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提升商非经营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实施方案范文
扎实提升商非经营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实施方案
一、工作举措
(一)培养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1.完善和加强核保师、核赔师、工程师体系建设,进一步构建公司具有行业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专家队伍。
一是核保师队伍。制定人员编制及选拔培养标准、持续充实优化地市核保队伍,建立核保人员培训及考核机制,组建区域性核保队伍、探索从人授权机制。二是核赔师队伍。推行“铸剑计划”、“传帮带机制”。三是工程师队伍。强化专业人才招聘,与大学院校、政府专业机构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在火灾防控、自然灾害研究、建筑工程、医疗健康、消费金融等领域打造一支内外部结合的工程师队伍。
2.持续组建一批专业销售队伍
落实商非队伍建设方案,在地市商非专营机构,分设财产险团队、责任险团队、船舶货运险团队、意外健康险团队、信用险团队、保证险团队6支专业团队(共计150支);在区县支公,分设财意险、责任险、货运险、汽车金融专业团队(货运险、汽车金融在指定支公司成立)4支专业团队(共计370支)。利用两年时间,建成稳定、专业的商业非车险销售团队,并持续实现专业团队的孵化、裂变。
(二)打造专业化的工具平台
1.销售支持工具:一是推行电子签名、电子保单和电子发票,依托客户画像、图像识别,电子单证技术和第三方资源,实现自动化的信息录入、风控定价、产品迭代、续保扣款等功能,加快公司现有线下渠道的数字化赋能;二是以移动互联技术为支撑,探索打造面向客户的前端多入口、后端一体化的公司自有平台,建立直达客户的营销新模式;三是依托客户画像,开发商非智能展业平台,助力客户管理、客户挖潜(险种渗透)、销售指导。
2.运营管理工具:一是探索开发智能核保系统,助力承保刚性管控;二是自主开发“粤易赔”非车险理赔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人伤案件客户自助在线理赔、追偿案件全流程系统管控、大灾智能调度等功能;三是引入遥感技术(无人机、卫星)对工程险进行风险排查、灾后证据固化,提高工程险风控工作效率,促进被保险人防灾防损,达到理赔减损的目的。
(三)开展专业化的分散性业务拓展
1.直销直控渠道
个代渠道。一是紧抓移动销售,制定保费目标,督导落后分公司;创新营销模式,定期开展营销活动;二是拓展农村市场,建立“协保员+营销员”业务合作机制以及利益分配机制,分支公司建立农网拓展专业团队,针对农村区域开展产品宣讲活动;三是上线保费代扣续保功能。
电销渠道。一是对南中心电销制定专项激励方案,强化与南中心现场交流及互动培训;对落地电销开展专项营销活动,营造销售氛围,强化与车险联合销售理念;二是强化培训,组成省市联合培训小组,送培训至分公司;三是充分利用客户画像系统功能,向客户推荐适销非车产品。
人保V盟。一是设置产品超市,开发组合型产品个性化定制功能。二是建立移动销售小组与人保V盟办互通机制,梳理现有产品市场反应,适时调整营销策略升级产品。
2.中介渠道
销售商渠道。一是重点区域一对一指导督促,摸清竞争对手模式,制定营销策略;二是对车商驻点团队实施考核激励,与渠道商开展联合促销活动,加大资源投放力度;三是推进销售系统流程改造,提升出单操作的便捷。
邮政渠道(含EMS)。一是开发上线家庭类、职业类、出行类、年轻化产品,丰富产品形态;二是规范承保流程,定期回顾承保质量,改善业务质量。
金融(类金融)机构。一是开发有针对性、有竞争力的专属产品,提供综合一体化服务,创新个人贷款保证、信用险等产品的承保模式;二是通过对接信息系统(银保通)、升级推广营销工具(如下单易、人保E通),便捷出单方式。
3.互联网渠道
针对互联网渠道,一是继续深耕面向C端的消费互联网,在出行旅游、医疗健康、垂直电商等板块,积极推进平台跨界合作;二是积极探索面向B端的产业互联网,积极把保险服务融入传统企业及政府职能,融入互联网化的产业升级大潮中;三是加强项目管理,编制印发商务洽谈、项目立项和系统对接的专项工作表单,实时监控已上线平台合作项目情况,主动调整下线无产能及亏损项目;四是通过业务投放和深度指导,持续培育专业团队。
(四)实施经营过程精细化管理
1.开展综合成本率过程管理。紧盯赔付率、费用率分项指标管控目标,运用精算监控工具,强化常态化、规范化的业务品质精算数据监控及分析,指导调整承保、费用、理赔各项政策,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确保达成全年经营目标。
2、持续开展重点工作项目清单式管理。每月总结回顾落实进展,针对落后工作开展针对性有效督导。
(五)开展承保质量精细化管控
1.实施承保刚性管控。提前下发管控清单,逐笔明确业务改造要求,实施刚性管控业务预审核;开展定期分析、业务流向追踪工作,强化管控效果评估机制,及时调整、优化管控政策,把好承保质量关。
2.完善核保工作手册,建立风险识别、高风险业务承保要点、审批核保规定动作等全要素行为守则。
3.建立精细化的保单管理制度,对保单条款、附加条款、特别约定、保单费率、赔偿限额、免赔条件、分期付款、理赔约定进行精细化管理,消除管理死角。
4.尝试整合风控、理赔、企业画像和佣金管理等系统,开发具备一键式信息查询、系统自动识别管控、审批信息和出单信息的自动化无缝等对接功能的智能核保工具,打造全流程的核保体系。
(六)深化销售费用精细化管理
1.实施销售费用预算管理、差异化配置、系统跟单管控、事中及事后监控的销售费用全流程闭环管理。
2.省公司一对一指导地市分公司制定落地差异化配置方案,确保优质业务多配、劣质业务少配。
3.强化系统跟单管控,确保各类业务系统跟单比例与差异化配置政策精准对接,核保环节严格审核跟单费用。
4.配合财会部做好销售费用系统上线工作,运用系统落实预算管理,建立事中及事后监控机制。
(七)实施重要环节精细化管控
1.实施联共保、应收保费精细化管控。择优选择联共保白名单公司,规范协议管理,完善应收保费授信管理机制,减少代付赔款、应收保费等过渡性科目对公司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
2.配合开展现金流扭负专项行动。开展存量代付赔款专项整治,严控新增逾期代付赔款,开展应收保费过程监控管理。
(八)加强自留风险精细化管理
1.强化个案风险敞口控制。通过系统内超赔、总公司合约、临分体系、省内特色区域性合约,建立多维度的风险分散机制,对每张保单、每个客户、每次事故做到将风险敞口控制在可承受范围,确保达到大灾没有大赔;
2.强化区域累计风险控制。探索建立以地市分公司为单位的累计自留额管理与分散机制,测算各机构风险容忍度、风险限额,监控各经营单位累计自留风险,及时预警,通过再保、共保、联保手段进行风险分散。
(九)开展大灾风险精细化管理
1.全省统一持续开展全风险管理工作,包括承保验标、灾前风险评估、预测预警、防灾减灾,灾中过程风险管理服务、应急管理、救援救助、灾后数据处理分析各个环节。
2.研究广东灾害,借鉴国外经验,建立风灾、水灾、火灾三类主要致损灾害的风险评估新标准、新系统(智慧风险管理平台1.0)以及新举措(配备新型防灾物资、工程险全寿命风险管理)。
3.积极与省、市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对接,推动公司风险管理与应急部门对接,与安全生产联合监督,与灾备库共享共建,强化与应急救援部门的合作。
(十)夯实理赔环节精细化管理
1.强化案件关键环节管控及过程管理。严控公估聘请、加强公估案件过程管理,落实百万以上重大物损案件省公司100%现场查勘,建立物损理赔外部专家库,实行大灾理赔预案式管理,推广非车人伤自主评残、陪同评残,强化案件前置调解。
2.重视数据分析及反馈,实现理赔精准管理。建立非车人伤数据监控体系,开展平台业务及大客户的专项管理,定期梳理重大未决案件、及时评估未决发展及调整,强化理赔端与承保沟通反馈。
3.实施理赔专项成本考核,促进全员降赔增效。分解制定年度理赔专项考核目标,包括主要物损险种事故年赔付成本目标、非车人伤人均降赔目标。
二、目标及地市评价标准
(一)目标
1.总体目标:实现全年商非利润目标。
2.过程目标:
(1)达成商非队伍建设方案;
(2)达成全年分散性业务保费目标(另行下达)
(3)商非销售费用配置效能大于等于1;
(4)存量代付赔款逐笔催收类清理率100%(存量代付赔款指挂账时间在2019年2月28日之前的);
(5)达成主要物损险种事故年赔付成本目标及非车人伤人均降赔目标,主要物损险种事故年赔付成本目标参见省公司理赔部制定的《非车险主要物损险种赔付率考核方案(2019)》,非车人伤人均降赔目标为下降8.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