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范文
落实双减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
摘要:自从双减政策颁布以来,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实施中,为了真正达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目标,一线的教师们可谓是煞费苦心。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总是停留在抄写、背诵这些刻板的印象中,因此,进行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尤为必要。本文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作业设计途径,希望通过设计理念的变化,提升学生的完成度与质量,达到知识巩固、知新的目的。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引言:教师们惯用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来判断学生认真学习的程度,并且针对学习中的薄弱点和牢固点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为了更好的发挥作业设计的价值,本文通过设计单元作业、课外延伸设计作业以及多元评价等途径,探索新的语文作业布置策略,旨在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做到课堂学习的有效延伸。
一、明晰单元作业功能规划作业完成时段
大部分教师通常把作业功能界定为“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作业有巩固课堂所学内容的功能,但这不是唯一的功能。以下是作业的多重功能。1.诊断功能。作业可以暴露学生学习起始状态的真实水平。设计指向教学目标的相关活动或任务,让学生依靠所拥有的储备知识和能力在课前完成,可以充分暴露学生在学习某一单元之前的知识能力,以及原有经验与即将学习内容的单元目标之间的冲突与落差,从而精准定位教学的起点和重点。2.引导功能。作业可以引导学生在某些方面以相对均衡的状态进入某一单元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某个主题的研究指导或引导学生收集、整理相关的阅读资源,让有不同经历和知识背景的学生在学习新单元之前建立起共同的背景。3.支架功能。作业可以作为学习活动的一个支架,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学习的路径,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一步步达到最佳的学习目标。
二、链接生活,贴近认知实践优化作业设置
生活之中,处处有语文,要积极倡导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联系,这就意味着语文课程作业的深入优化,也必须与学生的生活进行关联,将丰富而多维的生活,作为实施作业的蓝本和基础。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这个单元所设置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这一语文要素的设定,重在积累多维的观察方法,历练学生运用精准生动的语言,将观察所得表现出来。这一过程看似需要进行语言的输出与表达,但这个单元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设置作业时就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效联系。如学习了《爬山虎的脚》之后,教师就着重引导学生利用课文练习中所介绍的观察记录表,组织学生从生活中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事物,模仿课文中叶圣陶先生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选择的事物,并将自己观察所得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中。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要求学生将生活观察所得,与自己的同伴、朋友、家人分享,尝试以专题介绍的方法,将自己的观察所得有效地表达出来,从而为完成单元习作做好认知和能力上的铺垫。
三、语文作业设计向课外拓展走出课堂
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要走出课本,向教材外拓展,有效沟通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联系,既把握教材,又超越教材,充分利用课外语文资源,设计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实践应用型作业,设计多层次的开放性的作业,引导学生投身语文实践,促进全面发展。在网络时代,电脑代替了纸质试卷印刷,节省了学习资源成本,教师应高度重视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搭建网络学习的平台,鼓励学生从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了解国内外重要事件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精心设计练习题传给学生,让学生上网搜集资料,获取信息,扩大阅读量,引导学生以发帖、发电子邮件、通过微信、QQ群和学生进行合作交流,集思广益,进而解决学习问题,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氛围中探究,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的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积极性,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让作业的内容走向综合化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工具性学科,语文课标提倡开展跨领域学习,跨学科学习。语文作业要积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渠道,作业的设计应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业设计应立足课本,不拘泥课本内容,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力求把语文作业内容设计走向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的学语文、用语文。例如,语文作业的设计要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相联系学校的教育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重视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结合学校每月开展的主题思想教育活动能办一份手抄报,举办征文“环保与我同行”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使学生能通过综合应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语文问题。
五、对学生实施多元作业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够像一把戒尺一样去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应当像一把钥匙一样打开学生思维的枷锁,引导学生投入更加深层次的思考,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内化和升华。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评价时不能够以一种固定的模式或标准来衡量学生作业的完成程度,而是应当根据不同学生作业的完成方式来进行不同形式的评价,给予学生正确的点拨性评价。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基础阶段,此时,教师的任何一句评价都有可能对学生未来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着重注意评价的多元化。
结论: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学生的作业量大幅度地缩减,为了完成“减量增效”的工作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地认识智慧教育工作的价值,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让教学可以呈现出更高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真正满足学生学习和自身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