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调研座谈会材料范文
黄河上游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调研座谈会材料
长期以来,国家对我省水利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指导帮助我省加强黄河流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生态保护,持续改善流域防洪和供水条件,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水安全保障。在此,我代表四川省水利厅向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借此机会,将四川省黄河流域水利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四川省水利在黄河流域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黄河流域在四川境内涉及阿坝州、甘孜州的阿坝、若尔盖、红原、松潘、石渠5个县,流域面积1.87万平方千米,干流长度174千米,当地多年平均水资源量47亿立方米,出川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141亿立方米,占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的26%,1000平方千米以上支流包括黑河、白河、贾曲3条,5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有123条。干支流水质均为Ⅱ类,水质达标率100%。黄河四川片区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补给地和国家重要湿地生态功能区,湿地蓄水量近100亿立方米,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河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在黄河流域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多年来,我省在黄河流域坚持水生态保护、防洪治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着力保障水安全,为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19年底,黄河流域涉及的5个县累计建成水利工程1700处,形成蓄引提水能力0.8亿立方米,耕地有效灌溉面积14万亩,建成堤防护岸160千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71平方千米。
但受种种因素影响,四川黄河流域还面临以下问题:一是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源涵养调蓄能力较差。该区域属涉藏州县范围,水资源丰富,但水利建设滞后,至今无一座水利水库,以小型、微型水利工程和分散取水为主,无调蓄水源工程,工程性缺水严重。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32%,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4%)和全国平均水平(51%);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37亩,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4和全国平均水平的1/2。二是农村供水骨干水源工程缺乏。受自然条件限制,该区域缺乏骨干水源工程,农村饮用水源主要是山泉水、溪沟水和井水,保证率不高。加之地处生态脆弱高海拔地区,山洪泥石流灾害频发,冬季水源和管道易结冰,导致供水困难;雨季水源易污染,水质合格率不高。三是防洪工程建设滞后,安全体系亟待完善。黄河干流四川段尚未开展防洪治理,白河、黑河及中小河流仅实施少部分治理,存在大量防洪薄弱环节;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冰川融化加剧,部分河流的防凌汛问题突出;山洪沟量多面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及群测群防体系不够完善,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繁重。四是水生态环境脆弱,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受湿地功能退化、草场沙化、鼠害等影响,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重,2019年我省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4200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22%。该区域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但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水治理体制机制尚需完善。
二、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
近年来,我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奋力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常委会于2019年9月进行专题学习和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彭清华在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暨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在《求是》杂志发表题为《强化上游意识确保黄河清水东流》的署名文章;今年8月,九三学社中央和川甘青三省政协在阿坝州若尔盖县召开黄河上游川甘青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协作研讨会第一次会议。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了《川西北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统筹谋划、一体部署长江、黄河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出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我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为把黄河打造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贡献力量。
(一)专题安排部署。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省委召开的一系列会议精神,多次召开专题研究会,分析研判、谋划举措,全力推进有关工作。
(二)加强实地调研。厅领导带队到黄河流域红原县、若尔盖县、松潘县等地开展调研及巡河,深入了解水生态保护、防洪治理、供水保障等工作现状和面临问题,听取地方意见和建议,研究探索流域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路径。
(三)制定工作方案和专项规划。组织编制川西北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水利工作方案,已形成初步成果;全力配合黄委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安全保障专项规划,认真梳理谋划黄河流域“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及工程项目。针对我省黄河流域主要在阿坝州境内的实际,组织阿坝州编制了《阿坝州黄河流域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高质量发展水利专项规划》。
(四)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我省黄河省级双河长分别由省政府、省政协负责同志担任,有各级河长湖长500余名。深入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及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开展黄河流域河道砂石专项整治和黄河岸线利用项目专项整治;有序推进河湖划界,基本完成黄河干流划界技术工作。省河长办与青海、甘肃省河长办签署联防联控联治合作协议;与省法院、检察院构建协作机制,建立“河长办+检察院+法院”模式。川甘青三省法院、检察院联合召开川甘青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会,签订“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框架协议,切实加强河湖管理保护,不断提升水源涵养能力;水利厅积极参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作区第三十一次联席会议,形成水利协作意见。
三、全力保障黄河流域水安全的工作思路及措施
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组织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高政治站位,以事关全局的高度推进黄河长江流域的保护与发展,勇于担当作为,强化上游意识,统筹谋划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的保护发展,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要求落到实处,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防洪抗旱保安全、稳定充足水资源、优美健康水生态、优质宜居水环境、先进丰富水文化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加快《四川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条例》立法工作,修订完善河湖管理制度体系,大力推进河湖管护示范县创建,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编制黄河(含若尔盖湿地)“一河(湖)一策”管理保护方案(2021-2025年),争取2020年完成黄河流域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编制完成黄河干流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严格河湖水域生态空间管控,不断完善流域联防联控合作机制。
(二)加强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在提高用水效率的基础上,优化配置水资源。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按照“三条红线”和“双控行动”要求,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加快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强化计划用水和用水定额管理。加强水文和水质监测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监控能力。
(三)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改善水生态环境。科学划定主要河流岸线的保护区、控制利用区等,切实加强岸线开发利用和保护。加强流域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范河道采砂,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强化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坚决防止人为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积极推进若尔盖湿地生态补水,切实保护天然草地和沼泽湿地,维护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
(四)加强防洪治理。争取尽快实施黄河干流四川段防洪治理工程,继续实施白河、黑河及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完善防汛非工程措施,健全防洪减灾体系,全面提升流域防洪保安能力。
(五)加强水源工程建设。积极推进红原县阿木卡水库等中小型水源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设生态引水工程和水系连通工程向草原沙化地区生态补水,恢复草原生态功能。继续实施农村供水工程和牧区饲草料地灌溉工程,改善群众生活生产用水条件。
四、请求和建议
(一)请求支持我省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和水利建设
黄河流域四川片区是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核心区域,在黄河流域生态安全中至关重要。该区域草原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湿地萎缩,水源涵养能力差,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至今无大中型调蓄工程,供水保障程度不高,防洪薄弱环节突出。请求黄委将我省上报的黄河流域水生态修复及保护、水土保持、防洪治理、水库、农村供水、饲草料地灌溉等项目纳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安全保障专项规划,并大力支持项目建设。
(二)请求将黄河干流四川段、黑河、白河、贾曲河防洪治理工程纳入黄河流域“十四五”防汛薄弱环节建设
黄河干流流经我省阿坝州阿坝县、若尔盖县,境内长度174千米,目前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黄河左岸甘肃段建成堤防工程,加剧了对右岸阿坝县、若尔盖县河岸的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和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影响当地群众正常畜牧业生产,长期冲刷还可能造成河道主流向右偏移,破坏黄河九曲第一湾自然景观,当地群众对实施黄河干流右岸防洪治理工程诉求强烈。黑河、白河还需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贾曲河尚未纳入国家规划,暂无中央资金支持。请求黄委将黄河干流四川段、黑河、白河、贾曲河防洪治理工程纳入黄河流域“十四五”防汛薄弱环节建设,同时加大中小河流和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的支持力度。
(三)建议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中充分考虑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用水需求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四横三纵”国家骨干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坚决服从中央决策部署,积极配合开展工程规划方案比选论证等前期工作。四川省位于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交汇区,是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任务很重,用水需求刚性增长。我省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空间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匹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覆盖的15个市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区域,该区域人口、生产总值占全省约80%,而水资源仅占全省的20%,人均水资源量只有800立方米,资源型、季节性、工程性缺水严重,据预测到2035年该区域供水缺口约90亿立方米。建议黄委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方案比选论证中,进一步深入研究工程建设的功能和需求、调水规模、调水影响、调水断面下移的方案;充分考虑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用水需求,将四川作为西线工程受水区,在引水线路的适当位置为岷江、涪江上游补水,并支持引大济岷工程作为西线工程的先期项目。
(四)建议探索建立黄河上游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黄河上游地区是黄河流域水源涵养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水源补给功能。为更好推进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工作,建议国家层面建立黄河上游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在水源涵养、水资源补给、水土保持、沙化治理、湿地恢复等方面构建统一的生态补偿标准体系,系统解决土地沙化、湿地退化、过度放牧等生态问题,保护好黄河上游的水源地和“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