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多篇】范文
【说明】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一列举》 篇一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第63--64页的例1、例2和随后的“练一练”,练习十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对信息进行分析,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的一一列举,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我们新桥村有一个农家乐,今天高老师就当回导游带领大家去看一看有什么新奇的,好玩的等者我们大家,大家想不想去呀?下面我们的游玩开始。
尝试题:
请看大屏幕:(王大叔有一个农场,他想用“2、3、4”这三个数字给自己的农场编一个三位数的门牌号,这个三位数可能是哪些?)
我们帮王大叔解决了门牌号的问题,请跟高老师进入王大叔的养殖区。下面接着看王大叔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课件)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师: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的长方形周长就是18米。)
问:你能用18根同样长的小棒代替栅栏围出一个长方形来吗?同桌合作,围一围。看哪一组同学围得最快?
组织全体同学交流围法
观察分析:长与宽的和是多少?长与宽的和与周长有什么关系?
也就是说现在我们已经把符合条件的长和宽一个不漏地列举出来了,我们还可以借助表格来列举。请你根据刚才的思考在作业纸上填一填这张表格。
交流填表情况。
谈话:像刚才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把问题的答案一个不漏地列举出来,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一一列举。(板书)
一一列举时还要注意什么?(有条理、有顺序)
过渡:王大叔要是它的羊养的更多的话,应该选择哪一种围法?为什么?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却不一样。请你比一比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想一想长方形的周长一定,什么时候面积最大?
引导学生归纳:当周长一定时,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相差越大,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小;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
过渡:(同学们真爱动脑筋,一一列举后还能发现其中的规律。游玩中的问题很多,下面的问题你会解决吗?)你是否能用一一列举的策略来解决。
二、教学例2
(1)呈现问题,理解题意
我们帮王大叔解决了羊圈问题,王大叔想扩大他的养殖业想借阅下面的杂志。
多媒体出示例2:借阅下面的杂志,最少借1本,最多借3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借阅方法?指名读题后提问:“最少借1本,最多借3本”的意思是到底能借几本?(可能一本、可能两本、可能三本)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2)分组自学
(3)个别展示,集体交流
(4)引导反思,突出关键
问:刚才我们是分几部分来完成列举的?你认为要得到全部答案,列举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有的时候列举时要先分类,再逐类进行列举。这样做就“不重复,也不遗漏”。
(5)农场的景色太美了,大家想留下永久的纪念想拍照片。小红和小明、小强三人有多少种不同的照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你们打算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列举时,打算分哪几种照相的情况?
用自己喜欢的列举方式进行吧!
反馈交流:你是怎样列举的?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三、拓展应用
1、转了一上午大家也有点累了,正好王大叔的农场里有个游乐休闲区。大家想不想放松放松?(课件)下面请进入王大叔的休闲区。
2、还有更好玩的游戏等着我们请看(课件)
师:愉快的牧场之旅就要结束了,我们马上就要离开牧场了,牧场的门口是1路和2路公交车起始站站台,请看大屏幕(课件)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五、全课小结
短短的四十分钟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用一一列举解决问题的策略,首先要做到有条理,有顺序,这样才会不重复,不遗漏。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一列举
有条理、有顺序
不重复、不遗漏
《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学反思 篇二
小葛老师在尊重教材的情况下,把知识的逻辑起点与现实起点连接起来,将丰富的精彩问题策略进行外显。根据解决问题是多元的,让学生的思维流动,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给学生有充分的学习自由度,让学生快乐的学习。
本节课教者没有把解决某一个具体的问题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主动运用策略来解决问题上。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点比较好:
一、教学设计“实”。
教学内容的设计符合学生的情感,结合教学实际,大胆更改教材,增加了情景中的信息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一种需要情感——愿意在解决问题之前先整理信息。做到了教材服务于教学,而不是教学服务于教材。
二、教学方式“活”。
在教学中充分的体现老师的指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所有知识的学习,教师扮演着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而学生则在老师的组织下充分的在课堂这一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学会赞美别人;他们掌握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内容“丰”。
整节课的教学密度大,内容丰富,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课的开始一直到结束,每一个问题的产生,每一次知识的收获都离不开实际生活的情景,这是教师用心之处,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的最大作用就是让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从多种策略中慢慢感知、理解,在比较摆小棒、列举、图表等策略中使学生领略列举的优势,注重过程的学习。诱发学生学习快速进入探索状态,因学而设、顺学而导,把设计、学习、引导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及时回头看一看自己的学习行为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真切体会,及时检测学习效果,同时拓展了问题的深度,培养学习逻辑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运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和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信心。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灵活运用学过的解题策略,体会策略价值。
课时安排
7课时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68~69页例1、练一练,第72页练习十一第1~3题。
教科书第89-9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解决用假设策略时总量不变的实际问题,认识假设的'策略。
教学难点:
运用假设策略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出示问题,选择策略
1、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例1,要求学生边读边看图。
2、引导交流: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大杯与小杯容量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表示?
3、提问: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求每个小杯和每个大杯的容量,有什么困难?
如果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而且知道正好倒了几个小杯,你会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吗?
4、提出假设: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呢?全部倒入大杯呢?
二、自主探索,运用策略
1、探索: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
结合例题中的示意图提问:
一个大杯可以替换成几个小杯?
把1个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的依据是什么?
由1个大杯可替换成3个小杯,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6+3)个小杯。
2、探索: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几个大杯?
(1)提出问题后,要求让学生看图思考。
(2)交流中明确:将倒入6个小杯中的果汁倒入大杯中,根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3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
以倒满1个大杯,6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2个大杯。
(3)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1+2)个大杯。
3、列式解答:
引导:根据上面替换的结果,你能求出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学生尝试列式解答,交流计算结果。
4、检验。
引导: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可以怎样检验?交流中明确:要看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学生
通过计算进行检验,并完成答句。
三、回顾与反思,提升策略
提问:在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哪些步骤?你觉得哪些步骤是关键?你能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吗?
学生交流、汇报。
四、拓展应用,巩固策略。
1、指导完成“练一练”。
(1)出示问题,让学生逢主阅读,并要求尝试画出表示题意的草图。
(2)提问:这个问题与例1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打算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3)追问:威慑么这道题假设全部买椅子而不是假设全部买桌子?
(4)为了计算方便,要根据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合理选择假设。运用假设策略时,怎样根据数量间的关系假设也
很重要。
(5)让学生自主进行检验。
(6)反思小结: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2、课堂作业:做练习十一第1题。
独立完成,同桌互说自己的想法。
全班交流。
3、做练习十一第2题。
提问:根据填充里的想法,这道题可以怎样假设?还可以怎样假设?
独立完成解答,指名板演。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用简便的方法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转化策略的认识,增强策略意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转化策略对学习的作用,能有意识、有目的、适当地运用转化策略。
教学重点:
掌握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增强策略意识。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问题,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转化的具体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观察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老师这儿有一个图形,你能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吗?你是怎么求的'?为什么这样做呢?通过转化,我们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为了规则的图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如何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出示练习十六第4题,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交流汇报时说说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提问:在刚才的做题、交流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或发现?
二、新授,尝试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1.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学生观察。提问:你有什么发现?你会做这道题吗?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答,交流汇报,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能不能转化成更简单的算式?
出示题目右边的正方形图,提出要求:你能说说图中哪一部分表示这几个数的和吗?
引导:看图想一想,可以把这一算式转化成怎样的算式计算?
提问:这时该怎么做呢?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和刚才的方法比较,这2种方法哪种更简单呢?你有什么体会呢?
小结:在解决问题时,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灵活地分析问题,有时候画图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合理的转化方法。
2.练一练
三、练习运用转化策略
1.练习十六第5题 比较几种方法哪种更简单呢?你有什么体会呢?
2.练习十六第6题
出示问题,指导学生理解图意。
明确图中每一排的点分别表示每一轮参加比赛的球队,把两个点合成一个点的过程表示进行了一场比赛。单场淘汰制就是每场比赛都要淘汰1支球队。
如果不画图,有更简便计算方法吗?
进一步提问:如果有64支球队,产生冠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3.练习十六第7、8、10题
四、总结故事启迪,领悟转化的技巧
五、指导完成思考题
弄清27+19的和就是最大长方形的长与宽的长度之和。
作业布置 练习十六第9、11、12、13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 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过程
一、动画引入,感受策略
1. 谈话: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播放动画《曹冲称象》的故事,播放至曹操质疑大象有多重呢)大象有多重?称大象,没有那么大的秤!又不能杀掉大象。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曹冲究竟想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策略?(板书:策略)
2. 小结:曹冲想到把大象转化成同样重量的石头,称出石头的重量,就知道大象的体重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其实,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运用很多策略。(板书:解决问题)
[说明:教材安排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重在相对集中地介绍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经常使用的、基本的解题策略。学生第一次接触策略,对策略的含义并不清楚。教学一开始,以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动画片《曹冲称象》引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选择合适的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有效的、必要的。]
二、解决问题,初步体验策略
1. 学会列表。
谈话:我校同学在小书虫俱乐部成员的带领下积极参与了读书快乐,快乐读书的各项活动,为了及时记下读书心得,大家利用假期到文具店购买笔记本。(出示例题情境图)
引导:仔细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提问:题目中的信息比较多,怎样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学生可能提出不同的想法:按不同人物将信息进行整理;从问题出发,找到有关联的信息。
引导:老师给大家介绍另一种整理信息的方法。出示表格:
可以先把题目中小明买笔记本的信息填在表格第一行,第二行填谁的信息?(小华)5本填在哪里?多少元填在哪里?完成下列表格:
小明
3本
18元
小华
5本
?元
回顾:为什么每人购买的本数和所用的钱数填在同一行?(买的'本数和钱数是对应的,3本用的钱数是18元)
你觉得列表整理信息有什么好处?(清楚、简洁)
[说明: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学会收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并按一定的结构填写在表格里。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在学生初步设想整理信息方法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题目中的信息对应地填写在表格里。]
2. 引导学生利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根据表格的第一行,小明买3本用去18元,可以先求出什么?(1本的价钱)再看表格的第二行,求小华买5本用去多少元,需要知道什么条件?(1本的价钱)
提问: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引导学生列式:18 3 = 6(元)
6 5 = 30(元)
提问:解决这个问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 尝试从问题想起,列式解答。
提问:刚才我们是根据表格从条件想起的。如果从问题出发,可以怎样想呢?(要求5本用去多少元,先要求出1本的价钱)
提问:这样想该怎样列式?
小结: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思路。
(1) 从条件想起:根据买3本用去18元,可先求出1本的价钱。
(2) 从问题想起:要求买5本用去多少元,先要求出1本的价钱。
[说明:为什么要列表?列表有什么好处?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地感觉清晰、简洁上,还要让学生学会利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学时,注意充分引导学生分别观察表格的每一行,体会既可以从条件出发想问题,也可以从问题出发想条件,初步明确地感受综合法和分析法这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进一步体会表格是合理的、必要的,从而形成对这一解题策略的体验。]
三、尝试解决问题,进一步体验策略
1. 列表解决问题。
出示:如果小军用42元买笔记本,他买了多少本?你能先列表整理再解答吗?(学生自己填表)
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引导学生分别从条件和问题想起。
全班交流,列式解答。
2.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提问:通过两次用表格整理条件和问题,你体会到什么?(利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比较容易)
谈话:根据上面两题的解答结果和表格,如果把两次的表格合并起来,可以得到:
小明
3本
18元
小华
5本
?元
小军
( )本
42元
我们把这张表格再简化:
3 本 18 元
5 本 ( )元
( )本 42 元
学生在书上第66页填出括号里的数。
观察:从左往右看,你发现了什么?(本数与钱数对应,每本价钱不变)要求5本多少元和42元买几本,都要先算出什么?
观察:从上往下看,又发现什么?(本数增加,要付的总数增加)如果买10本,要付的钱跟42元比会怎样?
[说明:充分利用教材安排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列表整理题目中的信息,并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这对学生进一步体验策略是及时而有效的。让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再次经历对数量关系的完整认识,更清晰地体会分析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基本策略,积累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四、解决问题,巩固策略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略)
2. 书法长卷。
介绍:我校的才女邱叶红同学是南京市十佳少先队员,小书法家。为迎接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专门书写了2008米书法长卷,已经被载入上海吉尼斯大全。
出示信息:邱叶红同学为迎接北京奥运会书写2008米书法长卷,一个星期写了210米,照这样的速度,她10天能写多少米?
学生独立列表整理信息,并列式解答。
3. 想想做做第3题。
引导重点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4. 投篮比赛。
出示相关信息:姚明在两场比赛中投篮30次,投中21次,得分为42分。奥尼尔在三场比赛中投篮40次,投中30次,得分为60分。
解决下面的问题:
(1) 假设姚明保持这样的状态不变,下面的五场比赛中姚明一共能得多少分?
(2) 姚明平均每场比奥尼尔多得多少分?
[说明:练习以教材为基础,同时适当补充一些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问题,着力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列表的策略。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不管具体的问题情境怎样变化,列表的方法都是必要的,从而能够自觉地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运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
解决问题的策略 篇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画图和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会用画线段图、直观示意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画线段图、直观示意图或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会用画线段图、直观示意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
教学难点:会通过画线段图、直观示意图或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学资源: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个游戏,(请两个学生从两边向同一个方向走,直到相遇)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再请这两个同学从同一个地点朝相反方向走)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2、揭题:像这类问题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新知探究
1、出示题目:指名读题目,并要求说说知道了些什么,还想到些什么?
2、引导学生认识到,当题目中的信息比较多时,可以用适当的方法把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整理,这样有利于更清楚地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3、学生尝试整理信息。
你能将题目中的这些信息整理出来吗?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学生讨论)
4、汇报交流:1、列表整理;2、画图整理。
5、学生整理,教师巡视。
三、.师生交流
1、分别展示学生的整理方法,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小结:列表和画线段图都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根据题目的内容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像这样的相遇问题用画图的方法比较合适,它不仅可以从图中看出小明和小芳各自行走的速度和时间,而且可以从图中直观地分析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新 课 标第一 网
3、解答:根据整理的结果,可以怎样列式计算。
4、比较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四、试一试。
1、出示第1题:让学生先独立画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再独立进行解答。
2、出示第2题:让学生先独立画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并进行解答,
再评议订正并说说画图整理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五、巩固反思。
1、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先独立画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再独立进行解答,最后集体交流。
2、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
(1)先帮助学生理解183元是购买8瓶墨水和9枝钢笔的钱,要从183元中去掉8瓶墨水的钱就是9枝钢笔的钱。
(2)再让学生独立解答,最后交流反馈。
3、做“想想做做”的第3题。
(1)先引导学生画一个椭圆形跑道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跑道长应等于小张和小李所跑的路程之和。再让学生尝试画出线段图并解答。
五、总结质疑。
1、这堂课你有些什么收获?2、作业:想想做做第3~5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画图和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会用画线段图、直观示意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画线段图、直观示意图或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会用画线段图、直观示意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并能正确解答。
教学资源: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上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吗?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新知探究
1、出示题目:指名读题目,并要求说说知道了些什么。
2、讨论:打算用怎样的策略去解决这个问题?
3、学生尝试整理信息,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1、列表整理;2、画图整理。
分别将两种方法展示在黑板上,然后提醒学生画图时线段长度的比例应大致符合实际情况,并标出相应的已知条件;列表整理时提醒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把扩建后的操场的长与宽直接填在表中,以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主要数量关系。
5、学生纠正。
6、解答:通过刚才的整理,你现在能快速、准确地解答这道题目了吗?(学生独立解答)
7、反馈交流答案。
三、试一试
1、出示题目,指名读题后讨论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为什么?
2、引导学生说出用画出示意图的方法。然后指导学生画出示意图,再让学生结合示意图独立解答。
3、反馈交流答案。
四、巩固应用
1、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先独立画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再独立进行解答,最后集体交流。
2、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
(1)先让学生画出长增加6米后的示意图,理解此时面积增加了48平方米,而48正好是原长方形的宽余的乘积,由此可以求出原长方形的宽,再用同样的方法求出长方形的长,最后计算出原来实验田的面积。
(2)再让学生独立解答,最后交流反馈。
3、做“想想做做”的第3题。
(1)先引导学生理解红花与谎话的摆法,四条边共可摆36盆,但由于4个顶点处被多计算了一次,所以红花的盆数是32盆。同样的道理,可以算出黄花的盆数是40盆。
(2)学生独立解答并交流答案。
五、总结质疑。
1、这堂课你有些什么收获?2、作业:想想做做第1~3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第103页例题通过场景图提供相关信息,启发学生根据解决问题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收集和整理信息,在此基础上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用画图和列表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画图和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2、是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用画线段图和列表方法解决有关行程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投影出示p103例题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联系现实场景,说说能知道些什么?还能想到些什么?
二、探索研究
1、小组探讨:怎样用适当的方法把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整理,更有利于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体思路?教师巡视,给与恰当指导。
2、教师强调画线段图的方法
(1)、让线段图正确反映小发明家、学校、小芳家的相对位置关系。
(2)、能在图中看出小明、效仿各自行走的速度和时间以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3)、能从图中直观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3、小组汇报整理的方法,投影出示:
(1)、画图整理:
(2)、列表整理
小明家到学校 每分走70米 走了4分
小芳家到学校 每分走60米 走了4分
4、根据整理结果,小组交流、探讨:
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鼓励学生富有个性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投影展示:
70 4+60 4 (70+60) 4
=280+240 =130 4
=520(米) =520(米)
答:他们两家相距520米。
5、比一比,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6、小结,通过例题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三、拓展延伸:
1、完成“试一试”
第1题,让学生根据题意先画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再独立进行解答。
第2题,让学生在列表整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
2、完成“想想做做”中题目。
第2题,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意思,再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计算,填出括号里的数字。
第3题,教师先画一个椭圆形跑道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跑道长应等于小张和小李所跑的路程之和”。
学生尝试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第4题,重点引导学生先列表整理条件再独立解答。
第5题,第(2)小题根据题意,师生合作化出相应线段图,然后再解答。
四、作业
想想做做1、5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第106页例题主要通过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运用画图或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并体会相同的策略可以有不同操作形式。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会通过画线段图,直观示意图或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使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用画直观示意图和列表的方法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投影例题:学生读题,讨论用怎样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二、探索研究:
小组合作,探讨、交流。
教师提示:画出的操场示意图中线段长度的比例大致符合实际情况,在图中应标出相应的已知条件。
1、小组汇报解决策略,教师投影展示。
列表:
长 宽 面积
原来 50米 40米 ?平方米
现在 ?米 ?米 ?平方米
画图:如图书p106
2、想想,要求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再解答。
板书:(50+10) (40+8) 50 40
=60 48 =(平方米)
=2880(平方米)
2880-=880(平方米)
或50 8+(40+8 10)
=400→www.haoword.com←+480
=880(平方米)
答:操场的面积增加了880平方米
3、小结:通过例题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三、拓展应用:
1、完成“试一试”
指导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直观示意图,启发学生把图中“小路”适当分成几部分,分别算出面积后再求和;也可启发学生用外围大正方形面积减去里面的草坪面积,从而求得小路面积。
2、完成“想想做做”
第2题,让学生画出长增加6米后的示意图,理解面积增加了48平方米,而48正好是原长方形的宽与6的乘积,由此可以求出原长方形试验田的宽。再用同样的方法求出长方形试验田的长,最后计算出原来试验田的面积。
第3题,分别引导学生理解红花与黄花的摆法,红花应沿里面的正方形边摆,每边能摆9盆,四条边共可摆36盆,但由于4个顶点处各被多计算了一次,所以红花的盆数是32。同样的道理,可计算处黄花的盆数是40,红花和黄花一共要放72盆。
四、作业
想想做做第1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学反思 篇七
xx月xx日教研室成员来我校常规调研,汪主任听了我的一节《解决问题的策略》,课前我是这样思考的:学生在例题1中初步体验了替换的策略,教学例题2时要主动应用这些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材鼓励学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要注意把握。如:提出的假设可以是多样的。教材呈现了两种比较典型的假设,即假设10只都是大船和假设大船和小船各5只。另外开展替换活动的载体可以是多样的,图画枚举和列表枚举等,这些都是已经教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有能力应用这些策略。结合使用画图、列表、枚举,也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是综合而灵活的。
教学例题2时,一是组织猜想,引发假设,拓展思路。在创设情境后可以让学生猜一猜可能是10只怎样的船。通过猜想启发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指出自己的假设,激发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营造解法多样化的氛围。二是验证假设,引导替换,有序思考。每一个学生都要对自己的假设进行验证,看这些船是否正好能坐42人。如果学生的假设多样了,那么大多数假设都不是问题的答案,需要调整,即进行相应的替换。学生的替换活动逐步进行,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三是交流解法,寻找共性,体验策略。可以先交流各种假设与替换的方法,以及采用画图或列表的策略,发展思维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再寻找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题2是综合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学生思考的空间大了,难度高了。对于教材上出现的画图假设,列表假设,等等,都可以肯定,在教学中不必要求学生掌握每种方法,可选择自己最合适的方法理解。并且要让学生体会到,例题2中介绍的画图假设、列表假设比较直观,利于学生的思考,但我们的思维不能一直停留在直观的画图列表等具体方法,要逐步抽象,并用计算的方法体现假设的思维过程。
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是新课程的一个创新,以前所没有涉及的,我在教学中也是努力在学习。往往是拿到教材,先翻阅教师用书,看看前人是怎样总结的,他的意图怎样,但往往会框住我们的思维,所以汪主任鼓励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创新。这是我要努力的方向。让我以三个学来勉励自己:教学也;始于自学学也;终于教人,学也。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借助所画的线段图和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2.进一步体会用画图的策略整理信息的价值,懂得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培养运用这一策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强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出问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又掌握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它是什么呢?
(2)我们通过画什么样的图来分析问题?
(3)运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完成一些练习,通过这些练习同学们将再次感受画图这一策略的价值。(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八”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画出线段图。
2.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八”第10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将教材上的线段图补充完整。
这里比较困难的是弄清楚线段图中,王晓星比张宁多出的那一段表示的是不是8张。
教师可以进行启发:如果多出的这一段是8张,那王晓星就要把这一段都给张宁;这一段都给张宁后,两条线段会一样长吗?
引导学生发现:只能把王晓星比张宁多出的那一段的一半给张宁,这样两条线段才会一样长。因此多出的那一段要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才是8张。
让学生独立解答,组织汇报。
3.完成教材第54页“练习八”第11题。
组织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补充线段图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独立解答。
三、综合练习
用画示意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八”第8题。
这道题画示意图时,引导学生可以用一个小圆点表示一个人,画出下面这样的示意图: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计算出每个方阵需要两种颜色的运动服各多少套,再算出一共要准备多少套。
2.完成教材第54页“练习八”第13题。
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将长方形扩大成正方形。
3.完成教材第52~54页“练习八”其余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