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册《小狗包弟》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编辑】高一语文上册《小狗包弟》教案【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狗包弟》教案 篇一
《小狗包弟》教案
【学习目标】
1、阅读文本,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对作品的审美能力;
2、品味文本,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感悟作者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3、走出文本,联系作品,感受生活,认识自我。
【学习重点】
品味语言,感悟作者感情。
【学习难点】
感悟作者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讲出真话的精神。
【课时设计】
2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讨法与引导法、点拨法相结合;
自主学习与合作研讨相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导入介绍:了解作者及文革背景
整体把握:朗读,品味;结构,文眼
具体探讨:作者产生“歉意”的原因,感悟作者情感
一、导入
小调查:爱狗的同学有多少?你喜欢狗的什么特点?
――狗,聪明、可爱,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著名作家巴金也养了一条狗,并写了一篇回忆性散文。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散文《小狗包弟》。
二、作家作品及背景介绍
1、走进作者(出示幻灯片)
◇“世纪老人”,享年101岁。他被公认为20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他的作品代表着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颠峰。
◇巴金,原名李尧棠,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
◇主要作品:《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憩园》等。
◇“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2、走进特殊时代 (出示幻灯片)
关于“文化大革命”:
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历时XX年。“十年浩劫”。
其主要论点是: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革命队伍里,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
现象:红卫兵,大字报,批斗会,游街示众,武斗。
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文革”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
“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游行。”“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见到八具这样的尸体。”
3、《小狗包弟》
巴金在十年文革的**中,看到许多同志、战友、亲人相继遭到迫害,却有恨不敢说,有泪不能流,有时还不得不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粉碎“四人帮”后,他被压抑的感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他说:“我吃够了谎言的了,现在到了讲真话的时候了。”“人人只有讲真话才能认真的活下去。”“我必须用最后的言行证明我不是一个骗子”。
因而有了《随想录》。《小狗包弟》是其中的名篇。
这场运动堪称“十年浩劫”,多少无辜的人惨遭杀害,多少千年古迹毁于一旦。在这个**的年代里,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一钱不值,人性扭曲变形,就连无辜的对人忠诚亲近的小狗也难逃一劫。
文革中,小狗包弟的命运会怎样呢?我们来看课文《小狗包弟》。
三、整体把握
(一)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边听边完成下列任务:
1、标记:标好段落数;给陌生字注音;标出关键句和全文的“文眼”(中心句);
2、梳理:全文讲述了几条狗的故事?主体故事是什么?全文结构怎么划分?
3、思考:小狗包弟有过哪些经历?随着包弟经历的发展,“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
(二)检查字词:熟悉字词,并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揪回来(jiū) 头破血流(xuè) 满身是血(xiě) 血迹(xuè)
脚爪(zhuǎ) 作揖(yī) 租赁(lìn) 倘使(tǎng) 胆战心惊
篱笆缝里(fèng) 解剖(pōu) 堕入(duò) 绿草如茵(yīn)
――血:xuè(文),用于复音词及成语,如“贫血、心血、呕心沥血、血泪史、狗血喷头”;xiě(语)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鸡血,血晕,血块子”。
――爪:手爪、鹰爪、爪牙,读zhǎo;余指禽兽的脚或像爪的东西,读zhuǎ
――缝:名物义,第四声;动作义,第二声。
(三)简要复述本文说了几条狗的故事,哪条狗的故事是主体故事?
――两条狗:1、文革中把艺术家当朋友的狗;2、作者的小狗包弟。巴金与小狗包弟的故事,是文章的主体。
(四)理清全文结构,标出“文眼”:
? 序幕:引出包弟(1)---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眼前)
? 开端:介绍包弟(2)--------------包弟来历
? 发展:友爱包弟 (3-5)---------七年相处 回忆
? 结局:送别包弟 (6-10)---------一朝离别
? 尾声:想念包弟(11-13)--------真心忏悔 (眼前)
文眼――“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四、具体探讨
“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探 究:
1、作者产生“歉意”的原因;作者因“歉意”而产生的内心痛苦;
2、理解并评价作者表达“歉意”的意义。
(一)阅读“ 序幕 ”部分(1):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思考:
1、在艺术家与狗的故事里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这一“序幕”部分,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1、在艺术家与狗的故事里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狗的忠心与人的冷漠、残忍,两者之间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样给人以强烈的触动。
2、这一“序幕”部分,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①作为引子,引出作者与小狗包弟的故事;
--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文革时期;奠定了散文的感情基调--悲伤。
(二)阅读“主体”部分(2-10):巴金与小狗包弟的故事。
思考:
1、小狗包弟有过哪些经历?随着包弟经历的发展,“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
2、找出写“包弟”和人亲密接触的几件事?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用意是什么?
3、为什么小狗包弟这么聪明可爱,还是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呢?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4、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评价?
1、包弟的经历-- “我”的感情
被转送给我,亲密接触――――欢快
被追杀,不知如何安排――――忧虑
被送走时――――――――――轻松
被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沉重
被解剖,至今自责――――――歉意
2、①找出写“包弟”和人亲密接触的几件事?②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③用意是什么?
? 怕生识趣(它不咬人……叫几声就安静了)
? 客厅作揖(作几个揖,计糖果吃,引客人发笑) 正面描写
? 守候亲热(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亲热的样子)
? 日本客人拍摄包弟
? 日本女士过问包弟 侧面描写
? 爱人讨骨头喂包弟
包弟特点:
聪明、可爱、有情义、通人性。
描写包弟聪明可爱的特点,用意是什么?
――包弟越聪明可爱,有情义通人性,一家人就越不忍让它离开;作者一家与它情感深厚,对它的离开也就越悲痛;
--也为后来作者深深的痛苦和忏悔埋下了伏笔。
3、为什么小狗包弟这么聪明可爱,还是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呢?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这是为什么?
-- ①日本种的小狗,瑞典旧主人(里通外国嫌疑);②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 (“四旧”嫌疑);③当时人人自危,力求自保,无暇他顾(人们划清界限自保)。
--表明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在于残忍的社会。
4、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评价?
--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这种人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
--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种人对作者则多了一份理解与同情。对于生存在那样特殊时代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我们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体会作者送走包弟前后的心情。)
5、体会作者送走包弟前后的心情:
前:
(7)胆战心惊,害怕
(8)暗暗地流泪
(9)睡不好觉
--(个读找出,并解说)文革中,作者无法自保,包弟可能带来的“抄家”和苦难让他害怕;可怕的劫难与可爱的包弟让他感到自己的无助与抉择的痛苦,只有暗暗流泪。
后:
齐读第10自然段,请一个同学找出作家的内心变化的三个词,并解说:
――“轻松 ——沉重—— 自责”
――轻松:
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就轻松了。
――沉重:
他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掉,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自责:(读一读表现“自责”的句子)
“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
――请理解巴金内心的痛苦与自责,一辈子的熬煎!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具体探讨:作者因“歉意”而产生的内心痛苦;
理解并评价作者表达“歉意”的意义。
――感悟作者精神。
总结课文:本文的思想价值;写作启示。
拓展人文:联系作品,关注社会,认识自我。
四、具体探讨
(三)阅读“尾声”部分(11-13):真心忏悔。
思考:
1、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11-12)
2、怎样理解、评价作者的歉意,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13)
1、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 (11-12)
--①整整XX年过去了,作家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但那种愧疚和自责仍然没有减少一分,反而与日俱增,作者的心时时刻刻“在油锅里熬煎”(想念、熬煎);
――②作者认为“这种煎熬不会终结”,除非“给自己过去十年的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债”,所以作家在76岁高龄,仍然带病书写着心中真诚的忏悔,最后辑成《随想录》一书。
――③“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 “哀草”“无缝的砖墙”有什么意味?
――哀草:文革之后思想道德理想的荒芜,人们的迷惘,精神的苍白。
--砖墙:经历了这样一场浩劫之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早已不是那曾经很柔软的小“篱笆”了,而是换成了互相隔阂的砖墙,文革对人类心灵的伤害与扭曲,不知道还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够消弭。
--可见反省、忏悔,重建精神家园,何等的急迫,任重而道远。
2、怎样理解、评价作者的歉意,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13)
(1)指导朗读第13自然段: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作者于质朴简洁的语言中,道出了自己的真情,毫无保留,毫无掩饰。这体现了他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讲出真话的精神。朗读时,“不怕”一词要重读,要表现出坚决、无畏的态度;“表示歉意”要读出深深自责的情感。)
(2)作者忏悔的思想意义:
――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个无过错的老人!巴金,不仅失去了小狗包弟,而且失去了最亲的亲人萧珊,可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用文章作为声讨、控诉的工具,而是深深的自责、自省、歉疚和忏悔。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在此我们感受到作者勇于自我解剖、敢于讲真话的精神和勇气。
――这种特殊的反省能够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引发文坛的震动,引起了人们对于“文革”思索。巴金由此赢得了社会的普遍敬意和称颂--“20世纪中国的良心。”
――巴金:20世纪中国的良心
印证:(个读)
“重读过去的文章,我绝不能宽恕自己。人们责问我为什么把自己搞得这样痛苦,正因为我无法使笔下的豪行壮举成为现实。”
“这是一笔心灵上的欠债,我必须早日还清。它像一根皮鞭在抽打我的心,仿佛我又遇到五十年前的事情。‘写吧,写吧!’好象有一个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叫。我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我不愿意空着双手离开人世,我要写,我决不停止我的笔,让它点燃火狠狠地烧我自己,到了我烧成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恨也不会在人间消失。” ——巴金
五、总结课文
学完全文后,思考:
1、说说你学完课文后,思想上有什么收获?
2、在写作上有什么启示?
1、说说你学完课文后,思想上有什么收获?
――①认识一个畸形时代的情况:连狗都难以幸免;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真切地体会到所谓“十年浩劫”的含义;
②感受作者勇于自我解剖、敢于讲真话的精神和勇气;
③明白作者呼唤人性的时代意义:这里有对生命的尊重,有对反省历史的呼号,有对光辉人性的呼唤。自责,实际上就是呼唤人性;也是从另一方面对人性的讴歌和赞美。
顺势总结文章主题:(出示幻灯片)
――揭露文革的罪恶;
――表现作家勇于自我解剖、敢于讲真话的精神和勇气;
――呼唤人性,讴歌人性。
呼唤:
这里有对生命的尊重,有对反省历史的呼号,有对光辉人性的呼唤。自责,忏悔,实际上就是呼唤人性,呼唤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时代的到来;也是从另一方面对这种人性的讴歌和赞美。
2、在写作上有什么启示?
――①以小见大:从细小事物中发现和展示社会变迁、大众命运的痕迹。
以一条小狗来反映社会现实,这样写一来是提醒我们,小狗虽小,却也是一条生命,善良的生命应该获得生存权。第二,写一条小狗的遭遇,反映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更能体现“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现实。这也体现出了“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另外,包弟的遭遇和作者的那一段历史是分不开的,写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心灵历程。
――②朴素情真:语言朴素,表达真情,不追求夸饰;“事”与“情”相结合,注意文章情感的波澜起伏。
――③巧用对照:
(1)狗与人的对照:(序幕)
――狗:忠诚,可爱,有人情味;人:冷漠、残忍,背弃。
(2)两条狗的故事的对照:
故事 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巴金与小狗包弟的故事
对照
写狗的忠诚 写人的背弃
重在写现象惨烈 重在写内心悲哀
--①从内容上深化主题: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反映那个时代人和人的关系竟不如狗对人的信任,表达作者对那个时代的反思。
--②从效果上深化主题: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烈惨,是一种悲壮惨烈的“肉体残害”;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 “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熬煎”。最深的痛,是心痛!这更衬出了作者勇于解剖自己、承担责任的精神态度。
(3)前后情感的对照。(略)
小结:
――巧妙对照:说明了作家自责和忏悔的必然性,深化了主题。
六、拓展人文
1、关注社会:
请看图,就“勃兰特的下跪”与“小泉拜鬼”说说你的看法。
附:
1970年的12月7日上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第四位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了位于华沙老城内的原犹太人聚居区。站在这片还残存着战争创伤的土地上,作为一个曾经屠杀了600万犹太人的国家的代表,面对着周围眼中饱含愤怒的大屠杀的幸存者们,这位德国总理无言以对。于是,他默默地屈身,面色凝重,低垂着头,双膝跪倒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这一惊人之举不仅令在场许多人感动落泪,也在20世纪世界外交史册中永恒定格。
勃兰特解释,他的下跪之举“不仅是对波兰人,实际上首先是对本国人民”,因为“太多的人需要排除孤独感,需要共同承担这个重责……承认我们的责任不仅有助于洗刷我们(www.haoword.com)的良心,而且有助于大家生活在一起。犹太人、波兰人、德国人,我们应该生活在一起。”
这一勇敢的行为使勃兰特成为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并在他杰出的政治生涯中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勃兰特以一种特殊的姿态表明,只有承担起历史责任,才能走向未来。
我们是一头野狼,挨了十几拳,死于两颗枪弹,那十几拳就是中国,那两颗枪弹,讲的就是美国,这句话全日本都在讲。
日本跟中国1XX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一杖,日清战争,他们叫日清,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八年抗战。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
2、认识自我: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忏悔可以使人摆脱魔鬼”虽然我们没有犯下二战时期希特勒和东条英机那样的罪恶,也没有文革时期红卫兵的狂热,但年少轻狂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曾给别人带来过深深的伤害。我们可以不是不犯错的圣人,但绝不能做不敢承认过错的小人;可以不是人见人爱的天使,但绝不能做众人唾弃的恶魔。请正视和反思我们的“罪过”。
请你以坦诚的心说说自己的“忏悔”,向曾经受到过你的伤害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或朋友真诚的表示歉意。
3、齐读文章最后一段,向巴金致敬: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七、课外作业:
1、当面或以书信形式向受到过你的伤害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或朋友表示歉意。
2、选读《随想录》篇章,并做读书笔记。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篇二
课文
一个多月前,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的。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唤。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舐舐,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地上添了血迹,艺术家的破衣上留下几处狗爪印。艺术家给关了几年才放出来,他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几斤肉去看望那只小狗。邻居告诉他,那天狗给打坏以后,回到家里什么也不吃,哀叫了三天就死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是的,我也养过狗,那是1959年的事情,当时一位熟人给调到北京工作,要将全家迁去,想把他养的小狗送给我,因为我家里有一块草地,适合养狗的条件。我答应了,我的儿子也很高兴。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这本领不是我那位朋友训练出来的。它还有一位瑞典旧主人,关于他我毫无所知。他离开上海回国,把小狗送给接受房屋租赁权的人,小狗就归了我的朋友。小狗来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名字,它的译音是“斯包弟”。我们简化了这个名字,就叫它做“包弟”。
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夜晚篱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日本朋友对它更感兴趣,有一次大概在1963年或以后的夏天,一家日本通讯社到我家来拍电视片,就拍摄了包弟的镜头。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做客,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两年以后,她再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看见我她就问:“您的小狗怎样?”听我说包弟很好,她笑了。
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
1962年我们夫妇带着孩子在广州过了春节,回到上海,听妹妹们说,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我仿佛又听见由起女士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
“您的小狗怎样?”倘使我能够再见到那位日本女作家,她一定会拿同样的一句话问我。她的关心是不会减少的。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
1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
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傍晚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实验用,我们不愿意。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
形势越来越紧。我们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工商业者,原先是某工厂的老板,住屋是他自己修建的,同我的院子只隔了一道竹篱。有人到他家去抄四旧了。隔壁人家的一动一静,我们听得清清楚楚,从篱笆缝里也看得见一些情况。这个晚上附近小孩几次打门捉小狗,幸而包弟不曾出来乱叫,也没有给捉了去。这是我六十多年来第一次看见抄家,人们拿着东西进进出出,一些人在大声叱骂,有人摔破坛坛罐罐。这情景实在可怕。十多天来我就睡不好觉,这一夜我想得更多,同萧珊谈起包弟的事情,我们最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去,交给我的大妹妹去办。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是一种摔掉包袱的感觉。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摔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墙壁上多开了两堵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扫掉,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是从紧靠着的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身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这绝不是容易的事。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1980年1月4日
教案
一、学习目标
1、阅读文本,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
2、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习惯于把目标叫作“教学目标”。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学习的互动过程,我们更应关注学生的学。因此,我们把目标表述定位为“学习目标”。】
二、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课外搜集关于“*”的资料,课上自主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合作研讨(同学之间、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共同研读文本。)
三、学时安排
1课时
四、学习过程
(一)交流导入
采用交流感染的方法导入新课学习。先让学生结合课前资料的搜集,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带有感情地补充介绍,帮助学生进入情境:
这场运动堪称“十年浩劫”,多少无辜的人惨遭杀害,多少千年古迹毁于一旦。那是一个非人的疯狂的年代,亲友疏远,人情殆尽。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见到八具这样的尸体。”可见,这是一个多么*的年代,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一钱不值,人性被扭曲变形,就连无辜的对人忠诚亲近的小狗也难逃一劫。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狗包弟》,共同感受那段历史,感受作者巴金对往事的反思与追忆。
(出示“学习目标”)
【由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普遍不甚了解,更缺乏切身的感受,这对于深入理解“包弟”经历和作者感情都有一定影响,因此,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资料搜集整理。这也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整体感知
1、自由地放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
2、小组合作讨论。
(1)小狗包弟有过哪些经历?
(2)随着包弟经历的发展,“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
讨论交流后,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明确:
包弟的经历“我”的感情
被转送给“我”高兴
||
与“我们”亲密相处快乐
||
被追杀忧虑
||
被解剖歉疚
(三)主体研读
1、教师导学。
对于一篇文章,在整体感知后,重要的是对其精彩部分进行研读,这样才能对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有更深入的体会。
请学生找出自己在阅读中感触最深的一两处文字做圈点批注,给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
2、自主研读。
3、探讨交流。
【鼓励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文段,谈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精神。并在此过程中,注意做好朗读评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揣摩,深入研读文本而把握思想。】
示例:
(1)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流泪。
(一“笑”一“流泪”,前后形成鲜明对比,更加体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朗读时,要体现出无助、痛苦的情感。)
(2)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作者于质朴简洁的语言中,道出了自己的真情,毫无保留,毫无掩饰。这体现了他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讲出真话的精神。朗读时,“不怕”一词要重读,要表现出坚决、无畏的态度;“表示歉意”要读出深深自责的情感。)
……
(四)引导探究
提出问题,组织研讨,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抒真情的精神,理解文章主旨。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教师参与讨论。
1、你认为巴金是怎样的一个人?
2、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条小狗来反映“*”的现实?
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中,巴金也是受害者之一,“*”结束后,他勇于反省,对包弟表示深深的歉意和忏悔。他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讲真话,为人真诚正直,是一个值得人们敬佩的人。
以一条小狗来反映社会现实,这样写一来是提醒我们,小狗虽小,却也是一条生命,善良的生命应该获得生存权。第二,写一条小狗的遭遇,反映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更能体现“*”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现实。这也体现出了“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另外,包弟的遭遇和作者的那一段历史是分不开的,写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心灵历程。
(五)随机拓展
1、学生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全班讨论。
【让学生自主质疑,再提出来全班讨论,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布置课外阅读巴金《随想录》。
【扩大阅读量,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巴金的思想。】
(六)及时反思
1、请同学们谈谈学了这节课后自己有什么收获。
【通过反思,使学生巩固对本节课的认识,也能培养学生积极反思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2、教师小结。(略)
反思
现在,一场声势浩大的语文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高中语文教学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该从内容到形式充分体现新课改的新意。在本校面向全市举行的教学开放日的活动中,我执教《小狗包弟》这篇课文,实践新课标。通过实践活动,我得到两点认识。
第一,教学理念要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以往教师在教学中过分重视的是基础性,而忽视了人文性的培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以往教师在教学中过分重视的是基础性、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的培养。在教学《小狗包弟》的活动中,我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我以为,《小狗包弟》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首先在于它的认识作用,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由此而产生课文应有的认识教育作用,包括现在的高中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个年代。因此我布置学生在课前通过上网搜索,或通过报刊杂志,或从长辈们那里了解这场政治运动,并以此理解课文所反映的*现实及巴金的行为。
另外,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反省、忏悔是《小狗包弟》的主题,一个受*的无责任的老作家居然对自己反省,对小狗包弟、对读者、对社会表达忏悔,而那些曾经*过他人、制造或参加过社会*的人们,却不见有多少反省和忏悔。可见,国人反省之心,忏悔之意多么缺失。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他的忏悔行为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这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让学生感受到了作者这种崇高的精神,这对于一个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一种很好的强化和补充。我们可以把这篇文章当作道德教育的好教材。在教这篇课文时,我们不应再像以往那样进行字词句、段落、形象、写法诸如此类的分析,而是引导学生透彻的把握全篇的思想内容并且使学生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提升和感情上的熏陶。
第二,教学方法要新。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起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启发指导,师生共同长进发展的教学模式,改变长期以来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的语文学习方式,建立起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导的新型学习方式。例如,让学生课外搜索关于“*”的资料以及历伟人自我反省和忏悔的例子,在课上自主交流。于是,在“导入新课”环节,学生们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所了解的“*”中发生的事;在“拓展延伸”环节,同学们积极交流自己课前搜索的中外历一些同样具有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品质的伟人事例。因为时间关系,虽然有些学生因没有机会说出自己搜索的材料而感到遗憾,但他们的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意识被激活了,同时也掌握了语文课程的学法。在“推人及己”环节,让学生面对巴老,面对伟人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忏悔,反省自己的过失。这个环节一开始,学生面对几十位同学以及几十位听课教师,都沉默了。在以往,我只会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说,我只做听众。但在这堂课上,我首先勇敢地说出我自己心中最悔恨、最内疚的一件事,即对我老母亲的在天之灵表示忏悔。我说得真诚、动情。学生被深深感染,他们纷纷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愧疚,非常成功地完成了“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提升自我人生境界”这一重要的教学目标。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以为,这堂课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情趣,打动着学生的心灵,许多同学积极发言,甚至有的学生多次发言,形成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我也因此在新课标的实践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语文《小狗包弟》教案大全 篇三
【教学目标】
引领学生了解本文写作的相关背景。
掌握小狗包弟一生的命运,体味作者对它的感情变化。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_”十年浩劫对中国社会的破坏程度及对人心的摧残度。
引领学生学会自我反思,更好地去认识自己。
【教学重点】
认真体味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态度的前后变化。
【教学难点】
深刻认识“_”对当时社会的残害程度,让学生学会在历史中反思,在现实生活中反思,以求进步。
【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讲述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语
_十年浩劫,一直是中国历史上一块不愿被提起却又始终存在的一块大伤疤,它对当时社会的残害程度非常人所能想象,尤其对当时的文人作家们更是如此,之前他们引以为荣的笔杆子,如今却极有可能成为将他们引向迫害的导火索,不仅如此,与他们切身相关的人、事、物都会因其功过而受到奖惩。可想而知,这是一段多么黑暗的时期。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巴金先生的脚步,一起去走进那个黑暗年代,去感受当时黑暗的压力,体会当时非人道的社会行为带来的灾难。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文学习《小狗包弟》。
整体感知
问题:找到全文中心句(文眼)(学生讨论完成)
明确: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三、文本细读
体味情感,作者和小狗包弟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以至于让作者对它发出深深的歉意?
(分组讨论)
明确:
“我“和包弟间的故事 (故事情节的发展)
相应句段 情节发展 时间 作者感情
第2自然段 相见 1959 高兴
第3-5自然段 相处 1959—1966 和谐融洽
第7-9自然段 相离 1966.8 纠结与不舍
第10-13 相念 1966.8之后 忏悔、自责
歉意由来:(让学生找到最能反映巴金内心感受的句子,并读出来)
(1)“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自责)
《小狗包弟》教案 篇四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学习(课外搜集关于“文革”的资料以及历史上伟人自我反省和忏悔的例子,课上自主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合作研讨(同学之间、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共同研读文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首先在于它的认识作用,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由此而产生课文应有的认识教育作用,包括现在的高中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个年代;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进而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这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
1、认识特定历史时期人性扭曲的状况,感受作者忏悔的勇气、气度与真挚而深沉的情感,提升自我的人生境界。
2、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自我解剖、深刻反省及对“文革”的批判。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研讨。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十年“文革”是中国当代历史上一段惨痛的记忆。请同学们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文革”:
教师总结:
叶剑英元帅曾经沉痛地说过:“文化大革命死了两千万人,整了一亿人,浪费了八千亿人民币。”“十年间国民收入损失约五千亿元”(引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无数的人们在“文革”中经历了许多苦难,巴金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2、作家作品介绍: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 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小狗包弟》就是其中极为感人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走近一个忏悔的灵魂 。
二、整体感知
《小狗包弟》是一篇叙事性散文,本文写了哪几件事情?
引子(1自然段)──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2自然段)──包弟来历。
发展(3~6自然段)──七年相处。
结局(7~9自然段)──一朝痛别。
尾声(10~13自然段)──真心忏悔。
三、内容探讨
1、思考: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引起了下文,在这个故事里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明确:狗的忠心,人的冷漠与残忍。
2、作家巴金通过别人的故事引到自己的故事,作家在介绍包弟的来历和描写人与狗之间的相处时,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点?巴老用什么描写方法让我们感受到小狗的特点的?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
明确:
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正面描写:第2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可爱。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可爱、聪明。
侧面描写:第3自然段写日本女作家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可爱。
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有情义、通人性。
3、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
明确:小狗包弟愈是可爱,愈是聪明,作家的一家人就愈是不忍让它离开。
4、小狗包弟如此的可爱与聪明,却成了巴金一家人的包袱,包弟成为包袱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⑴ 日本种的小狗。
⑵ 瑞典旧主人。
在那个年代,养一只宠物狗本身就是一种奢侈,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时我们再联系前面的艺术家获罪的原因(“里通外国”是个革命),再联系小狗包弟的这种特殊身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狗包弟会成为包袱了。
5、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明确:在“文革”那样的环境下,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甚至连朋友都出卖,哪里还顾得上一条小狗。这注定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
6、小狗包弟是逃脱不了与艺术家那条小狗相同的命运了,将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和情节对比一下,看看二者有什么区别?
明确:艺术家的狗是因为保护主人而被人打死的,这表现了狗的忠诚;可爱的包弟则是被主人主动送上解剖台的,这表现出人对狗的背叛。
第二课时
从巴金自然朴素但饱含情感的笔调中了解了小狗包弟的悲惨命运,也了解了人性中自私的一面。《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我们还是应该相信人性善良的一面,是“文革”中颠倒黑白是非的社会导致人性的扭曲,巴金先生把狗与人两相对照,以狗反衬人,明写狗的重情守义,暗写人性的弱点、人性的缺失,实质写“文革”的罪恶。
7、在小狗包弟的故事中巴金表现怎么样?
8、在小狗包弟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有感情地朗读表现巴金忏悔精神的第10段。
明确:
轻松──沉重──自责。
“轻松”是因为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的就轻松了。
“沉重”是源自作家良心的发现,对自己出卖背叛包弟、对自己懦弱的羞耻感和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9、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那一句话最能体现巴金自我解剖精神?
明确:“不能保护一条狗……我不能原谅我自己!”(重点朗读)
教师小结:这不仅仅是歉意,更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忏悔!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反省历史的呼号。
10、我们常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可是时间能抚平作者心灵上的创伤吗?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
明确:作家要说的是虽然整整13年过去了,作家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但那种愧疚和自责仍然没有减少一分,反而与日俱增,而且作者认为“这种煎熬不会终结”,除非“给自己过去十年的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债”。所以作家在76岁高龄,仍然带病书写着心中真诚的忏悔,最后辑成了《随想录》一书。
四、引导探究
1、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意义?
明确:
从思路章法说,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
从思想内容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形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从写作效果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或“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
2、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主角是谁?要表现人在“文革”中的遭遇就应该写人,为什么巴金先生把一条小狗作为主角呢?
明确:
⑴ “文革”中,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更能体现“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现实。这也体现出了“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
⑵ 把狗的忠心与人的无情进行强烈的对照,从而揭示“文革”中人性的扭曲。
⑶ 包弟的遭遇和作者的那一段历史是分不开的,写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心灵历程。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包弟是次要的。
3、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
教师总结:同学们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同学,他们的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而后一种同学,他们则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看到社会的**,所以我们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
4、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
教师总结: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了人们对于“文革”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
5、你认为巴金是怎样的一个人?
“文革”中,巴金也是受害者之一,“文革”结束后,他勇于反省,对包弟表示深深的歉意和忏悔。他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讲真话,为人真诚正直,是一个值得人们敬佩的人。
五、拓展延伸
相互交流课外搜索的历史上伟人自我反省和忏悔的例子。
示例:
1、鲁迅也是一个勇于解剖自己的文学家,他曾经写过一篇小说《一件小事》,写了“我”在车夫面前的忏悔。鲁迅先生也亲口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2、法国思想家卢梭,他写过一部《忏悔录》,就真诚地袒露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些见不得人的污点。
3、周恩来深谙修身自省的真谛,在专为自己订立的修养要则中,明确提出“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的斗争”,“具体地纠正自己的短处”。
六、推人及己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谈自己对反省和忏悔的认识:
一个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犯了错误而不知反省是没有前途的。反省的勇气标志着进步的勇气,反省的深度决定着改革的深度。而反省意味着检讨,也意味着忏悔,是痛苦的,然而,是真英雄还是假好汉,也在这里形成了分野。
【板书设计】
小狗──忠诚 自我反省
人性的扭曲──“文革”的罪恶
作者──自私 呼唤良知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高一语文上册《小狗包弟》教案【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