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教案(集锦14篇)范文

(作者:eureka7时间:2023-08-21 16:12:14)

好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4篇《汽化和液化教案》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到更多与《汽化和液化教案》相关的范文。

汽化和液化教案(集锦14篇)

篇1:汽化和液化教案

汽化和液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蒸发和沸腾通称为汽化现象,汽化时要吸热 .

2、知道蒸发现象,体验蒸发过程要吸热.

3、知道沸腾现象,能描述水沸腾前后的情景.

4、探究水沸腾的条件与特点.

能力目标

1、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分析概括物理规律.

2、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会画水的沸腾图像.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体会到物理实验的魅力.

2、通过对坎儿井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

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过程中,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意识到要有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心理品质.

课前准备:酒精、棉球、温度计、烧杯、试管、纸锅、课件、投影片、秒表、火柴、铁架台、石棉网、三芯酒精灯若干个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设计实验、观察蒸发和沸腾现象

学习难点:归纳总结蒸发和沸腾的特点

教学过程:

[交流回忆]

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学生回忆思考)

[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演示:将棉球蘸少许酒精在黑板上写好“大家好”三个字,请同学们观察酒精 的变化.(学生观察:黑板上的酒精变少了,有的看不见了.)

问:减少的酒精哪里去了?(由液态变成气体跑到空气中去了)

像这种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板书)

你们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也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学生讨论,抢答举例: 地上积水变少,晒麦子,湿衣服变干,等等.)

演示实验:用酒精灯将纸点燃,后用准备好的纸片叠成小纸锅烧水,你们看到了 什么?纸锅中的水烧开后过一会儿会变少吗?(学生观察:纸燃烧了起来.用纸锅 烧水,纸锅中水烧开,纸没有燃烧.过一会儿水变少了.)

这说明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像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在物理上称做蒸发: 一种像水烧开后会变少的现象叫沸腾.(学生理解识记.)

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 (板书)

一、蒸发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同学们思考:在晒粮食时,要使粮食干的快些,怎么办? (学生抢答:在太阳晒下、推开晒、在通风处粮食会干的快些.)

为什么在阳光下,通风处摊开晒,粮食干的快呢?(学生讨论回答:在太阳晒下粮食中 的水温度高;推开晒时水的表面积大;在通风处粮食上面空气流动快些,加快蒸 发,所以粮食干快些)

同学生们看这是半试管酒精要想使它蒸发快些,我们采用哪些措施?(学生抢答: 加热、吹风、摊开等等.)

谁能总结加快液体蒸发的方法?要减慢液体蒸发应采取哪些措施?

通过以上研究谁能总结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学生交流总结:液体的 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液面上方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越快。)

2、蒸发的特点

同学们夏天温度高,水能蒸发,那么冬天温度低,水能蒸发吗?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交流总结:水能蒸发,蒸发的比较慢,这说明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

都能发生,并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3、蒸发吸热

小实验:在学生手背上涂酒精,有何感觉?(学生体验:手背感到冷.)

用蘸些酒精的棉花包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你认为造 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观察:温度计示数降低.原因是:蒸发吸热.)

大家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社会.

放映课件:“火洲”里的坎儿井(学生观看课件:“火洲”里的坎儿井)

介绍坎儿井工程可以与长城媲美,它的.建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通过观看,坎儿井用到了哪些知识?(思考回答)

二、沸腾

同学们能解释为什么能用纸锅烧开水了吗?(学生讨论回答,互相补充:给纸锅

加热,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达不到纸的着火温度,所以水能沸腾,而纸不

燃烧.)

1、条件

水沸腾的过程中,你们是否对水加热?停止加热,水还沸腾吗?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答:水沸腾时对水加热,停止加热,水不沸腾说明了水沸腾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且继

续吸热.)

条件:水沸腾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且继续吸热.

2、沸点

水在一定的温度下沸腾,我们把液体沸腾时温度称做沸点.请同学们阅读几种液 体的沸点表,你们发现了什么?同学们思考液体沸腾需要哪些条件?(学生回答达 到沸点,继续吸热.)

通过观察水的沸腾,知道了水沸腾时的特点,那么它与蒸发有什么不同之处?又 有哪些相同之处呢?教师可适时点拨,让学生概括.(学生讨论、交流得出:

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需吸热.

不同点:

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 现象.

2、蒸发在任何温度都能发生,沸腾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

3、蒸发是缓慢汽化,沸腾是剧烈的汽化.)

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汽在生产上有没有应用呢?请同学们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自学,并思考回答.)

[归纳小结]

让学生说出本节授课内容,概括出知识要点.

[巩固练习]

1、夏天在室内洒一些水会觉得凉快些,这是因为水__了,并在这个过程中__ (填“吸热”和“放热”).

3、水沸腾时将炉火拿开,水的沸腾现象__.要使水继续沸腾,需要__.

4、夏天扇扇子时,空气的温度下降了吗?人为什么感到凉快?有同学说煮饭时, 多沸腾一些时间可以提高水的温度,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分层作业]

1、课堂作业:《课课练》 第1、2题.

2、课后作业:查阅资料,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的形状及作用.

篇2:汽化和液化教案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用具】

水槽、塑料袋、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

【教学过程】

一、引入b课

老师用棉纱蘸些酒精或水在黑板是写几个字,不一会儿,字迹不见了,引起同学们的思考。

二、进行新课

1、演示。

2、教学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3、实验“探究水的沸腾”

[提出问题]:我们把水烧开称为沸腾,请同学们来说说你所见到的、感受到的沸腾现象?

[猜想和假设]:

[设计实验]:正确选择所需要的器材,并能知道其作用:酒精灯(加热)、烧杯(盛水)、烧杯盖(防止热散失)、铁架台(支撑烧杯)、温度计(测水温)、石棉网(烧杯受热均匀)。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将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录下来。

[分析和论证]:将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作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说明,使学生较好地了解沸腾的特点,知道沸腾的条件。

[评估]:让学生回顾操作,评估探究的各个环节,你认为这些探究还有哪些不足和疏漏的地方,请提出来,最好能说出改进的措施。本实验可能因使用的温度计质量问题,以及本地的大气压影响使测出水的沸点不是100℃,可结合小数据括号中的“在标准大气压下”作简单说明。

4、教学沸腾相关知识

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与大气压强有关。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

5、学生自学课本第88页的科学世界《不烫手的“开水”》并回答问题。

6、回忆童年。

回忆小学时科学课上“纸锅烧水”的实验,结合刚才所学的知识,说明纸锅为什么不会燃烧并且还能将水烧开?

7、讨论。

8、教学蒸发相关知识

①蒸发的概念及特点。②体验蒸发制冷的作用。③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9、试一试。

三、小结

比较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掌握汽化的两种方式。

四、作业布置

课本91页第3题,第92页第4题

篇3:汽化和液化教案

【内容分析】

《汽化和液化》是第四章第三节,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理念,本节“想想做做”3个,科学探究活动1个,“动手动脑学物理”1个,“STS”一个,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的主要特点。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用具】

水槽、塑料口袋、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老师用棉纱蘸些酒精或水在黑板是写几个字,不一会儿,字迹不见了,引起同学们的思考。

二、进行新课

活动1:课文里的“想想做做”,教师先演示:用一塑料袋装一些酒精,把塑料袋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了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学生清楚看到塑料袋里的酒精不见了,而塑料袋却马上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塑料袋瘪了,袋里又有酒精了。这时学生自然产生“酒精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塑料袋会鼓起来?”、“酒精为什么会失而复得?”等一系列的疑问,从而引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活动2:“探究水的沸腾”这个探究活动是本节的重点,采用探究物理问题所经常采用的方法:

[提出问题]:我们把水烧开称为沸腾,请同学们来说说你所见到的、感受到的沸腾现象?(由于烧开水是我们生活中常做的事,因此同学们可以说出较多的沸腾时的现象)

[猜想和假设]:既然沸腾是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现象,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思考和猜想,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猜想列在黑板上,并进行归类。如:水沸腾时温度会上升,停止加热水不会沸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教师给出的器材,同学们讨论、思考,学会正确选择所需要的器材,并能知道其作用:酒精灯(加热)、加盖烧杯(盛水、防止热散失)、铁架台(支撑烧杯)、温度计(测水温)、石棉网(烧杯受热均匀)。

篇4:汽化和液化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蒸腾。能比较两种方式的想同和不同。

2.能用分子运动观点解释蒸发现象,能借助实验分析液体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以及在实验中的应用,能够列举并分析增大蒸发和减小蒸发的事例,确认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并以此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3.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吸收热量。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说明沸腾的实质。

4.能根据实验数据做出液体沸腾的图像,能根据液体沸腾图像叙述液体沸腾的特点。

5.理解沸点概念。能说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了解低沸点物质在实标中应用。

6.能用实例说明液化现象,确认气体液化时,要向外放出热量。能说出气体液化的

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能列举液化现象以及液化在实标中应用的事例。

教学课时

两课时(含实验)

教学准备

五组: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200ml烧杯。酒精温度计。硬纸板。玻璃片。一次

性打火机。30%酒精。50ml注射器。乙醚。等。棉签。水。视频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1.板书设计。

蒸发: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状态变化:液体气态。

蒸发能量变化:吸热。

影响因素:温度,液体表面积,风速。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沸点不同)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

液化状态变化:气态液态。

能量变化:放热,

影响因素:温度下降,体积压缩

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规律的应用。低沸点物质的应用。

2.教学过程设计。

蒸发⑴分发器材,实验室上课无此步骤。

⑵让学生用棉签蘸30%酒精涂在手上,观察现象,讨论,归纳出蒸发概念。

⑶例举洗手后不擦干怎样使手快干,归纳出影响蒸发的因素。

⑷俗话说冷冷在风里,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归纳出蒸发的能量变化。

⑸设凝,电风扇能对任何物体降温吗?

⑹分组实验,水的沸腾。注意观察现象,并描述。

a沸腾前,水的温度不断升高,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同时有大量气泡从杯底及四周水中产生并迅速增大,汹涌冒出水面。气泡破裂开来,放出里面的蒸气,归纳沸腾特点。

①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即低于这个温度液体吸热升温,但不沸腾,在这个温度液体沸腾但不升温。

②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剧烈发生的。

③液体沸腾时虽然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⑺列表归纳。

蒸发沸腾

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收热量

不同点特点

1.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2.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1.同时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

2.只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发生。

1.液体温度的高低。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3.液体表面上气流的快慢。

液体表面气压的大小。

⑻阅读沸点表(标准大气压)

⑼低沸点物质的应用。

液化。

①同学都喜欢喝冰冻的瓶装水,水从冰箱内取出后会发生什么现象,沸腾的水上盖一干的玻璃片,马上会出现水滴,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

②讨论归纳出液化的概念,说明液化时要放热。

③讨论100℃水蒸气与100℃水烫伤哪个严重?为什么?

作业

篇5:汽化和液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汽化现象及汽化的两种方式;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现象及蒸发可以致冷,理解蒸发快慢的条件;

4.通过“液体沸腾”这一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5.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物理现象的物理道理。

6.使学生养成与人协作,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意识。

二、教学准备

1、电教器材: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2、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火柴、、铁架台、石棉网、棉线、热水、手表、小塑料、酒精、纸盒、玻璃板、酒精棉球。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演示

(1)在黑板用酒精棉球写下“液体”两个大字,过一会儿“液体”不见了。

(2)在白色透明塑料袋,滴入几滴酒精,排尽空后封口,并将其放入热水中,观察塑料袋的变化。从热水中拿出来,过一会再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提问---归纳:

物理学把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汽化和液化现象。

1、提出问题: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汽化和液化现象?看谁想到的多?

教学方法:思考—讨论—展示交流—评估归纳

如:(1) 、湿衣服晾干(2) 、水壶里水烧开(3) 、打火机打火

(4) 、使用液化石油气、(5) 、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6) 、洗过的头发用吹风机吹干等等,(7) 、冰棍周围冒“白气”

(8) 、冬天,室内玻璃窗上的水珠; (9) 、水烧开时,壶嘴冒“白气”

(10) 、刚从冷藏室中拿出的苹果,表面不断凝结小水珠

2、提出问题:水壶里水烧开汽化和洒在地上的水变干汽化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教学方法:思考—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出汽化现象可分为两类:

蒸发:液体表面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

3、探究水的沸腾

(1) 、提出问题:水沸腾的现象也许大家都见过,但是否

观察过水沸腾的全过程?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的可以大胆地提出来。

教学方法:思考—讨论—交流—归纳:

如:①水沸腾有什么特征?

②水沸腾需要什么条件?

③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变化?

(2)、猜想: (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猜想一下问题的答案)

如:①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②水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

③水沸腾过程中,如果继续加热,温度不变;

④水沸腾过程中,如果继续加热,温度升高

(3) 、设计实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水的沸腾。)

教学方法:学生分小组设计实验,选样器材,并汇报展示实验方案。

提示: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要缩短水沸腾前加热的时间,既能节约能源,又能减少污染,用什么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呢?

归纳:①烧杯小一些,加热水少一些;②烧杯上加一带孔的纸盖;

(4) 、学生分组实验:

提示学生重点观察的问题并做好记录

①点燃酒精灯后,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②当温度升高时,水中是否出现气泡?这些气泡是怎样变化的?

③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对它加热,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变化?

④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水还会继续沸腾吗?

⑤水沸腾时,烧杯里水面以上的部分是否透明?

(5) 、分析与论证:

教学方法:展示学生实验结果--交流分析--总结归纳出水沸腾的条件及规律:

①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③沸腾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6) 、讨论和交流:

学生对于实验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如:①水沸腾时的温度为什么不是100℃而是96℃?

②各组水沸腾时的温度为什么不同?

③当酒精灯熄灭,停止加热,沸腾并没有立刻停止。

提示归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不太纯,气压的高低,温度计不太标准等都可以影响水沸腾时的温度。沸水吸收了石棉网的余热,所以水沸腾还能继续一段时间。

4、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教学方法:学生自己找出“沸点”定义,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沸点表。并回答问题:通过阅读沸点表你发现了哪些规律或者说得到了哪些结论?

思考—讨论—交流—归纳:

(1)。不同的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

(2)。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是100℃。

篇6:汽化和液化教案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制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引言:做个有趣的实验:用纸锅烧水,纸锅为什么没被火烧着?

下面的问题你都知道吗?

1.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

2.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___,凝固的是___

a.夏天吃冰棒解热

b.冰箱中取出的冰块化成水

c.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

d.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液态和气态之间能否进行相互转化呢?

实验1:

在气球或塑料袋中滴入酒精,挤出空气后扎紧口。放入热水中。请观察现象。

新课:一、汽化和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需要吸热。

物质从气态回到液态的过程叫液化,需要放热。

二、蒸发

1.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分析蒸发的特点:

现象1: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会变干,在阴凉处也会变干了,为什么呢?

现象2:湿衣服弄成一团,衣服的外边干了,但是里边还没干,为什么呢?

现象3:现在我们的秋季校服洗干净后要晾晒一天的时间才能干,为什么呢?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

分析以下现象,思考哪些因素影响蒸发的快慢:

现象1: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很快干了,在阴凉出阴凉处干的慢;

现象2:衣服打开晾晒干的快,弄成一团就干的很慢;

现象3:秋天有风的天气里衣服干的快,没有风的时候干的慢。

3. 液体蒸发需要吸热,会导致所依附的物体温度降低,有致冷作用

三、探究 水的沸腾

1.实验目的:

观察沸腾前后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和温度的变化规律。

2.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和杯盖等。

3.观察现象并记录在表格中

注意观察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产生的部位以及运动过程中大小的变化,观察水温度的变化,并做好记录。(从85 ℃开始计时)

4.分析数据和图像得出探究结论

5.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四、液化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为什么?

阅读教材61页第3和第4自然段,写出液化的两种方法是: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课后小结

1.汽化是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吸热; 2.液化是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放热;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有致冷作用; 4.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沸点; 5.液化有两种方法:降温和压缩体积。

板书

汽化和液化

一、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

二.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三、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四、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只在液体表面上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五、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篇7:汽化和液化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四、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六、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

七、教学用具

塑料袋、酒精、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硬纸板、一张光滑的厚纸、扇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将酒精抹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什么?生活中有类似现象吗?雨后地上的水坑,一会儿也干了,地上的水的水到哪里去了?通过下面的想想做做看看能否知道。

二、进行新课

做课本中实验,或者观察书上的实验现象图片。实验现象:将塑料袋沉入80℃以上的热水中,塑料袋鼓起来了,酒精变少了。拿出来凉一会儿,看到塑料袋瘪了,有小液滴,小液滴是酒精,因为水没进去。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形式,我们这节课就来了解它们。

1、汽化和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2、蒸发(板书)

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课件)

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b、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c、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蒸发越快。

[想想做做]

(2)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

把酒精滴在手背上,擦在手背上,或用手扇,有什么感觉?滴上、擦上酒精的地方有凉的感觉,用手扇一扇,感到更凉。这说明蒸发过程需要吸热,蒸发有致冷作用。滴在手背上的酒精,比擦在手背上蒸发的慢。用手扇酒精蒸发更快。说明蒸发快慢与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这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关。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同学们回答地非常好。

看课本图4、3—5,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学生们相互讨论、教师启发诱导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人身体上有水,皮肤上的水分蒸发,水在蒸发过程中需要吸热,就要从人的皮肤吸收热量,使体温下降,所以感觉特别冷。天热时,由于狗没有汗腺,不能靠出汗散热,只得伸长舌头,大口喘气,靠加快呼吸,增加蒸发量来散热。同学们回答地很好,影响蒸发快慢有三个因素,并且蒸发有致冷作用。

3、沸腾(板书)

怎样使一杯水在短时间内完全汽化呢?

水的沸腾:我们每天要喝开水,开水是水烧开,也就是水沸腾,现在回忆一下烧水时的有关情况,提出想了解什么?水开了为什么要冒气?水烧开需要哪些条件?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水熬干了,水去哪里了?问题提出来,大家先大胆猜测,相互讨论,制定方案,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结论,解决问题。水熬干了,水变成了水蒸气。

实验方案1:

把冷水倒在烧杯里,将烧杯放在铁架台上的石棉网上,杯上盖上中心有孔的硬纸板,把温度计穿过纸板孔并使玻璃泡浸入水中,用酒精灯给盛了冷水的烧杯加热,当水温至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5min为止。

实验方案2:

把热水倒入烧杯中,用酒精灯给热水加热。

两种方案都很好,也可行,我们现在分两大组。一大组用冷水做,另一大组用热水做。仔细观察,最后得出结论。并说出这两种方案的缺点。

冷水:开始给水加热时,在烧杯的器壁出现了许多小气泡,随着水的温度升高小气泡逐渐变大,并脱离烧杯器壁开始上升,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小,还没有到达液面就消失了,同时听到吱吱的响声,后来发生了变化,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上升到水面破裂,这时水就沸腾了,在沸腾前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沸腾时水的温度是不改变的,把酒精灯撤掉以后,沸腾停止。

热水:开始给水加热时,水温上升。水沸腾时,内部出现大量的气泡,气泡越来越大,上升到水面破裂,汽泡里的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水的温度不变,把酒精灯撤去,沸腾停止。

开始给冷水加热时,由于水中溶有空气,在器壁上生成气泡,气泡中含有空气和水蒸气,继续加热,气泡受热膨胀,当气泡大到一定程度,由于浮力,气泡脱离器壁开始上升,气泡上升温度降低,气泡内的大部分水蒸气要液化成水,气泡外边压强大于气泡内气体压强,气泡变小。这里边关于压强和浮力我们以后要学到。现在根据观察进行分析总结,找出规律。

根据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水的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根据气泡上升,变大,上升到水面破裂。说明水的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根据撤掉酒精灯后,水就停止沸腾,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

看课本80页小数据。为什么表上标“在标准大气压下”?液体沸点与大气压有关,以后要学。像我们用的高压锅,锅内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所以高压锅内水的沸点也高于100℃。而高原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所以高原上水的沸点低于100℃。要记住酒精的沸点78℃、水银的沸点357℃。通过表格比较蒸发和沸腾4、液化

前面我们看到,把塑料袋从热水中拿出,凉一会儿,塑料袋变瘪,并且有酒精液滴,这过程说明了什么?大家思考,并相互讨论。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酒精被液化。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这是液化的一种途径。

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这是液化的第二种途径。这我们也不陌生。我们家中用的液化气罐,就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石油气变成液体后装入钢罐的。还有我国长城三号运载火箭的第三级的燃料,用氢作燃料,用氧作助燃剂,这些装在火箭里的氢和氧都是以液体状态存在的。既然液化是汽化逆过程。那它是吸热还是放热?能用例子解释吗?使气体液化有两种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板书]液化过程要放热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了液化和汽化,汽化有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过程要吸热。液化过程要放热。

四、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1、汽化和液化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

2、沸腾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过程要吸热。3、蒸发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b、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c、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蒸发越快

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

4、使气体液化的两种途径: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想想做做]纸锅烧水

我们现在用桌子上那张光滑的厚纸,做成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观察到什么。学生们做,教师巡回指导,给纸锅加热一会儿,水沸腾,而纸锅并没有燃烧,这是为什么?水100℃就沸腾,而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3℃,所以水沸腾而纸锅并没有燃烧。

篇8:汽化和液化的教案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第四节汽化和液化 教案(北师大八年级上)。

②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蒸发过程中吸热。

③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学会比较的研究方法。

②通过对水的沸腾现象的探究,体会探究学习的方法,物理教案《第四节汽化和液化 教案(北师大八年级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列举大量生活实例感受物理是有用的,形成对自然界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②通过对探究实验数据和现象的记录,形成诚实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篇9:汽化和液化的教案

《液体的蒸发》是新课程七年级第四章第2节中的知识内容,蒸发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之一,也是两种汽化现象中的一种。本节主要学习“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发吸热”的知识。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以及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理念,同时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熔化和凝固,因此,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而且蒸发现象接触较多,感到易学,只要增加丰富的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得到结论。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汽化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影响因素,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够列举并分析增大蒸发和减少蒸发的事例。

(3)确认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并以此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2、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初步学会归纳知识的能力。

3、德育目标:学会与人合作,培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分析、归纳学习方法实验探究、合作讨论、归纳

器材烧杯、玻璃片、温度计、酒精、酒精灯、滴管、棉花。

课程资源准备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关蒸发概念,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FLASH动画、幻灯片。

设计理念

1、《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失败的原因,成功的关键。

3、让学生参与对自身学习的评价,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收获与乐趣。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学生游戏:往玻璃片上呵气,写字导入汽化和液化

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水哪里去了?水的状态发生怎样的变化?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2、同学们能够例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汽化现象吗?(洒在地上的水变干,湿衣服晾干,打开瓶塞的香水瓶里的香水愈来愈少,日久不见)

3、从实例中引出蒸发的概念

4、从实例中引出蒸发是有快慢的

二、从日常现象入手,产生问题,探索问题,导入研究课题

1、创设情景讨论如何人让湿的校服干的更快?

学生分组比赛,列举具体方法,并想老师汇报讨论结果让其他组补充,并进行归类,归纳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学生回答:有风干得快,太阳晒到干得快,摊开干得快思考:蒸发是否受一些因素的影响然后进入下一个环节——“是真是假”提问:研究科学最基本的方法是什么?

2、实验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先让学生根据桌上的器材设计实验来验证第一个假设,讨论后再汇报,老师对学生设计的实验进行评价,并让学生改进,最后用Flash演示。

(2)接着按同样的方法完成第

二、三假设的实验设计

(3)让学生自己挑一个实验做,并把实验现象记下来,得出结论。通过实验,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出示幻灯片3: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4)问:不同液体蒸发快慢一样吗?设计实验

三、结合教材,联系生活,应用知识,巩固知识

1(幻灯片4)播放干手器,电吹风图片。说明增大蒸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原理。(幻灯片5)通过介绍喷灌、滴灌技术,说明减少渗漏和减少蒸发在生产中的应用。 2让学生提出生活中增大和减少蒸发的现象,并解释。

四、实验探索,亲身感受,知道蒸发吸热

1、提问:在炎热的夏天,你是如何对付的?

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在地上洒水、洗澡、游泳、吹电风扇(扇扇子)、开空调等,开空调可降低室温,扇扇子会不会降低室温呢?为什么会凉快呢?

2、实验探究,寻找原因

实验1皮肤上擦酒精,寻找新感觉。

实验2把一支温度计插入酒精中观察读数变化,再把它从酒精中取出后,读数怎样变化?

实验3取一团棉花,用酒精浸润,将它展成薄薄的一片,然后将它包裹在温度计玻璃泡的外面,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猜想:当你用练习本对着温度计玻璃泡不断扇风时,你又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3、探讨问题,得出结论,解释现象

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会从周围物体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也降低—即蒸发吸热。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坏处呢?(幻灯片6:游泳后上岸为什么冷的发抖,夏天时,狗为什么要伸长舌头)

五、学生自我评价,巩固知识。

六、练习:大家在喝热的豆浆、牛奶、汤时,你们用哪些简单的办法使它们较快地冷却下来?

篇10:《汽化和液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和液化;知道什么是沸点;知道沸腾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水的沸腾现象,感知水沸腾前与沸腾时现象的区别。通过探究活动,2.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身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沸腾时与沸腾前的现象,并探知规律和条件。

教学工具

塑料袋、酒精、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硬纸板

教学过程

1、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58-60,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汽化?

(2)什么是液化?

(3)什么是沸腾?

(4)什么是沸点?

2、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沸腾: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确定的温度

3、探究:水的沸腾

(1) 注意:

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

沸腾时的温度,是否发生变化?

记录数据

依照晶体熔化曲线描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2)设计试验和进行试验

(3)介绍实验器材

(4)总结实验

① 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在水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对它加热,它却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变。

② 液面上的“白气”越来越多,沸腾的时候,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③ 沸腾后移走酒精灯,水停止沸腾。

4、在标准大气压下,几种液体的沸点(℃)

气压增大沸点增大;气压减小沸点减小。

5、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liuxue86.com

6、练习册当堂检测

7、总结:

(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2)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3)沸腾: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4)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确定的温度

(5)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

(6)沸腾时和沸腾时的现象

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移走酒精灯,水停止沸腾。

课后小结

本课你学到了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下!

课后习题

1、关于液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温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 B.压缩体积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

C.液化过程是个吸热过程 D.液化过程是个放热过程

2、水烧开时,壶嘴冒出许多“白气”,这些“白气”是( )

A.水蒸气 B.小水珠 C.热空气 D.白烟

3、夏天扇扇子能使人感觉凉爽,这是因为扇子所产生的风( )

A.使空气的温度降低 B.在人体表面吸热

C.加快了人体表面汗水的蒸发 D.减慢了人体表面汗水的蒸发

4、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60 ℃的水,正在沸腾中

B.用纸盒装水,放在火上加热,可将盒中的水烧开

C.液体吸热后,温度却不升高

D.用水银温度计测得南极考查站的温度是-60 ℃

板书

篇11:《汽化和液化》教案

一、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二、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三、沸腾: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四、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

篇12:《汽化和液化》教案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制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引言:做个有趣的实验:用纸锅烧水,纸锅为什么没被火烧着?

下面的问题你都知道吗?

1.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

2.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___,凝固的是___

a.夏天吃冰棒解热

b.冰箱中取出的冰块化成水

c.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

d.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液态和气态之间能否进行相互转化呢?

实验1:

在气球或塑料袋中滴入酒精,挤出空气后扎紧口。放入热水中。请观察现象。

篇13:《汽化和液化》教案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需要吸热。

物质从气态回到液态的过程叫液化,需要放热。

二、蒸发

1.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分析蒸发的特点:

现象1: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会变干,在阴凉处也会变干了,为什么呢?

现象2:湿衣服弄成一团,衣服的外边干了,但是里边还没干,为什么呢?

现象3:现在我们的秋季校服洗干净后要晾晒一天的时间才能干,为什么呢?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

分析以下现象,思考哪些因素影响蒸发的快慢:

现象1: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很快干了,在阴凉出阴凉处干的慢;

现象2:衣服打开晾晒干的快,弄成一团就干的很慢;

现象3:秋天有风的天气里衣服干的快,没有风的时候干的慢。

3. 液体蒸发需要吸热,会导致所依附的物体温度降低,有致冷作用

三、探究 水的沸腾

1.实验目的:

观察沸腾前后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和温度的变化规律。

2.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和杯盖等。

3.观察现象并记录在表格中

注意观察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产生的部位以及运动过程中大小的变化,观察水温度的变化,并做好记录。(从85 ℃开始计时)

4.分析数据和图像得出探究结论

5.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四、液化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为什么?

阅读教材61页第3和第4自然段,写出液化的两种方法是: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课后小结

1.汽化是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吸热; 2.液化是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放热;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有致冷作用; 4.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沸点; 5.液化有两种方法:降温和压缩体积。

板书

篇14:《汽化和液化》教案

一、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

二.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三、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四、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只在液体表面上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五、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word该篇汽化和液化教案(集锦14篇)范文,全文共有15750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汽化和液化教案(集锦14篇).doc》
汽化和液化教案(集锦14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