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教案(新版多篇)范文
编辑: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教案(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实词、虚词,正确翻译课文。
2、本文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气势,加强朗读和背诵。
3、理解作者的观点,结合实际生活赋予它们以新的内涵。
教学重点:
1、体会语气,练习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义”“本心”的内涵,把握本文的主旨。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引出生死观,导入孟子的《鱼我所欲也》。
二、朗读练习
注意要点:字音: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yú)
停顿示例: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三、疏通文意
学生自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平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1)“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与”通“欤”,语气词。
(2)是:这种;这种做法。 为:宁愿;为了;接受。
而: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却。 于:比;对。
(3)①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②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③(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④这就叫作丧失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2)师生讨论,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 (《四书章句集注》) 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学生讨论,明确: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
五、布置作业
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 篇二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得:表示客观上的可能。
苟:苟且。这里指为了生而不择手段。
恶:讨厌,厌恶。
故:所以。
由是:由于这个原因。
是故:因为这个缘故。
独:只。
呼尔:盛气凌人喊叫的样子。
万钟:优厚的俸禄。
奉:侍奉。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本心:天性,天良;本来的心愿。
2.作家作品
关于作者: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关于《孟子》:
《孟子》长于言辞,善于用比喻说理,其文势磅礴,论证严密,富于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后世散文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及部分弟子的言论和活动,是儒家的经典。也是先秦优秀的散文作品,现存七篇,每篇以开头的两三个字为名。汉朝赵歧把每篇分为上下两部分,成为十四篇。宋朝朱熹把《孟子》《论语》《大学》和《中庸》全为《四书》。
3.背景链接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发展,他生活在诸侯互相攻伐“无义战”的时代,目睹了人民遭受涂炭的社会现实,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民本思想,明确提出“民为贵”、“君为轻”。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仁政”。反对“霸道”、“暴政”。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安定人民、少收赋税,减轻刑罚,使百姓“不饥不寒”。这些观点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却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根本行不通。孟子还主张社会分工,这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但却得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结论,为阶级剥削和压迫制造了理论依据。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小无有不下。”还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知也。仁义礼智,非曲外铄(给与)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认为“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鱼我所欲也》一文阐述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的观点,告诉人们要辨礼义,要有“舍生取义,舍得取义”的精神,要有“羞恶之心”,要保持善良的本性,认为“仁义礼智”是人所固有的品德,只要守住“善性”,“人皆可以为舜尧”,本文便对这个道理进行论证,提出“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舍生取义”为全文中心论点。文章用鱼、熊掌等比喻提出中心论点,由“有甚于生”、“有甚于死”引出“不为苟得”“不避祸患”来。这是正面论述;由“莫甚于生”、“莫甚于死”,引出“何不为也”这是从反面论述。结论:世上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有比死亡更让人厌恶的东西。
二、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并说明“义的美德是人所固有的”。
本段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从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而取熊掌为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以“生亦我所欲”至“故患有所不避也”):正面阐明为什么要“舍生取义”,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不苟且偷生;因为“我”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更可恶的,所以不避杀身之祸。
第三层(从“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至“所恶有甚于死者”):进一步论证“义”比生更重要,“不义”比死更可恶。先用假设推理的方式说明,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比生更可贵,那么人们就会用各种手段苟且偷生;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比死更可恶,那么人们就会挖空心思逃避杀身之祸。接着用事实证明,有的人可以用某种手段求生却不用。有的人做某种事情,可以免死却不做。于是得出结论:“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义”是确实存在的,“义”比“生”更重要,“不义”比死更可恶。
第四层(本段最后一句):回到“性善论”上,说明“舍生取义”的美德,本来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不使它丧失罢了。
第二部分(2、3):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否则就是失掉了人固有的“羞恶之心”。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2):从正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一箪食”“一豆羹”关系到人的生死,但若是用无礼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气丐也不接受,这一事例充分证明,最普通的人也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而不失义。
第二层(从开头至“亦不可以已乎”):从反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首先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辨礼义”就接受优厚俸禄,紧接着以一个反问句,说明他们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为私利所蔽。然后用三个排比句作今昔对比,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是亦不可以已乎”是一句反问,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
第三层(最后一句):与第一部分相呼应,又回到“性善论”上,把上述人的行为归纳为“失其本心”,“本心”就是人原来固有的“羞恶之心”,也就是“义”、“善”的本性。
三、写作方法
1.逻辑严密,具有雄辩力量。
不管是分别来看各部分,还是纵观全文,都会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例如文章的第一部分,开头以“舍鱼而取熊掌”为喻,提出“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然后先从正面说明,因为有比生更可贵的东西,有比死更可恶的东西,所以要舍生取义;接着用假设推理和事实证明,“义”比求生恶死更重要,所以应该舍生取义;最后归结到人本来都有“舍生取义”的美德,不应丧失。一层紧扣一层,严密无间,两大部分之间也是如此,在第一部分推理的基础上,第二部分用事例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死,“义”重于利;并批判了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最后着重指出这种行为就是失掉了原来固有的“羞恶之心”。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补充和深入,前后相贯,密切呼应。
2.善用比喻和举例论证的手法,颇富说服力。
文章一开始便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自然引出文章的题旨:“舍生取义”,这种以一般的生活经验作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能把抽象而深刻的道理说得十分浅显明白,又十分形象生动,引人人胜。文中还以行人不受“呼尔”之食和乞人不受“蹴尔”之食为例,更加深入地论述了“舍生取义”是人共有的本心,使文章的题旨不断深化。
3.正反论证,层次清晰。
文章的第一段在论述“生死”问题与“义”发生矛盾,应该舍生取义时,就先从正面论述了义重于生的道理,又从反面论述了不义重于死的道理,从而深刻地阐明了舍生取义是人之本性的道理。又如,作者在第二段以乞人不受不义之食为例,从正面论证了舍生取义是人之共性;又以“万钟”虽好也不能接受为例,从反面论证了舍生取利是丧失本心。论证极为严密,说理极为深刻,层次十分分明。
4.语句流畅,气势充沛。
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常使用排比句式。如第二段中连用三组排比句,对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加以批判,语言极为流畅,气势也很充沛。
四、参考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练习解答】
一、只要能列举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感人事迹,围绕本文主旨——舍生取义展开论述,且言之成理即可。
二、1.生命,也是我想要得到的,正义,也是我想要得到的,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得到正义。
2.生是我想要得到的,然而我要得到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会去干苟且偷生的事。
3.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样的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三、略
【类文品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不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宜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第一段概括起来的观点是 ,如果扩展开来,它的内容实际上包含了文章中的 这一句话。
2、本文的论证层次十分清楚,全文围绕中心分别从 和 两个方面逐层论证。从内容上看,其层次之间在意思上存在着 关系。
3、文中的“君子”即为 。
4、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意思:
⑴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天时: )
⑵池非不高也(池: )
⑶委而去之(委: 去: )
⑷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
⑸亲戚畔之(畔: )
⑹故曰(故: )
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 )
5、从该中可以看出孟子 的思想。
6、文章论证天时不如地利时,指出城小易攻的句子是 ,表明攻势之大的短语是 (用原文回答)。
7、第三段中“故曰”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
8、翻译下列句子:
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⑵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参考答案:1、人和是战争中最关键的因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递进 3、得道者 4、⑴天气,时令⑵护城河⑶放弃;离开⑷界限,这里是限制的意思⑸通“叛”⑹因此⑺巩固 5、兼爱、非攻 6、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 7、过渡 8、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⑵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武器装备的强大。)
【同步训练】
一、基础训练
1、给加点字注音:
不屑( ) 苟得( ) 妻妾( ) 蹴尔( ) 一豆羹( )
2、本文选自 ,文中体现了作者 的观点。
3、解释下列词语:
⑴二者不可得兼(兼: )
⑵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 )
⑶所欲有甚于生者(甚: )
⑷一箪食,一豆羹(豆: )
⑸死亦我所恶(恶: )
⑹故患有所不辞也(患: )
⑺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由是: 是: )
⑻是亦不可以已乎(已: )
⑼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苟得: )
⑽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 )
4、选出与成语“得过且过”中“得”意义相同的句子( )
a、故不为苟得也 b、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c、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 d、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5、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⑵于:所欲有甚于生者( )
万种于我何加焉( )
⑶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是亦不可以已乎( )
⑷而: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者( )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7、用原文回答:
⑴孟子是怎样用口腹之欲来类比舍生取义的?
⑵孟子认为什么样的人舍生取义?
⑶孟子认为什么样的人舍义取生?
⑷孟子认为什么叫丧失本心?
8、翻译下列句子:
⑴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⑵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⑶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⑷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⑸万种于我何加焉?
二、同步解读
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而取熊掌也。⑵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⑶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⑷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⑸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⑹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⑺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⑻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⑼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9、下列句子中“为”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b、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c、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d、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10、这一段共九句话,层次划分正确的是( )
a、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 b、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
c、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 d、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
11、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分析论证 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b、举例论证 分析论证 层进论证
c、设喻论证 分析论证 引用论证 d、设喻论证 分析论证 层进论证
12、选段中哪句话可以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13、文中“贤者能勿丧耳”,孟子还有几句话是论证“贤者”使“本心”“勿丧耳”的,请写出来:
14、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三、美文赏读
师旷论好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恐已暮矣( )
②何不秉烛乎( )
③盲臣安敢戏君乎( )
④安的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16、下列句中,哪些是反问句?把它们选出来( )
a、何不秉烛乎? b、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c、盲臣安敢戏君乎? d、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17、师旷是怎样论好学的?这番言论巧妙在何处?
18、翻译下列句子。
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②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③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19、师旷论好学的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质疑法 3.鉴赏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自由质疑,互动探究,理解文意;美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初步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请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
二、资料助读:
1.“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4)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2.《礼记檀弓》中有:“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点评。
字音: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停顿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白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1.你问我答
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生问师答
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平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若干名同学回答
明确:(1)“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与”通“欤”,语气词。
“乡”通“向”,从前。
(2)是:这种;这种做法。
为:宁愿;为了;接受。
而: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却。
于:比;对。
(3)①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②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③(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④这就叫作丧失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五、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
2.学生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3.教师出示背诵练习。帮助学生背诵。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 ; , 。 ,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故 , 。
呼尔而与之, ; , 。
乡为身死而不受, ; ,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
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学生齐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 篇四
【学习重点】
1、体会文章的中心论点。
2、论证方法。
3、体会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孟子(约公元前372至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推崇并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世称亚圣。作品有《孟子》七篇。他长于说理,善用比喻,纵横捭阖,妙趣横生,在中国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鱼我所欲也》就体现了他的写作风格和特点。
二、学生朗读课文
三、注意有关字词
1、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
2、万钟不辩礼仪而受之。通辨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感激的意思。
4、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之意。
四、笔译这篇课文
五、对艰难字词句进行解释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
二、学生散读课文
三、点名学生翻译课文,对不妥之处详加解释
四、学生散读课文争取成诵
第三课时
1、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文章,它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舍生取义
2、作者是怎么样提出中心论点的?
文章用鱼和熊掌等比喻提出中心论点的。
3、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文章用鱼和熊掌等比喻提出中心论点,由有甚于生,有甚于死引出不为苟得不避祸患来,这是从正面论述;由莫甚于生莫甚于死引出何不为也这是从正面论述。结论是世上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有比死亡更让人讨厌的东西(义和不义)。后又从反面论证见利忘义是丧失人的本心。
4、写作特色:
⑴ 善用比喻。
① 运用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中心论点
② 用行不吃呼尔,乞不受蹴尔比喻守义不辱。运用比喻使讲述的道理明白易懂,深入浅出。
⑵ 运用对比。鱼与熊掌生与死义与不义向与今等通篇对比鲜明,使中心论点舍生取义鲜明突出。既然能为义而舍生,那么在接受比生命更轻的高官厚禄,甚至是一箪食,一豆羹的时候要辩解是不是合乎礼义。
⑶ 孟子的礼义是封建君臣之礼,封建君臣之义,应批判地继承,现在的礼义已经赋予了新的含义。如陈毅取义成仁今日事。
⑷ 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5、结构图示:
熊掌 生 所欲不苟得有甚于生义
╱正面→→
舍 鱼 死 虽恶所不避有甚于死不义
生
取
义
╲反面: 向(为身死而不受)
受不义之万钟无益
今(为宫室、妻妾、穷乏者)更不可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 篇五
教材分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一)。孟子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语言,阐述了一个重要的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该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不辨礼仪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
学习任务
1、理解孟子所阐述的“义”的含义,懂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择,把握人生,慎重选择。
2、学习经典论说文在论证结构和方法的独到之处。
3、感受孟子文章语言自然流畅,节奏鲜明的特点,多朗读,多背诵。
学习方法
1、采用“诵读—积累—感悟”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2、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为文章观点找论据,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一)》。
3、善于联系当代,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拓展探究,更好地借鉴古人的思想精华。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基本疏通课文大意,找出疑难之处,留待课堂解决。
2、默读课文,基本断句准确。
3、教师推荐网站,了解孟子。
学生根据教师推荐网站,或自行搜索,全面了解孟子,分组查找以下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介绍:孟子简介、孟子人生、孟子思想、孟子学说、孟子故居、孟子故事、孟子名言、出自《孟子》的成语。
二、激趣导入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打消畏难情绪。
1、由一二位同学讲一则跟孟子有关的小故事,如“孟母三迁”“孟母对织”。
2、归纳至今为人们所乐于运用的孟子名言。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尽信书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孟子》还留下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成语,抢答说出哪些熟悉的成语是出自《孟子》的。例:专心致志、与人为善、舍己为人、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等。
4、课文涉及的孟子的名言是哪一句,蕴含的成语是什么?
“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
三、整体感知
1、教师和学生一起以不同的方式默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节奏。在诵读的过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引发质疑。在梳理过程中对重点实词如:“欲”“得兼”“莫”“由是”“与”“蹴”“万钟”要特别关注。对文中出现的五个通假字进行归纳整理。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对称句和排比句,感受文章语言特点。背诵也以这些句子为基础,先背诵对称句,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
2、教师以若干问题带动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①孟子在文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②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积累基本文言文词汇。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3、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相信孟子会给我们提供帮助的。请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
二、资料助读
1、“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4)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2、《礼记檀弓》中有:“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点评。
黑板显示:
字音: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停顿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自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1、你问我答
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生问师答
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4、小结
通假字
(1) 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
(2) 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 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 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 乡通向,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一词多义
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此、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 呼尔而与之(给予)
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五、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
2、学生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3、教师出示背诵练习。帮助学生背诵。
4、学生齐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第二课时
一、齐背课文。
二、再读课文,分析讨论文章思路。
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人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这段文章是说,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三、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四、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明确:
1、用类比论证法提出论点。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
2、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显出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
第一部分中用假设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然后得出结论,使读者心悦诚服
五、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六、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七、课堂练习
1、速读课文第二节,说说本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应将正义放在首位的。
2、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 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板书设计
26、鱼我所欲也
论点:舍生取义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 篇七
[教学要点]
理清课文的论证思路,掌握论证方法,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鉴赏本文的说理艺术;品味《孟》散文的语言特色;古今对读,品评孟子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教学步骤 ]
一、师生齐背课文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①“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②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师生讨论。明确:①“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②这位同学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
(2)教师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 (《四书章句集注》) 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1.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学生自由发言。
生1: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万钟”的诱惑,这些言行都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生2:仁义是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孟子可谓高屋建瓴。
生3:孟子是一个肩担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参与意识,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生4: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沦辩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
……
五、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六、布置作业
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 篇八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时数] 两教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靥逑至苏庑┨氐恪?nbsp;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参考答案: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分步品味
1、质疑及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说:要求引原文答,教师可适当点拔。回答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第一、二节的内容进行质疑,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或相互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2、齐读课文。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或说说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解说:重点解决“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和“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意义。)
4、教师提问: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解说: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尝试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把握整体文意,理解文中的字、词、句。)
四、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所学内容
1、抽查背诵情况。
2、用媒体出示字词,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
二、朗读训练,体会文意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甸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①论证方法:道理论证(第一节)、举例论证(第二节)。②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
3、齐读全文。
三、课堂练习
1、速读课文第二节,说说本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应将正义放在首位的。
2、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 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解说:以上材料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要正确对待生与死、义与利。)
四、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五、课后延伸
1、背诵课文。
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谈骨气》。
六、布置作业
背诵这篇课文。
[板书设计 ]
鱼我所欲也
《孟子》
文章主题: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
将正义放在首位,
摒弃利己的私心。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教案(新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