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多篇)范文
第一篇:大学生英语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曾经说过:“学外语没有什么秘诀,就是给予足够的时间,坚持下去。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查字典。”给英语学习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作为一种衡量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题型和手段,大学生一定要准确把握其解题技巧,通过阅读能力的提升,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英语阅读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英语学习者语言综合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手段和目的,是英语学习者其他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英语学习者通过英语阅读培养了阅读能力,并以阅读能力为基础去发展其他各种语言能力,如写、听、说、译的能力。随着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语言知识的不断增加,英语学习者的阅读量也会不断增加,最终达到运用获得的信息进行交流的目的。就短期目标而言,良好的阅读技能有助于学生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就长期目标而言,较强的阅读能力可以让学生及时获取所需资料及信息,甚至有利于学生未来事业的发展。因此,大学生应该始终注重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当前大学生英语阅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我们特地组织了这次的调查。
二、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现场测试和统计报表三种形式。以下就是我们调查的一些数据。
在学期初的第一堂课上, 在没有任何引导的情况下,老师让我们班34 名学生按照我们原有的速度和习惯进行阅读, 通过仔细观察, 结果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存在以下问题。
(1)有3~4 名同学用直尺比着逐行阅读。
(2)有5~6 名同学拿笔指着逐字阅读。
(3)有4~5 名同学边阅读嘴唇在不自觉地动。
(4)有些同学在不停地回读。
(5)有4~5 名同学遇到生词直接去查电子词典。
(6)只有1~2 名同学在课本上边读边做一些标记。
(7)有很多同学读过之后,对每个词的意思都基本了解,但对全句意思并不是很清楚。
经过分析并且与老师探讨, 我们把这些问题归为三类:
关于阅读习惯方面的问题(问题1、2、3);
阅读技巧方面的问题(问题4、5);
阅读理解方面的问题(问题6、7)。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呢?
三、调查分析
首先,我们从阅读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始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词汇量不足是影响阅读水平的主要原因,英语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中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时虽有了一定的词汇基础,但多数学生词汇量不足,还没有达到熟练运用词汇的程度。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不得不停止连贯的阅读活动,将注意力放在对某个单词的猜测上,导致整个阅读速度的减慢,从而影响了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语法知识虽然已在中学阶段系统地学习过,大学阶段主要是对语法的灵活运用,但是不少学生对语法的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在阅读中遇到长句或难句时,理不清句子中各层次间的语法关系,以至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2、知识面和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 。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语言知识固然是进行阅读的基础,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往往会对读者形成文化干扰,造成阅读短路(指没有获得有意义的阅读)。学生不了解文中涉及的背景知识,只好从字面上理解。英语文章中不仅涉及大量的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习俗、政治、经济、名胜等各种背景知识,还涉及到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如果阅读时不具备这些知识,必然会影响到对句子段落的理解,并出现误解。
3、语感差。要提高阅读能力, 最终得依靠泛读, 大量的泛读可以增强语感。语感在阅读理解中非常重要, 良好的语感会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就会读得快、读得多, 反过来再次增强语感, 这样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会很快提高阅读能力, 就会自如地应对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如果阅读量小, 就会语感差, 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4、缺乏大量阅读 。只靠课堂学习,没有课外大量泛读的配合,提高阅读能力亦是一句空话。课堂阅读教学不能代替阅读本身。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实现。但遗憾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泛读,总以专业课繁忙为由不愿多花时间读或根本就不读,错误地认为只要背会精读课本上单词,会做练习就足够了。其结果是课外阅读量越少,对语言的基本形式,诸如语汇、语法和句型就越陌生,读得也越慢,理解也越差。
接着是阅读习惯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阅读中视线跟随指头或笔头的移动而移动,或者头脑中一直读出并听到每个词的发音,回视前文,重复阅读。这种方式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某些生词或对一段文字意义不明确时,反复阅读已经读过的部分。这样会分散注意力,不利于读者抓住文章的要旨或主题,减少读者的阅读兴趣;遇到生词就查字典。该习惯会使学生丧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自我训练。
其次是从阅读技巧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
阅读总是有目的,不是为了消遣就是为了获取信息,或是为了提高阅读能力,以应付考试,获得好分数。不同的阅读目的决定了不同的阅读方法。确定了阅读的目的,方能有的放矢,解决想要解决的问题。社会学家把它概括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为了获取某一具体的信息的话,就应该以略读着手,先确定段落中心思想,而后在相应的段落里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而不是盲目地从头到尾找寻信息。如果你想找一本你以为值得一读的好书,就应先浏览全书,再确定是否要加以细读。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就应先了解作品作者的风格特点,再细细品味,赏析。好的作品能引发人去思索遐想;能产生共鸣的效果,人生的感悟;能引人入胜,开卷有益。
最后是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在目前多数情况下,阅读理解教学以完成课本上的内容为满足,阅读材料单一;有限的课时,机械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等主客观因素,造成了学生的阅读训练量不够,阅读面不广。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缺乏创新,部分教师还在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阅读教学:讲解阅读材料中的生词,分析材料中的长、难句的结构,要求学生回答材料后面提供的问题。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听课和做笔记,进行英语阅读理解训练的机会较少或根本没有,而被动阅读显然是无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解决之策
知道了原因,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了。以下就是我们提供的几条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对策。
第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求知活动和学习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愉快地从事某种活动。凡是符合自己的兴趣的活动,都容易提高人的积极性。兴趣作为个体进行成就事业活动的基础,可以激发个体进行创造活动的内部动机,充分发挥潜能的作用,使其感知力敏锐,创造性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从而提高事业成功的效率。学生只有自己对英语阅读感兴趣,才能学好英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词汇、语法知识的掌握是英语阅读理解的先决条件,词句理解则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与否,关键要让学生学会对语篇的分析技巧。这是因为,它能培养或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我们都知道阅读的体裁主要有四种: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描写文。
1、记叙文
记叙文就是叙述一件事情或者是一系列事件,从广义上包括小说、故事、传记、新闻报道、历史等。既然是记人叙事就要交代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在英语阅读理解考试中所选的叙事文章一般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交代人物事件的。理解记叙文的关键就在于抓住五个“w”,即when, where, what, who, why。阅读记叙文首先应该弄清楚何人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以及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然后再根据试题中的问题回到文章进一步寻找答案。
2、议论文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议论文的目的就是阐明观点,许多议论文的阅读理解题旨在提问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或态度,所以寻找、判断议论文的论点是阅读此类文章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很多,主要有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法就是开头罗列一些事实或现象,然后加以论证,在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演绎法就是先提出论题,然后在文章中用足够的论据分析论证这一论题,最后总结验证论题的正确性。也就是说,归纳型的文章作者的观点通常出现在结尾处,而演绎型的文章论点则直接出现在开头。想要把握议论文的总体结构并判断其论证方法和逻辑走向,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略读。通过略读首先抓住文章的论点,然后找到每一段落的主题句。这不仅有利于判断作者的观点,也为解题时查读寻找细节做好了准备。
3、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说明文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和议论文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后者主要阐述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观点,具有很强的主观性。阅读说明文首先还是通过略读弄清文章说明的事物以及文章的脉络,然后通过查读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及细节。
4、描写文
描写文用生动而形象化的语言把人物、事件及环境具体刻画出来,有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景色描写,场景描写等。有时候,描写文和记叙文会互相补充,使文章丰富多彩。描写可以分为两方面,客观描写与主观描写。客观描写就是将描写的对象如实的描绘,不带有感情成分;主观描写则侧重感情色彩,通常会把一种情绪或意境传神地表达出来,因此此类描写文的主观性极强,描写文的解题规律基本上是先通过略读确定描写对象,再分析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对描写对象进行描述的。如果是夹叙夹议或者描写叙事的文章,则需要确定时间或空间的参照点,根据时间的时间先后,地点推移和因果关系等方面来进一步地分析。
如果从理解考题的设计上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旨大意型
理解主旨要义,主要测试考生对短文整体理解概括的能力。一般文章,尤其是说明文和议论文,往往有主题句表明中心思路,文章中的所有事实、例证或发展都是以主题句为核心的,因此能否正确判断主题句是抓住一段文章中心的关键,主旨大意型题目一般是第一或最后一个题。标志词有:mainly about、mainly discuss、best title、digest 等。这类题目要注意首段和各段第一句话,将其含义连接成一个整体。小心“首段陷阱”,不要一看开头就选择答案。使用快速作文法解题,做题前可以自己思考一下“如果是我写这个题目,我会怎么写?”,以达到正确答题的目的。
2、观点态度型
任何文章的表情达意都是贯穿着作者的思想、态度、观点的,这些观点的提出,有的直截了当,有的隐含在字里行间,只有仔细阅读才能从某个词、某句话、某个段落和某几个段落找到已提到过的或者是暗示的意思。有的需要通读全文,在领会文章的主旨大意的基础上才能对作者的观点做出正确的判断。态度观点题主要考察考生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的能力。其标志词有:attitude、purpose 等。观点态度题强调的是存在于文章的客观事实,因此在阅读时,作者的意图即使没有用明显的词语或短句加以表现,也会在文章的遣词造句上露出“破绽”。在回答这类题目时,可以有的放矢地在文章中找出相关的反映作者观点、态度、语气内容的章节。要准确理解四个选项词语的含义:归纳起来,常见的态度词有:opposition 反对,suspicion 怀疑的,approval 支持,indifference 冷漠(一般不选),optimistic 乐观的,subjective 主观的,objective 客观的,pessimistic悲观的,biased 有偏见的,impartial 偏心的,sensitive 敏感的。
3、推理判断型
推理题答案不能直接在文章中找到,要根据上下文中出现过的暗示、隐喻,经过思考推敲、归纳分析推理才能确定。一般包括数字推理、知识推断和逻辑推理,它主要考察我们理清上下逻辑关系的能力,可以算是各类题型中最难的一种。推理题常常考查考生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等,逻辑词常用的有:suggest、conclude 等。做好这类题目要看是否通过题干返回原文(或根据选项返回),依据原文的意思进行“三错一对”的判断,注意推理时的“最接近答案”原则。
当然,阅读理解还有很多种类型,比如:事实细节型、语义分析型、句子理解型等,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赘述。(此部分内容参考了《英语专业四级 阅读理解与写作》)
三、学习必要的阅读技巧,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1、浏览
浏览是指对文章的整体结构作一个概观。其目的是弄清概念,看清层次,分清主次以及认清意图。弄清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为了了解文章的题材和体裁,以确定如何量衣量体裁衣。所谓题材,就是文章所涉及的领域,是经济金融,文学艺术,航天地质,还是人文历史等等。所谓题材就是文章究竟属于记叙文、描述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是媒体作文还是科学论文,是科普文章还是报刊摘抄。体裁决定了写作风格,决定了基本结构,决定了文章中心。看清层次就是要了解文章的层进关系,是以时间顺序递进还是以对比形成反差递进,或是以类比的手法递进等。也可以各种手法参插递进,文章一般都环环相扣,逐步递进的。层次可以是宏观意义上的,如一本书的目录。它直观平叙了书的各个章节,这就是层次,文章的布局。层次也可以是微观上的,如一篇300来词考试用的篇章,也层次清楚,是主题还是佐证,是批驳还是评论,一点也不含糊。简言之,看清层次就是看清它的来龙去脉。
2、略读
略读,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旨在获得所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各个段落所表达的大意。略读犹如走马看花,以主旨大意为基本出发点,常常从以下步骤着手:一、从一本书的层面上讲:①看一看书名,各个标题,章节布局,以了解书籍的整体结构;②读一读封面、封底的描写以了解作品的对象;③看一看前言或引子,以了解作品涉及的范畴;④读一读目录,以了解作品的来龙去脉;⑤看一看各个章节,以了解作品的概况;⑥读一读第一章,以了解文章的宏观论述;⑦看一看各节的基本结构、以了解文章的整体构思;⑧读一读各节,确认是否是自己的期待,当务之急,能为我所用。切忌读了,看了,却忘了想了,这是从感性向理性发展的重要环节。二,从一篇文章的层面上讲:①看一看文章的体裁,以确定阅读方法;②找一找文章的主题句,以了解文章所涉及的内容;③读一读每段的段首句,以确定段落的中心思想;④看一看段首的第一个词,以把握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⑤找一找therefore, in short,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等这类词,以确定作者对某一论点的看法;⑥读一读最后一段、最后一句,以注意文章如何归纳总结;⑦想一想这篇文章是否完整,预测一下下文的走势,它在原文中的定位。考试层次越高,这类题目越多;⑧尤其是要注意文章中的那些论点,看法与自己的观点、看法是否一致,相抵触,它们往往是考试的重点。
3、查读
查读是一个较生疏的名词,却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比如查词典、翻电话号码或者看地图,读者都是带着特特定的问题、目的去查阅资料,其目的是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该信息所处位置,而后慢慢细读。读者在寻读时实现快速下移,而不是通篇一律地从左看到右,一行一行看。查读一般分成四种;1. 查找任务、日期、地点等;2..确定某种事实、论点、想法等;3.查找某种论点的出处、定义、外延等;4.证实作者的观点、看法或态度等。查找任务、日期、地点等都是以已掌握的人物名词、具体日期、地点为出发点,以文章中的大写字母为主要特征去查找。确定某种事实、论点、想法等需要以已知信息、以已确定的论点为出发点,以正反论证类比论证或举例论证为主要特征去查找。查询某种论点的出处、定义、外延等往往以引言、引语、引证着手。论点的提出一般由于其新颖、独特常常伴之以陈述、解释,甚至是举例。这就成了快速阅读的切入点。
证实作者的观点、看法或态度等则要把重点放在最后一段。一般而言,最后一段作者对于全文有个归纳总结,这样才顺理成章。读者或考生要注意作者的观点不等于文章的中心思想。
4、细读
所谓细读,就是要学会琢磨、推敲某一特定句子的含义,它绝对不是粗线条的,而是慢工出细活。细读不是寻找主题句,而是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不是理解词语的意思,而是字里行间作者隐含的真谛;不是理解句义,段义,而是句间关系、段间关系所迸发的火花;不是在自己的记忆库中寻找某一单词的意思,而是利用上下文来猜测词义。归纳能力就是分析、综合、领会、提炼。提升文章主旨、中心思想的能力。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切入呢?首先,要把握文章的主题,各段的中心思想。其次,要保持清楚的头脑,主题句有可能并不在第一段或第一句,而且,重心不断后移。前面是现象,后面才是实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被表面现象所蒙蔽”。再其次,要清楚文章的中心思想未必就是作者的观点。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提出自己的主张是一般文章的常用手段、常见现象。然而,有些文章在这方面是矛盾的,有时候是由于作者在结论段里有意对上文作一个概括的同时,又提出、揭示一个新的看法,以达到承上启下的目的。推理能力就是要理解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利用已知信息,来把握位置信息;回忆股票去,着眼于现在,展望未来。有时候,作者没有完全表白,但又希望读者能超脱字面的局限,来理解其意图和深层次的意思。我们可以通过作者对词语的选择、句间的关系、结构的安排、强调的成分、所处的语境以及内在的联系等来推测特定句子的内涵及其外延,而不是简单的表面意思。读者和作者处在两个截然不同的语境,解码的最佳方法是从了解如何编码的这一程序开始。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文化背景、知识熏陶迥异的人的身上,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因此,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否则,会做出大相径庭的推理结果。如果我们想把推理的差异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准确系数,就需要源于字面,高于字面,仔细领会作者的观点、看法、态度等。正确判断、推理,引申,切忌自以为是,强加于人,无中生有。注意识别对立观点,追寻作者思路,避免个人错觉干扰。预测能力就是利用上下文提供的信息、彼此的逻辑关系或者知识背景来猜测文章的走势的一种能力。文章的上下文,段与段的内在联系,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我们还可以利用承上启下手法来猜测文章的走势。所谓承上,就是在段落的开头总结上文的内容;所谓启下则是在段落的结尾处引出下文的主题。因此,仔细阅读段落的起始句与结尾句,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我们也可以利用衔接语来预测文章如何顺理成章,逻辑演绎,如因与果的关系、问与答的关系以及主与次的关系。(此部分内容参考了《大学英语阅读技巧》)。
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克服逐字读。逐字阅读限制了视线的移动速度,会造成前读后忘,影响阅读效率。阅读时尽量减少回读的次数,不要逐词逐句分析语法结构或翻译,要把注意力放在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或情节上,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同时通过过渡词等连接而保持思维的连贯,这样的阅读有利于主要信息的获取。
2、阅读训练过程中应尽量少查词典或不查词典,应把注意力放在关键词、核心词上。设法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词义。阅读时注意力集中,选择难度适中的文章来练习如何运用上下文线索推测生词的词义;必须坚持长期进行各种题材文章的广泛阅读,培养不断自我总结的意识。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养成计时阅读的好习惯,要有明确的时间观念,防止学生逐词逐句阅读翻译、重复阅读某些段落等不良习惯,提高阅读速度。
3、除了积累大量的词汇和表达,熟练地掌握语法,具备广博的知识外,还必须懂得运用一定的阅读技巧。老师平时要培养学生养成归纳同义、近义、反义词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尽可能多记忆一些有用的词组、短语搭配,这样不但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有助于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脉络。其次,指点学生阅读时通过信息词来找文章线索,抓文中的思路,信息词一般分为五组。这五组信息词看似普通,却在阅读和写作中的有着重要的功能。
五、了解英美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英语阅读离不开文化背景,语言是文化的反映,一种特定的语言和使用这一语言的国家及其历史传统,社会习惯,文化背景等是分不开的。这就要求我们领会英语交际中的思维模式,增强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同时,增加阅读量和扩大阅读面,如通过文学著作,报纸杂志,原版电影戏剧和网络等,尤其是网络,它丰富广泛的教学资源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灵活有效。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去搜寻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教学辅助资料,这样不但延伸和扩展了课文知识,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体会阅读带来的愉悦。
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阅读是一个认知和言语交际的过程, 也是极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 学生的智力水平、生理条件、兴趣和个性、社会经济文化背景、语言基础、学习方法等都影响着学生阅读技能的提高。首先, 阅读是一个认知与思考的过程, 学生的阅读技能和背景知识都要经过学习才能掌握。智力较高的学生无疑学得快也学得好, 而智力较低的学生在潜力发挥、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方面受到限制。其次, 生理条件也能引起阅读障碍, 影响阅读效果。一般来讲, 女生比男生进步快, 一则由于兴趣、性格等易于接近语言学习, 二则由于女生同龄男生早熟, 而成熟也是学习的前提条件, 学生在不同年龄开始不同的学习任务, 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做好生理成熟的准备。此外, 学生的器官和思维等功能如果有缺陷, 不能正常工作, 也会导致严重的阅读困难。
七、创新教学方法。
1、调整教师角色。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局面,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引导学生的课堂活动,课堂积极主动的参加者应该是学生,因为教学效果主要依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实践性。对于阅读材料的处理,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语篇到语句,从大意到细节。同时,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以达到学生阅读理解后的最佳效果。
2、运用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既强调在运用中学习,也强调为了运用而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各种任务或活动为目标,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学生的自身实践,将新旧知识不断结合,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自动的实际的运用能力。完成任务中主动阅读材料,这样不但加大了阅读量,扩大了阅读面,而且激发了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例如,课文主题是关于节日,那么老师可给学生布置课前任务,要求学生寻找中西两方大型节日及庆祝的相关信息。上课时让大家积极地展示自己查到的信息、 片和影像,进行交流汇总,这样不仅丰富了阅读材料,而且刺激了学生的e{主学习。课后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愉快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开展阅读专题讲座、读书论坛、心得交流会等。
3、合理充分利用教材,培养阅读能力。教材是经过专家们精心编选的完整语篇。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些材料,对词法、句法等基础语 知识进行分析、归纳,让学生慢慢吸收、消化,从而对文章有全面、系统的理解,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的整体水平打下扎实的基础。当然,词句的分析不是根本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再加一些理解训练。这些训练引导学生既能理解具体事实,也能理解抽象概念;既理解句面意思,也理解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思想、情感等,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材料难度和学生的英语能力必须达到平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阅读材料,一般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阅读的话题和类型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尽量多样化,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资料,引发学生内在的学习要求。当然.为了呈现英语语言的丰富优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想象力,适当地补充一些文学方面的散文、诗歌也会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以上就是我们本次调查的全部内容。希望通过这次的调查,可以对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有一定的帮助,在以后英语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第二篇:大学生英语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曾经说过:“学外语没有什么秘诀,就是给予足够的时间,坚持下去。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查字典。”给英语学习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作为一种衡量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题型和手段,大学生一定要准确把握其解题技巧,通过阅读能力的提升,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英语阅读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英语学习者语言综合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手段和目的,是英语学习者其他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英语学习者通过英语阅读培养了阅读能力,并以阅读能力为基础去发展其他各种语言能力,如写、听、说、译的能力。随着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语言知识的不断增加,英语学习者的阅读量也会不断增加,最终达到运用获得的信息进行交流的目的。就短期目标而言,良好的阅读技能有助于学生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就长期目标而言,较强的阅读能力可以让学生及时获取所需资料及信息,甚至有利于学生未来事业的发展。因此,大学生应该始终注重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当前大学生英语阅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我们特地组织了这次的调查。
二、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现场测试和统计报表三种形式。以下就是我们调查的一些数据。
在学期初的第一堂课上, 在没有任何引导的情况下,老师让我们班34 名学生按照我们原有的速度和习惯进行阅读, 通过仔细观察, 结果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存在以下问题。
(1)有3~4 名同学用直尺比着逐行阅读。
(2)有5~6 名同学拿笔指着逐字阅读。
(3)有4~5 名同学边阅读嘴唇在不自觉地动。
(4)有些同学在不停地回读。
(5)有4~5 名同学遇到生词直接去查电子词典。
(6)只有1~2 名同学在课本上边读边做一些标记。
(7)有很多同学读过之后,对每个词的意思都基本了解,但对全句意思并不是很清楚。
经过分析并且与老师探讨, 我们把这些问题归为三类:
关于阅读习惯方面的问题(问题1、2、3);
阅读技巧方面的问题(问题4、5);
阅读理解方面的问题(问题6、7)。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呢?
三、调查分析
首先,我们从阅读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始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词汇量不足是影响阅读水平的主要原因,英语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中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时虽有了一定的词汇基础,但多数学生词汇量不足,还没有达到熟练运用词汇的程度。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不得不停止连贯的阅读活动,将注意力放在对某个单词的猜测上,导致整个阅读速度的减慢,从而影响了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语法知识虽然已在中学阶段系统地学习过,大学阶段主要是对语法的灵活运用,但是不少学生对语法的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在阅读中遇到长句或难句时,理不清句子中各层次间的语法关系,以至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2、知识面和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 。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语言知识固然是进行阅读的基础,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往往会对读者形成文化干扰,造成阅读短路(指没有获得有意义的阅读)。学生不了解文中涉及的背景知识,只好从字面上理解。英语文章中不仅涉及大量的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习俗、政治、经济、名胜等各种背景知识,还涉及到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如果阅读时不具备这些知识,必然会影响到对句子段落的理解,并出现误解。
3、语感差。要提高阅读能力, 最终得依靠泛读, 大量的泛读可以增强语感。语感在阅读理解中非常重要, 良好的语感会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就会读得快、读得多, 反过来再次增强语感, 这样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会很快提高阅读能力, 就会自如地应对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如果阅读量小, 就会语感差, 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4、缺乏大量阅读 。只靠课堂学习,没有课外大量泛读的配合,提高阅读能力亦是一句空话。课堂阅读教学不能代替阅读本身。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实现。但遗憾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泛读,总以专业课繁忙为由不愿多花时间读或根本就不读,错误地认为只要背会精读课本上单词,会做练习就足够了。其结果是课外阅读量越少,对语言的基本形式,诸如语汇、语法和句型就越陌生,读得也越慢,理解也越差。
接着是阅读习惯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阅读中视线跟随指头或笔头的移动而移动,或者头脑中一直读出并听到每个词的发音,回视前文,重复阅读。这种方式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某些生词或对一段文字意义不明确时,反复阅读已经读过的部分。这样会分散注意力,不利于读者抓住文章的要旨或主题,减少读者的阅读兴趣;遇到生词就查字典。该习惯会使学生丧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自我训练。
其次是从阅读技巧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
阅读总是有目的,不是为了消遣就是为了获取信息,或是为了提高阅读能力,以应付考试,获得好分数。不同的阅读目的决定了不同的阅读方法。确定了阅读的目的,方能有的放矢,解决想要解决的问题。社会学家把它概括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为了获取某一具体的信息的话,就应该以略读着手,先确定段落中心思想,而后在相应的段落里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而不是盲目地从头到尾找寻信息。如果你想找一本你以为值得一读的好书,就应先浏览全书,再确定是否要加以细读。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就应先了解作品作者的风格特点,再细细品味,赏析。好的作品能引发人去思索遐想;能产生共鸣的效果,人生的感悟;能引人入胜,开卷有益。
最后是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在目前多数情况下,阅读理解教学以完成课本上的内容为满足,阅读材料单一;有限的课时,机械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等主客观因素,造成了学生的阅读训练量不够,阅读面不广。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缺乏创新,部分教师还在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阅读教学:讲解阅读材料中的生词,分析材料中的长、难句的结构,
要求学生回答材料后面提供的问题。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听课和做笔记,进行英语阅读理解训练的机会较少或根本没有,而被动阅读显然是无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解决之策
知道了原因,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了。以下就是我们提供的几条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对策。
第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求知活动和学习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愉快地从事某种活动。凡是符合自己的兴趣的活动,都容易提高人的积极性。兴趣作为个体进行成就事业活动的基础,可以激发个体进行创造活动的内部动机,充分发挥潜能的作用,使其感知力敏锐,创造性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从而提高事业成功的效率。学生只有自己对英语阅读感兴趣,才能学好英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词汇、语法知识的掌握是英语阅读理解的先决条件,词句理解则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与否,关键要让学生学会对语篇的分析技巧。这是因为,它能培养或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我们都知道阅读的体裁主要有四种: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描写文。
1、记叙文
记叙文就是叙述一件事情或者是一系列事件,从广义上包括小说、故事、传记、新闻报道、历史等。既然是记人叙事就要交代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在英语阅读理解考试中所选的叙事文章一般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交代人物事件的。理解记叙文的关键就在于抓住五个“w”,即when, where, what, who, why。阅读记叙文首先应该弄清楚何人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以及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然后再根据试题中的问题回到文章进一步寻找答案。
2、议论文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议论文的目的就是阐明观点,许多议论文的阅读理解题旨在提问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或态度,所以寻找、判断议论文的论点是阅读此类文章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很多,主要有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法就是开头罗列一些事实或现象,然后加以论证,在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演绎法就是先提出论题,然后在文章中用足够的论据分析论证这一论题,最后总结验证论题的正确性。也就是说,归纳型的文章作者的观点通常出现在结尾处,而演绎型的文章论点则直接出现在开头。想要把握议论文的总体结构并判断其论证方法和逻辑走向,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略读。通过略读首先抓住文章的论点,然后找到每一段落的主题句。这不仅有利于判断作者的观点,也为解题时查读寻找细节做好了准备。
3、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说明文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和议论文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后者主要阐述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观点,具有很强的主观性。阅读说明文首先还是通过略读弄清文章说明的事物以及文章的脉络,然后通过查读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及细节。
4、描写文
描写文用生动而形象化的语言把人物、事件及环境具体刻画出来,有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景色描写,场景描写等。有时候,描写文和记叙文会互相补充,使文章丰富多彩。描写可以分为两方面,客观描写与主观描写。客观描写就是将描写的对象如实的描绘,不带有感情成分;主观描写则侧重感情色彩,通常会把一种情绪或意境传神地表达出来,因此此类描写文的主观性极强,描写文的解题规律基本上是先通过略读确定描写对象,再分析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对描写对象进行描述的。如果是夹叙夹议或者描写叙事的文章,则需要确定时间或空间的参照点,根据时间的时间先后,地点推移和因果关系等方面来进一步地分析。
如果从理解考题的设计上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旨大意型
理解主旨要义,主要测试考生对短文整体理解概括的能力。一般文章,尤其是说明文和议论文,往往有主题句表明中心思路,文章中的所有事实、例证或发展都是以主题句为核心的,因此能否正确判断主题句是抓住一段文章中心的关键,主旨大意型题目一般是第一或最后一个题。标志词有:mainly about、mainly discuss、best title、digest 等。这类题目要注意首段和各段第一句话,将其含义连接成一个整体。小心“首段陷阱”,不要一看开头就选择答案。使用快速作文法解题,做题前可以自己思考一下“如果是我写这个题目,我会怎么写?”,以达到正确答题的目的。
2、观点态度型
任何文章的表情达意都是贯穿着作者的思想、态度、观点的,这些观点的提出,有的直截了当,有的隐含在字里行间,只有仔细阅读才能从某个词、某句话、某个段落和某几个段落找到已提到过的或者是暗示的意思。有的需要通读全文,在领会文章的主旨大意的基础上才能对作者的观点做出正确的判断。态度观点题主要考察考生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的能力。其标志词有:attitude、purpose 等。观点态度题强调的是存在于文章的客观事实,因此在阅读时,作者的意图即使没有用明显的词语或短句加以表现,也会在文章的遣词造句上露出“破绽”。在回答这类题目时,可以有的放矢地在文章中找出相关的反映作者观点、态度、语气内容的章节。要准确理解四个选项词语的含义:归纳起来,常见的态度词有:opposition 反对,suspicion 怀疑的,approval 支持,indifference 冷漠(一般不选),optimistic 乐观的,subjective 主观的,objective 客观的,pessimistic悲观的,biased 有偏见的,impartial 偏心的,sensitive 敏感的。
3、推理判断型
推理题答案不能直接在文章中找到,要根据上下文中出现过的暗示、隐喻,经过思考推敲、归纳分析推理才能确定。一般包括数字推理、知识推断和逻辑推理,它主要考察我们理清上下逻辑关系的能力
,可以算是各类题型中最难的一种。推理题常常考查考生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等,逻辑词常用的有:suggest、conclude 等。做好这类题目要看是否通过题干返回原文(或根据选项返回),依据原文的意思进行“三错一对”的判断,注意推理时的“最接近答案”原则。
当然,阅读理解还有很多种类型,比如:事实细节型、语义分析型、句子理解型等,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赘述。(此部分内容参考了《英语专业四级 阅读理解与写作》)
三、学习必要的阅读技巧,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1、浏览
浏览是指对文章的整体结构作一个概观。其目的是弄清概念,看清层次,分清主次以及认清意图。弄清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为了了解文章的题材和体裁,以确定如何量衣量体裁衣。所谓题材,就是文章所涉及的领域,是经济金融,文学艺术,航天地质,还是人文历史等等。所谓题材就是文章究竟属于记叙文、描述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是媒体作文还是科学论文,是科普文章还是报刊摘抄。体裁决定了写作风格,决定了基本结构,决定了文章中心。看清层次就是要了解文章的层进关系,是以时间顺序递进还是以对比形成反差递进,或是以类比的手法递进等。也可以各种手法参插递进,文章一般都环环相扣,逐步递进的。层次可以是宏观意义上的,如一本书的目录。它直观平叙了书的各个章节,这就是层次,文章的布局。层次也可以是微观上的,如一篇300来词考试用的篇章,也层次清楚,是主题还是佐证,是批驳还是评论,一点也不含糊。简言之,看清层次就是看清它的来龙去脉。
2、略读
略读,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旨在获得所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各个段落所表达的大意。略读犹如走马看花,以主旨大意为基本出发点,常常从以下步骤着手:一、从一本书的层面上讲:①看一看书名,各个标题,章节布局,以了解书籍的整体结构;②读一读封面、封底的描写以了解作品的对象;③看一看前言或引子,以了解作品涉及的范畴;④读一读目录,以了解作品的来龙去脉;⑤看一看各个章节,以了解作品的概况;⑥读一读第一章,以了解文章的宏观论述;⑦看一看各节的基本结构、以了解文章的整体构思;⑧读一读各节,确认是否是自己的期待,当务之急,能为我所用。切忌读了,看了,却忘了想了,这是从感性向理性发展的重要环节。二,从一篇文章的层面上讲:①看一看文章的体裁,以确定阅读方法;②找一找文章的主题句,以了解文章所涉及的内容;③读一读每段的段首句,以确定段落的中心思想;④看一看段首的第一个词,以把握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⑤找一找therefore, in short,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等这类词,以确定作者对某一论点的看法;⑥读一读最后一段、最后一句,以注意文章如何归纳总结;⑦想一想这篇文章是否完整,预测一下下文的走势,它在原文中的定位。考试层次越高,这类题目越多;⑧尤其是要注意文章中的那些论点,看法与自己的观点、看法是否一致,相抵触,它们往往是考试的重点。
3、查读
查读是一个较生疏的名词,却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比如查词典、翻电话号码或者看地图,读者都是带着特特定的问题、目的去查阅资料,其目的是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该信息所处位置,而后慢慢细读。读者在寻读时实现快速下移,而不是通篇一律地从左看到右,一行一行看。查读一般分成四种;1. 查找任务、日期、地点等;2..确定某种事实、论点、想法等;3.查找某种论点的出处、定义、外延等;4.证实作者的观点、看法或态度等。查找任务、日期、地点等都是以已掌握的人物名词、具体日期、地点为出发点,以文章中的大写字母为主要特征去查找。确定某种事实、论点、想法等需要以已知信息、以已确定的论点为出发点,以正反论证类比论证或举例论证为主要特征去查找。查询某种论点的出处、定义、外延等往往以引言、引语、引证着手。论点的提出一般由于其新颖、独特常常伴之以陈述、解释,甚至是举例。这就成了快速阅读的切入点。
证实作者的观点、看法或态度等则要把重点放在最后一段。一般而言,最后一段作者对于全文有个归纳总结,这样才顺理成章。读者或考生要注意作者的观点不等于文章的中心思想。
4、细读
所谓细读,就是要学会琢磨、推敲某一特定句子的含义,它绝对不是粗线条的,而是慢工出细活。细读不是寻找主题句,而是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不是理解词语的意思,而是字里行间作者隐含的真谛;不是理解句义,段义,而是句间关系、段间关系所迸发的火花;不是在自己的记忆库中寻找某一单词的意思,而是利用上下文来猜测词义。归纳能力就是分析、综合、领会、提炼。提升文章主旨、中心思想的能力。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切入呢?首先,要把握文章的主题,各段的中心思想。其次,要保持清楚的头脑,主题句有可能并不在第一段或第一句,而且,重心不断后移。前面是现象,后面才是实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被表面现象所蒙蔽”。再其次,要清楚文章的中心思想未必就是作者的观点。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提出自己的主张是一般文章的常用手段、常见现象。然而,有些文章在这方面是矛盾的,有时候是由于作者在结论段里有意对上文作一个概括的同时,又提出、揭示一个新的看法,以达到承上启下的目的。推理能力就是要理解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利用已知信息,来把握位置信息;回忆股票去,着眼于现在,展望未来。有时候,作者没有完全表白,但又希望读者能超脱字面的局限,来理解其意图和深层次的意思。我们可以通过作者对词语的选择、句间的关系、结构的安排、强调的成分、所处的语境以及内在的联系等来推测特定句子的内涵及其外延,而不是简单的表面意思。读者和作者处在两个截然不同的语境,解码的最佳方法是从了解如何编码的这一程序开始。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文化背景、知识熏陶迥异的人的身上,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因此,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否则,会做出大相径庭的推理结果。如果我们想把推理的差异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准确系数,就需要源于字面,高于字面,仔细领会作者的观点、看法、态度等。正确判断、推理,引申,切忌自以为是,强加于人,无中生有。注意识
第三篇:大学生英语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曾经说过:“学外语没有什么秘诀,就是给予足够的时间,坚持下去。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查字典。”给英语学习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作为一种衡量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题型和手段,大学生一定要准确把握其解题技巧,通过阅读能力的提升,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英语阅读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英语学习者语言综合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手段和目的,是英语学习者其他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英语学习者通过英语阅读培养了阅读能力,并以阅读能力为基础去发展其他各种语言能力,如写、听、说、译的能力。随着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语言知识的不断增加,英语学习者的阅读量也会不断增加,最终达到运用获得的信息进行交流的目的。就短期目标而言,良好的阅读技能有助于学生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就长期目标而言,较强的阅读能力可以让学生及时获取所需资料及信息,甚至有利于学生未来事业的发展。因此,大学生应该始终注重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当前大学生英语阅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我们特地组织了这次的调查。
二、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现场测试和统计报表三种形式。以下就是我们调查的一些数据。
在学期初的第一堂课上, 在没有任何引导的情况下,老师让我们班34 名学生按照我们原有的速度和习惯进行阅读, 通过仔细观察, 结果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存在以下问题。
(1)有3~4 名同学用直尺比着逐行阅读。
(2)有5~6 名同学拿笔指着逐字阅读。
(3)有4~5 名同学边阅读嘴唇在不自觉地动。
(4)有些同学在不停地回读。
(5)有4~5 名同学遇到生词直接去查电子词典。
(6)只有1~2 名同学在课本上边读边做一些标记。
(7)有很多同学读过之后,对每个词的意思都基本了解,但对全句意思并不是很清楚。
经过分析并且与老师探讨, 我们把这些问题归为三类:
关于阅读习惯方面的问题(问题1、2、3);
阅读技巧方面的问题(问题4、5);
阅读理解方面的问题(问题6、7)。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呢?
三、调查分析
首先,我们从阅读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始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词汇量不足是影响阅读水平的主要原因,英语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中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时虽有了一定的词汇基础,但多数学生词汇量不足,还没有达到熟练运用词汇的程度。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不得不停止连贯的阅读活动,将注意力放在对某个单词的猜测上,导致整个阅读速度的减慢,从而影响了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语法知识虽然已在中学阶段系统地学习过,大学阶段主要是对语法的灵活运用,但是不少学生对语法的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在阅读中遇到长句或难句时,理不清句子中各层次间的语法关系,以至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2、知识面和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 。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语言知识固然是进行阅读的基础,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往往会对读者形成文化干扰,造成阅读短路(指没有获得有意义的阅读)。学生不了解文中涉及的背景知识,只好从字面上理解。英语文章中不仅涉及大量的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习俗、政治、经济、名胜等各种背景知识,还涉及到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如果阅读时不具备这些知识,必然会影响到对句子段落的理解,并出现误解。
词汇、语法知识的掌握是英语阅读理解的先决条件,词句理解则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与否,关键要让学生学会对语篇的分析技巧。这是因为,它能培养或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我们都知道阅读的体裁主要有四种: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描写文。
1、记叙文
记叙文就是叙述一件事情或者是一系列事件,从广义上包括小说、故事、传记、新闻报道、历史等。既然是记人叙事就要交代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在英语阅读理解考试中所选的叙事文章一般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交代人物事件的。理解记叙文的关键就在于抓住五个“w”,即when, where, what, who, why。阅读记叙文首先应该弄清楚何人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以及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然后再根据试题中的问题回到文章进一步寻找答案。
2、议论文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议论文的目的就是阐明观点,许多议论文的阅读理解题旨在提问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或态度,所以寻找、判断议论文的论点是阅读此类文章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很多,主要有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法就是开头罗列一些事实或现象,然后加以论证,在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演绎法就是先提出论题,然后在文章中用足够的论据分析论证这一论题,最后总结验证论题的正确性。也就是说,归纳型的文章作者的观点通常出现在结尾处,而演绎型的文章论点则直接出现在开头。想要把握议论文的总体结构并判断其论证方法和逻辑走向,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略读。通过略读首先抓住文章的论点,然后找到每一段落的主题句。这不仅有利于判断作者的观点,也为解题时查读寻找细节做好了准备。
3、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说明文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和议论文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后者主要阐述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观点,具有很强的主观性。阅读说明文首先还是通过略读弄清文章说明的事物以及文章的脉络,然后通过查读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及细节。
4、描写文
描写文用生动而形象化的语言把人物、事件及环境具体刻画出来,有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景色描写,场景描写等。有时候,描写文和记叙文会互相补充,使文章丰富多彩。描写可以分为两方面,客观描写与主观描写。客观描写就是将描写的对象如实的描绘,不带有感情成分;主观描写则侧重感情色彩,通常会把一种情绪或意境传神地表达出来,因此此类描写文的主观性极强,描写文的解题规律基本上是先通过略读确定描写对象,再分析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对描写对象进行描述的。如果是夹叙夹议或者描写叙事的文章,则需要确定时间或空间的参照点,根据时间的时间先后,地点推移和因果关系等方面来进一步地分析。
如果从理解考题的设计上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旨大意型
理解主旨要义,主要测试考生对短文整体理解概括的能力。一般文章,尤其是说明文和议论文,往往有主题句表明中心思路,文章中的所有事实、例证或发展都是以主题句为核心的,因此能否正确判断主题句是抓住一段文章中心的关键,主旨大意型题目一般是第一或最后一个题。标志词有:mainly about、mainly discuss、best title、digest 等。这类题目要注意首段和各段第一句话,将其含义连接成一个整体。小心“首段陷阱”,不要一看开头就选择答案。使用快速作文法解题,做题前可以自己思考一下“如果是我写这个题目,我会怎么写?”,以达到正确答题的目的。
2、观点态度型
任何文章的表情达意都是贯穿着作者的思想、态度、观点的,这些观点的提出,有的直截了当,有的隐含在字里行间,只有仔细阅读才能从某个词、某句话、某个段落和某几个段落找到已提到过的或者是暗示的意思。有的需要通读全文,在领会文章的主旨大意的基础上才能对作者的观点做出正确的判断。态度观点题主要考察考生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的能力。其标志词有:attitude、purpose 等。观点态度题强调的是存在于文章的客观事实,因此在阅读时,作者的意图即使没有用明显的词语或短句加以表现,也会在文章的遣词造句上露出“破绽”。在回答这类题目时,可以有的放矢地在文章中找出相关的反映作者观点、态度、语气内容的章节。要准确理解四个选项词语的含义:归纳起来,常见的态度词有:opposition 反对,suspicion 怀疑的,approval 支持,indifference 冷漠(一般不选),optimistic 乐观的,subjective 主观的,objective 客观的,pessimistic悲观的,biased 有偏见的,impartial 偏心的,sensitive 敏感的。
3、推理判断型
推理题答案不能直接在文章中找到,要根据上下文中出现过的暗示、隐喻,经过思考推敲、归纳分析推理才能确定。一般包括数字推理、知识推断和逻辑推理,它主要考察我们理清上下逻辑关系的能力,可以算是各类题型中最难的一种。推理题常常考查考生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等,逻辑词常用的有:suggest、conclude 等。做好这类题目要看是否通过题干返回原文(或根据选项返回),依据原文的意思进行“三错一对”的判断,注意推理时的“最接近答案”原则。
当然,阅读理解还有很多种类型,比如:事实细节型、语义分析型、句子理解型等,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赘述。(此部分内容参考了《英语专业四级 阅读理解与写作》)
三、学习必要的阅读技巧,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1、浏览
浏览是指对文章的整体结构作一个概观。其目的是弄清概念,看清层次,分清主次以及认清意图。弄清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为了了解文章的题材和体裁,以确定如何量衣量体裁衣。所谓题材,就是文章所涉及的领域,是经济金融,文学艺术,航天地质,还是人文历史等等。所谓题材就是文章究竟属于记叙文、描述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是媒体作文还是科学论文,是科普文章还是报刊摘抄。体裁决定了写作风格,决定了基本结构,决定了文章中心。看清层次就是要了解文章的层进关系,是以时间顺序递进还是以对比形成反差递进,或是以类比的手法递进等。也可以各种手法参插递进,文章一般都环环相扣,逐步递进的。层次可以是宏观意义上的,如一本书的目录。它直观平叙了书的各个章节,这就是层次,文章的布局。层次也可以是微观上的,如一篇300来词考试用的篇章,也层次清楚,是主题还是佐证,是批驳还是评论,一点也不含糊。简言之,看清层次就是看清它的来龙去脉。
2、略读
略读,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旨在获得所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各个段落所表达的大意。略读犹如走马看花,以主旨大意为基本出发点,常常从以下步骤着手:一、从一本书的层面上讲:①看一看书名,各个标题,章节布局,以了解书籍的整体结构;②读一读封面、封底的描写以了解作品的对象;③看一看前言或引子,以了解作品涉及的范畴;④读一读目录,以了解作品的来龙去脉;⑤看一看各个章节,以了解作品的概况;⑥读一读第一章,以了解文章的宏观论述;⑦看一看各节的基本结构、以了解文章的整体构思;⑧读一读各节,确认是否是自己的期待,当务之急,能为我所用。切忌读了,看了,却忘了想了,这是从感性向理性发展的重要环节。二,从一篇文章的层面上讲:①看一看文章的体裁,以确定阅读方法;②找一找文章的主题句,以了解文章所涉及的内容;③读一读每段的段首句,以确定段落的中心思想;④看一看段首的第一个词,以把握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⑤找一找therefore, in short,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等这类词,以确定作者对某一论点的看法;⑥读一读最后一段、最后一句,以注意文章如何归纳总结;⑦想一想这篇文章是否完整,预测一下下文的走势,它在原文中的定位。考试层次越高,这类题目越多;⑧尤其是要注意文章中的那些论点,看法与自己的观点、看法是否一致,相抵触,它们往往是考试的重点。
3、查读
查读是一个较生疏的名词,却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比如查词典、翻电话号码或者看地图,读者都是带着特特定的问题、目的去查阅资料,其目的是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该信息所处位置,而后慢慢细读。读者在寻读时实现快速下移,而不是通篇一律地从左看到右,一行一行看。查读一般分成四种;1. 查找任务、日期、地点等;2..确定某种事实、论点、想法等;3.查找某种论点的出处、定义、外延等;4.证实作者的观点、看法或态度等。查找任务、日期、地点等都是以已掌握的人物名词、具体日期、地点为出发点,以文章中的大写字母为主要特征去查找。确定某种事实、论点、想法等需要以已知信息、以已确定的论点为出发点,以正反论证类比论证或举例论证为主要特征去查找。查询某种论点的出处、定义、外延等往往以引言、引语、引证着手。论点的提出一般由于其新颖、独特常常伴之以陈述、解释,甚至是举例。这就成了快速阅读的切入点。
证实作者的观点、看法或态度等则要把重点放在最后一段。一般而言,最后一段作者对于全文有个归纳总结,这样才顺理成章。读者或考生要注意作者的观点不等于文章的中心思想。
4、细读
所谓细读,就是要学会琢磨、推敲某一特定句子的含义,它绝对不是粗线条的,而是慢工出细活。细读不是寻找主题句,而是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不是理解词语的意思,而是字里行间作者隐含的真谛;不是理解句义,段义,而是句间关系、段间关系所迸发的火花;不是在自己的记忆库中寻找某一单词的意思,而是利用上下文来猜测词义。归纳能力就是分析、综合、领会、提炼。提升文章主旨、中心思想的能力。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切入呢?首先,要把握文章的主题,各段的中心思想。其次,要保持清楚的头脑,主题句有可能并不在第一段或第一句,而且,重心不断后移。前面是现象,后面才是实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被表面现象所蒙蔽”。再其次,要清楚文章的中心思想未必就是作者的观点。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提出自己的主张是一般文章的常用手段、常见现象。然而,有些文章在这方面是矛盾的,有时候是由于作者在结论段里有意对上文作一个概括的同时,又提出、揭示一个新的看法,以达到承上启下的目的。推理能力就是要理解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利用已知信息,来把握位置信息;回忆股票去,着眼于现在,展望未来。有时候,作者没有完全表白,但又希望读者能超脱字面的局限,来理解其意图和深层次的意思。我们可以通过作者对词语的选择、句间的关系、结构的安排、强调的成分、所处的语境以及内在的联系等来推测特定句子的内涵及其外延,而不是简单的表面意思。读者和作者处在两个截然不同的语境,解码的最佳方法是从了解如何编码的这一程序开始。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文化背景、知识熏陶迥异的人的身上,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因此,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否则,会做出大相径庭的推理结果。如果我们想把推理的差异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准确系数,就需要源于字面,高于字面,仔细领会作者的观点、看法、态度等。正确判断、推理,引申,切忌自以为是,强加于人,无中生有。注意识别对立观点,追寻作者思路,避免个人错觉干扰。预测能力就是利用上下文提供的信息、彼此的逻辑关系或者知识背景来猜测文章的走势的一种能力。文章的上下文,段与段的内在联系,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我们还可以利用承上启下手法来猜测文章的走势。所谓承上,就是在段落的开头总结上文的内容;所谓启下则是在段落的结尾处引出下文的主题。因此,仔细阅读段落的起始句与结尾句,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我们也可以利用衔接语来预测文章如何顺理成章,逻辑演绎,如因与果的关系、问与答的关系以及主与次的关系。(此部分内容参考了《大学英语阅读技巧》)。
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克服逐字读。逐字阅读限制了视线的移动速度,会造成前读后忘,影响阅读效率。阅读时尽量减少回读的次数,不要逐词逐句分析语法结构或翻译,要把注意力放在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或情节上,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同时通过过渡词等连接而保持思维的连贯,这样的阅读有利于主要信息的获取。
2、阅读训练过程中应尽量少查词典或不查词典,应把注意力放在关键词、核心词上。设法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词义。阅读时注意力集中,选择难度适中的文章来练习如何运用上下文线索推测生词的词义;必须坚持长期进行各种题材文章的广泛阅读,培养不断自我总结的意识。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养成计时阅读的好习惯,要有明确的时间观念,防止学生逐词逐句阅读翻译、重复阅读某些段落等不良习惯,提高阅读速度。
3、除了积累大量的词汇和表达,熟练地掌握语法,具备广博的知识外,还必须懂得运用一定的阅读技巧。老师平时要培养学生养成归纳同义、近义、反义词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尽可能多记忆一些有用的词组、短语搭配,这样不但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有助于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脉络。其次,指点学生阅读时通过信息词来找文章线索,抓文中的思路,信息词一般分为五组。这五组信息词看似普通,却在阅读和写作中的有着重要的功能。
五、了解英美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英语阅读离不开文化背景,语言是文化的反映,一种特定的语言和使用这一语言的国家及其历史传统,社会习惯,文化背景等是分不开的。这就要求我们领会英语交际中的思维模式,增强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同时,增加阅读量和扩大阅读面,如通过文学著作,报纸杂志,原版电影戏剧和网络等,尤其是网络,它丰富广泛的教学资源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灵活有效。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去搜寻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教学辅助资料,这样不但延伸和扩展了课文知识,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体会阅读带来的愉悦。
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阅读是一个认知和言语交际的过程, 也是极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 学生的智力水平、生理条件、兴趣和个性、社会经济文化背景、语言基础、学习方法等都影响着学生阅读技能的提高。首先, 阅读是一个认知与思考的过程, 学生的阅读技能和背景知识都要经过学习才能掌握。智力较高的学生无疑学得快也学得好, 而智力较低的学生在潜力发挥、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方面受到限制。其次, 生理条件也能引起阅读障碍, 影响阅读效果。一般来讲, 女生比男生进步快, 一则由于兴趣、性格等易于接近语言学习, 二则由于女生同龄男生早熟, 而成熟也是学习的前提条件, 学生在不同年龄开始不同的学习任务, 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做好生理成熟的准备。此外, 学生的器官和思维等功能如果有缺陷, 不能正常工作, 也会导致严重的阅读困难。
七、创新教学方法。
1、调整教师角色。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局面,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引导学生的课堂活动,课堂积极主动的参加者应该是学生,因为教学效果主要依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实践性。对于阅读材料的处理,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语篇到语句,从大意到细节。同时,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以达到学生阅读理解后的最佳效果。
2、运用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既强调在运用中学习,也强调为了运用而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各种任务或活动为目标,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学生的自身实践,将新旧知识不断结合,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自动的实际的运用能力。完成任务中主动阅读材料,这样不但加大了阅读量,扩大了阅读面,而且激发了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例如,课文主题是关于节日,那么老师可给学生布置课前任务,要求学生寻找中西两方大型节日及庆祝的相关信息。上课时让大家积极地展示自己查到的信息、 片和影像,进行交流汇总,这样不仅丰富了阅读材料,而且刺激了学生的e{主学习。课后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愉快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开展阅读专题讲座、读书论坛、心得交流会等。
3、合理充分利用教材,培养阅读能力。教材是经过专家们精心编选的完整语篇。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些材料,对词法、句法等基础语 知识进行分析、归纳,让学生慢慢吸收、消化,从而对文章有全面、系统的理解,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的整体水平打下扎实的基础。当然,词句的分析不是根本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再加一些理解训练。这些训练引导学生既能理解具体事实,也能理解抽象概念;既理解句面意思,也理解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思想、情感等,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材料难度和学生的英语能力必须达到平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阅读材料,一般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阅读的话题和类型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尽量多样化,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资料,引发学生内在的学习要求。当然.为了呈现英语语言的丰富优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想象力,适当地补充一些文学方面的散文、诗歌也会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以上就是我们本次调查的全部内容。希望通过这次的调查,可以对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有一定的帮助,在以后英语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第4(本站隆重推荐好范 文网wWW.haOword.Com)篇:大学生英语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英语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曾经说过:“学外语没有什么秘诀,就是给予足够的时间,坚持下去。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查字典。”给英语学习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作为一种衡量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题型和手段,大学生一定要准确把握其解题技巧,通过阅读能力的提升,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英语阅读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英语学习者语言综合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手段和目的,是英语学习者其他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英语学习者通过英语阅读培养了阅读能力,并以阅读能力为基础去发展其他各种语言能力,如写、听、说、译的能力。随着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语言知识的不断增加,英语学习者的阅读量也会不断增加,最终达到运用获得的信息进行交流的目的。就短期目标而言,良好的阅读技能有助于学生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就长期目标而言,较强的阅读能力可以让学生及时获取所需资料及信息,甚至有利于学生未来事业的发展。因此,大学生应该始终注重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当前大学生英语阅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我们特地组织了这次的调查。
二、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现场测试和统计报表三种形式。以下就是我们调查的一些数据。在学期初的第一堂课上, 在没有任何引导的情况下,老师让我们班34 名学生按照我们原有的速度和习惯进行阅读, 通过仔细观察, 结果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存在以下问题。
(1)有3~4 名同学用直尺比着逐行阅读。
(2)有5~6 名同学拿笔指着逐字阅读。
(3)有4~5 名同学边阅读嘴唇在不自觉地动。
(4)有些同学在不停地回读。
(5)有4~5 名同学遇到生词直接去查电子词典。
(6)只有1~2 名同学在课本上边读边做一些标记。
(7)有很多同学读过之后,对每个词的意思都基本了解,但对全句意思并不是很清楚。经过分析并且与老师探讨, 我们把这些问题归为三类:
关于阅读习惯方面的问题(问题1、2、3);
阅读技巧方面的问题(问题4、5);
阅读理解方面的问题(问题6、7)。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呢?
三、调查分析
首先,我们从阅读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始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词汇量不足是影响阅读水平的主要原因,英语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中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时虽有了一定的词汇基础,但多数学生词汇量不足,还没有达到熟练运用词汇的程度。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不得不停止连贯的阅读活动,将注意力放在对某个单词的猜测上,导致整个阅读速度的减慢,从而影响了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语法知识虽然已在中学阶段系统地学习过,大学阶段主要是对语法的灵活运用,但是不少学生对语法的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在阅读中遇到长句或难句时,理不清句子中各层次间的语法关系,以至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2、知识面和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 。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语言知识固然是进行阅读的基础,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往往会对读者形成文化干扰,造成阅读短路(指没有获得有意义的阅读)。学生不了解文中涉及的背景知识,只好从字面上理解。英语文章中不仅涉及大量的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习俗、政治、经济、名胜等各种背景知识,还涉及到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如果阅读时不具备这些知识,必然会影响到对句子段落的理解,并出现误解。
3、语感差。要提高阅读能力, 最终得依靠泛读, 大量的泛读可以增强语感。语感在阅读理解中非常重要, 良好的语感会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就会读得快、读得多, 反过来再次增强语感, 这样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会很快提高阅读能力, 就会自如地应对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如果阅读量小, 就会语感差, 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4、缺乏大量阅读 。只靠课堂学习,没有课外大量泛读的配合,提高阅读能力亦是一句空话。课堂阅读教学不能代替阅读本身。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实现。但遗憾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泛读,总以专业课繁忙为由不愿多花时间读或根本就不读,错误地认为只要背会精读课本上单词,会做练习就足够了。其结果是课外阅读量越少,对语言的基本形式,诸如语汇、语法和句型就越陌生,读得也越慢,理解也越差。接着是阅读习惯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阅读中视线跟随指头或笔头的移动而移动,或者头脑中一直读出并听到每个词的发音,回视前文,重复阅读。这种方式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某些生词或对一段文字意义不明确时,反复阅读已经读过的部分。这样会分散注意力,不利于读者抓住文章的要旨或主题,减少读者的阅读兴趣;遇到生词就查字典。该习惯会使学生丧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自我训练。
其次是从阅读技巧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
阅读总是有目的,不是为了消遣就是为了获取信息,或是为了提高阅读能力,以应付考试,获得好分数。不同的阅读目的决定了不同的阅读方法。确定了阅读的目的,方能有的放矢,解决想要解决的问题。社会学家把它概括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为了获取某一具体的信息的话,就应该以略读着手,先确定段落中心思想,而后在相应的段落里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而不是盲目地从头到尾找寻信息。如果你想找一本你以为值得一读的好书,就应先浏览全书,再确定是否要加以细读。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就应先了解作品作者的风格特点,再细细品味,赏析。好的作品能引发人去思索遐想;能产生共鸣的效果,人生的感悟;能引人入胜,开卷有益。
最后是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在目前多数情况下,阅读理解教学以完成课本上的内容为满足,阅读材料单一;有限的课时,机械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等主客观因素,造成了学生的阅读训练量不够,阅读面不广。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缺乏创新,部分教师还在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阅读教学:讲解阅读材料中的生词,分析材料中的长、难句的结构,
第五篇: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在这多彩的世界里输是人的精神粮食,也是人的终身伴侣。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各学科教育都是智育,但是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学生的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他们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大学生涯中,也不例外。除了丰富多彩的其他生活,课外阅读也在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占一席之地,它能够提高阅读能力,锻炼其思维,陶冶其品德。而且对其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精神境界的形成与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可让学生直接接受书中的艺术鉴赏的角度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情。为了进一步明确书籍在我校大学生课余生活中的切实影响与大学生目前阅读存在的问题,我们团队针对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一次网上调查。
一. 调查结果分析
(一)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积极因素。
1.读书源于兴趣,类别丰富
很多的同学看重自己认为比较有用、值得阅读的书籍,同时大多数同学在努力提高自己文学素养的同时不忘相关专业书籍,这对于我们提高专业水平是很有帮助的。相当比例的大学生觉得应该多读文学类书籍,这有助于提高当今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其中也不乏像娱乐消遣这类质量相对较低的读物。但是不可否认这都反映了大学生课外阅读类别是比较丰富的。
2.阅读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
本次调查表明在课外阅读兴趣等方面,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兴趣表现出了个性化和多样化,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种类也繁多,虽然在调查中,我们知道的是大学生对文学类读物比较偏爱,但这并不能掩盖阅读的多样化倾向,大学生注重从多方面去发展提高自己,需要从不同的方向入手,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修养。
3.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社会性和实用性
第 1 页
兴趣的产生和发展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大学生兴趣的选择也是其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反映。从调查得知,专业辅导类是大学生经常阅读的对象,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中对专业读物的关注,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现实,这也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重要体现。也反映了大学生对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关系认识的现实和实用的态度。
(二)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
1、阅读的时间少
60%左右的同学每天阅读时间不到一小时,这是远远不够的,提高自身素质就要多读一些课外书刊杂志。只有多阅读才能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才能提高自我。
2.流行粗浅读物兴趣倍增。
在课外所阅读的书籍中,娱乐消遣类占了23.5%,这也暴露了当前大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质量太低,深度不够。目前社会上流行的一些读物质量普遍存在问题,甚至无聊至极。而大学生却对此仍认识不够,实在令人担忧。
3.学生对课外阅读有所重视,但程度有待提高 。
大多数同学每学期都会阅读一定数量的课外书籍,来提高自己文化素养的重要性,为大学生生活增添一份文学气息。但根据阅读时间和购书费用,也不难发现阅读课外书籍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并未占较重要角色。
3.购书仍占主流,网络异军突起
大多数同学更青睐在书店、网店买属于自己的书籍,并一直珍藏,可见大家的惜书、爱书意识还是很强的;此外同学们彼此交换书籍,交流思想,也为新思想、新意识的形成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但这也意味着,有更少的人选择去图书馆阅览书籍了,一些重要的文献、个人难支付的巨著自然被浪费了,图书馆没有达到有效利用的效果。此外,网络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也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如
网上购书、网上阅读、在线交流等,随着大学生宅女宅男的日渐增多,网络为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提供了更有效的工具但我们还是应更有效提高学校图书馆的利用率,毕竟那里有更全面的素材、资源;同时,在运用网络新手段时要学会辨别真伪、优劣,抵制不良阅读倾向。
二.对策及建议
(一)大学生自身的角度
1.阅读从兴趣开始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过调查我们认为要提高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可以组织活动来提高阅读能力,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同学们的心理,使大家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大家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而且在活动中应该互动、比如让同学们上台讲故事等等。长此下去,同学们就有可能自觉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同的阅读方式也是使学生对阅读感兴趣的关键之一。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时,我们可以采用互读、分角色读等多种读的形式,提高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从而增强阅读的兴趣。”
2.推荐材料
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他还说:“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的糊涂虫,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文章来也糊涂。”这富有哲理的话,正是我们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玉良言”。因此,我们在帮助同学如何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同学们去阅读,这样同学们才能博览群书。同时也根据同学的实际情况向他们推荐适合的书籍。
3.选择性读书
有的同学认为“大学时代要博览群书”,因而见书就读。这其实是不合适的。“博览群书”的概念由于时代的不同,“群书”所表示的数量是不同的。今天,人们常用“信息爆炸”来形容信息量的增长速度,一个人能力再强、阅读速度再快,也是不可能把世界上的书读完。因此提高信息检索能力,比如说选择图书的能力就变得重要起来。俄国的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因此,从读书的效果出发,必须学会有选择地读书。 选书,目的是区别哪些书应当精读,哪些书应当泛读,哪些书只要读部分章节,哪些书要放在案头随时备查,哪些书暂时可以不用读。
4.指导阅读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我们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而且 必须要“会学”。所以在阅读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有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但是如果我们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苟方法地去茫茫课外读书中“潇洒走一回”其意义和收获不得而知。因此,我们不仅要爱读,而日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
在此我们小组推荐几种方法:1选读法。此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同学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在同学去借阅相关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2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要求同学们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四到”(即口到,眼到,心到,手到)、“三边”(边读,边想,边批注)、一养成(即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3速读法。这种方法要求同学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4摘录批注法。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种阅读法,就是说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诠释,写评
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我们应该根据个人不同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运用。
(二)从学校的角度浅谈对策与建议
1.完善管理制度,督促大学生多读书。
随高等教育的发展,教学培养方案中的必修课程学时减少了,学生自主时间多了,调查结果反映大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并不多。从教学管理角度讲,应结合选修课,在尊重学生兴趣,保证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建议以“提交读书计划——教师推荐书目——学生阅读——提交读书笔记——教师评阅——取得学分“的模式,督促大学生读书,提高读书效果。
2.举行专题活动,引导学生读好书。
大学是生的读书种类呈多样性,应该是好事。但是大学生读书种类并不理想,言情,武侠,动漫级消遣类占有很大的比例,这类读物大多属于快餐读物,文化含量相对较低,对构建完整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无实质帮助,通过举行专题读书活动,正面引导学生选择文化含量跟高的书籍阅读,无疑是帮助大学生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
3.拓宽图书来源,提供读书方便。
一些学校图书足,大学生购买图书输了也很有限,拓宽图书来源是当务之急。在不增加财力投入的情况下,拓宽图书来源确实有困难。但这种设想绝非死胡同。可以考虑以学生社团,读书会等形式,学生携带自己的藏书入会成为会员,成立临时小型图书馆。学校为其提供藏书场地和管理上的支持,不仅是对学校图书馆的补充,拓宽图书来源,也便于营造读书氛围,为学生提供方便。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了当代大学生的的课外阅读情况,其中存在了许多的问题,很多人大多面临着读书少 不愿读书的问题。而他们把很多时间用在其他事情,很大程度是他们没有认识到读书的好处。其实多读书,读好书,能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生活中形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对一切新事物保持很强的求知欲。对于自己的专业,我们也能够找到相关的专业知识的书籍,仔细阅
读研究,做好笔记,学以致用。这对于学好我们的专业知识,帮助颇大,使我们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由于我们的知识体系是通过内外的主学习建立起来的,广泛的阅读使我们收集和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单从课堂上学习来的知识是不全面和不容易理解的,也是属于意识性的知识 , 需要消化才会吸收。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能够使我们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融会到其他知识渠道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牢固的立体知识体系。除此之外,阅读对我们的品格养成也有着莫大的帮助 ,俗话说“一本好的书能够影响人的一生”我们读的不仅是一本书还是作者的人生经历,但我们阅读的时候我们会无形中把书里要讲述的一些做人哲学同我们自己的相比,这在无形中提高了我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质。
总之,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实践能够对同学们的课外阅读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在书的世界里畅游,在书陪伴下成长,在书海里找到乐趣,向更高的山峰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