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作者:beryl时间:2023-07-05 09:05:47)

[导读]我与地坛教案【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我与地坛教案【精品多篇】

《我与地坛》的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的:

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品味散文语言,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散文语言的品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人的生命是异常的脆弱,人生路上又不可能始终艳阳高照。所以,当病痛、甚至是残疾等不幸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之神对你极尽捉弄时,你将作出何种选择?因为我们还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还很难作出抉择。那么,就让经历了风雨的史铁生来告诉我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中挣扎而出的脚步吧。(板书课题)

二、解题:“我与地坛”,根据我们的阅读经验,可能写“我”与地坛的一段经历、一种关系、或由此而来的一种感悟。因此,我们对本文的研习大致可以由此而展开。

三、初读感悟:(学生带以下问题快速阅读文章)

1、“我”去地坛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教师补充关于史铁生的经历: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黄金年华,正是生命力旺盛之时,却不幸残疾了,这打击有多大啊!在最初的那些日子里,他的精神几乎完全崩溃,是否生存下去成了他不能回避的严峻问题。

因此,他当时的心态应该是痛苦、消极、颓废。去地坛的目的就是逃避。

2、作者看到了怎么样的地坛?

明确:①“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荡。”(荒芜、破落)②“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③“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3、作者对地坛总的感受:(学生总结)“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4、这种感受显示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明确:同一景物在同一人眼中有不同的感受,其主要的原因是他看景物时的心态不同。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荒芜”是因为当时作者正遭受沉重的打击,一下子还难以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心情极为悲观失落,用作者的话就是“失魂落魄”的状态,“他在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这样无论如何眼前都不可能有美景、有生机。正像杜甫的“感时花溅泪”。

后来,随着时间的过去,思考的深入,同时由于园中景物对他心灵的启发:地坛也有创伤,地坛昔日有何等的荣华,连皇帝每年都去祭拜!现在无人关注,而且还有一些肆意雕琢它的人,可它仍然沉静、安详的呆在那里。这能让作者联想到自己,他并不是唯一的受苦者。他终于明白:“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问题是怎样活的问题”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这样他于园子中的“荒芜”重新看到了生机。他的生命也重新迎来了新的春天。(补充)他成了2002年“感动中国”的侯选人。原因在于他在过去一年发表的一组散文《病隙碎笔》。作者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时间写点文字。”这组散文写于作者在患了肾衰竭后生活于一个又一个的手术之间。而在两个手术间的那一段空隙,是作者清醒的,真正能控制自己大脑的时段,于是他写下了一些文字,关于生活,关于命运。这就是史铁生,一个敢于与命运不屈抗争的史铁生。

四、课外拓展:通过回顾已经学习过的海子和川端康成,由学生自由阐发对生命的认识,尤其是对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的认识和重新定位。

五、精读品味语言:

1、地坛对作者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刻的。目前,作者显然已经感受到了,那如果你是作者,面对此景,你能感受到什么?请你找出文中有关描写地坛的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句子,谈谈你的感受。(示例如下)

①“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像小雾一样,给人以一种美感,给人以希望。

②“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想好了才去做,想好了马上去做。这对作者启发很大,今后他也要去做了。

③“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蝉脱皮的时刻是十分痛苦的,但它仍然坚持住,于是它完成了再生,于是它得以飞翔,这会对作者摆脱旧我走向新生有启示。蝉蜕皮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有纪念意义的,但它并不留恋过去,而是勇敢地飞向新的高度。

④“露水在草叶上流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自己的能量,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展现自己的美。(其它内容略)

2总结品味语言的原则:结合作者的心境和描写对象的特征,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当然,我们自己写文章,尤其是借景抒情的文章,也同样如此。

六、作业布置:预习本文第二章节,注意对语言的品味。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的:

一、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二、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养学生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三、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

教学重点: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

教学难点: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思索。

教学步骤:

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放映背景音乐)

导语: 有这样一个人,从小生长在北京城,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8岁时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主动去陕北农村插队落户,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他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站立起来。曾有的年少轻狂,所有的豪情壮志一下子都成了海市蜃楼,他一度痛不欲生。后来,在母亲的奔走下进了街道的一家小厂,每天在那里画彩蛋。再后来,他成了一名作家,当他第一次获奖,他的健康的朋友们把他从轮椅上抬为他欢呼时,他一直倔强的昂着头,但委屈的泪水却忍不住流淌下来。这个人就是史铁生,今天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走出当时那痛不欲生的困境的。

二、抓住关键,整体把握

问: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 还写了母亲。

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 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答:在第八自然段“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第一部分 我与地坛

1、问: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2、问:“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忧郁、痛苦自伤的心境。

3、问:“总是”到地坛去。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作者到那里去是为了逃避,像个遇到伤害的鸵鸟一样想把自己藏起来。

4、问:那么地坛的有什么特点让作者如此眷恋?

5、问:哪些地方体现了地坛这一景物特点的?

明确:第2、3、5自然段。

6、听录音朗诵。考虑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是如何体现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这一特点的。?

同学找出写“荒芜”的句子。并简要分析此处作者的语言。

剥蚀了浮夸的琉璃 淡褪了炫耀的朱红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 散落了玉砌雕栏

四周的老柏树,到处的野草荒藤(幻灯片展示)

同学找出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老柏树愈见苍幽 野草荒藤自在坦荡

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

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幻灯片展示)

7、这些景物给了作者什么启示?

启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即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8、这个启示使作者的命运起到了什么样的变化?

“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决定面对所遭遇的苦难打击,不再逃避、颓废和自伤,就是他“决定”活下来了。

9、听这一段景物描写的录音,思考此段描写对作者思考“怎样活”的问题有何作用?

石门中的落日将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灿烂

一群雨燕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

苍黑的古柏没日没夜地镇静地站在那儿

草木和泥土的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气味

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

满园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幻灯片)

——或永恒或坦然面对或勇敢抗争

这些环境的永恒特点给作者思考“怎样活”提供了一种氛围和启示。所以说我与地坛的关系十分密切,她让我在那里找回生存的勇气和决心。用课文的词语来说是有一种“宿命”的“缘分”。甚至可以说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总是”要跑到地坛去。在我狂妄时,地坛在无言的等待我,在我痛苦自伤时,地坛在宽容地接纳了我,并毫无怨言的让我在那里思考了15年。

(过渡)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谁? 我们的母亲

第二部分 我与母亲

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就有几个问题要问同学们: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

3、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4、这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划出回答前三个问题的关键语句。)

答:(1)“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

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母亲这种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是“怎样活”的一把心灵钥匙: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默默地毫不张扬地去爱自己的儿女,去爱这个世界。

5、问:作者知道这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知道的? 他还有机会向母亲回报吗?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过“设想”而知道的。

没有,“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其中蕴涵着对母亲的深深的怀念,更有着对母亲无尽的歉疚和抱憾终生的痛悔,,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

6、清读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和作用:“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仅仅是表现母亲为担心我而找寻我走了很多路吗?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

更主要的是母亲与地坛已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了。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坛像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荡涤着我的灵魂的,母亲是一个聪慧而坚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坛是曾经的母亲,母亲过世后融入地坛,母亲是现在的地坛。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因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地坛在不动声色中拯救了作者。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我们的母亲,不断包容、理解、支持着作者。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生命的解读,对母爱的诠释。

三、吸收迁移

1、阅读《我与地坛》其他部分,体味作者语言风格,填空。

(1)要是以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 ( )

A 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

B 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

C 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

D 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2) 以心绪对应四季?( )

A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现 A的残忍与渴望;

B 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

C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

D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不发出的信;

(3)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 )

A 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

B 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

C 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

D 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

(4)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 )

A是一首短歌或诗,

B 是一群雕塑,

C 就是一幅画,

D 是一部长篇小说。

2、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都有家庭,你的父母是如何以他们深沉情感面对你的呢,而你又感到了其中的几成呢?(根据预习,自由发言,可配乐)

总结:让我们正视生命的客观存在,从容面对生活中的苦难,爱我们的母亲,珍爱我们的拥有,像地坛和母亲那样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宽容广博的胸襟,坚强坚忍的耐力,毫不怨天尤人的心态。

四、巩固探究

作业:

1、抄写第三部分这段文字,并在以后的写作中仿写。

2、总结地坛与母亲的异同,并从传统文化中探究“地――母”之间联系的根源。

3、推荐阅读史铁生另外的作品《秋天的怀念》加深学生对母亲的理解。

五、板书

《我与地坛》的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深切的母爱

2、揣摩恳切、深沉的语言

教学重点:

地坛、母亲给我的生命启示

教学方法:

师生讨论,领悟、鉴赏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地坛与我。行不行?不行。这篇文章写的是我与地坛及人和事,“我”是主动的,生命遭到厄运,是“我”主动到地坛这个“宁静”的地方去,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整整十五年,是地坛给了“我”关于生命的启迪,这篇文章后面部分写到其他人和事都与地坛有关。写这样题目的文章一定要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简介作者:(多媒体显示)

三、检查预习:

指名学生解释词语:宿命心魂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解释)

四、课文研读:

1、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地坛。请快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地坛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来回答:“荒芜但并不衰败”。

哪些文字揭示了故园的特点,指名学生朗读第3节,第5节,第7节有关文字,体会语言的特点。

2、我与地坛有着怎样的联系?(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

地坛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接纳了我。荒芜不衰败,生命永恒。

2、作者从荒芜的地坛得到了生命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可以辩论的问题……)生不该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应顺从自然。我虽残疾了,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即热爱生命。

请学生回忆有关生死的名人名言。例: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地坛这座历经400年沧桑的古园,馈赠作者的是如此丰厚,使他从不幸中走了出来,所以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去寻找生命的感悟,吸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激:“哦,地坛,我的古园,你是我的精神家园。”地坛——精神家园。

3、怎样面对残酷的不公平的命运,这个问题的解答,也不是史铁生一个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是母亲的'爱和理解帮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指名学生朗读第二部分有关文字

讨论:(1)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是什么样的难题呢?(指名朗读第3节开头一段文字)明确:儿子残疾,又沉默寡言,独自上地坛,情绪变化无常,使本已痛苦的母亲更增了悲伤和恐惧,却又不知道为儿子做些什么。

(2)母亲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默默的爱,痛苦忍耐)

(3)史铁生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范读第8节(多媒体显示答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痛悔自己的倔强、羞涩)

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对待儿子的爱,让作者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所以母亲是史铁生生命的航标。

4、为什么写母亲写得这么感人?设想母亲的心理,“空落的,不眠的”等语句形象的突出了母亲的焦虑、空虚和痛苦,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因此,“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他回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这样沉痛的文字,叙议结合,自然渗透深沉的感情,写得既饱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对母亲的最深切的理解。

六、母爱感言

1、《懂你》(多媒体播放),2、联系课文、歌词,谈谈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对母爱的认识。3、(多媒体显示)歌颂母爱的名人名言。示例: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作家刘墉告诫中学生说,中学时期是孝顺父母的最好时期,等你功成名就再来孝顺父母时,已经来不及了。

七、总结课文(多媒体显示)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地坛——精神家园,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母亲——生命的航标。母亲与地坛合二为一。因此,题目只能是“我与地坛”。

让我们在史铁生对生命感悟的昭示下,充分利用我们的优越条件,用我们的辛勤努力,碰撞开一条通向幸福的人生之路,让我们的母亲都为我们感到骄傲。(下课)

教后感: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一课时教完是完全可能的。本教案考虑两点: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二,营造一种感受亲情的气氛,让学生情感得到一次陶冶。因此,第一部分着重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从母爱与爱母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会生存的意义。这样设计容易操作,从教学实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想的目标。

《我与地坛》的教学设计 篇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把握文章的脉络,了解有关作者的情况及其主要作品;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学习本文表达思想内容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理清两部分内容要点,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解读“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及母亲的情感,认识生命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及其苦难的感悟,体会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及这种变化与环境的关系,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生命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

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解读“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生命、母爱的思考与感悟

四、教学方法

(一)问答法

(二)点拨法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

青年是一首诗,这是因为处在这个年龄段的生命总有着绚丽多姿的梦想和火一样燃烧的激情。而有这样一位青年却在“21岁最狂妄的年龄残废了双腿”。诗化的岁月瞬间凝固成冰冷的现实,他一度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有一天,他把轮椅摇进了地坛,他在地坛经历了什么?又思考了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史铁生一起走进《我与地坛》,请大家翻开课本45页。

板书课题我与地坛

(二)作者简介

下面,老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些本文的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课文讲解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将自己不懂的字词的读音记下。

1、宿命(sù):

2、坍圮(pǐ):

3、玉砌雕栏(qì):

4、亘古不变(gèn):

5、颓墙(tuí):

6、肆意(sì):

7、隽(juàn):

8、恪守(kè):

9、捋(lǚ):

10、熨帖(yù):

2、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去地坛?请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

明确:(1)近。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的理解。

“我家离地坛很近”显示出“我”的主动性,表明“我”对地坛有特殊的情感。

(2)宿命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

为什么说是宿命呢?请大家集体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完后说说现在的地坛是什么样的,而四百年前的地坛有是什么样的。

明确:现在的地坛是荒芜的:“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圮”“高墙”等;“散落”了“玉砌雕栏”(板书:荒芜)

四百年前的地坛是金碧辉煌的“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高墙”;“玉砌雕栏”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缘分、是一种宿命?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有感情地明确:

经历了400年的风风雨雨,昔日的金碧辉煌,高大气派都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里。今日的地坛“荒芜冷落”“很少被人记起”,这不就是曾经指点江山、“最狂妄”,而现在残废、没工作、没出路、失魂落魄的自己吗?(板书:失魂落魄)

这是一种缘分,“我”一进入地坛就对它产生了依赖感;这是一种宿命,相似的遭遇使“我们”走到一起。

(3)思考

明确:“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作者想看到自己的身影,那么证明他想思考一些问题。所以思考也是他去地坛的一个原因。

(4)生命的暗示

明确:作者说,“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在他失魂落魄,需要思考的时候,他找到了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安排好了的。那么,大家在回过头来看,作者在前面说的: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的是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5)逃避

明确:作者说他忽然之间什么都找不到了,所以他要逃避到另一个世界中去。这里的两个“世界”分别指现实中的世界和作者心中的世界。他想逃避现实,所以他到地坛去。

小结:作者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然残废了双腿,所以他要逃避现实,去宁静地方思考问题,他选择了和他有着宿命的缘分的地坛,在那里思考问题。

2、那作者是不是就此沉沦下去了呢?我们来看第五自然段,首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5自然段,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能够代表地坛景物特点的句子。

明确: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那地坛的“不衰败”体现在哪里?请大家结合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1)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解读:荒芜的、古旧的,被人遗弃但生命依然顽强。“剥蚀”、“淡褪”、“坍圮”、“散落”,最终留下了生命中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

(2)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清凉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

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

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

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解读:“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清凉”这句话说明它虽然是荒废的故园的园墙,但它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用自己的残躯为过往的行人斜切下了一溜阴凉。

学生发言时,教师作点评,最后小结:

园子饱经风雨,历经沧桑,但园里的小生命们却以透明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顽强。无论是蜜蜂还是蚂蚁,都不因生命的卑微而放弃展现自我的机会,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缤纷,诉说生命的美丽。(板书:荒芜不衰败)

3、同学们,我们前面说过,作者和地坛有着共通点,有着相似的命运,那面对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这个事实,作者感悟到了什么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总结:

作者感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他与命运抗争。园子虽然荒芜,但是并不衰败;“我”虽然残疾,但是不应该颓废!(板书:身残志不残)

4、作者在园中思考,那他首先思考了什么问题呢?我们来看第六自然段,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答案。

明确: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好,那么,作者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他得出结论了吗?

明确: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请学生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作者想通了,既然出生了,那就要好好活下去;既然死是必然会来临的,那么,就应该想想应该怎样活下去。

5、那究竟应该怎样活下去呢?我们来看第七自然段。

关于这个问题,作者是怎样说的?请大家把读一段课文,从开头读到“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学生读完后教师提问:关于怎样活这个问题,作者一下子想清楚了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没有,他说这不是一瞬间能想明白的事,所以在十五年当中,他不断地去地坛里思考。

6、那,在这十五年当中,地坛遭遇了什么?

明确:被人肆意雕琢

地坛被人肆意雕琢,但是作者说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这里的“有些东西”指的是什么?

(1)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2)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3)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

(4)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

(5)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

(6)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那现在大家来看一下这些景物有怎样的共同之处?

明确:六个譬如所描写的景物大多都有某种不好的境遇,但他们却能或永恒或坦然面对或勇敢抗争。(板书:形体改变、精神不变)

解读:从“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这句话可以看出落日即将隐入地平线,但它仍然集聚浑身力量,向人们展示最后的辉煌;从“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可以品出红叶虽落却依然保持美丽的姿态,生命虽逝,却能换来另一个生命的诞生,因此它安然。这正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而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草木和泥土的气味和落叶都证明了这院子里还有生命的气息。面对这样的一个古园,作者从中找回生存的勇气和决心。从古园的遭遇中,作者悟出面对苦难要勇敢地活下去。(勇往直前敢于抗争)

三、总结

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在被人们肆意雕琢后仍然精神不变,作者从地坛那里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在地坛里进行了对生命的思考,但是,关于应该怎样活下去这个问题,在这一节中作者并没有很明确地给出答案,而这个问题,也不是由作者一个人解决的,在他思考生命的真谛的时候,有一个人,始终站在他的背后,支持着他,这个人就是他的母亲。那么,关于自己的母亲,作者有做了怎样的描述与追忆呢?我们下节课将一起学习,请同学们回去之后预习第二节的内容。下课。

四、板书设计

地坛荒芜不衰败形体改变精神不变

我与地坛

我身残志不残勇往直前敢于抗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母爱,是天地间一种至真至纯至深至厚的感情。古今中外抒写母爱、赞颂母爱的作家不胜枚举,作品也层出不穷,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表现的是一位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担心,那么史铁生又是如何表现母亲对自己的爱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第二节。

板书课题

板书我与母亲

(二)讲解

1、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作者以前的行为到底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呢?我们来看一下第二自然段,请大家仔细阅读并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明确:

这是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母亲疼爱儿子,担心儿子,但同时她又理解儿子,面对儿子说承受的痛苦,他想问却又怕会触碰到儿子的伤口。

2、那面对这样的苦难,母亲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第三自然段,请同学们从中找出答案。

明确:

她思来想去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她自己的,如果他真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由我来承担。”

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那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疼爱并理解儿子。

其实,在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话,作者给自己的母亲做了一个评价,这个评价是什么呢,请大家一起读出来。

学生齐读:“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请大家来说说,为什么,史铁生觉得他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一个母亲?

学生回来,教师总结。

明确:因为母亲不光是会疼爱儿子,而且她理解儿子,她知道儿子心里的苦,但是儿子却不理解她的爱,她整日活在痛苦与担心当中。

4、作者说,他当年不曾想为母亲想过,那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去思考母爱,感受母爱的呢?他又用了怎样的方式?

明确: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才有余暇设想。

在母亲猝然去世之后,作者才开始去领悟、去理解母亲对他的爱,所以,他只能用回忆和设想的方式。

5、作者通过回忆和设想体会到了母亲的爱,在课文中有三个情节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了母亲的爱,请同学们找出来并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些情节是怎样表现了母亲的爱。

明确:

(1)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母亲在儿子走出家门后还在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久久不去做别的事情,证明他对儿子爱得深沉,又害怕儿子这一次出去会不会出事,所以她就一直保持着面对儿子离去的方向的姿式,内心矛盾交织,才会对我的回来“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2)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有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

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的担心,她始终不放心刚刚经历如此巨大打击的儿子,总害怕他会出事,所以她就去寻找儿子,但是她又理解儿子,她觉得应该给儿子一个独立的空间,让她思考问题,所以在确定儿子没事之后她又悄然离开。

(3)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

表明母亲的爱,一个很大的园子,母亲不怕累,在焦灼的心情里一遍又一遍地寻找她的儿子,证明她的爱的深沉。

总结:从这三个情节,可以看出母亲对儿子的爱的深沉与理解,也就是作者在前文说到的: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的理解儿子的母亲。并且他希望儿子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板书:理解和希望

6、作者在第四自然段中写了他与疑问作家朋友的一次谈话,讲到了写作的动机。同学们仔细阅读以下这一段,作者从中透露出自己的写作动机了吗?

明确:有,他通过写朋友写作是为了让母亲骄傲来告诉我们他也想通过写作来使自己找到生活下去的路,也就是母亲一直希望他能够找到的一条幸福的路。

7、我们来看下一段,在这一段中,作者说,在他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时候,他多么希望他的母亲还活着,所以他又跑到了地坛去思考,这一次,他思考的是什么呢?

明确: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的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

那作者的出结论了吗?

明确;:“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好,作者思考的结果是,母亲太苦了,所以应该早点到天堂享福,可是,对于这个结果,作者说,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请大家说说,为什么,这个安慰是一点点的?

学生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总结。

明确:

现在作者还是希望母亲能够看到自己现在自立自强的模样,希望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

8、我们来看一下课文的第九自然段,作者在这里提到了母亲的爱给自己的启示,请大家集体朗读出来。

明确: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请同学们说说母亲给了我怎样的启示。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明确:对待生活给予的苦难,我们要坚强面对。

9、现在,请大家看到最后一句话: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请同学们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明确:母亲的爱伴随着作者在地坛中感悟生命,母亲的爱支持着他走过人生最苦难的阶段,使得他对苦难有了深刻的理解。

板书:追忆与痛苦

总结:

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好,我们这篇就讲到这里,请大家回去之后预习下一篇课文《花未眠》。

《我与地坛》的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理解作者对生命感悟的内容;

2、学习本文寓情、理于景的写作方法;

3、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在景物描写中所传达的对地坛的情感和对生命的逐步理解。

三、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2、媒体设计:powerpoint课件演示

3、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学生回答:《命运》,贝多芬。

引入: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已经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写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生活中像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命运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2、作者简介(幻灯片)

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这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3、解题

介绍地坛(幻灯片)

(1)有关地坛的图片:方泽坛

(2)文字介绍:地坛,又称方泽坛,建于明代嘉靖九年,整个建筑群呈方型,象征大地,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地的场所。课文第一部分写了史铁生在地坛的所见所闻与所思。

过渡:他有什么见闻?

生找出集中写古园风景的段落(3、5、7)

4、研习课文

(1)出示“曾经”的地坛和“现在”的地坛,请学生概括各自的特点。

曾经:浮夸的琉璃 炫耀的朱红 高墙 玉砌雕栏

现在:剥蚀 淡褪 坍圮 散落

明确:辉煌→荒芜(幻灯片)

(2)“我”第一次来到地坛是怎样的心情?

明确:失魂落魄。地坛的变化就像作者从“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而地坛外形的“荒芜”刚好与作者“失魂落魄”的心情相吻合,所以“我”与地坛一见如故。

(3)进入地坛以后,作者发现它除了“荒芜”还有什么特点?(原文回答)

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

(4)哪些景物体现了“不衰败”?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明确: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叶;作者写了它们的动态。

(5)当时的“我”处于怎样的状态?

明确:“几乎什么都找不到”——被社会遗弃,生存面临危机,这样的时候最容易想到死,他为了“逃避”而来到地坛,但地坛让他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机。

过渡:以后15中他常常来,发现地坛对他的意义远不止这些。请学生朗读第七段。

(6)“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有些东西”指的是什么?

明确:与“形体”相对的古园的“神”——永不改变的、生生不息的精神。

(7)是哪些东西体现了古园的“神”?(朗读有关内容)

明确: 落日的灿烂

雨燕的高歌

孩子的脚印

苍黑的古柏(幻灯片)

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

秋风里落叶的味道

配音朗读相关内容。

教师概括:人们可以改变古园的外形,但它的精神不能改变;命运可以夺去“我”的双腿,但不能夺去“我”的意志。古园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地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的灵魂已皈依地坛,地坛成为一个精神的家园。他说,“所以我常常要到园子里去。”(幻灯片)

(8)由上述内容整理出作者“对地坛的感情”和“对生命的态度”两条线索:

亲近→喜爱→皈依

颓废→豁达→顽强

(9)在这样的一个古园中,作者思考了哪些问题?(幻灯片)

明确:为什么生?怎么活?

(10)双腿的残废,使得史铁生一切的理想、一切的前途都化为泡影,所以他一心想死,但这个时候,地坛勃勃的生机冲散了他想死的念头。史铁生说,他还要感谢卓别林大师,“卓别林”在电影《城市之光》中救起一个要自杀的少女时说了一句很棒的话:“你着什么急呀?”这句话史铁生一生都忘不了。用幻灯片出示该材料,请一生模仿卓别林的语气——喜剧大师对死亡的幽默感。史铁生也具有这种幽默感,请学生找出类似的表述并齐声朗读:

“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11)请学生分析这段话的含义

讨论明确:不必急着死;不必害怕死。

(12)第二个思考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了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人伴随,原文的二、四、五三部分作者超越自身,写来到地坛的其他人。他发现这世上有许多人在受命运的捉弄,在承受不同的苦难,而不仅仅是他一个,特别是苦难而伟大的母亲,教会了他怎样去面对苦难,怎样去生活。

(13)请学生自读读本中的相关内容,讨论地坛人物及他们对作者的影响。

5、总结:放音乐《命运》

和史铁生相比,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幸福的,因为我们都是完整而健康的人,所以,请珍爱生命,珍爱健康。假如有一天你遇上了苦难,也请记得史铁生曾经说过:“无论多么痛苦,也要勇敢地活着,而且要活得有意义”。(幻灯片)

6、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对地坛亲近→喜爱→皈依

对生命颓废→豁达→顽强

《我与地坛》的教学设计 篇六

一、地位与作用: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十一课,也就是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从教材体例的系统上来说,从第一册的“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到第二册的“筛选信息”、“研究探讨”、“分析评价”,是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训练要点,其目的性更突出,也更能适应新世纪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这个方面上来说,《我与地坛》正处在这个训练体系的较高层级上。从单元的安排上来讲,前面已经有了两篇文章对“分析评价”这一训练点进行了铺垫,那么在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上就更需要体现出较强的目标训练意识——需要注意的是,越是到了更高的能力层级,它所要求的综合语文能力更加突出,而不仅仅是一个训练点这么简单。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独到的人生感情及作者对生命的认识。

2、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揣摩语言。

(设计依据: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不但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要让学生在情感心智上得到启示。)

三、教学重点:

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

(设计依据:课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义,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对“生命”的疑惑而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

五、文章特点与关键:

《我与地坛》是新教材的新课文,本篇课文超过7000字,是本学年度最长的一篇课文之一;教材同时将其确定为“自读”课文,在课时的安排上和文章的长度构成了一对矛盾。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作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疲劳周期较短的现象;而课文说的是一个相对“沉重”甚至“沉闷”的话题。怎样在45分钟里将学生的注意力尽量吸引到课文本身上来,完成对7000字的文章的比较深刻的解读,选择一个有特点,有吸引力的教学切入点是确保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六、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启发—讨论—评价的步骤学习课文。

(设计依据:作为自读课文,大部分的课堂活动还是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鉴于本篇课文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义,如果能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到,完成感情的自我升华,很显然比教师直接将所谓的“经验”“教训”告诉给他们要来得深刻得多。教师如何才能完成这样的“引路人”的角色。——那就是问题,一环扣一环的问题,是将学生领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本文主要采取提问式的教学方法,然后通过讨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七、教学方式:

(使用依据:本文是通过学生默读、诵读去理解课文,感知具体的语言信息。通过讨论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因此在本节课中利用明胶片和投影仪将几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显示出来,并要求学生紧紧围绕它去思考。)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指导学习:课前自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设计依据:根据本文篇幅较长的特点,课前预习,自学是必须的。自学指导的要求是通过作者直接的语言去理解文章。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去推动学生思考,感受文章的内容,发挥他们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十、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

挫折对于每个人来说几乎是必将经历的。有些人面对命运中的挫折望而却步,使成功从手中流逝;有些人却能够勇敢面对,昂首前行。这些人最终成为生活的强者,为人们所尊敬,例如:司马迁、张海迪、贝多芬等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在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失去了双腿。他历经磨难,经过一番苦苦的挣扎最终成为了一个著名的作家。

史铁生有这样一句话用来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

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设计依据:通过作者自己对名字的解释,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作者在特殊经历下的特殊情感,使学生感受更为真切。)

2、读准下列字词:

宿( )命 坍圮( )( ) 玉砌( )雕栏 亘( )古不变 撅( )

捋( ) 蝉蜕( ) 窸窸窣窣( )( ) 嘈( )杂 熨( )帖 猝( )然 倔强( )( ) 隽( )永 恪( )守 焦灼( )

(设计依据: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

3、思考问题:

第一部分:

①文中哪几小节是对地坛景物的描写?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地坛的景物(作用)?

②作者是怎样理解地坛的意图?(用文中的话)

③比较3、5两段的景物描写,有无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有,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请位同学朗读课文第5节,其他同学思考)

④在地坛,作者思考了哪些问题?地坛又为作者解决了哪些问题?

第二部分:

①第二部分哪几小节是对母亲的描写?

②作者通过哪些场景去描写自己的母亲?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心境?

③通过作者对母亲的描写,我们体会一下,作者的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讨论)

4、重点研讨,总结评价

①通过这堂课的分析理解,请同学们概括一下母亲的做法给了作者一个怎样的启示?(思考)

②文中有段“设想”非常耐人寻味,可以说这是作者思想上的一次跨越,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设想”,作者是无法得到这样的启示的。就让我们通过这个“设想”共同去体会“母亲的伟大”。

③课文最后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从全文看,此处的“车辙”“脚印”是可以有象征意义的。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它到底象征了什么?

(设计依据:按照

(五)作业:有人说写作是“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堂课的作业就是以《地坛给我的启示》为题写一篇类似读后感的文章,不计长短,关键要发自于你们的内心。

板书设计:

附一:

我与地坛:绝望——思考——希望(怎样活)

我、地坛、母亲

我与母亲:颓废——理解——坚强

附二:

送“我”——理解——(行为描写)

忧“我”——坚忍——(心理描写)

找“我”——焦急(关爱)——(侧面描写)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七

一、导入

师:生命就像灿烂的太阳,每天都会升起;死亡则像黑夜,当黄昏落日的绚烂过后,层层黑幕必将会笼罩在我们身上。少年不会想到死,因为他的生命还刚刚开始;青年不会想到死,因为他初尝人生的滋味;中年也很少想到死,因为他总以为自己还有够长的日子。可是,二十来岁的史铁生却几次想到死。为什么?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他的散文《我与地坛》(板书课题)

谁能用课文中的语言来告诉大家呢?(强调用课文中的语言)

生:“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长到20岁上忽然截瘫了”。

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师:这种不具普遍性的残酷事件落到了史铁生的头上,使他的精神几乎崩溃,他很自然的想到了死。也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中他“走”进了地坛。地坛,是他凝思的对象,是他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那么史铁生在地坛中都考虑了哪些问题呢?(用文中原话回答)

1、该不该去死

2、为什么出生

3、怎么活

关于前两个问题作者想明白没有?谁能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一下。

作者最终感悟了生死,生,不可辩论,死,必然降临。

过渡:作者对于生死的体悟和地坛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地坛是怎样给作者以启示的呢?下面我们共同品味文中的三处景物描写。

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找出第一部分中的三处景物描写。

哪位同学能朗读一下文中的第一处景物描写?其他同学体会: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对地坛进行描写的,这样的地坛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从什么角度?(从整体的角度来描写地坛)

什么感觉?地坛显得很破旧

地坛昔日是什么样的呢?明确:曾一度辉煌

这一处从整体上写地坛的荒芜破旧有什么作用吗?

烘托了落魄者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

古园历经四百多年的变化,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但是它丢掉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呢?

剥蚀的是——浮夸的琉璃

淡褪的是——炫耀的朱红

也就是说,地坛失去的只是外表的虚荣与浮华,只是昔日的荣华和显耀。

虽然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虽然现在已无人关注,但是园中的老柏树却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也就是说,地坛虽然荒芜破旧,但却仍然透露着——一种生命的活力。

这样的地坛对于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来说,会有一种怎样的启示呢?

(让“我”觉得——万物盛衰皆自然。)

(地坛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使作者的心灵有一种强烈的震憾,他仿佛觉得地坛就是自己的影子,并以此为起点,开始长久的思考自己的命运)

对于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来讲,最应该找寻回来的是什么呢?

(是丢失了的、残落了的灵魂,这也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最精粹的东西)

地坛以“剥落豪华见其真醇”的方式让人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哪位同学能读一下文中的第二处景物描写?其他同学注意:第一处是从整体的角度来描写地坛的,这一处是从什么角度来写地坛的?都写到了哪些景物?

(从细微处落笔,描写了小昆虫的动态和草木的生长)

师:作者笔下的蜂儿、蚂蚁、瓢虫甚至露珠它们都有着怎样的共同点呢?(它们都是和我们一样平等的生命。)

你认为这段景物描写中写得最精彩是哪一句呢?精彩在哪儿呢?四个人一组讨论一下!记住:无论你认为哪一句写得最精彩,都要说出自己理由,说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生:在我眼里,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胡须,像个思考的老学者,而且似乎想了好久,终于想通了,想好了就马上去做。

蜜蜂,比喻的修辞手法,云和雾的构成是一样的,但是云给人一种飘忽感,而雾把人笼罩期间,感觉很稳,蜜蜂的稳和作者的烦燥不安恰好形成了对比。

生:蝉蜕这一句很深沉,蝉脱皮的时刻是十分痛苦的,但它完成了再生,得以飞翔,我想,这会对作者摆脱旧我走向新生有启示。

瓢虫,拟人的修辞手法,积蓄自己的力量,勇敢的飞向新的高度。

生:我想到的是,蝉蜕皮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但它把寂寞的空屋留下,意味着内在的新生命腾飞了。这像佛家的“涅槃”。

生:露珠,它在叶子上不断的滚动、聚集,露珠越来越大,大到叶子不能承受时就掉下来了,这时又有阳光的照耀,真的是太美了。我觉得像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的积蓄自己的力量,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内展现自己的美。那我们人类更应该这样。

师:我想问,露珠坠地的声音很大吗?为什么说是“轰然坠地”?

我认为这是作者心灵中的声音。像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自己的能量,并且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美。这种坠地的声音在史铁生听来是有震撼性的!

草木生长能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而草木竞相生长,充满着生机、活力,作者本来长期的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这草木的竞相生长又激起了他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

从这两处景物描写中,你能感觉到地坛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特点吗?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下?

荒芜但并不衰败

师:如果把这两处景物描写拍成两幅画面,一起放在你面前,你会觉得这两幅画有什么不同呢?(提示:从作者描写地坛的角度入手)

生:我觉得,第一处是地坛的全景,这儿则是一个特写的昆虫世界。

师:前面是四百年沧桑浓缩在一个画面,这里是生命的瞬间被一个个地放大在我们面前,把这两幅画放在一起,我们会感到一种对比,一种震撼,一边是地老天荒,一边是生命的刹那。地坛荒芜并不衰败,历尽沧桑却依然宁静,地坛中的小昆虫和草木虽然卑微,但却都能自得其乐的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都在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那么人呢?遭遇挫折与不幸之后,究竟是选择活着,还是选择死去?

虽然不能一一的对应说蚂蚁教会了作者什么,蝉、蜜蜂教会了作者什么,看了一下露珠他便如何如何,但几年的观察和思考,还是会影响作者,便于作者展开对于生命的思考的,他最终明白了——人可以残废,但不能颓废。自己也应该像那些小昆虫和一草一木那样珍爱生命,为世界增添一分活力、一分亮色。

对于生死的问题作者想明白了,但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怎么活的问题,这个问题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情,所以十几年里他还是常常要到园子里来,这十几年中,他所看到的园子里的景物是什么样的呢?大家出声的朗读第三处景物描写,看这一处都写到了园子中的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呢?试着分别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下

落日灿烂;雨燕高歌;冬雪留痕;古柏静立;骤雨激香;秋叶安卧

提示:石门落日,容易伤感,史铁生却看到光辉灿烂,最为落寞的时间,他看到的是雨燕的高歌;冬雪覆盖一切,看不到一点生机的时候,孩子们的脚印却让他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苍老而孤独的古柏树,让他看到了亘古不变的宁静之美;暴雨骤临园中他闻到了灼烈与清纯;秋风忽至,似乎满目凄凉,然而,他看到的落叶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

都蕴含着一种生命的激情,一种生命的永恒。这些景物本身恰恰就是对生命的最好的解读。

作者长时间的观察这些景物,他会感悟到什么呢?也就是说,一个人,应该怎么样去活?

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俗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景物描写无疑是作者心绪的表达,那么文中的景物描写对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呢?

第一、有利的烘托了作者的心境;

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特殊的背景,便于作者展开生命的思考。

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就是对生命的最好的解读。

总而言之,是地坛使史铁生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地坛给了史铁生第二次生命,地坛成了史铁生无言的母亲。

四、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你认为“我”与“地坛”的关系是怎样的?

师:也就是说,“地坛”还是一般的人文景观吗?写一句话,简洁地表达你对文中“我”与“地坛”的关系的理解

生1:生命——地坛之魂

生2:地坛——作者精神的家园

生3:我与地坛——生命与宇宙的对话

生4:地坛——“我”人生的导师

如果把题目换成“地坛与我”,你认为可不可以?为什么?

通过对文章第一部分的学习,给了你哪些深刻的启示呢?

(试着任选文中所写到的一种景物,用即使------也-------这样的句式表达你对生命的感悟)

即使是落日,也要把余辉洒遍世间每个角落。

即使天地落寞,只要我们纵情高歌,也会演绎生命的豪情。

即使是落叶飘零,也要叶落归根,化作春泥肥沃土。

谁能试着把刚才几位同学的句子连接在一起,组成一组排比句呢?

看来同学们都有了自己对生命的独特的思考、独特的体验、独特的感悟。

不错,即使是一棵小草,也要染绿整个春天;即使是一滴水珠,也要折射太阳的光辉;即使是昙花,也要让生命在瞬间绽放灿烂;即使是流星,也要用自己的光和热划破沉寂的夜空。这何尝不是对生命最好的解读呢?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八

一、情境导入:解说(配《生命》主课件图片)

青年是一首诗,这是因为处在这个年龄段的生命总有着绚丽多姿的梦想和火一样燃烧的激情。而有这样一位青年却在“21岁最狂妄的年龄残废了双腿”。诗化的岁月瞬间凝固成冰冷的现实,他一度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终于有一天,他把轮椅摇进了地坛,在这古老而又充满无限生机的古园里,他找到了自己精神安栖的家园,聆听心灵的声音,感悟生命的真谛,完成了生命中最为壮丽的一次突围,而这次突围的过程,竟长达十五年。1989年5月,《我与地坛》诞生了,字里行间喷洒的全是作者15年来积聚在心中的幽思,这位作家就是现任北京作家协会的副主席史铁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与地坛》,走进史铁生,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相关的常识:地坛的简介(课件)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主课件(框架图)

过渡:作为一篇散文,把握了作者的情感线索才能领会形散下的神聚。史铁生对生命的思考有着一个变化轨迹,请大家用文中的话表述一下。(筛选感情性语句){失魂落魄、逃避、考虑死、不急于求死、如何活得好一些。}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他人的成功往往我们关注的焦点。史铁生由一个失魂落魄的残疾青年成长为一个颇具哲学家气质的作家,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文章虽长。但突显的只有三个因素:我、地坛、母亲。透视这三个因素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为了更真切的走入史铁生的内心世界,我们先来进行一次

仿真模拟,角色互换的采访:共同去感受成功背后那个顽强的生命。

采访的基本要求:

1、分成两组(东半球,西半球)采访史铁生。东半球同学为史铁生、西半球同学为记者。

3、采访时角色定位,仿真模拟,尽量从文中提取问题。用文中话作答。可适当加入个性化语言。交流时要声音洪亮。准备一下。

附:采访史铁生:

1、记者:您好,史铁生,我曾经拜读过您的很多作品,《合欢树》《秋天的怀念》您的作品总是充满了理性的光辉,让我们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现在您做为一个知名作家,成功的背后一定有着艰辛的历程。请问您在21岁失去双腿后的感受是什么?

2、记者:据说您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地坛。自从那以后,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您最初去地坛的动机是什么?

3、记者:看来,地坛对您吸引并非偶然,地坛给你带来了哪些生命的启示?

4、记者:在地坛中您曾连续几个小时思考关于生与死的问题,你想明白了吗?

5、记者:你用十五年时间思索生与死的问题,是不是太长了,人生有多少个十五年啊。(只有在沧桑的岁月中才能参透哀与乐;生与死。)

通过以上分析:能否为一二节拟一个总标题。说明理由。

总结:三者之间的关系:地坛是我虚化的母亲,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她们都是作者由自卑走向自强的精神之源。

真情的流泻,心灵的独白,生命的彻悟,残疾作家史铁生用他的苦难提高了我们对生命的警惕,用他的谆谆告诫启示我们要更好地生活。做为一个健康成长的青年人,我们应如何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呢!(悟)通过《我与地坛》的学习,你一定会有很多感想?请大家谈谈

对花季雨季的青年,能有一次对生命的感悟已足够,感谢《我与地坛》,感谢史铁生。

诗朗诵:凡高散文:对生命的热爱(视频)(随机)当我画太阳时,我希望使人们感觉到它是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旋转着,正在发出威力巨大的光和热的浪。当我画一块麦田,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麦粒内部的原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开而努力。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时,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自己的果实而努力。

结束语:人有悲欢离全,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智者的眼中,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快乐和悲伤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有句话说得好“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当然我们不必要刻意制造苦难,但当苦难来临时,要学会勇敢面对,永不屈服。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九

[设计说明]

《我与地坛》第二节写的是“母爱”这样一个永久性的话题。这节文字,极尽笔墨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通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全部是缘于失去母爱的一种凄苦和对母亲的追思。

史铁生的文字向来有一种穿透力。这种穿透力不同于用锈蚀的刀子切割鲜嫩的豆腐,而是像用刚韧锋锐的利器穿剔金刚石。穿剔的过程中,不见利器的耗损缺失,不见切面的参差不齐,不见声响的喑哑啁哳,而是让人体会到一种善始善终。于是,利器轻轻一挥,承受物中潜含的内核便展露无遗了。

本案设计正是要通过阅读文章,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感悟文中所表现的伟大而又无私的母爱,并学习课文的独特的叙述语言,提高叙事性作品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欣赏影音,创设情境。

课前印发满文军的歌曲《懂你》的歌词,课堂上播放影音文件,以创设学习课文的情境。

(歌词)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其实多么的爱你/花静静的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花静静的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多想告诉你,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

这首歌,唱出了对母亲的深沉的爱,其内容和感情基调十分契合史铁生的这篇文章。学生可以边听边观看画面上的母亲的形象,尤其要注意一些细节部分,并与史铁生这篇文章中的母亲的形象作对比。

(欣赏之后,老师导入)母爱,是天地间一种至真至纯至深至厚的感情。古今中外抒写母爱、赞颂母爱的作家不胜枚举,作品也层出不穷,但都很难有史铁生对母爱的感受那么深沉独特。这一节极尽笔墨写了母亲对“我”的爱。通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全部是缘于失去母爱的一种凄苦和对母亲的追思。对于“活下去是为了生存” 的“我”来说,失去母爱,就等于失去了全部的天空,因为伟大而无私的母爱就是“我”的全部。读这部分文字,让人感到有一种压抑不住的伤感袅袅升起,弥漫成盈目的莹莹泪光。

我们今天就来赏析史铁生的这段抒写母爱的文字。

二、诵读课文,整体把握。

老师先读文章的前两段,奠定阅读的感情基调,让四位同学来读剩下的段落,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部分文字篇幅比较长,抒写也是别具一格的,读起来要求能够把感情充分显露出来。

朗读文章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但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因为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才能了理解史铁生在文章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三、换位思考,体悟母爱。

这部分文字是以追思的形式悔恨在母亲过早去世后才理解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文中有很多地方是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写出了在儿子截瘫以后母亲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一起找出这些内容,用心去体会母亲的心情,并和同学交流感受。每个小组都要形成一份学习报告,归纳小组最后的一致感受。

示例:

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

体会:

面对处于青春年华却失去了双腿的儿子,母亲也真够痛苦的了。可是,仅仅痛苦是无补于事的,还必须找出一种方式去让儿子纾解痛苦,于是儿子摇着车子出去“走走”,母亲没有阻止,但又担心儿子心里想不开:这是一种多么矛盾的心情啊!母亲就这么默默地承受着种种矛盾心情的折磨。

四、精致品读,揣摩细节。

文中共有三个情节,或直接或间接地写母亲对“我”的关爱,请同学们自己找出来,体会母亲对“我”的爱,并和同学交流感受,形成思想的碰撞。

1、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2、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中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有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

3、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

五、探究学习

史铁生抒写母爱的方式。这是本文的学习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必须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来研究抒写方式。

提示:

史铁生对母爱的感受是深沉、独特的,抒写也是别具一格的。他的文本就像是经冬的小溪,虽水面冰封,但在冰层下面,却涌动着冒着温热的水气的溪水,这多像他们的母子感情啊!他的叙写是十分成功的。

“我”只是以一个曾经被疾病折磨得几近疯狂的儿子的身分追思母爱,想念那些让“我”感到彻心彻肺地疼痛的点点滴滴。这时候,不需要什么故作高明的手法,避开矫揉造作,毋庸故弄玄虚,压制流动的笔触,冰封纵恣的情意。“我”所能做的就是记下这么多的点点滴滴,否则,只能是对母爱的亵渎。

作者写母亲,用了冷处理的笔法,只是很平静地叙述母亲的艰难处境,对母亲的心理活动做一些猜测,娓娓述说母亲找我的情景。平静的叙述下面,母爱的博大深切慢慢地凸现出来。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是伤痛狂热的,他偏偏用了克制的笔调,叙写了一次次缅怀母亲的场景。没有情感的扑面巨浪,这点点滴滴建立起来的情感的火山,虽不喷勃而出,也正在于它的内敛,才叫读者经久不息地体验着情感的波涛。

六、阅读拓展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命运可能不像史铁生那样残酷,但是我们的母亲也通过种种方式来关爱子女。我们可以想一想母亲关爱自己的细节。请两三位学生口述。

七、模仿写作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基本上对“母爱”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对史铁生的写作风格也有了基本了解。课后,请每位同学模仿史铁生的文章,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八、结束课堂

再一次欣赏满文军的歌曲《懂你》,在这首歌曲的旋律中结束这堂课。

[课后补充阅读]

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设计理念

解读《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节选)这篇散文第一部分写地坛,写自己在地坛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第二部分写母亲,写自己感受母爱后对生存有了更深层的领悟。这篇课文最突出的艺术形式是借景抒情。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决定了这篇课文解读的核心内容是感悟生命,品味生存;学习并借鉴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解读学生: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到有关生命话题材的文章,如张晓风的《敬畏生命》、蒙田的《热爱生命》。现实生活中也了解一些像张海迪、海伦·凯特等勇敢挑战生命的人物,所以对于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叙述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结合高中学生对生命的意义与生存的价值开始进行深入思考这一现实,及其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的态度与表现,我想通过史铁生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明白:苦难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赋予生命凝重悲壮的色彩,人,就应当在这冰冷而又燃烧着的有限世界中带有伤痛地生活。痛苦,有时是证明我们活着的惟一方式。痛,并快乐地活着。……总之,给学生一点关于痛苦的哲学观点,给他们自以为痛苦的高中生活铺垫一点理论基础。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通过为数众多的散文学习,熟练地把握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本身也不会构成学习的难度。而关键在于“景为什么能成为情的依凭所在?”这个问题。学生在解读《我与地坛》时,可能会对地坛为什么能给予作者生命的启示这里形成阅读障碍,一方面是因为地坛包蕴的历史内涵与人文精神本身的丰富性;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人生体验与经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此造就了学习中的难点,教学过程要视情况给予一定的关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课堂得到不同程度的感悟与启发。

教学课时与教学目标的设计

基于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我安排了两课时完成这篇自读课文。并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说出作者对生命和生存的理解。

2、找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句子若干,品味其中包蕴的情感。

3、学习此文后,能产生勇敢面对生活的信心,有亲近关心母亲的冲动。

教法与学法的设计:

教法:启,拔,导

学法: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练笔强化。

下面,我重点给大家谈一谈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策略及实施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

第一课时:感受生命,品味生存

教学设想:完成教学目标1、3。分四个环节展开。重点放在第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教学环节:导语引悬念,激发出兴趣。学生在大目标的指引下展开与文本的第一次对话。(约11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1、教师导语:“有一位青年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于是,退家静思,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底子的工人成就了一名颇具哲学家气质的作家。你们想知道他是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完成由工人到作家的蜕变过程吗?”(教师板书课题:我与地坛)(1分钟)

[设计意图]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对学生学习有促进作用。因此,我设计导语时尽可能引起学生的阅读文本的兴趣。

2、教师要求学生在5到8分钟内快速阅读全文,并且用几个词归纳出这篇散文的核心内容。(约10分钟)

第二个教学环节: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出示具体学习目标后,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第二次对话。(约7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3、教师出示具体学习目标:(约1分钟)

(1)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2)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在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生存启发是什么?

4、学生第二次深入文本阅读。(约6分钟)

[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问题教学法,认为这种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因此,我向学生出示了具体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独立地深入地探究文本。

第三个教学环节:在学生深入理解探索文本的基础上,展开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约20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4、逐一落实具体学习目标。

(1)落实具体目标1,并给定学习方法:找,读、议。(约10分钟)

教师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引导学生谈一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与史铁生有无相同之处?你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个人经历与人生体验不同,决定了各自对文本的解读,对生命的理解也不会相同。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人体验,重在让每一个学生有所领悟与体会。贯彻素质教育课堂要面向全体的要求。

(2)落实具体目标2,并给定学习方法:说,议。(约10分钟)

教师设计了两个小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其问题依次是:读了文章的

第二部分,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从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生存启发是什么?重点放在第二个问题,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我适时补充三个素材引导学生感受、品味生存。第一个是“夸父追日”的故事,第二个是“西西弗的神话”,第三个是老子的名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设计意图] 让学生品味到生存的凝重悲壮,明白生命只有在负重的时候,才能展示出其不凡与可贵,以此消融平时学习与生活中感受到的挫折与痛苦。通过师生对话,展开心灵的交流,提升学生的精神与情感。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哀,产生爱戴母亲的情愫。实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的目的。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我与地坛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我与地坛教案【精品多篇】范文,全文共有3012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我与地坛教案【精品多篇】.doc》
我与地坛教案【精品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