构的变化,重视从“新中间阶层”吸收和发展党员,引进了项目党员制,即个人可以在社会民主党支持的、他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期间入党,只从事与项目有关的工作,项目完成后不再是党员。法国社会党则强调自己是“跨阶级的政党”,采取了一些灵活的办法来吸收个人参加党的活动。如法国社会党党章规定,非党人士可以参加党的会议,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享有一定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吸收一些从事思考、学习和研究的特别组织参与党的生活。个人可以直接入党,每年组织一次入党活动。英国、瑞典等国的一些政党相继取消集体党员制度,大力发展个人党员,特别是争取中产阶级成员入党。美国共产党在新党章中则放宽了入党条件,规定党的任何一个成员、俱乐部、地区和全国性组织,都可以接受申请者的申请书,并在申请者所在的俱乐部和地区组织迅速开展讨论和安排党员同申请者谈话,只要申请不是假的或确定申请者不会危害党的组织和目标,就会迅速接纳申请者为党员并安排到俱乐部参加党的活动。这种做法简化了入党的手续和程序,有利于吸收更多的人入党。古巴共产党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可以吸收符合条件的宗教人士中的优秀分子入党,他们入党后仍可参加宗教活动,但不得影响党交给的任务。这些做法,扩大了政党的代表性和包容性,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政党的社会基础。
二是在发展党员的同时更注重党员的质量,注意吸纳社会精英分子和青年学生入党,以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古巴共产党非常重视党员队伍的质量,在发展党员时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在基层普遍建立了劳动者代表大会推荐党员的制度,规定党组织对被推荐的发展对象进行考核和谈话,并将履历和各方面表现向群众公开,注意听取劳动群众的意见,对每年发展党员的人数进行一定的控制以保证质量。叙利亚复兴党在发展党员上也十分严格、谨慎。该党党章规定,年满14岁的阿拉伯公民,愿意接受党的纲领,经组织考察、培养符合条件者,可由两名党员推荐,成为“党的支持者”(相当于预备党员)。三年后,经组织审查未发现问题,并通过党组织领导人谈话方可转为正式党员。规定每个支部都要建立负责管理申请入党积极分子的小组,党支部只能从参加这些小组活动的积极分子中吸纳新党员。上述规定对确保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党员思想的坚定性起到了积极作用。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发展党员方面更注重将全社会最优秀的年轻人网罗在党内。每次大选后,通过各种渠道在全国行业中挑选出几百名具有潜能的候选人,经过笔试、一般性考察、面试、中执委考察、心理测试、中执委裁决等程序,遴选出合格的候选人。通过这种措施,人民行动党广泛吸纳了社会精英,组成了一支学识水平和思想道德方面都很优秀的干部队伍,为其长期执政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在马来西亚,以巫统为首的执政党联盟国民阵线各党均设立党的青年局,主要起主力军和先锋作用,并经常举办各种活动,不断扩大巫统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国外政党的以上措施,在扩大政党社会基础的同时,保持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二、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的作用
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方面。基层组织作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性载体,对加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国外一些政党在基层组织建设中,注意发挥基层组织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的作用,以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
一是重视基层组织支部建设,提高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日本共产党高度重视支部建设,确定了“支部是主角”的基层组织路线。支部一周召开一次学习会议,充分调动党员参与讨论和行动的积极性,领会并贯彻党的纲领和各项政策决议。支部平时也比较关注劳动人民的生活,从而赢得了不少弱势群体的支持,在地方议员选举中一直在日本各党中占有优势。德国社民党、法国社会党则通过尝试设立“主题支部”、“专题类基层组织”、“主题委员会”等方式来开展组织生活,有些支部还邀请党的领导人或专职的党务干部来基层作报告,基层党员直接同他们进行讨论和辩论,从而激发了党员参加支部生活的热情和兴趣。南非非国大党特别重视通过支部活动来激发党员的“主人翁”意识,遇到党组织集会,基层组织可以动员数万人参加活动。有些活动地点离党员居住地很远,支部的干部便筹集资金组织党员群众租用公共汽车或搭乘汽车前往百里之外的地方参会。尽管有的地方条件艰苦,但党员士气高昂、热情高涨。通过以上措施,非国大基层组织建设成效非常明显,党员参与支部活动的热情十分高涨,对支部的忠诚度较高,支部的号召能力也得到增强。
二是扩大基层党员参与权利,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国外一些政党在制定政策时,赋予基层党员广泛参与党的大政方针决策的权利,使基层党员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政党也相应获得了更多的支持者。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英国工党和保守党就把党员投票制度从党内选举扩大到政策选择,建立了全国政策论坛和地方各级政策论坛,为广大党员参与政策讨论提供机会,从而确保全体党员特别是基层党员最大限度地参与决策过程。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也于2004年成立了人民行动党政策论坛,给党员提供了一个针对各种政策和国家议题建言的平台。近年来法国社会党也采取了不少措施,如规定党的所有决议由全党表决,在各基层支部经常组织讨论会,就重大时事问题征询党员意见。欧洲的一些绿党,每年召开的全国会议的代表都是由地方和基层党组织直接选举产生的,这些基层代表可以对重大问题做出决议。有些绿党还规定县以及县以下党组织召开的会议,全体党员均可参加,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党员参与决策的权利。越南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前要征求全体党员和各界群众的意见,基层党组织要召集党员对报告草案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埃及民族民主党在“九大”召开之前,党内高层通过网络,征求广大党员对“九大”文件的意见和建议,对建设性意见进行吸收、采纳并反映到文件草案中。时任古共中央第二书记的劳尔·卡斯特罗,在2007年9月发表关于古巴形势和政策的重要讲话后的几个月时间,党员群众围绕劳尔的讲话,进行广泛的讨论,提出了130多万条意见和建议。上述做法表明,扩大基层党员参与权利,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成为世界许多政党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增强基层组织活力的共同选择。
三、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实现政党与民众沟通联系的制度化
保持与群众的联系是实现政党的本质和功能的条件,也是执政党获得执政合法性的要求。一个政党要赢得大选并获得执政地位,得到民众的认可和支持,就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通过制度来体现政党与民众之间的代表与被代表的关系,使民意得到顺畅的表达。换言之,即“政党”必须在社会与国家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这个契合点就是党群联系的制度化。基层组织作为政党联系民众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纽带,其自身沟通联系民众机制的建设对政党获得更多民意支持、巩固和扩大社会基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外一些政党在基层组织建设中,采取了一些与民众沟通联系制度化的措施。
一是基层干部和议员通过定期走访选民和接待群众实现与民众沟通联系的制度化。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渠道来保证基层组织与民众的联系。党的基层支部的工作主要表现在议员联系民众的制度化,而且支部的负责人一般都是国会议员。规定党的议员每周必须安排一个晚上走访选民,一个晚上负责接待群众来访。一般来说,周日晚上访问选民,周一晚上接待选民。在访问和接待选民的过程中,支部成员全程陪同,议员还要把选民的问题和建议记录下来,以便为群众排忧解难。平时支部还要向居民传达政府信息、向政府反映民众意见和建议,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在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中,各个支部与选区内的居民建立了制度化、经常化的联系,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从而为党执政积累了合法性资源。叙利亚复兴党也高度重视群众工作,要求基层干部都要确定固定的群众联系点,定期向上级报告自己的工作情况,对于特困地区和特困户,由各级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联系,当遇上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党的负责人还会把慰问金和慰问品亲自送上门。南非非国大则采取完善支部功能、进一步联络选民感情、收集和分析信息为上级提供决策建议等措施加强基层组织同民众的联系。每年各支部都要4次“挨家挨户”访谈辖区所有家庭,了解各户状况及其对社区卫生、福利等方面工作的意见,上报上级组织,并反馈督办结果。保加利亚社会党也规定议员每周末到各选区与选民接触,次周的周二召开执委会例会讨论搜集到的民众意见并制定相应对策。上述事例表明,通过基层干部和议员定期走访选民和接待群众,逐步实现政党与民众沟通联系的制度化,这样更有利于政党赢得民众更广泛的支持。
二是在基层组织设立民众联系机构,安排政党专门的领导人负责管理,以保持政党与民众之间经常化、制度化的联系。“统一俄罗斯”党在基层党组织内部设立了“公众接待部”,专门负责接待选民和群众的来访。越南共产党在基层的乡坊设立民运科、在村街道设民运组,还专设群众工作委员会来负责民众的沟通联系工作。南非非国大设立的“群众对话会”机制,不仅有基层的党员和群众踊跃参加,连总统姆贝基也亲自参与。秘鲁阿普拉党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人民之家”,集组织宣传和提供医疗、文化和教育服务功能于一身,为普通民众服务,以便加强同民众的联系和沟通。为了维持这些机构的有效运转,这些政党还专门选派重要的领导人负责管理这些机构。这些民众联系机构的设立,从组织上保障了联系民众的固定化和长期化,也有力地推进了基层组织沟通联系民众的经常化与制度化。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政党组织结构和基层组织动员方式的新转变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政党的运行环境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虚拟的“网络社会”,这为政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国外一些政党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政党组织结构和基层组织动员方式转变方面采取了一些新举措。
一是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政党的组织结构由“垂直型”向“扁平型”结构转变,强化了基层组织的作用。传统的政党组织结构是一种垂直的、多层次的组织结构,主要通过各级组织和积极分子联系党的上层与基层来进行信息沟通,往往影响了效率和吸引力。进入信息时代后,这种组织结构形式便不再适应信息化沟通的要求。所以,各国政党,尤其是西方政党普遍利用信息技术推行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形式,减少或者取消党的中间管理层次,压平组织机构,加强了横向联系、沟通与协作,使组织结构开始由“控制型”权力结构向部分的“参与型”权力结构转变。这种组织结构使得组织内部的联系更为紧密,强化了中央一级的领导和党的基层组织,弱化了中间层级领导的作用,便于广大基层党员直接与中央沟通。英国工党建立了全国政策论坛成员与基层党组织定期进行工作对话的机制,使得基层组织与中央沟通联系更加紧密。德国社民党注重加强基层组织即地方协会的作用,使地方协会更积极地参加工会、各种协会和联合会的工作,基层组织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组织的凝聚力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是利用信息技术促使基层组织动员方式更加多样化,组织沟通进一步信息化。在政党的组织结构由“垂直型”向“扁平型”结构转变的趋势下,基层组织的动员方式和组织沟通也发生了变化。德国社民党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供的平台,在网上成立“虚拟组织”,以网络为平台开展组织活动,这就打破了党员参加党内讨论时因时空阻隔使很多党员不便或不能参加的限制。此外,该党还启动了“红色电脑”和“红色手机”计划,把上万个基层组织全部纳入信息网,通过手机向党的各级领导和大部分党员发布消息,从而加强了基层组织中各党员之间意见和信息的交流。美国的主要政党也在网上成立了“虚拟组织”,设立支部,移居国外的部分党员也可通过网络参与组织生活。意大利左翼民主党、澳大利亚工党以及荷兰工党等都将党员登记表张贴到网上,对党感兴趣的公民可随时在网上办理入党手续和交纳党费,此举程序简单,因而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党组织。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则通过“网络对话”,增强党员的参与意识,广开言路,调动了基层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国外政党的以上做法,使得政党基层组织动员方式发生了变化,各基层组织之间以及基层组织内部信息沟通交流更加便利,实现了组织沟通的信息化。
五、启示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党的基层组织也面临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冲击和考验。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党要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采取新的举措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近年来国外一些政党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新举措,对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一是要以提高素质为重点大力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从古巴共产党和越南共产党近年来基层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来看,提高党员素质、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有利于保持政党的活力和先进性。中国共产党在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时,应继续坚持质量优先、兼顾数量的原则,严把党员入口关,对发展对象要进行全方位、综合性考察。要重视吸纳和培养人才,尤其是社会精英和青年人才,建立开放、择优的党员发展机制,建立健全教育、监督、管理、服务党员的长效机制,从而促进党员队伍的壮大和党员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不断巩固和扩大执政的组织基础和社会基础。
二是要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国外一些政党积极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的作用,在提高基层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共产党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可以借鉴国外政党的经验,积极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推进党务公开,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从而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水平,真正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
三是在基层组织建设中,要建构政党与民众的制度化的联系机制。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国外一些政党设立民众联系机构,定期走访选民与接待群众,注意创新与民众联系的沟通手段,通过与民众沟通联系的制度化赢得了选民的支持,实现了社会的稳定。中国共产党在基层组织建设中,也应注意疏通各种代表渠道,倾听各个阶层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不断更新保持联系的沟通手段。如可以在基层组织内成立专门机构用来体察民意、联系群众,还可建立基层联系点、扶贫帮困联系点、领导接待日等机制,了解基层和群众的真实情况,使基层组织与民众的沟通联系制度化,从而真正建构政党与民众制度化的联系机制。
四是积极实施“网络党建”,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信息化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党的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信息渠道少、效率低、覆盖面窄等问题日益突出,这在基层表现得更为明显。“网络党建”则运用互联网开辟网络虚拟空间的党建新领域,通过开展网上党建理论研究、党建论坛、党建报刊、网上党校等活动,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实现组织内部、组织之间的信息化沟通,提高党务工作的效率,实现政党与群众沟通联系的信息化,进而推进党建信息化,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