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安全教育 掌握安全技能 确保安全生产范文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安全教育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首要条件。如何开展安全教育,不同的单位也有不同的做法,只有找到适应于本单位的方法,才是最好的途径。
一、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根据有关统计表明安全事故的发生,有80%以上是由于职工的安全意识不强,缺乏掌握相应的安全操作技能,在紧急情况下缺乏应急措施和自我保护能力所造成的,所以说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才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证。
安全意识是指职工对安全生产问题的反映、思维、观念、态度等诸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包括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了解和对有安全生产知识掌握,而这些方面的加强与学习和培训是分不开的,只有通过不断的、长期的学习和培训才能得到不断的增强和提高。
安全教育能够有效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因为现在的安全教育已更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宣传、教育、互动、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修养、改变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职工在意识上不断重视安全,扎根在心中,在行动上转变为主动自觉地按安全操作规范要求开展工作,即从“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要使职工达到这种安全修养境界,只有坚持不懈的思想教育,才能不断得到实现。
二、注重职工素质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技能
职工的安全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安全生产,要实现安全生产,在提高职工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的同时,还要提高职工的安全技能,可以从以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提高职工的安全技能培训,既要“因岗施教”,不同岗位的职工所需的安全技能是不同的;还要“因人施教”,从事同一类工作的职工,因性别、年龄不同其安全技能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别。老职工有经验丰富、稳重老练的特点,但缺乏创新精神,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年轻职工精力充沛、思维敏锐、勇于创新,但是缺乏经验,因此对技能较强的老职工应多做一些创新意识的提醒,清除他们因自以为技术好而产生的经验主义;而对年轻职工则应更多地侧重于技术技能的培养,鼓励他们虚心学老职工的经验早日掌握较硬的技能。另一方面,培训职工应有连续性,应在工作、培训、再工作、再培训中得到不断提高。职工的工作意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工对工作单位工作的满意度,而职工对工作单位是否满意,又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合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通过培训提升职工的技术能力,也就不断使职工的意愿得到满足。
三、完善规章制度,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
要保持安全生产局面的长期稳定,除了作为执行主体的人之外,作为执行客体的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和理顺,增强制度的渗透力和约束力。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当前,习惯性违章造成事故的情况屡屡出现,这已经成为影响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职工执行意识的淡薄,缺乏对制度的敬畏。而另一方面,制度本身所存在的缺陷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从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入手,辩证地、系统地思考制度自身存在的不足,深刻分析和研究解决制度规定之间的衔接和互补,通过现场实际的考察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合理的管理办法,从而提高制度的约束力。
安全存在于生产的每个环节,制度制定必须做到严谨科学、具体细致。在制定制度前,要广泛征集意见,认真听取各方观点,并对与新的制度有横向联系的规定进行考察,增强制度的系统性。细化具体的操作环节,对“如何做、做到怎样”,提出明确的要求,对违反制度情况作出详尽的说明,增强制度的约束力。
四、不断创新安全教育,寻求更好的教育途径
在坚持已有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同时,要及时地创新工作方法和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虚心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职工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要利用一切的宣传和教育形式确保安全生产。要做到用心开展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倾注温情亲情,多一点人情味,少一点铁面孔。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达到启发人、教育人、约束人的目的。要把对安全教育的宣传与灌输摆在与生产管理同等重要位置来对待,时时抓、事事抓、处处抓,使安全核心理念入耳、入脑、入心,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断改变人的精神风貌,陶冶人的情操,最终起到有改进和加强安全管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