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现状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劳动力是指乡村人口中年龄在16岁以上,经常参加集体经济组织和家庭副业劳务的劳动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中部偏西,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南部为丘陵沟壑区,是国家划定的贫困县之一。农业生产条件差,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农村劳动力在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繁荣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自身也遇到了困境和问题,原有的生产劳动模式逐渐被淘汰,新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不断被引进应用,农村劳动力要生存、要发展,许多现实问题待于解决。为此,在我区13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中随机抽取70户对其劳动力进行了初步调查。
一、调查概况
通过与村民的交流谈话的方式了解到目前普遍的现象是农民进城务工经商者居多。这种模式不仅缓解了农村居民的就业压力,也为城市发展和方便城市居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靠进城打工取得收入已成为农民提高收入水平的主要途径,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落后状况。农民进城既为农村带回了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理念、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又为家乡脱贫致富和实现农村城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剩余少部分劳动力以居家种地养羊为主要收入来源。对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结构、文化程度、从事职业、年收入及来源、参加经济合作组织及接受技能培训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
1、在所调查的劳动力中(70户)18-30岁、31-45岁、46-60岁、61岁以上人数分别为12、15、18、25人,分别占调查总数的17.1%、21.4%、25.7%、35.7%。其中,18岁至60岁有劳动能力的共40人,占57.1%,是当前农村的主要劳动力,但是这一部分劳动力以外出打工者居多。61岁以上无劳动能力的25人,占35.7%。
2、在所调查的劳动力中,性别比例男性居多,文化程度基本小初中文化者居多,高中以上文化者少数。文化程度高的劳动力以在外打工、办养殖场、当小老板者居多,文化程度较低文盲等劳动力以在家种地、养鸡养羊为主。
3、在所调查的劳动力中,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仍然以种养殖业为主。从事种植业52人、办养殖场8人、当小老板4人、无业6人,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74.3%、11.4%、5.7%、8.6%。农村劳动力以务农种地为主,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村劳动力多数年龄偏大,体力有限,只有在农闲时打零工、农忙时再回家种地。出门在外打工的人年龄基本上在50岁以下。从事养殖业的主要以养羊者居多,且均以小规模、低标准养殖,只为养家糊口,毫无竞争力可言。进县城或者市区的小老板有从事农产品加工、运输、建材加工、民房建筑的小包工头等。办养殖场或者当小老板的劳动力年龄在30岁左右,这些人一般文化程度高,积极参与农业技能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对新技术、新资源接受快,敢于尝试新方法。无业者主要是因病、残、年龄过高等因素失去基本劳动能力。
4、在所调查的劳动力中,年收入最低的为1600元,多为年龄大,主要以养老保险收入为主;年收入最高为12000左右,多为在外打工、办养殖场、当小老板的人。在所调查的70人中,他们所在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在9000元左右不等。
5、在所调查的劳动力中,参与合作组织的主要涉及养殖业生产与销售、建材加工、手工制作等,其中80%的劳动力接受过由区级农业部门组织的提高农民生产素质、生产技术、养殖技术、等方面的课题培训。
举例列表如下(单位:元)
年龄 | 性别 | 职业 | 文化程度 | 收入 | 支出 | 结余 |
86 | 男 | 工人 | 初中 | 43200 | 22000 | 21200 |
78 | 男 | 农民 | 文盲 | 13000 | 8000 | 5000 |
60 | 男 | 农民 | 小学 | 21000 | 19800 | 1200 |
59 | 女 | 农民 | 初中 | 13500 | 13300 | 200 |
48 | 男 | 农民 | 初中 | 65000 | 43000 | 22000 |
36 | 男 | 小老板 | 高中 | 149000 | 65000 | 84000 |
32 | 男 | 农民 | 初中 | 43200 | 40000 | 3200 |
在随机抽样调查的这部分劳动力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一个人的劳动能力和他的年龄与收入呈反相关的关系,与他所受到的教育水平呈正相关的关系。
二、结论与建议
1.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发现留在农村年龄在45岁以上的劳动力都以家庭为一个生产单位,种几十亩玉米地,养十几只山羊。平均每年的收入基本稳定在2万至4万左右不等。平均年支出稳定在2万至3万左右不等。30岁以上45岁以下的男性劳动力主要以进城打工送外卖、开大车、当匠人,小工之类的工作为主,他们这部分人的年收入比较乐观,基本上稳定在6万至8万左右。以横山区整体农村居民的角度来看,这70户农村劳动力的经济收入水平谈不上富裕,但也绝对不属于贫穷落后的那部分,在党中央脱贫攻坚政策下,我区不断努力积极号召全区农民创办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聚集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总体来说横山区农村居民吃穿用度不用愁,生活和消费水平在全省范围内属于中上等水平。
2.当前农村劳动力现状主要表现为18-60岁有劳动能力、有知识、有技能的劳动力流出农村,在农村以种植业为主的劳动力以老、弱、妇女居多。这些人文化素质较低,接受新事物慢,大多思想守旧、满足现状,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种植业为主,收入有限,参与合作组织的只占18.6%,接受技能培训的仅占23.3%,大部分农民对学习科技知识培训没兴趣。
3.对农村劳动力加强技能培训,首先,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手把手、面对面进行集中培训、分类指导、实地观摩交流等方式,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媒体资源,通过安排专题讲座,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其次,鼓励农民群众参加合作组织,鼓励吸引农村劳动力参与其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断拓宽劳动者的收入渠道。最后,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确保必要的资金保障、政策保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使其适应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4.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采取抓典型、树榜样的方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培养经营规模较大、示范带动能力较强、有一定专业技能和特长的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等农村实用型人才,提高其科技意识和技能水平,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由于我区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各方面条件受到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指出“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发展的灵魂。”必须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