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行业的投资形势及行业发展趋势范文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行业的投资形势及行业发展趋势
一.当下发展面临实际问题与困难
中国经过近60年水电建设,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水电施工企业,而且水电建设及机电制造技术大多已达到甚至超过世界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水水电工程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中国在几十年水利水电开发中,积累了大量已建工程的动态风险资料和操作经验。目前我国面临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处于“相对过剩”阶段,国内电力市场供大于需的矛盾日益突出和国内优质水电资源的瓜分殆尽。同时由于大规模的水电站的密集建设破坏了生态环境。产生了许多危害,与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从老问题看,我国自然地理和气候特征决定了水旱灾害将长期存在,并伴有突发性、反常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与之相比,水利工程体系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必须通过“水利工程补短板”,进一步提升我国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从新问题看,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对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认识不够,发展中没有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造成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的问题不断累积、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常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水利行业强监管”来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企业贯彻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的应对措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水利事业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我国国情水情,明确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突出强调要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这是针对我国水安全严峻形势提出的治本之策。
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在1月15日召开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表示,当前我国治水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从人民群众对除水害兴水利的需求与水利工程能力不足的矛盾,转变为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与水利行业监管能力不足的矛盾。其中,前一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并将长期存在,而后一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下一步水利工作的重心将转到“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上来,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总基调。
那么企业贯彻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的应对措施应做到以下方面:
第一,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对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认识不够,发展中没有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造成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的问题不断累积、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常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必须改革像环境保护方向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二,企业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遵循水利政策法规制度作出的规范性要求,水利改革发展中的重点任务及其他需要贯彻落实的重要工作。
第三,适应治水主要矛盾变化,现阶段人们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需求更加迫切。需要全面加强水利行业监管,使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真正成为刚性约束。
第四,无论是依靠政府的法规、政策、制度、税收等手段,还是利用市场的价格、竞争等机制,都要通过监管来引导调整企业的行为、纠正错误行为,确保企业依照政府规则和市场规律办事。
第五,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必须补短板、强监管。从工程体系看,我国基本建成了较为完善的江河防洪、农田灌溉、城乡供水等水利工程体系。但部分区域、领域防洪减灾和供水保障体系尚不完善,部分大江大河控制性工程不足、堤防不达标,西南等地区工程型缺水严重,水利工程补短板的任务仍然繁重。从行业监管看,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监管的思想认识不适应、监管的制度标准不适应、监管的能力手段不适应、监管的机构队伍不适应等问题。
六“补短板”要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重点是补好防洪工程、供水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水利信息化工程。
1.是防洪工程。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一,东中西部、南方北方、城市农村的水利工程突出短板各不相同,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推进大江大河河势控制,开展堤防加固、河道治理、控制性工程、蓄滞洪区等建设,提升水文监测预警能力,完善城市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水旱灾害综合防治能力。
2.供水工程。
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尤其要把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作为脱贫攻坚的底线任务,全面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快解决饮水型氟超标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确保按期完成大型和重点中型灌区配套改造任务。深入开展南水北调东中线二期和西线一期等重大项目前期论证,加快推进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供给和配置能力。
3.生态修复工程。
以长江、黄河上中游和东北黑土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坡耕地整治、侵蚀沟治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和贫困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生态保护,推进生态脆弱河流和洞庭湖、鄱阳湖等重点湖泊生态修复,实施好长江等流域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科学实施清淤疏浚,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攻坚战。推进小水电绿色改造,修复河流生态。综合采取“一减”“一增”措施,大力实施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有效压减超采量,逐步实现采补平衡,示范推动全国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
4.信息化工程。
聚焦洪水、干旱、水工程安全运行、水工程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城乡供水、节水、江河湖泊、水土流失、水利监督等水利信息化业务需求,加强水文监测站网、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监督平台、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水利信息网络安全建设。
5.对水资源的监管。
要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按照以水定需原则,体现水资源管理“最严格”的要求,全面监管水资源的节约、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等各环节工作。要抓紧制定完善水资源监管标准,建立节水标准定额管理体系,加强水文水资源监测,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监控,整治水资源过度开发、无序开发、低水平开发等各种现象。
三.对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秩序的意见和建议:
水电工程项目具有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
施工环节制约因素众多等特点〔一方面,随着国内电力市场供大于需的矛盾日益突出和国内优质水电资源的瓜分殆尽,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境外投资的简政放权,国内主要水电开发投资主体加快"走出去"发展步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水电工程项目实施跨国投资施工的发展战略已成为市场竞争的需要。
1. 鉴于当前的这种政治经济大环境,水利水电施工企业要敢于走出去求生存发展,把我们优秀的经验技术其他需要的国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水电工程项目实施跨国投资的发展战略已成为国际化趋势,是市场竞争的需要。随着我国水电开发逐渐进入后水电时代,我国企业只有勇于挑战,积极参与国际水电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才能够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2. 鉴于市场的发展,为水利企业可以为“走出去”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合作投资平台,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个平台,让各个水利企业在海外发展更强更大,互相抱团,降低风险,实现合作双赢。
3. 水利企业要重视规划工作,注意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重视基础地质工作;立足企业本职工作,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优化技术方法,聚焦问题与目标,强化整改措施,有效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4,境外水电工程项目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但一般投资巨大、工期较长、技术复杂、施工环节和制约因
素较多,涉及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方方面面,影响其建设及经济效益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往往受政治、技术、经济、社会、自然等诸多客观条件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可预见性和随机性,使境外水电工程项目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从投资环境风险、行业风险与投资管理风险等方面对境外水电项目投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做好对投资所在国政治、经济形势的评估,借助大型国际投资咨询公司的专业力量;改变投资方式,实行海外企业本地化战略,加强对投资所在国的公关策略;通过保险手段减少系统风险产生的损失等应对措施。
四,对协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成立中国水利企业协会海外部门。组织中国水利企业走出去,走向海外发展。
因为国际工程项目是集经济、技术、管理和组织各方面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伴随着全球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己突破传统单一的工程施工管理范畴,也日益呈现出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尤其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工程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更是与日剧增,同时国际工程是高风险的系统工程,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挑战。而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大、周期长、技术复杂、施工环节等众多特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模式面临较大风险。建议中国水利企业协会立足国内企业境外水电投资现状基础,从政治、市场、法律、技术和自然等方面分析境外水电绿地投资风险及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
2. 可以组织号召要求中国水电企业到境外投资水电项目,而且,水电项目的境外投资有利于带动国际工程承包业的发展,扩大水电工程承包市场;有利于带动国内机电成套设备出口;有利于发挥水电建设的技术优势;有利于资本扩张;有利于长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