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点联系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今年,根据县委安排,县残联、县委组织部、公积金等10个单位挂点联系潇浦镇紫荆村,现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潇浦镇紫荆村由原允山镇上杨、上欧、大坝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原三个村均属省定贫困村),全村辖9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552户2227人,耕地面积6696亩,其中水田2306亩,旱地4390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主要是种植烤烟、玉米和外出务工收入。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7户888人,其中,2015年帮扶脱贫148户623人,2016年帮扶脱贫54户213人,2017年计划脱贫12户45人,到2020年,脱贫3户7人。村支两委班子7人,党员45人,其中上杨村18人,上欧村19人,大坝村8人。村级班子成员基层工作经验丰富,能团结协作,为老百姓办实事,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该村地处石漠化山区,分布散,可耕种土地少,农田水利、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抗旱排涝能力脆弱,村内无学校无文化体育休闲场所,环境卫生状况较差,没有垃圾池和公厕。
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成立工作机构。成立“紫荆村扶贫工作队”,由残联副主任科员唐善箜任队长、公积金办公室主任周长明和水务局何文清为工作队员。
2、落实工作责任。按照县委、县政府扶贫工作考核要求,工作队制定了考核制度,要求驻村工作队员一要认真履职,吃住在村;二要进入角色,吃透村情,协助村干部制定致富方案,帮助联系致富项目;三要严格纪律,约束自己,当好宣传员,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各种惠民政策。
(二)吃透村情,制定规划
1、摸清村情。潇浦镇紫荆村由原允山镇上杨、上欧、大坝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原三个村均属省定贫困村),该村分布散,无集体经济收入,农田水利、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抗旱排涝能力脆弱,村内无学校无医务室无文化体育休闲场所,环境卫生状况较差,没有垃圾池和公厕,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主要是种植烤烟、玉米和外出务工收入。驻村后,为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村情状况,工作队员把入户调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多次进村入户进行调研和蹲点,了解情况并制定帮扶计划、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等。
2、制定规划。在全面了解村情现状、致贫致困原因的基础上,工作队与村组干部一起制定了下列扶贫发展规划:一是制定了《紫荆村2018-2020年扶贫工作三年规划》;二是制定了《紫荆村2018年度精准扶贫工作方案》;三是制定了一户一策脱贫方案(包括分户情况和汇总表);四是研究发展致富方案,帮助他们选准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项目等。
(三)真抓实干,做好帮扶
1、进行政策宣讲。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要求,采取召开会议(包括户主大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宣讲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有关全会精神,深入宣讲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要求、涉农法律法规和惠民政策,宣传省、市、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并做好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
2、加强基础建设。通过深入调研发现,该村干部和群众反映最急切的事情有:(1)原上杨村牛皮耳至大樟树约3公里烟田机耕道路需维修;(2)原上欧村雷家洞约2.5公里机耕道路需维修;(3)原上欧村张家至香花井自然村(莲花水库)约2公里村道需硬化;(4)新建自来水厂,解决全村安全饮水困难,已完成(5)新建村综合服务平台,已完成(6)农村电网改造升级;(7)新建光伏电站,增加集体收入,已完成;(8)安装太阳能路灯,已完成。
3、进行困难帮扶。一是各单位扶贫工作队员分组对预脱贫户进行了核查摸底,掌握了贫困户基本情况,清理不符合条件贫困户8户,并按“退一补一”的原则进行重新核定、评议公示后,对实有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信息台账,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进行结对帮扶,由后盾单位一名干部职工帮扶1户贫困户;三是由后盾单位工作队员分别组织帮扶责任人与结对贫困户见面,了解他们真正想什么、盼什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真实了解贫困户的现状和实情。
4、抓好组织建设。现有村支两委班子成员7人,全村共有党员44人,其中上杨村18人,上欧村19人,大坝村7人。原村级班子成员基层工作经验丰富,能团结协作,为老百姓办实事,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但由于党员平时农活较多、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缺少必要的经费保障等诸多原因,导致党组织活动开展不经常、组织生活不够健全,制约了基层组织活力的发挥。驻村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五个好”村支部目标,把进一步提高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当作首要任务来抓。一是加强班子建设。在新紫荆村换届前,按照原村干部继续负责原村工作的原则,规范村“两委”工作职责和工作关系。完善和落实村支“两委”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和民主生活会等组织制度,制定完善含岗位责任、决策程序、定期公开等内容的村组干部管理方案,协调各村支两委干部到新村部实行轮流值班坐班制度,积极稳妥做好合并村各项交接工作。二是强化党员队伍建设。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开展,通过讲党课、专题讨论等活动,协助村党支部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切实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做好样子,技能培训中当好尖子,产业结构调整中甩开膀子带头致富。三是倡导文明村风民风。通过培训、会议、墙报及致村民公开信等形式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同时加强村民道德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扶贫措施落实情况
1.大力开展产业扶贫。根据贫困村主导产业布局,结合潇浦镇土壤、气候、资源等地理环境优势,引导贫困村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不断提升壮大主动产业,当前已形成以烤烟、水稻、玉米、桔子等为主的产业体系。今年主打经济作物烤烟种植面积达1500亩、水稻1200亩、玉米1000亩、水果600余亩。根据上级政策,2015年,对154户600建档立卡人口每人发放了400元的产业扶贫资金;2016年,对54户213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每人发放了460元的产业扶贫资金;2017年对全村2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了每户600元的产业扶贫资金。农商行申报并成功办理产业扶贫贷款21户共105万。2018年217户,每户发放产业补助金2000元,合计43.4万元。
2.推动劳务转移脱贫。对有劳动能力的,进行技能培训,鼓励他们种植或养殖,并给予奖励。邀请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农业实用技能培训,培训村民掌握种植、养殖的专业技能,提高村民致富能力。联系县内非公企业签订村企联合培训用工协议,组织劳务输出,帮助劳务工解决因缺乏资金、技能、信息等而出门难的问题。目前,共有129户600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内、省外务工转移就业。同时,根据省、市、县人社部门的安排部署,专门聘请了1个协理员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采集、系统录入等工作,协理员工资每人每月600元,并聘请了3名保洁员,作为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一项措施,保洁员每人每月600元工资,两项工资直接由县人社局发放。
3.推进易地搬迁扶贫和危房改造。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的形式有集中安置、分散自建、自行购房三种,补助标准:集中安置,缴纳自筹资金每口人3000元,整户缴纳不超过1万元,便可分得每人23—25平方的安置房;分散自建,自建面积按每口人23-25平方进行建房,按每口人2.5万元进行补贴;自行购房的,按每口人约2.5万进行补贴。紫荆村共申报落实易地搬迁户46户183人,已落实集中安置32户,分散安置14户。2013-2018年危房改造36户,国家补助资金67.4万元。
4.严格落实教育扶贫。严格落实教育扶贫各项政策,按规定发放教育扶贫资金,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每人发放教育补助1000元。2018年,在校义务教育学生有193人,雨露计划8人。
5.认真做好健康扶贫。严格落实上级教育扶贫有关政策。2018年,上报四类重大疾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3人,并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75元每户的医疗补助,并积极做好贫困户看病就医报销比例提高10%时医院需要开具的贫困证明。
6.加强兜底保障脱贫。全村有低保人口共有低保户35户46人,五保户8户8人,低保户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17户,切实保障了贫困户基本生活。
7.生态补偿情况。除原大坝村和香花井自然村外,合并后的紫荆村共有16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生态公益林补偿金。
8.基础设施扶贫工程。严格落实扶贫项目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投入228万元夯实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其中:1、村活动中心72万元;2、原上杨村水泥路硬化35万元;3、原上欧张家至香花井自然村通村道路18万元,4、小农水改造22万元;5、机耕道平整26万元;6、道路加宽硬化40万元;7、新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项目资金90万元;8、机耕道建设项目资金24.5万元;9、太阳能路灯安装项目资金20万元;10、安装62千伏光伏发电站。11、上欧、雷家门楼硬化15万元。11、大力开展互联网+社会扶贫,全村所有贫困户注册了中国社会扶贫网,发布需求826条和对接成功826条,占任务数729的113%。
9、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18年,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成立了百里香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振湘烤烟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