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说明]我与地坛教案(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学过程 篇一
第一课时
1、导入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四、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近: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六、作业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七、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测:
二、导入
三、体味母亲的“苦”
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检查预习)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四、体会“我”的懂得与后悔。
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轻声齐读划线部分)
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3、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五、轻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六、作业
1、阅读《课外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并且抄写第三部分。
2、读完《我与地坛》全文后试回答:经常来地坛的都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来地坛?
七、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教案 篇二
邱龙涛
自读导言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3.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解说:史铁生的所有作品,包括散文、小说,均贯穿一点,就是“对生命的解读”,本篇尤其如此,它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阅读本篇,可以说就是跟随作者去阅读生命。文章比较长。因而把握线索非常重要。文章对我们情感的冲击,对我们心灵的敲打,都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
自读程序
1.默诵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2.让学生深入思考,边思边读,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明确:全文的总体思路是:追寻,解答。前半部分是追寻,后半部分是解答。
提醒学生注意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关于第三个问题。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
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师生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可以说,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追思的核心。
3.再让学生深入思考一下,边读边思考:既然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的追思核心,那么第一部分那么多风景描写和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
明确: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
《我与地坛》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属于他个人的心境内容。
在整篇散文中,这沉思大致是历经了前后两个阶段。在最初的那个阶段中,史铁生观察与反省个人的遭遇,渐渐地看清了个体生命中必然的事相:“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这样的结论便引出了无法反抗的命运的观念: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由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
接下来,史铁生将视界稍稍越出自身的范围,写到来这园子里的其他人,去看看别人都有什么样的命运和活法。先是写到他的母亲。他自己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了倍的。
他在园子里又遇到一个漂亮但却是弱智的少女(删节部分),再一次感受到“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这就是一个因苦难而有差别的世界,如果你被选择去充任那苦难的角色,“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既然如此,事情也就变得非常绝望了。不幸的命运已经为你规定了承受苦难的角色,那么你还能有什么别的方式来度过你的人生呢?或者说,你还能有属于自己的救赎之路吗?很显然,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那个想不透的方式:人到底应该怎样来看待自己的苦难。
史铁生个人的问题其实已变成了众生共同的问题——“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有论者从“平常心和非常心”的关系来看史铁生的写作,所谓“平常心”的根基所在,是指“他把内在的痛苦外化,把具体的遭遇抽象化,把不能忍受的一切都扔给命运,然后再设法调整自我与命运的关系,力求达到一种平衡”。这种在根本上认可了苦难的命运和不幸的角色,却不是看轻生命自身的残酷和伤痛,而是把这生命的残酷和伤痛从自我中抽离出来,去融入到一个更大也更恢宏的所在之中。这个“所在”就关系到了“非常心”。它是指“以最真实的人生境界和最深入的内心痛苦为基础,将一己的生命放在天地宇宙之间而不觉其小,反而因背景的恢宏和深邃更显生命之大”。这就是史铁生在这篇散文中最后画出的自我形象了:他静静坐在园子的一角,在融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融会了死生的时刻里。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独的个体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关于怎样活着和怎样达到自我救赎的困扰,也终于为所有生命永恒的欲望所涤净,当投入到永无终结的生命之舞中时,对于个体苦难以及一切不幸命运的自我超越就都变成了一种必然。这样一种洋溢着生命本色之美的境界,既成就了史铁生内心的希冀与不舍的探询,也完成了他为文的寄托。为文与为人在此才是真正的一体。整篇《我与地坛》都是那样的和美亲切。(参见陈思和先生相关文章)
自读思考
1.说说作者史铁生是沿着怎样的思路,使自己的精神走出阴影、获得超越的?
2.找到全本《我与地坛》,通读全篇。抄写第三部分的一段文字(已删节,见下),背诵,并在写作中仿写。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以心绪对应四季呢?晴天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觉春天的残忍与渴望;夏天,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秋天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冬天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并不发出的信。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诗,冬天是一群雕塑。以梦呢?以梦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
思考下列问题,整体把握文章。
1、作者截瘫后,在十五年漫长岁月中,由“失魂落魄”到小说获奖,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这样的变化,与地坛这个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2、母亲的行为,写了那些?母亲的心理活动,作者何以知之?
检查预习:
给加点字注音:
剥蚀( ) 柏树( ) 恍惚( ) 隽永( )
猝然( ) 坍圮( ) 恪守( ) 隽秀( )
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
熨帖: 意蕴:
宿命: 恪守:
亘古不变:
窸窸窣窣:
关于作者:
史铁生,北京市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响应号召由北京赴陕西务农,因积劳致残下肢瘫痪,后回北京潜心于文学创作,现为专业作家。作品以关切人生的独特主题和风格引人注目。主要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
研读课文:
速读全文,课文两部分的记叙对象有什么不同?
(一)、第一部分( )
1、“我”与地坛的关系如何?2是地坛的什么特征最先打动了我 3、地坛与作者有什么相似点?它又有什么特点? 4、概括作者悟出的生死问题的真谛。荒芜的园中 的景物对作者了悟人生真谛有什么作用?5、“死”的问题解决后,作者为何还“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6、作者对地坛的感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二)、第二部分1、本部分主要突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第三自然段的“设想”有何好处? 3、课文最后一句:“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有何深意?此处的“车辙”“脚印”又可做何解? 4、如果文章第一部分是作者对于生死问题的了悟,那么本部分作者又是在思考什么? (三)本文语言很有特点,“创新精神”值得学习。不少语句很新鲜,很奇崛,但又是语言规范所允许的。
举例: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荡。
此句中的“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一句,按一般的语言习惯说法是:门壁上朱红的油漆 淡褪了。另在“朱红”前面又用拟人手法,着“炫耀”二字,对描写地坛的面貌、沧桑变化、破败相确实是恰倒好处。同时对作者的精神状态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新鲜别致的句子还有很多,请找出,并体会其妙处。
巩固训练:
1、下面各组中字形、字音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坍圮(tān pǐ):坍,倒塌、崩坏;圮,塌。
恪守(kè):谨慎而恭敬地遵守。
B、亘古(gèn):从古到今。
蝉蜕(tuì):蝉的卵变成成虫时蜕下的壳。
C、熨帖(yǜn):心里平静舒适。
隽永(juàn):(言论、文章)意味深长。
D、炫耀(xuán):夸耀。
肆意(shì):不顾一切地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
2、选择合适的词填空:寂静、落寞、沉寂、宁静、寂寞
(1)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 如一间空屋。
(2)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 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 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4)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 下来。
(5)譬如在园中最为 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的苍凉。
3、按要求改换句式。
改为常规句: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拓展训练:
补充文段:
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 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
《我与地坛》导学学案答案
检查预习:
注音:bō bǎi huǎng hū juàn cù tān pǐ kè jùn
注音释词:
熨帖(yù tiē):心里平静舒服。
意蕴:内在的意义;含义。
宿命: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人的生死和贫富等都由命运或天命预先决定,人是无能为力的。
恪守:严格遵守。
亘古不变:(gèn):从古到今不改变。
窸窸窣窣:(xīxīsūsū):象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
研读课文:
(一)、我与地坛
1、课文中相关句子: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象上帝的苦心安排。就当时的作者来说,他最需要的就是如世外桃源般的宁静。
3 地坛是荒芜的,一如当时作者的心境。特点在于地坛虽荒芜却并不衰败。
4、真谛:像我们的出生不是由自己决定一样,死亡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死是必然的,不必急于求成。
作用:地坛中的卑微的草木、昆虫,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生存着,并且因为它们的存在,倒使地坛不再“衰败”,正是这些原来不能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来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
5、课文中有解释。活的问题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地坛中的景物向作者昭示着各种可能性,吸引着作者去解答。
6、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依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那是因为在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地坛不动声色的挽救了作者。
(二)、母亲
1、一个忧心忡忡、努力想把事情做好的母亲形象。
2、参看教参87页。
3、作者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车辙”可看作作者心灵求索的轨迹。
4、本部分可以说是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敬意和永久的怀念。作者早先总以为地坛对他是最重要的,现在,他终于明白了母亲在那个阶段的作用。这可看作是他的第二次涅槃。
[1]
我与地坛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 残疾后 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 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 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的生命异常脆弱,当病痛、残疾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残酷地捉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当史铁生以自己对世界独有的感觉、体悟、认知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思索和审美的观照时,"我"以外的世界就成为我的世界--独语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指导:"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指导: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 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 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 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 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四、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近: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 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 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六、作业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晚自习下课前上交。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板书】(用幻灯片或可见表现效果较好)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去雕饰 琉璃剥蚀朱红淡褪
突然残废 高墙坍圮玉砌雕栏散落
陷入人生困境
显本真 老柏树愈见苍幽 野草荒藤自在坦荡
生存还是死亡 生命自有 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情趣 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
永恒之景 生命永恒 太阳、雨燕
成为心灵家园 之美 孩子的脚印、苍翠的古柏
夏雨的气息、秋叶的味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史铁生在观察与反省个人的遭遇后,渐渐看清了生命个体中必然的真相: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当他在获得顿悟之后,就逐渐地将眼光投射到他身边的人上。此时,他发现其实母亲所承受的苦难是自己的双倍;他发现母亲的爱原来一直像空气一样弥漫在他的周围,供给他呼吸,而他却毫无知觉。
二、体味母亲的"苦"
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 。(检查预习)
"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
"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限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
"……,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 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 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三、体会"我"的懂得与后悔。
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 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 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轻声齐读划线部分)
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回想自己最初写小说的动机,虽不似这位朋友的那般单纯,但如他一样的愿望(指想让母亲骄傲)我也有,且一经细想,发现这愿望也在全部动机中占了很大比重。"
" 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3、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乌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 "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 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四、轻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这句 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五、作业
1、阅读《课外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并且抄写第三部分。
2、读完《我与地坛》全文后试回答:经常来地坛的都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来地坛?
3、发展性作业:比较地坛与母亲的异同点,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找出"地--母"的根源。
【板书】 理解儿子 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之中
母亲 担忧却不敢表现 希望让母亲骄傲(不自觉) 儿子
再也熬不住了 懂得母亲,已经来不及了
教学设想 篇四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重点、难点 篇五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我与地坛教案 篇六
[自主研学平台]
一、作家作品
史铁生(1951~ )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8岁去延安插队,因腿疾住进了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地活了下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197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了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一举成名,从残疾临时工成为一名专业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景点作品”。1998年初史铁生因为尿毒症不得不依靠透析来维持生命。他是一位对生命特别有感悟的作家,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译本在国外出版。
二、写作背景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清朝乾隆时又加以扩建,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每年夏至,皇帝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辛亥革命后祭祀活动废止。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1928年改称“平民公园”,“文化大革命”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园址荒芜。作者在那金子般的21岁时突然失去了他的双腿,我们能充分理解他的极端痛苦的内心:“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地坛的树阴和夕阳笼罩着史铁生绝望的身影,他在这里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静想苦思,想关于死的事,想了好几年。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一些新的理解,从而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
三、重点字词
1.字音
褪(tuì) 坍(tān) 圮(pǐ) 撅(juē) 窸窣(xī sū)
捋(luō) 窥(kuī) 蝉蜕(tuì) 颓(tuí) 熨帖(yù)
一宿(xiǔ) 尴尬(ɡān ɡà) 迄今(qì) 福祉(zhǐ)
2.词义
坍圮:倒塌,坍塌。
亘古:即终古,由古代到现代。
灼烈:鲜明而热烈。这儿形容气味浓烈。
熨帖:妥帖舒服。
福祉:福气。
[教材优化全析]
一、文脉梳理
这篇散文凝聚着作者十五年来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感受。作者在“活的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在园中,经过十多年的苦苦思考,作者终于汲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摆脱了生与死的纠缠,从残疾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作者用恳切、优美的文字把他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东西传达给读者,用自己的苦难提高了人们对生命的认识。
二、内容详解
第一部分文章以“我”与“地坛”的缘分起笔,表达与这荒园的某种命运联系。作者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这里的“等”“等待”颇值得推敲:它(地坛)为什么要等待呢?而且还是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其目的究竟何在?第5段作者的内心在我们面前缓缓地展开来了。
作者在他那金子一般的21岁时突然失去了他的双腿,他的内心痛苦难耐:“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他一连几小时地专心致志地想有关死的事,想了好几年。作者一定想到了为什么他会在21岁时突然失去双腿,但他肯定想不通这是为什么。也许是上帝的安排吧!正如与自古以来的人们关于命运的看法一样,作者自然把这归之于“宿命”。于是,他感到也许他与命运中的某种事物是相联系的,而这种联系正是要告诉他什么。
在作者逃避在这个园子中,在时光的流逝中,他渐渐地感悟到在他面前的这个园子所给予他或展示给他的原生状态的关系:“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这些小生命卑微、弱小,却顽强地活着,充满生机地活着。这个世界里没有苦痛的意识,生与灭,动与静,都是那么自然而然。累了就休息。无声中有轰然的巨响。这便需有一颗敏感的、沉静的,忘却时间的荣与辱、成与败的心灵。了悟如此,那么人生的苦难又算是什么呢?
于是他有另一番领悟。他说甚至是地坛这荒园要荒废他的双腿,要“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以“剥落豪华见其真醇”的方式让人感悟到生命之中的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是寻回丢失了的、残落了的“灵魂”……这也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最精粹的东西。
作者展示了一个富有情趣的荒园:“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园中弥漫的沉静的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作者说:“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他解悟生命的内涵了,于是顺理成章地,他安然于生命的逆转与命运的安排,他不再恐惧,于是他可以坦然地面对人生的重大问题,比如说“死”,他比之为“节日”。“死”已不再是一个可怕的东西,那么还有什么不能面对呢?
在作者笔下,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和草木虽然卑微,且处在荒芜地,但它们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而正是由于小昆虫、草木等生生不息,地坛不再衰败。由此,史铁生也有了对生命的深刻的感悟。
想通了,就会觉得“活”中注入了新的浆液与能量。原来的世界在我们面前就是富有生气、富有朝气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照得灿烂;譬如……譬如……”作者一连用了六个“譬如”,浸透了浓浓的生的味道,充满新的希望。而这些都是在园中默默思考十五年人生后的所得。于是,地坛,这荒园,便因此得到充分的人性化,它仿佛是一个洞察了几百年历史沧桑的时间老人,带着强烈的慈悲之心,或者说这位老者是要以“让我残废了双腿”的代价带领“我”去体悟更深层的生命意识——活着是一种责任,并让作者带着这种深悟的意识,以一个传道者的情怀与责任感,普及到广大的世人心中,从而唤醒他们沉睡的生命意识,善待生命,珍惜生命,从而使生命的光彩变得更加动人而美丽。
第一部分的景物描写是作者对生命的解读。作者在此发现生命的种种状态:落日映出最后的灿烂,雨燕高歌生命的力量,古柏坦然面对一切,落叶留下“回家”的美丽……从而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创造过程的美好和精彩。
第二部分一起笔,作者假设有一位“园神”注意到了自己,实际上是转换一个角度继续深层次地进行自我观照。作者提出了“骚扰”“陪伴”自己的三个问题:“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是我干吗要写作。”因为这三个问题是“编织在一起的”,所以从下文看,作者主要是写了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重点写的是第三个问题,即“我”与写作,写作给作者带来的快乐、苦恼。为什么要写作?作者坦诚地透露是想“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这是他创作的初衷。写作给他带来了欢乐,因为写成了,发表了,被人家称说“写的还不坏”,他“整整一宿高兴得没合眼”。写作使他有继续活下去的欲望。当然写作也给他带来了痛苦,整天像中了魔,他又担心文思枯竭。在这两种思想的反复较量中,他终于明白“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他用自我对话的方式解开对写作的潜在欲望,以“你”和“我”的答问过程剥开作者灵魂的外壳,露出一直藏在内里的核心:写作作为生存方式,同时是罪孽和福祉。
文章的大部分都是向老朋友讲述自己生命体验的那种娓娓而谈的风格。叙述内容追随着叙述主体的观察和沉思,对感性的一己体验做了思辩性的抽象思考,同时采取了舒缓的句式和富于诗意的意象作为基本表达方式,这使文章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沉思默想的氛围。
这一部分,作者其实是回答了一个活着干什么的问题。前面的铺垫,让我们和作者一起一步步地看清楚了生命究竟是什么。从时间上说,它是在永恒的时间流程里的一段;从空间上说,上帝则安排了一个参差不齐的世界,以达到总体的和谐;从个人来说,每个人都被分配了角色,而这个角色不管是什么都有到头的一天,就像一场戏一样。当他明白了这一切之后,他还能做什么呢?就是说当一切处在被动的状况下,我们还能不能主动地去做什么呢?他想,“我”必须要做点事情,“我”做什么呢?“我”写作。“我”写作就是为了活着。他已经看明白了,实际上上帝把他安排到这儿来,就是一个瞬间的事情,就像一场戏,可即使是这么一个瞬间,我们也应该善始善终地把它完成。
米兰•昆德拉使一句犹太谚语广为流传: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是的,无论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智慧的还是愚蠢的,所有人类的思考,对于造物的上帝来说都是幼稚可笑的,是全无价值的,是真正的札人忧天。然而,心和脑却又是上帝给的,于是,人类用心感受这个大千世界,用脑思索着这个世界的奥秘。即使所有的思想都只是强作解人,人类也一样地会如同遭到惩罚的西绪弗斯那样永无止境地思想下去,除非寂灭为尘,为土,为无。所以,史铁生说:“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其实,“思”也是欲望之一,好奇就是它最强大的动力。可是,“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消灭人性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消灭欲望。那么,是消灭欲望同时也消灭恐慌呢?还是保留欲望同时也保留人性?” 这里,作者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或许根本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劳永逸的答案。关于为何而活着,诠释太多了。实际上,生命的价值,不在长短,而在于是否活的有意义,每个生命都会走向死亡,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活得有意义。冬眠了500万年的青蛙醒了过来,虚度了光阴;蜉蝣一生,只能见到一次夕阳,但做足了一生值得做的事情。我们不得不承认,史铁生的生命比一般人充实得多,有意义得多。
《我与地坛》是一部文学交响乐,它虽然没有史诗般华丽的篇章,优美的辞藻,却有着大气而又舒缓的音符,像一个充满智慧的年迈长者,在向你平静地诉说着生死的奥妙,娓娓道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与地坛》向中国文学展示了真正意义上的“复调散文”,每一个音符都在尽情地挥洒着激情,挣扎,受难,不安,恐惑,警醒,每一个乐章都在努力地表达着自己的见解;《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对自身命运理性的反思、审视和对自我人生的一次超越,几乎在绝境中找到了存在的理由与存在的可贵。
三、技巧鉴赏
1.情景交融
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作者的思绪。十五年来,作者在园中思考了三个问题:“我”为什么要生?“我”要不要活下去?“我”怎样活着?很显然,第3、5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所蕴藉的道理是要回答以上第1、2个问题的,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如:第3段写园子的荒凉冷落之景衬托出我的失魂落魄。第5段写园子中的昆虫草木,作者体察到“园子荒芜但不衰败”,由此得到启示:一个人即使是残疾人,也应该勇敢顽强,不幸的生命在困厄的时候,也应该勇敢顽强。第7段的六个譬喻鲜明、生动,浸透了浓浓的生的味道,充满了新的希望,体现了作者经过思索后对人生的镇定、顽强、坦然的态度。
2.语言精辟,蕴涵哲理
如:“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
这是作者经过生与死的较量,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审视,从而获得的辩证认识。
“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面对对死亡的威胁,谁不恐慌,作者在几经求生与求死的挣扎中,总结出了宝贵的人生经验,那就是消灭欲望。
“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一场阴谋。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人生当作舞台,把生活在其中的人比作演员和观众来阐释人们与生活的关系,形象易懂,又让人回味无穷。
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这些句子朴实无华却寓意深刻,闪耀着作者睿智的光辉,给人以警策。
四、疑难探究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②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那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撒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1.第①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探究思路:判断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一要研究景物描写本身,二要联系文段的中心思想,因为景物描写是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的。
参考答案:本段描写了“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木”等。这些在自然界中微不足道的小生命都是那么勇敢顽强、充满生机。在荒芜的地方,它们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作者进行这样的描写,突出了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给作者以人生的启示。
2.第②段一连用了六个譬喻给了作者哪些方面的启示?
探究思路:分析每一组譬喻,挖掘出形象深含的意蕴。
参考答案:落日的热烈、雨燕的勇敢、古柏的镇定顽强、孩子的脚印及草木和泥土的气息给人深深的思考,给人带来希望。
[课后习题研讨]
一、点拨提示:写景并不是信马由缰,写景应为表达主题服务。本题设计意在使学生理解景与情的关系。
参考答案:作者体察到“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由此得到启示:那些卑微弱小的生命,尚且勇敢坚强地活着,充满生机,人也应该勇敢顽强;不幸的生命在困厄的时候更应该勇敢顽强。活着是一种责任。
二、点拨提示:考查抽取信息和对内容进行概括的能力,可借助原文的关键句进行整合。
参考答案:写作给他带来了欢乐,因为写成了,发表了,被人家称说“写得还不坏”,他“整整一宿高兴得没合眼”。写作使他有活下去的欲望。当然写作也给他带来了痛苦,整天像中了魔,想着写小说,他又担心文思枯竭。
三、点拨提示: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寓意深刻的句子的含意。
参考答案:人的欲望就是追求和永不满足,作者的欲望就是活着、写作,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对付文思枯竭的恐慌,他认为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
我与地坛教案 篇七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作者简介
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而后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检查预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剥蚀()柏树( ) 恍惚( ) 隽永( )
猝然( ) 坍圮( ) 恪守( )
(二)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
熨帖: 意蕴:宿命: 恪守:
亘古不变:窸窸窣窣:
四、研读课文
(一)整体感悟
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并思考:
1、课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可课文除了写自己,写地坛之外,还写到了什么?(母亲)
2、课文中第一处同时出现这三个要素的句子是……?
明确:第二部分第一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3、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我与地坛,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第二部分——我与母亲,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二)研读第一部分
1、“我”在什么情况下进入地坛的?
明确:“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颓废、迷惘
2、其实,在进入地坛后,作者觉得“我”与地坛早有一种联系了,文章如何叙述的?
明确:(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地坛离我家很近”“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4、这是一个怎样的地坛?(课文第一部分3、5、7段)
明确:①第三节里,从那些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和玉砌雕栏上我们仍就能想象出地坛昔日的金碧辉煌,高大气派。可是如今一切的繁华都消逝在历史的烟尘中。四百年的风风雨雨,地坛洗尽铅华静静的守候,等待着作者的到来。它以博大的胸襟拥抱了史铁生,它以它的宁静给史铁生撑起了一个叩问灵魂、思考生命的场所,它并非居高临下去审视史铁生而是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接待他。史铁生的生命和地坛契合了,从此就再也没有分开。
②第五节里,园子饱经风雨,历经沧桑,但园中的小生命们却以它们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顽强。无论是蜂儿还是蚂蚁抑或是瓢虫,它们虽然卑微,但他们并不因为生命的卑微而放弃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各自故我的生活着,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缤纷,无言的诉说着生命的美丽。看那只留在树干上的蝉蜕是否在诉说只要能在枝头为生命高歌,即使付出四年地下艰苦的劳作那也值得,轰然落地的露珠是否在昭示卑小的生命只要积聚力量就足以演绎生命的辉煌,不衰败的古园使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他与生命抗争。园子是作者的比照,他从中获得了宝贵的启示:园子虽荒芜,但并不衰败;那么我虽残疾,却不应颓废。
③第七节里,即使是落日也要把余辉洒遍世间每个角落;即使天地落寞,只要我们纵情高歌,也会演绎生命的豪情;即使是花叶飘零,也要落叶归根,化作春泥肥沃土;泰戈尔说:“天空没留下任何痕迹,但鸟儿已飞过”,孩童的脚印不正是他们生命的留痕吗?还有那寂静的守卫着地坛的苍松翠柏,不管人世沧桑巨变,不管人间悲欢离合,它依旧坚定执著的存在!
哪怕是一棵小草,也要染绿整个春天,哪怕是一滴水珠,也要折射太阳的光辉;哪怕是昙花,也要让生命在瞬间绽放的灿烂!哪怕是流星,也要用自己的光和热划破沉寂的夜空!也许这正是对生命最好的解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景物描写无疑不是作者心绪的传达。概括来讲,这些景物描写有利的烘托了作者的心境;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特殊的背景,便于作者展开生命的思考,而且有些景物本身就是对生命对世界的形象解读。
5、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朗读第六段)
明确: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第三个问题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
第二课时
听歌曲《我想更懂你》,其实年轻的我们跟我们的父母亲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矛盾,存在沟通问题,那作者与母亲经历了什么?
(三)研读第二部分
母亲的付出
1、第1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下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明确: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3、母亲给了儿子哪些精神上的关爱?儿子在母亲身上读到了什么?你能找出这些感人的细节,有感情地读读它们并说说它们的好处吗?
明确:体现于课文第9段,第10段,第15段
板书:第9段送“我”上地坛:无言目送艰难的命运
第10段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宁坚忍的意志
第15段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毫不张扬的爱
儿子的感悟
4、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诵读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5、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6、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怎么活,谁能给出他的答案?
明确: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的疑问的答案。
7、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集体朗读。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总结第二部分: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四)课文总结:
本文是一篇以第一人称写的抒情散文,文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给人以真实的感受。表现了作者残疾后由自伤到轻生到寻找新的生活道路的勇气和力量。全文共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写地坛荒芜中的生机,使他萌生了生活的信心;后半部分写伟大的母亲给了他寻找生路的勇气。作者用与苦难抗争的生动事例,提高了大家对生命的认识。与疾病抗争、追求新生,开拓幸福的人生之路,是文章所宣扬的主题。希望同学们能从中获得教益。
附:板书设计: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我与地坛教案(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