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加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乡村振兴,人才是最关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对村干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必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村干部队伍建设还面临着许多的难题与挑战亟需解决。为了全面了解王狮乡村干部队伍建设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并制定确实可行的解决措施,经广泛深入各村调查研究,现将调研结果整理如下:
一、王狮乡村干部队伍现状
王狮乡辖12个行政村26个自然村,2021年通过换届选举,选优配强了各村两委班子。突出致富带富能力强、村级工作实绩优、群众认可度高等要求,在上一届任期内表现较好的村党组织班子成员中拟提名为党组织书记的共11名,为了严格落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一肩挑”,除长门、蛤蟆神、乱石3个村党组织书记为下派干部外,其余9个村党组织书记全部为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换届以后村主干平均年龄由55岁降低为50岁,35周岁左右的15人,45周岁以下的34人,占比为45.9%。村“两委”主干大专及以上学历6人,占比达40%。
二、村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一)村干部年龄老化,后备队伍不足
2021年换届以后,虽然经过逐步调整,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偏大的问题已经得到缓解,但就总体而言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部分青壮年相继离乡创业,呈现出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妇孺化”现象,导致可供村“两委”选用的干部人选空间日益狭窄,老龄化的问题也反映出村干部后备队伍匮乏,由于没有足够的后备干部,部分村的村干部已经连任好几届。
(二)部分村干部素质有待提高、能力仍显不足
王狮乡村干部大专及以上学历仅有六人,占比40%。纵观全乡村主干,文化层次偏低。极个别村干部的能力素质不能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不会远程教育设备的操作使用,不能充分依托设备对党员群众开展素质提升教育;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致富、农民增收上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面对发展现代农业、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等工作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在管理农村各项事务上信心不足、能力不强,在抓本村人居环境整治、环境保护、规划建设、土地流转等工作时,思想上不重视、方法上欠稳妥,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号召力不强,导致工作不到位,甚至可能引发不良后果;在处理突发事件和信访矛盾方面,缺乏政策法律知识和协调管理经验,仍然使用老一套,方法简单粗暴,有时不仅解决不了矛盾,还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三)村干部队伍中存在消极思想和畏难情绪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繁琐复杂,农村的改革发展也让村干部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责任越来越大。部分村干部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拖、躲、推”,缺乏锐意进取的激情和艰苦奋斗的韧劲,在工作中经常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在与村干部的座谈会上,有些干部在谈到自己所分管的工作时,总是强调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表现出了对工作的信心不足和悲观失望,还有一些群众反映有的村干部害怕做事情、不敢做事情,工作还没做,就说工作有多难做、事情有多难办。
三、村干部队伍存在问题原因剖析
(一)待遇不高,干部收入入不敷出,村干部“不想做”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干部工作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条件艰苦,工作繁杂,而他们的经济待遇却不高。目前,岚县村干部的工资标准为:行政村人口数在1000人以下(含1000人)的每人每月1100元(“一肩挑”的每人每月1700元);1001-2000人的每人每月1150元(“一肩挑”的每人每月1800元);2001-3000人的每人每月1200元(“一肩挑”的每人每月1900元);3001-3500人以上的每人每月1250元(“一肩挑”的每人每月2000元);3501人-4000人的每人每月1300元(“一肩挑”的每人每月2100元);4001-4500人的每人每月1350元(“一肩挑”的每人每月2200元);4500以上的每人每月1400元(“一肩挑”的每人每月2300元)。另一部分为学历津贴,大专学历村主干每月享受100元津贴,本科及以上学历村主干每月享受200元津贴。
在政治待遇上,提拔晋升机会渺茫,村干部认为前途一眼就望到头了,没有奔头。待遇偏低让村干部心理上感到不平衡,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待遇偏低也导致了村干部岗位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村里的年轻人觉得村干部工作既辛苦又复杂、收入还不高。
(二)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做不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村集体没有收入,限制了村干部的手脚,很多村因为经济状况紧张,事项落实不了、工作开展不下去,许多有抱负、有能力、有干劲的优秀村组干部上任时都想大展宏图,干一番事业,可是无奈村里没钱,心有余而力不足,时间久了,就对工作丧失了信心。村集体经济薄弱,无钱为群众办实事,影响了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客观上给村干部的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四、关于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
在城镇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双重视域下,必须站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的政治高度,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素质较高、勇挑重担、作风纯洁、农民喜爱的村干部队伍。
(一)拓宽选人渠道,切实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
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打破地域界限、身份界限、职业界限、合理统筹干部资源,扩宽选人用人渠道,按照民主、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落实好村干部选举,大力引导和动员创业有成、有奉献精神的党员、民营企业家、致富能手、回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务工经商人员、大学生村官参加党支部书记选举。尤其是经济薄弱村党组织书记的选用,将思想政治素质高、带头致富能力强、协调管理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大力推动“能人进弱村”。要立足于农村本土精英的培养,即新型农民人才的开发利用。要把选拔后备干部和村级班子建设结合起来,注重在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青年和大学生“村官”中培养后备力量,特别要注重培养一批青苗型年轻干部作为村党组
织书记的后备人选,把“雏雁”工程和“头雁”工程紧密切
合开展。
(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力保障村干部工作的开展
一方面,积极引导和支持村级组织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
济,及时有效地向村干部灌输上级“强农”“惠农”政策观念,在帮助村干部树立执行政策自觉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村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对村干部提出的发展思路,若符合村情实际、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应给予鼓励和支持,不能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及时提出建议并予以纠正;
另一方面,推动村与村之间、乡与乡之间的交流互动,建立乡村两级资源共享平台,将各村在发展村级经济方面的好思路、好方法、好模式放到平台上供大家相互借鉴、学习和指正,积极推广宣传典型并建立帮扶机制,努力形成富带贫、强帮弱的良好氛围,实现村级经济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三)强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村干部的能力和素质
精挑细选的村干部“苗子”需要在基层一线长期艰苦的锻炼、磨炼和淬炼,才能成长为乡村治理的“参天大树”、稳稳“站得住”的优秀村干部。一是加强培训阵地建设,建立以组织部门为主导,党校、农业、科技等部门共同协作的培训机制,形成多方齐抓共管的合力。二是按照岗位需求确定培训内容,重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处理人民矛盾、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种植养殖技术、乡村振兴等方面知识的专题培训,提升村干部专项业务知识和实用科学技术水平。三是联合大中专院校对村干部开展学历教育,提升村干部学历层次和文化水平。形式上突出实践特色,更多通过赴外考察、现场观摩等方式开展教育培训,积极开展干部下访活动,推动干部向基层一线、艰苦岗位流动。
(四)加强群众监督,不断促进干群关系融洽
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完善党务、村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加大群众对公开事项的知晓率,扩大监督范围,健全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确保村干部为民履职。
规范村干部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民意测评工作机制,坚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民意测评,争取让所有村民都参与其中,对测评项目分类细化,增加对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处理矛盾、服务群众等方面的测评。
建立群众监督联系点,定期与群众沟通信息、交流情况,从群众反映的信息中了解掌握村干部日常工作活动和工作之外的行为表现,对群众满意度低,尤其是群众反映强烈的村干部,由乡党委及时予以诫勉教育,督促整改提高。
(五)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增强干部队伍干事创业能力
目前,待遇报酬偏低是村干部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为提高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增强村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必须实施积极有效的激励保障措施。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和村干部岗位实际,以全县平均水平为参照,征询乡村两级干部意见,合理确定村干部工资基数,并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稳步增加,形成合理的增长机制。
村干部尚未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因而要努力改变村干部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争取将村干部的养老保险费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县财政应拨出一部分预算设立专项补助金,提取合理部分给予村干部补助,切实减轻村干部的负担。
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定向招录乡镇公务员、和事业人员力度、成绩突出的可提拔为乡镇副职等优惠政策,建议试行村干部职业化,从乡镇事业单位编制中拿出一定比例的编制,将任职年限长、工作贡献大的村干部招聘为乡镇事业编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