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精选多篇)范文
第一篇: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妇女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在深入发动和引导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同时,如何更好地组织和引导妇女广泛参与文化建设,是进一步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县妇联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和走访等形式就我县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了深
入调研。
一、妇女参与文化建设成效愈来愈显现
**是文化大县,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特产和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各种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特色文化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县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围绕文化富民、文化提质、文化兴乡这一主线,群众文化发展呈现出“政府主导、协会配合、全民参与”的全新格局。我县先后获得“全省农家书屋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尤其是我县九溪乡文化现象得到省、市的高度关注,该乡先后荣获全省“群众文化艺术之乡”和全国“群众文化体育先进乡镇”等光荣称号。2014年1月8日,央视《新闻联播》还以“湖南常德草根剧团唱响农村舞台”为题报道了九溪群众文化活动经验。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全县人民积极支持配合县委县政府实施“文化强县”努力奋斗的结果。其中,更少不了我县广大妇女群众的积极参与和辛勤付出。
1、妇女参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性越来越强。近年来,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县妇女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商业意识均得到了大幅提高。妇女群众广泛参与到业余爱好性的和专业性的各类文化活动中来。我县每个乡镇均有1支以上的广场舞健身团队,参与者均为女性;每个乡镇均有1个以上民间演出艺术团,参与者女性占到50%以上;每个乡镇均有3支以上民间演出管乐队,参与者女性占到80%以上。如我县双溪口乡有民间演出艺术团1个,演员12人,其中有女演员6人,占总人数的50%;民间演出管乐队5个,演奏人员40人,均为女性;有广场舞健身团队1个,成员50人,成员均为女性。我县盘塘镇有7个村(居)有妇女自发组织的演出团队,全镇共9支文化团体,其中,5支以演出为目的,每年承接演出近300场次,4支为民间自发的健身团队,几乎天天进行健身锻炼,全镇共有122名农村妇女直接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我县九溪乡目前共有戏剧、歌舞、管乐、健身、民俗等专业艺术协会5个,政府认可的有演出资质的艺术团体26支,专业从艺人员772人,其中女性145人。基本形成了集戏剧、歌舞、管乐、民俗、健身等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演出格局。除板龙灯舞、傩戏等必须男子参与的专业队伍外,其他各类文艺团体中都有女性成员,其中8个团体的负责人为女性,5个团队的成员全部为女性。而且全部772名从业人员中,板龙灯这种需要上百人参加的团队3个就有500名成员,其他272位演艺人员中,女性145名,占了53.4%的比重。就连我县地处偏远山区的观音寺镇境内都有各类文艺队伍12支,其中90%的队员为女性。同样,我县地理位置较为偏远黄石镇也有2个女子文艺团体,每支团体都有约30名女性。
2、妇女参与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事实上,我县妇女对文化生活是长期热爱并积极主动参与的,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一是台上唱主角。我县太极拳协会成员75%以上是女性,我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文明礼仪宣讲团的8名宣讲成员其中女成员占7名,县乡跳广场舞的群众几乎全部都是女性。二是领办挑大梁。我县第一个“心灵之家”心理援助志愿者协会创建人是女性。我县关心下一代网站创建人也是女性。我县九溪乡文艺团体中,神龙、黑豹、小白杨艺术团,龙凤、凤鸣、小梨园剧团都是远近闻名的艺术团体。其中凤鸣汉剧团、小梨园艺术团的团长为女性,其他4个团体的负责人虽然是男性,但在文艺表演中以女性表演为主。例如黑豹、小白杨、龙凤这三个团的创始人均为女性,后来发展壮大了才交予丈夫管理。三是创作有热情。电影《女儿船》具有细腻的女性风格和浓烈的地方色彩,该影片的拍摄场地就在我县的风景区桃花源和夷望溪,贯穿该片的音乐与主题歌均为常德丝弦,很好地展现了桃花源里淳朴的乡音乡情,《女儿船》的原作者、导演和主演全部都是**籍女性。我县观音寺镇文化建设带头人江淑珍牵头创建的观音寺鼓乐艺术团,一直致力于自主创作,推陈出新。她们编的节目有相声、小品、有快板、三句半、顺口溜等多种类型。江淑珍本人结合党委政府工作,创作了弹词《十唱党的政策好》、快板《坚持科学发展观我真面貌大改观》、快板《三句半》、群口相声《十条规定促转变》、常德丝弦《观音寺镇是我家安全卫生靠大家》《我们的好村官》、表演唱《计划生育》《地球妈妈,我爱你》、《和谐之歌》等优秀作品,现已汇编在《观音寺之声》一书中出版。同时艺术团成员还贴近群众喜好,根据当地文化,创作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节目,如劝婆媳、劝妯娌、劝邻里等,深受群众喜爱。
第二篇: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妇女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在深入发动和引导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同时,如何更好地组织和引导妇女广泛参与文化建设,是进一步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县妇联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和走访等形式就我县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妇女参与文化建设成效愈来愈显现
**是文化大县,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特产和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各种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特色文化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县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围绕文化富民、文化提质、文化兴乡这一主线,群众文化发展呈现出“政府主导、协会配合、全民参与”的全新格局。我县先后获得“全省农家书屋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尤其是我县九溪乡文化现象得到省、市的高度关注,该乡先后荣获全省“群众文化艺术之乡”和全国“群众文化体育先进乡镇”等光荣称号。2014年1月8日,央视《新闻联播》还以“湖南常德草根剧团唱响农村舞台”为题报道了九溪群众文化活动经验。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全县人民积极支持配合(更多请关注WWW.haoWOrD.Com)县委县政府实施“文化强县”努力奋斗的结果。其中,更少不了我县广大妇女群众的积极参与和辛勤付出。
1、妇女参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性越来越强。近年来,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县妇女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商业意识均得到了大幅提高。妇女群众广泛参与到业余爱好性的和专业性的各类文化活动中来。我县每个乡镇均有1支以上的广场舞健身团队,参与者均为女性;每个乡镇均有1个以上民间演出艺术团,参与者女性占到50%以上;每个乡镇均有3支以上民间演出管乐队,参与者女性占到80%以上。如我县双溪口乡有民间演出艺术团1个,演员12人,其中有女演员6人,占总人数的50%;民间演出管乐队5个,演奏人员40人,均为女性;有广场舞健身团队1个,成员50人,成员均为女性。我县盘塘镇有7个村(居)有妇女自发组织的演出团队,全镇共9支文化团体,其中,5支以演出为目的,每年承接演出近300场次,4支为民间自发的健身团队,几乎天天进行健身锻炼,全镇共有122名农村妇女直接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我县九溪乡目前共有戏剧、歌舞、管乐、健身、民俗等专业艺术协会5个,政府认可的有演出资质的艺术团体26支,专业从艺人员772人,其中女性145人。基本形成了集戏剧、歌舞、管乐、民俗、健身等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演出格局。除板龙灯舞、傩戏等必须男子参与的专业队伍外,其他各类文艺团体中都有女性成员,其中8个团体的负责人为女性,5个团队的成员全部为女性。而且全部772名从业人员中,板龙灯这种需要上百人参加的团队3个就有500名成员,其他272位演艺人员中,女性145名,占了53.4%的比重。就连我县地处偏远山区的观音寺镇境内都有各类文艺队伍12支,其中90%的队员为女性。同样,我县地理位置较为偏远黄石镇也有2个女子文艺团体,每支团体都有约30名女性。
2、妇女参与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事实上,我县妇女对文化生活是长期热爱并积极主动参与的,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一是台上唱主角。我县太极拳协会成员75%以上是女性,我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文明礼仪宣讲团的8名宣讲成员其中女成员占7名,县乡跳广场舞的群众几乎全部都是女性。二是领办挑大梁。我县第一个“心灵之家”心理援助志愿者协会创建人是女性。我县关心下一代网站创建人也是女性。我县九溪乡文艺团体中,神龙、黑豹、小白杨艺术团,龙凤、凤鸣、小梨园剧团都是远近闻名的艺术团体。其中凤鸣汉剧团、小梨园艺术团的团长为女性,其他4个团体的负责人虽然是男性,但在文艺表演中以女性表演为主。例如黑豹、小白杨、龙凤这三个团的创始人均为女性,后来发展壮大了才交予丈夫管理。三是创作有热情。电影《女儿船》具有细腻的女性风格和浓烈的地方色彩,该影片的拍摄场地就在我县的风景区桃花源和夷望溪,贯穿该片的音乐与主题歌均为常德丝弦,很好地展现了桃花源里淳朴的乡音乡情,《女儿船》的原作者、导演和主演全部都是**籍女性。我县观音寺镇文化建设带头人江淑珍牵头创建的观音寺鼓乐艺术团,一直致力于自主创作,推陈出新。她们编的节目有相声、小品、有快板、三句半、顺口溜等多种类型。江淑珍本人结合党委政府工作,创作了弹词《十唱党的政策好》、快板《坚持科学发展观我真面貌大改观》、快板《三句半》、群口相声《十条规定促转变》、常德丝弦《观音寺镇是我家安全卫生靠大家》《我们的好村官》、表演唱《计划生育》《地球妈妈,我爱你》、《和谐之歌》等优秀作品,现已汇编在《观音寺之声》一书中出版。同时艺术团成员还贴近群众喜好,根据当地文化,创作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节目,如劝婆媳、劝妯娌、劝邻里等,深受群众喜爱。
3、妇女参与文化建设获得的成果越来越多。我县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积极踊跃,成果也颇为丰硕。2014年常德市抽调全市100个民间剧团进行节目展演即“百团大赛”。我县作为文化大县选出15个民间团体参加了此次大赛,我县着名傩戏--《姜女晒衣》等作品博得了观众阵阵喝彩,小戏《喜主任说媒》、民俗表演《婚礼民俗风》、小品《良心帐》民间舞蹈《虾趣》和《快乐的九子鞭》等作品获得了“精品节目”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市第一,我县妇女群众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舞蹈《咏荷》的表演者燕昊、歌伴舞《春天的苞蕾》的表演者李婧等女演员获得新人奖。2014年8月5日,我县明月山村广场舞队艾舞队、星德福山广场舞队和创维健身舞队,代表我县参加《舞味俱全》全省广场舞大赛常德赛区预赛,明月山村广场舞队艾舞队荣获常德赛区预赛金奖,直接晋级省广场舞大赛决赛,获金杯一个;星德福山广场舞队和创维健身舞队获优胜奖。2014年8月19日,我县女民歌手李靖代表我县参加由湖南省群众艺术馆、湖南省群众文化学会、湖南卫视国际频道、永州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中国共产党宁远县委、宁远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4年首届中国九嶷山民歌节暨第三届中国九嶷山旅游小姐选拔赛,李靖凭借较高的演唱技巧和各方面的出色表现一路过关斩将,获得银奖。近些年来,我县“女子太极”队队员也多次参加省市组织的相关赛事并屡次获奖。
二、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逐步形成
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文化惠民,文化强县”为宗旨,切实提升我县文化的软实力和竞争力,努力促进我县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为我县妇女参与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我县根据国家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先后完成了5个乡镇示范性文化站、3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96家农家书屋的建设。如今,全县50%以上的村有文化活动室、电子信息室、农家书屋、阅报栏等文化休闲场所。全县所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均实行了免费开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为更好地丰富妇女群众娱乐休闲生活,我县九溪乡政府耗资20万元安装了整套健身器材。据悉,每天傍晚,都有上百的妇女群众自发地来到农民文化宫前坪跳广场舞、打乒乓球、打羽毛球、健身、散步休闲,妇女群众生活质量有了新的提高。2014年,我县盘塘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建设占地300平方米的镇中心文化站,并准备逐步实现购置乐器、图书等器材,建成后的镇综合文化站将成为集休闲、娱乐、学习为一体的全镇文化中心,妇女群众可以尽情享受这一文化资源。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文化三送下乡活动常抓常新,2014年送戏下乡151场,送电影下乡10416场,全县妇女群众看电影人数达104万人次。送图书下乡6万多册。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实现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
3、文化活动异彩纷呈。2014年举办了“仙境和韵”春节晚会、迎新年民间文艺大展演、“益丰大舞台。快乐老人”第三届社区才艺展演、“红歌颂党恩”歌咏晚会、第七届农民艺术节、2014年举办了常桃路统筹示范带庆“三八”巾帼风采展、**县首届民间文艺汇演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另外还在文昌阁文化广场、纺城广场等地举办了音乐会、书画作品展、文艺演出等广场文化活动。全县妇女群众在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精神风貌更加昂扬。
三、妇女参与文化建设进程中的薄弱环节与制约因素
(一)薄弱环节
1、精神文化生活情趣不高。从调查反馈情况看,部分妇女群众参加的业余活动以散步、串门聊天、听广播看电视、陪家人为主,其他方面业余爱好参与较少,收看的电视节目主要集中在电视剧和娱乐消遣打发时光类节目,缺乏具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妇女平常有读书看报习惯的只占10%左右,有些活动从未参加过得人数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如绘画、弹琴、旅游、书法类从来不参加的达到90%,集邮收藏类从不参加的达到95%。
2、参与文化建设主体意识不强。大部分年轻有文化的女性多数在外务工,社会、家庭对妇女参与文化活动的认识还有偏见,造成部分妇女文艺骨干不敢或不愿参与文艺活动。妇女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特别是集体性文化活动少。从调查反馈情况看,有组织的村级集体文化活动非常少。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部分乡镇,在妇女文化建设中,妇女群众存在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希望政府大包大揽,不能够积极主动的融入到内涵丰富,格调健康的文化活动中来。
3、各相关部门加以引导和培植不多。妇女文化活动缺“送”文化、“扶”文化、“植”文化长效机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送到农民家门口的太少,有关妇女文化建设的内容就更少。一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风格清新纯朴的文艺节目缺少编导扶持。妇女文化人才,特别是创作人才,文化骨干队伍缺乏培养。
4、流动面窄且创新不够。文艺团队演出流动区域不大,主要集中在本乡及周边乡镇流动演出。艺术表演团体基本不外出联系演出业务,主要靠顾客上门约请,演出时间一般都集中在节假日、婚丧庆典等活动期间。文化活动多为商业演出,公益活动很少。妇女参与文化活动多为有偿商业演出,每人每场演出收入在100元--300元不等,每个团队每年商业演出50--120场,每人每年收入在1万元左右。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的艺术水平还不是很高,女演员一般为初、高中毕业,没有经过专业的艺术培训,多是从自娱自乐干起,演出内容多为仿、学、套,作品创作,艺术创新甚为稀有。
(二)制约因素
1、受制于思想观念的制约。一是受传统观念束缚,部分妇女不愿到公众场所参加活动,认为扭腰、唱歌跳舞是年轻人的事,每天家里家外的劳动就是一种锻炼,作为家庭妇女还需要什么文化知识?读书、看报有什么用?会带孩子、理家务就行了。二是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普遍存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青壮年男劳动力外出务工,让部分农村妇女长期留守在家中,整天围着家务和农活、老人和孩子转,无暇去参与和享受精神文化生活。
2、受制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从所调查的村可以看出,大部分农村村落分布比较分散,一个村一处健身场所,一间文化书屋,一个阅报栏根本无法满足分散居住的农村妇女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3、受制于农村妇女自身文化素质偏低。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自我意识淡薄限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业余生活时间大多选择易于组织,随意性较大的串门、聊天、逛街、打牌等活动。
4、受制于专业人才缺乏。文化站人员在编不在岗,形同虚设,再加上各项培训经费短缺,培训渠道过窄等问题,形成了农村文化工作内容缺乏、方法简单、缺乏新意,难以产生吸引力。从农村层面看,文化专业人才奇缺,出现断层和老化现象,即使有几位文艺爱好者,其生存和发展也比较困难。
四、进一步推动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妇女的文化素质决定民族的未来,没有妇女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的全面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进步。因此,妇女的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和社会应为女性参与文化建设、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供更多的鼓励与支持。
1、提高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增加妇女文化底蕴的积累。妇女的知识水平、文化素质状况决定了其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随着国家免除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政策的落实,目前我县农村6-16周岁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女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16周岁以上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女性人数较往年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长。但仍有一部分因家庭贫困而不能进一步接受高中或高中以上的教育。各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强对农村贫困女生的救助工作,为提高新一代女性的整体文化素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奠定基础。
2、统筹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提供妇女参与文化活动的阵地。现阶段农村妇女精神文化生活贫乏,与当地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活动经费紧缺等密切相关。文化基础设施的完备有助于农村妇女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应继续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投入,完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为丰富农村妇女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更好地实现和维护农村妇女的基本文化权益。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统筹安排,合理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统筹阵地建设,开辟村与村之间的文化资源共享交流新渠道,在中心村建文化设施和文化场地,实现阵地共享。
3、加强骨干人才队伍的建设,搞好妇女文艺队伍的传帮带。重点培养农村的文艺骨干,通过他们引领农村妇女参与健康文化,通过身边的典型的人和事来激发妇女群众参与的热情和兴趣。重视发现和培养妇女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不断壮大民间妇女文化工作队伍,要定期举行文艺人才培训班,搞好文艺队伍的传帮带。
4、整合社会文化资源送“文化下乡”,激活妇女的文化意识。一是建议文化、教育等部门在农闲和春节等传统节日期间,根据农民需要组织文化团体下乡演出,编排贴近农民生活实际的节目,让广大群众在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时接受社会主义主导精神的教育,促进农村妇女文化品位、道德情操的提升。二是加强与驻乡镇、驻村单位的联系,充分发挥驻乡村单位在精神文化生活上人力、物力优势,通过联谊活动的经常开展,带动乡村文化事业发展。三是充分挖掘本村民间文化资源,努力将农民由被动接受者逐渐转变为主动创造者。组建文艺宣传队,在专业文艺团体的指导下,把党的理论、政策等编成小段子,以说、唱、演等形式向群众宣传,让广大妇女群众从中得到娱乐,受到教育。
5、依托“妇女之家”平台,提升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的理念和能力。加强妇女之家阵地建设,基层妇联组织要把妇女之家建成宣传政策的阵地、传播知识的课堂、传递信息的纽带、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的窗口、展示妇女风采的平台。依托妇女之家图书室、活动室等阵地,组织妇女学习法律、科技、文化、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知识,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通过开展网络培训,组织现场观摩等方式,更新广大妇女文化知识,号召农村妇女争做学习型、创新型新女性。一是弘扬时代女性精神。引导广大妇女做“四自”精神的自觉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示范引领者。大力宣扬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的先进妇女典型事迹,激励广大妇女群众学习先进、争当先进、提高素质。坚决抵制贬损女性人格、歪曲女性形象等歧视妇女的腐朽落后观念和不良社会现象。鼓励创作正确反映妇女地位、作用和贡献,讴歌妇女“四自”精神的优秀的文艺作品,促进形成有利于妇女全面发展、平等发展、文明向上的文化环境。二是抓好组织和引导。结合农村妇女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组织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引导广大农村妇女自觉践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是带领广大妇女群众主动参与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巾帼文明健身骨干培训、组织妇女踊跃参与唱戏和听戏,传承国粹,鼓励妇女养成到农家书屋借阅书籍的习惯,到免费开放服务场所参加健身等文化活动。其次是引导妇女在参与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实是求是的积极献计献策,提出改进意见,以便于基层妇联组织及时有效地加以改进。最后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妇女群众健康意识和商业意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6、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和水平。顺应广大妇女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组织妇女群众开展喜闻乐见、形式多样、有益身心的文化活动,以活动吸引妇女,凝聚妇女,不断提升“家”的形象,拓展“家”的功能,扩大“家”的影响,让妇女在参与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一是广泛开展节庆活动、刺绣活动、广场活动、知识竞赛、文体竞赛充实妇女群众的精神生活。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和谐家庭、环保家庭等各类特色评选表彰等活动,以家庭的文明和谐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谐。二是从女性角色为着力点,引导组织农村妇女利用空余时间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共同绿化、美化、亮化人居环境。三是大力开展以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为主旨的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巾帼志愿者在爱心帮扶、文化宣传、生态保护、心理调适、关爱空巢老人中的作用。
第三篇:对妇女发展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材料
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为妇女工作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和谐发展,为农村妇女作用的充分发挥和地位的提高提供了优越条件和保证。占农村人口半数以上的农村妇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她们的积极参与创造性劳动,推动着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近日,我们就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农村妇女发
展,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进行了调研与探索。
一、我县农村妇女的现状
我县共有9个乡镇、174个行政村,农户总数89785户,总人口44.78万人,其中女性人口22.58万,占50.4%。农业人口33.7万人,农村妇女占农村人口的51%左右。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妇女已成为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她们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为了充分了解妇女需求,明确妇女工作的重点,县妇联在全市广泛开展万名农村妇女问卷调查活动,深入到18个村组180户农家走访,从文化水平、经济来源、技能培训、维权服务、妇幼保健等方面了解农村妇女的生产生活状况、精神文化需求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情况。专题召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座谈会,组织部分乡镇党政负责人、妇联主席以及村妇代会主任座谈,就如何加强妇女培训,提高妇女素质,充分发挥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征求意见和建议。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我县农村妇女在农村发展中的地位得到提高,特别是我县畜牧、蔬菜、果品等优势产业的不断壮大,给妇女提供了增收致富,施展才华的平台。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一系列优农惠农政策的出台,也为农村妇女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和保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广大妇女成为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劳动力。如:我县无公害蔬菜、特色种植、畜禽养殖等特色支柱产业中,占农村劳动力60%以上的农村妇女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以妇女为主要劳动力的种养业已经成为这些乡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村妇女地位正逐步提高。
2、涌现出一大批产业致富女能人。近年来,通过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各级妇联的积极引导,许多农村妇女走出家门闯市场,成为当地甚至附近县市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她们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舞台上,展示出了农村妇女特有的风采,让人们看到了农村妇女发展存在的巨大潜力。如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王兰香,从一把剪刀起家,经历多年的风风雨雨,从贫瘠的田野走进繁华的城市,在短短的几年中,创办了全县第一家裁剪技校和服装加工厂,2014年4月份,又投资12万元开办了中、高档服装专卖店,现拥有固定资产80多万元。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祁瑞兰,放弃了安逸的教学工作,勇敢地投入到商海大潮,从5000元起家,干起了木材销售,创建了正定县通海贴面板厂。经过十几年艰苦创业,通海木业由原来几个人的小门市部,发展成为固定资产超千万元的集产、供、销一体的中型企业,员工达200余名,产品销往全国十四省市自治区,还远销蒙古、韩国、俄罗斯等国。
3、新型女农民队伍不断扩大。新农村需要新农民,为提高妇女自身素质,县妇联联合各相关部门举办各类培训班,组织妇女群众学文化、学技术,为她们走现代化致富道路打开了思路。仅2014年,就组织6000余名农村妇女参加“阳光工程”、“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培训学习使妇女群众不断增强了机遇意识、市场意识、效益意识和竞争意识,转换了她们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维模式。
4、农村妇女生活方式不断更新。新农村提出的“乡风文明”的标准,引导农村妇女不断更新以往的生存方式。她们以村为单位,开展娱乐活动。目前我县90%以上的村庄有集体文化活动,50%的村经常组织活动,以妇女为主的“业余文艺队”、活动站(点)180多个,几乎遍布乡镇的各个村,养妇女健身骨干3600余名,她们自编自导文艺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给生活增添了现代感,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5、农村妇女享受到更多发展成果。党和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还有我县近年来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的农村产妇,持证生育每人每年补助120元;兑现了独生子女父母奖金每个家庭每年240元等,为农村妇女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很保证。同时,随着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妇女的生存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如我县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改水收益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女性所站比例”等50多指标中已提前达到或超过《正定县妇女儿童发展计划(2014-2014)》目标,占目标总数的96%。
二、我县农村妇女发展面临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妇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村妇女发展
的脚步在放开,但阻碍妇女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同样也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1、观念保守,是影响妇女生存发展的最大敌人。经济发展的差距,实际上就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男尊女卑”的观念仍然束缚着农村妇女的思想,大多数农村妇女满足于自家经营和操持家务的小视野,参与村委的会议、培训、表决等事务
均由丈夫做主,严重制约自身的发展潜能。
2、整体素质偏低,是农村妇女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由于受传统观念、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高等教育学费负担过重、高等学历妇女流向城市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妇女的学历水平、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素质偏低使农村妇女面对高速发展的生产技术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特别是缺少职业技术技能,使得妇女群众仍然很难走出土地寻求生存的新职业。
3、组织化程度不高,使农村妇女经济发展空间狭窄。近年来,我县建立和发展了一大批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但妇女参加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比例还不到20%,与占农村劳动力60%的农村妇女劳动力相比,妇女经济组织的覆盖面还不够广,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4、资金不足,影响妇女在经济发展中的“造血功能”。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热情高,一旦涉及到发展项目,资金问题便成了绊脚石。目前农村人均收入不高,小额贷款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妇女脱贫致富和扩大生产的需要。
三、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解决农村妇女发展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将带来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大变革,广大农村妇女只有置身这场变革之中,成为新时代的主体,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身发展问题。对此,政府部门和各级妇联组织责任重大。
(一)改变妇女陈旧观念,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当前乡村妇女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强烈变革的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对于农村妇女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机遇,谁抓住了机遇谁就有收获。作为农村妇女要想走出小天地,必须要适应变化万千的社会形势。改变她们,需要社会各界的宣传和鼓动。同时,还要打破传统观念对妇女的束缚,积极参与村庄的民主管理,扩大农村妇女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关心、关注和支持女村官的成长,充分发挥她们的聪明才智,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使她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二)全面推进农村妇女知识化,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和核心就是要培养出新型农民。据全国妇联专题调研组调查结果显示,有近50%的农村妇女希望政府“对妇女进行培训以提高其素质”。妇联组织应该积极抓住广大妇女想学知识、学文化、学技术的新特点,大力组织开展各种培训,不断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一是大力开展农业实用科技普及培训,增强她们发展现代农业,依靠科技致富的本领;二是积极开展农村妇女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三是加强健康、法律、子女教育等知识培训以及思想意识、文明习惯养成培训;四是加大对农村妇女骨干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她们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建立妇女经济联合体,拓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空间。我县农村妇女参加合作经济组织比例低,建议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妇联着力引领妇女参加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妇女”、“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村信用社+妇女”等合作形式,建立起能够代表妇女利益的妇女经济组织,促进妇女迈上市场经济轨道,向企业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有利于拓展妇女参与经济活动的领域。
(四)改善农村妇女生存环境,提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质量。当前农村传统的生活习惯、居住方式与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改善农村妇女的文化环境、文明环境、居住环境,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目标。一是繁荣群众文化。实践证明,以妇女为主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普及性强,参与面广,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以妇女为主体、以家庭为单位的文化活动,清除封建迷信、赌博等陋习,活跃农村妇女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用社会主义新思想、新风尚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二是建设和谐家庭。大力开展“学习在农家,美德在农家,富裕在农家、和谐在农家”主题实践活动,以家庭的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三是保护生态家园。加快我县工业生产由污染型向环保型转移的速度,搞好节能减排。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在共同优化、携手维护环境的过程中走科学、和谐发展之路。
第四篇:对当前农村基层妇女民主参与的调研报告
基层妇女参政是一个社会问题,历来是妇联组织关注的热点。明年是我市村委会换届之年,如何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抓住村委会换届契机,全面推进我市基层妇女民主参与进程,妇联组织任重而道远。最近,市妇联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全市农村妇女民主参与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思考。现将调研情况形成文字,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基层妇女
民主参与在农村基层民主化进程中的意义和地位
基层妇女民主参与是衡量农村政治文明的重要尺度。村民的参与意识、参与程度则是农村民主政治得以存在发展的基本要素,占人口半数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意识、参与程度是衡量农村社会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农村妇女在民主参与中通过影响决策程序和决策方式促进农村政治民主化。农村妇女参政不仅可以培养优秀的女干部,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服务,而且可以充分体现民意,提高农村政治的民主化程度,防止政治上的专制与独裁,推动农村社会的民主和进步。
基层妇女民主参与是实现农村妇女自身发展的重要保证。人类社会是由男女两性共同组成的,权力领域是否有女性参与、妇女以何种方式参与以及参与的程度,已成为实现农村妇女自身发展的重要保证,成为衡量妇女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
基层妇女民主参与是促进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农村妇女民主参与有益于发挥妇女的智慧和创造力,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的人力资源。女性领导者讲究授权,善于关心、鼓励人,善于创造人性化的管理环境,农村妇女民主参与有益于发挥领导班子的综合优势,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与男性优势互补,能增强团结和凝聚力,使组织决策更民主、更科学。
二、当前农村基层妇女民主参与的形式和现状
基层妇女民主参与的主要形式与农村男性公民一致,主要表现在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四个方面。但基层妇女民主参与现状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1、妇女在民主选举中主体权利的完全确认,意味着农村妇女由“家庭人”逐步转变成“社会人”。法律规定妇女同等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使得广大农村妇女享有了选择干部的权利和担任干部的被选举权。据统计,村委会选举的参选率一般都在80以上,这表明了广大妇女对选举的关注和对自身权利的珍视。同时,那些有能力、受拥戴的农村妇女脱颖而出,进入村委,有的还担任了领导职务。如小曹娥镇朗海村妇代会主任姚雪芬勤政廉洁、务实的工作,赢得了广大村民的高度认可,在上一届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高票当选,而且同时在支委、社管委中任职,是唯一在村三套班子中任职的村委。
2、妇女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全方位体现,使农村妇女从参与中逐步认识了自身价值。从妇女在参与民主管理中的比例来看,全市269个行政村,有女性的村委213个,占村总数的79.2,比上届上升5.6个百分比,有237名女性进入村委,占村委员总数1083人的21.9,比上届上升3.5个百分比,其中,担任村主任的4名。女委员的参与民主管理,充分发挥了自身联系妇女和家庭的优势,为处理解决村里的许多难事急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妇女在参与民主决策的程度来看,全市12332名村民代表中,有女性代表1393人,占11.3,3628名村民小组长中,有女性72人,占1.99,比例与上届相比都略有上升。在村民代表会议中,女代表能主动掌握发言权,为村发展谏言献策,为村民具体生活利益提建议要求,有的还作为议案采纳。如泗门镇谢家路村,女村民代表就如何加强青少年在节假日期间的学习管理上交了一则提案,被村领导班子吸纳后,一个专为青少年学习交流,提高各方面素质的青少年假日学校成立了,深受广大家长和青少年的欢迎。从妇女在参与民主监督的情况来看,全市1130名村民财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中,有女性64人,占5.7。女委员、女代表们善于做思想引导工作,积极参与村里的重大事务管理,在参与中代表村民利益讲话,在参与中认识自身价值,进一步推动了村内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如环境卫生治理(敲露天粪缸)、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推广、计划生育、自来水安装等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从农村妇女民主参与现状来看,农村妇女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农村妇女民主参与进程不快。主要表现在农村妇女参政议政比例不高。尽管在推进基层民主过程中,妇女的参与摆上了一定的位置,并且参与的比例逐年呈上升的趋势,但总的来看,比例仍然偏低,如村民代表中妇女比例仅为11.3,村民财务公开监督小组中妇女比例仅为5.7。我市还有56个村委中没有进入女性,其中有41个行政村村两委会班子里同时没有女性,与妇女占人口一半的比例很不协调。历届来,女性进入村委的比例有所提高,但上升的幅度不大,每届的增幅平均在1-5个百分点内
,如本届村委会班子中的女性比例为21.9,比上届上升3.5个百分比,在村委会主任中的妇女比例仅为1.5。二是基层妇女民主参与深度不够。①一方面由于农村妇女对选举权利的认识不到位,往往出现放弃或让渡选举权利的行为,从而造成非自愿选举结果的出现。另一方面,由于妇女主体意识的缺乏,导致被选举权利的弱化。②在重大事项决策和村规民约的制定过
程中,由于力量上的单薄和观念上的影响,妇女往往不敢或难以表达妇女群体的利益和呼声。因此,出现妇女工作在村务管理中的空白现象,或者说一提到妇女工作就是指计划生育。从而导致近年来大量的涉及农村妇女利益的纠纷和矛盾不断出现,如土地权益问题、集体资产股份制问题、房屋拆迁问题等等。
分析原因,主要有:
1、基层组织法立法不全是阻碍妇女进入民主管理决策程序的重要原因。现行《村委会组织法》为保障村级妇女参政做出了相应规定,即第九条规定:“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村民委员会中,妇女应当有适当名额,……”但该法条的规定因缺乏应有的“硬性”而很难落实。在“海选”的大背景下,每个村民都有其心目中的“应当”的标准,当今农村社会环境下,大多数村的妇女当选村委会组成人员的可能性极小,也有许多村甚至于根本就不会产生女性侯选人。民政部为落实好《村委会组织法》关于“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应有适当名额”的规定,专门出台了《民政部关于努力保证农村妇女在村委会成员中有适当名额的意见》(民发[1999]14号)文件,该文件的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提出一些“组织”、“教育”、“引导”之类的措施,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在村民代表的产生规定中,只强调了一个“广泛性”,对于占人口一半的妇女群体来说,无法找到为她们参与最广泛的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的法定依据。
2、责任主体的缺乏,使妇女民主参与的进程步履缓慢。余党[2014]6号文件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有一定的妇女代表比例”“村民代表要有广泛的代表性”。余党[2014]14号文件也规定:“要为青年和妇女进入村两委班子,参与村务管理创造有利条件,村两委班子中一般应有一名女同志”。文件中妇女参政除了缺乏钢性规定之外,最关键的是缺乏责任主体。
3、农村妇女的自身原因是影响民主参与的重要因素。由于长期缺乏参与机会和传统文化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大多农村妇女的参与意识较弱,能力水平偏低,文化知识相对缺乏,也是造成农村妇女民主参与进程不快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对策与建议
我市是个农业大市,人口占半数的农村妇女为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努力提高农村妇女参政议政水平,教育引导她们积极参与基层民主政权建设,不仅是妇女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当前应紧紧抓住村委会换届契机,积极推进农村妇女的民主参与进程。
1、完善《村委会组织法》立法规定是推进农村妇女民主参与的基本前提。立法机关应对现行《村委会组织法》第九条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女性进入村委会。建议修改为:“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较小的村可不设此职)、妇女委员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妇女委员是村民委员会中专职做妇女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及其他工作的组成人员,由女性村民担任。”如此规定只是保证农村妇女参政的法律底线,并不排斥有威信、有工作才能的女村民被选举为村委会主任、副主任等更重要职务。
2、明确妇女参政议政比例是推进农村妇女民主参与的必要手段。有关部门在出台《村委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时,要明确村委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女性,同时村民代表和村财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中女性比例要求在20以上。在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时,要注重换届选举中各环节引导,如在组建村民选举委员会时,要引导村民会议或村民小组吸收女村民;在选举产生村民代表时,在明确女性比例的同时,要引导村民提名符合条件的女村民。
3、明确加快妇女民主参与进程的责任主体是推进农村妇女民主参与的重要环节。要明确各级政府及基层村委会是推进农村妇女民主参与的责任主体。要制订责任分解制度,落实责任目标和任务,同时,各有关单位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宣传妇女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作用和典型,为农村妇女的发展和民主参与村委会选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4、加强基层妇女干部的培养是推进农村妇女民主参与的重要措施。一是要加强农村妇女的素质教育培训。只有大力提高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才能不断提高其参政水平和竞争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妇女基本文化素质、科技致富能力和参政议政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管理能力。二是要加大推优工作力度。应加大女党员和后备女干部的培养工作力度,增加农村妇女中女党员的比例,培养和选拔有潜力的女党员、女能手、女骨干,让其在村里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锻炼其领导管理才能,为选拔优秀女性进村委建立一支后备女干部队伍。三是要充分发挥妇代会组织和妇代会主任的作用。努力为妇女参政争取政策,创造条件。各级妇女组织要充当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当好党组织的参谋助手,选配好妇代会干部,真正把那些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妇女选拔到农村妇代会当中,使基层妇代会真正成为妇女的娘家和“核心”。同时建议村委会与妇代会进行同步换届。一些村妇代会主任如不能在党支部、村委会的换届选举中当选支委或村委,则常面对被新的两委班子以各种理由撤换的情况。因而,村委会与妇代会的同步换届,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和妇女人才的培养。
第五篇:加快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课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区于4月25日至5月10日对相关单位、企业、文化场所进行了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区文化建设现状
(一)文化资源丰富。xx区人杰地灵、文化昌盛,光辉灿烂的本土传承山地文化与内地文化浸溶并袭,融汇成边地多元文化。以蚂蚁堆、邦东、马台、博尚及澜沧江茶马古道和南美拉祜族文化等为特色的历史文化,以平村革命老区和博尚革命战斗历史为代表的革命历史文化,以澜沧江、南汀河、五老山、旗山、叫雨山等为亮点的山水文化,以南美拉祜族文化为特点的民族民俗文化,以碗窑土陶、昔本咸菜、稀豆粉米线和卤子米线为代表的工艺、饮食文化异彩纷呈,影响广泛。拥有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10个,其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153项,其中有18个项目被列为全市第一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名录。区内民间文化丰富,民间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二)文化事业建设初具规模。积极筹措资金,全面完成区图书馆的新建,按部颁标准改建乡级文体活动中心5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4个。目前全区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乡(镇、街道)文体活动中心1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50个。优秀文艺作品、文学作品不断涌现,杨丽萍、罗永娟等优秀文艺人才知名度日益提升。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电视覆盖率达94.98%,广播覆盖率达87.49%。《南汀河》和“吉祥xx”网站的创办,初步形成了以广播电视、图书出版、文化娱乐等为重点的产业群体。
(三)群众文化艺术蓬勃发展。文学创作、音乐、歌曲、书法、摄影等艺术有所起步。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形式日趋丰富,不断组织和筹办节日文化活动、下乡服务活动、竞赛评比活动等,据统计,近年来每年平均文艺演出、民族民间广场舞、各类文化艺术展等活动达1000多场次,参与活动人数上百万人次。
(四)文化市场日趋活跃。经过近年来的培育、引导和建设,我区文化市场已形成分门类、多行业、多层次、上规模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区共有文化经营单位358户,从业人员1500人,初步形成广告、娱乐、音像、图书、网吧、茶室等几类综合型文化市场,近年来每年平均实现利润600多万元,上交国家税收100多万元,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
我区文化建设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区文化建设总体上还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实现富民强区新跨越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是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社会思想已发生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人们的世界观和思想道德产生深刻影响。二是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文化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文化建设投入不足,二分之一的村没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一些地方在城乡建设中缺少对文化设施项目的统筹规划,城市文化功能不强,精神文化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品种还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精品力作不够多。三是文化产业发展潜力有待挖掘。资源整合与开发不够,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数量较少。四是思想观念存在差距。一些地方和领导干部对文化认识还不到位,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五是文化体制改革滞后。改革的力度不够大,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国家和省里制定的一系列支持文化发展的政策落实不够。六是人才匮乏,文化人才优势作用发挥不足,尤其缺乏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七是xx区多年来一直没有专业艺术团队,文艺创作之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二、对策与思考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把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借鉴国外的有益文化成果结合起来,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着力建设和谐文化,着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文化创新,全面提升文化的引领能力、服务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促进全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二) 基本原则
推进文化建设必须深刻认识文化发展的规律,善于运用规律,保证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1.坚持先进文化引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全面贯彻党的文化发展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的同时,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坚持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阵地。
2.坚持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民族的根,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任何先进文化总是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血肉相连的。因此,民族文化的创新必须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对于文化遗产,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实现新的超越和发展。推出更多既有丰厚文化底蕴,又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本质、符合群众审美要求的精品力作。
3.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精神文化产品既有物质产品属性,又有意识形态属性,肩负着教育人民、引导社会的重大责任。加强文化建设,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不论是发展文化事业还是发展文化产业,都要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努力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以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占领市场、赢得群众,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4.坚持积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从xx区文化发展的长远出发,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对待世界各民族文化,积极参与同世界各种文化的对话和交流,坚持以我为主、洋为中用,辨证取舍、择善而从。要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对外文化贸易,做大做强吉祥xx文化品牌。
5.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文化建设为了群众,文化建设也必须依靠群众。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引导支持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更好地活跃城乡基层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当主角、唱大戏。加强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培养文化建设骨干,提高群众文化队伍素质,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潜能。
6.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要着力推动文化建设与科技进步相结合,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运用电子出版、数字影视、网络传输等现代信息技术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动漫游戏、数字传输等新兴产业,发展高端文化产业,提高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贡献率,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升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总体目标
到2014年,做到文化工作体制顺畅、机制规范、文化产业实力增强、精品不断涌现、设施功能配套、人才结构优化、市场开放有序、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和文化综合实力居全市前列。
(四)发展战略
1、文化经济战略。积极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以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发展,以文化发展引领经济加速发展,增强像司岗里步行街、昔本咸菜厂、茶文化风情园、强力集团、韭菜坝煤业公司和温泉花园酒店等企业的文化含量,以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力;充分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促进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龙头带动战略。在区域发展上,重点发展城区文化产业,确立其龙头地位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在产业门类上,重点扶持文化旅游业、广播电视业、图书出版发行业、演艺娱乐业、信息网络业等 “五大门类”的产业。在市场主体上,重点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产业集团发展。
3、品牌特色战略。积极开发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并形成品牌链,扩大xx区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xx区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充分发掘xx区的文化资源,精心打造“五大文化品牌”,即:以佤文化为主的城市广场文化,以南美拉祜族文化为主的民俗文化,以五老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澜沧江区域、茶文化风情园和小道河省级森林公园为特色的旅游文化,以平村老区和博尚革命战争遗址为代表的革命历史文化,以《南汀河》刊物、“吉祥xx”网站、xx区广播电视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传媒文化。
4、科技创新战略。促进文化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有机结合,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运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逐步使文化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积极配合市级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催生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5、人才聚集战略。树立人才资源是文化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和激励机制,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熟悉意识形态工作、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引进一批在区内外、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人才,造就一批文化名人和文化经营人才,进一步健全全区“四级”文化体育网络组织机构,继续扎实抓好“三百”文化体育工程建设,推动我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保障措施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完成文化建设的繁重任务,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扎实工作,在重大措施上务求突破,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
(一)抓好思想道德建设工程。这是面向全社会和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建设工程,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文化建设全过程。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着力解决信念、信仰、信心、信任问题,筑牢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全社会倡导讲求诚信的行为准则和良好风气,以政务信用为关键、商务信用为重点、社会信用为基础,强化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诚信为本、守信光荣的社会氛围,努力打造诚信xx品牌。搞好普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法制文化,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把道德养成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着眼于建设和谐文化,充分发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载体作用,着力培育“坚韧拼搏、求实开放、团结和谐、创新超越”的xx精神,不断提升全区人民的思想道德境界。
(二)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工程。文化体制的改革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公益性的文化事业,着重是加大投入;一手抓经营性的文化产业,主要是放开搞活。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要从内部机制入手,如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对承担公益性文化事业职能的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站等单位,要增加投入力度,同时,采取措施,鼓励这些单位面向市场,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从“养人”向“养事业”、“养项目”的转变,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经营性文化产业改革要从机制创新入手,面向市场,培育市场主体,增加活力,创造经济效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优良的服务。
(三)抓好文化载体建设工程。当前,着重抓好四个方面:一是加快xx区文化体育综合馆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提升xx区文化形象。二是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文体服务中心及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五大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等基本文化权益。三是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科学规划,理顺管理体制,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好当前城镇化、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问题。重视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变文化遗产优势为文化发展优势。四是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要适应广大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需要,积极组织开展广场文化、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活动,推进单位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好节假日各种健康的民俗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使这些植根于群众生活、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奇葩在广大城乡竞相绽放,用先进文化占领城乡基层文化阵地。
(四)抓好文化产业发展工程。文化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完善以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一要针对文化产业涵盖文化、广电、影视、旅游、商贸、工艺、教育、体育、信息等多方面的特点,研究制定一个统一的评估、统计标准,形成文化产业指标统计系统,以科学地分析、评价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二要结合全国及省制定的有关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规定,研究制定适合区情发展的文化产业政策,加大对文化产业在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三要突破思想观念的瓶颈,打破部门壁垒、行业壁垒、所有制壁垒,扶持民营文化公司发展,充分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产业,激发民营企业家投资文化产业的热情,积极发展个体经营、合伙经营、股份合作、股份公司、外资等各种文化企业。用兴办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经验,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试办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
(五)抓好文化精品打造工程。努力在三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一是在坚持“三贴近”,高扬时代主旋律上出重彩。广大艺术家、文化创作者要主动走向改革开放的第一线,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前沿,从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壮丽画卷中汲取营养,精心创作出以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展示改革成果、反映群众心声为主题的文化精品。二是在把握群众新期待、实现文化创新上展新貌。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肩负的重大社会责任,迅速兴起文学、影视、音乐、美术、书法、摄影、舞蹈、旅游演艺等文化创作的热潮,推出文化创新力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新的精神食粮。三是在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创作氛围上见成效。要制定和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各级各部门要为广大艺术家、文化创作者从事创作生产提供良好条件,充分信任他们,热情支持他们,真诚关心他们,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到讴歌时代的伟大文化创造活动中,创作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鸿篇巨制。
(六)抓好文化发展环境工程。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动员上上下下的力量,努力培育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形成文化发展的合力。一要加大文化投入。注重履行公共文化管理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使文化公共资源配置向农村、社区、欠发达地区倾斜,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切实落实好各项文化经济政策,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二要加强舆论引导。推进思想解放,倡导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在全社会大力营造重文化、抓文化、兴文化的浓厚氛围。三要优化市场环境。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文化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地方性文化法规规章,把文化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四要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管理服务,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文化建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