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环节范文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环节
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那么,如何在一堂语文课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关键点在于利用好课堂导入这一环节。
现代教学论认为:一一个完整的课堂导入环节对学生有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入学习课题的作用。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也提到:“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心灵上,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由此可见,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环节,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环节无疑可为整堂语文课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基于对课堂导入的上述认识,我在自己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一、从学生自身写作和经历导入,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和理解。
从学生的自身写作导入。
“武松打虎”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学生在连环画、动画、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中对此故事已有所了解。然而,如何让学生从语言角度体会《武松打虎》的精彩之处呢?这也是本篇课文最主要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课堂导入中我先让学生尝试着写出自己印象当中武松打虎的场景。
从学生五分钟左右的当堂写作情况来看,有的学生只用了一-句话:“武松上前一拳就打死了老虎。”学生认为这样写直截了当,最能体现武松的勇猛和力气;有的学生则用了较多的动词,如“抓”、“打”、“踢”等来描写。
于是,再让学生阅读原文中作者的描绘,通过和自己写法的对比,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课文中在武松打虎之前先有对老虎的一段描写一一这是侧面描写,把老虎写得越猛就越能体现后来武松打虎的勇猛,这是其一其二,课文的描写中有一个“被动”的“闪”字,可见武松打虎时并不全是“抓”、“打”、“踢”,一味向猛虎“主动进攻”,这表明武松既有勇猛的一面还有机智灵活的一面,再反观“武松上前一拳就打死了老虎”,看似勇猛却不符合常理。还有,文章中写武松打虎过程中也是一波三折,比如武松打虎-开始却是“断了哨棒”,增加了“打虎”的难度,扣人心弦,也将故事逐渐推向高潮。
总之,在课堂导入中,对于熟悉的题材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写-写,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体会课文的精彩之处,这正是体现了王荣生教授所说的以学生“学的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2、从学生的自身经历导入。
孔子云:“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国人对“名”的重视,也表现在给人取名字上。我在给学生上《孔乙已》一课的课堂导入中,便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名字的由来。学生的发言中有的说自己的名字是父母对自己的祝福:有的说自己的名字是父母对自己的一种期望:还有的说自己的名字和出生的季节、节日以及家里的情况有关。显然,学生的名字里面大都包含有一定的寓意,即父母长辈对自己美好的祝福。
继而,谈到鲁迅这篇小说的题目一一“孔乙已”名字的由来:关于“孔乙己”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个绰号,叫孔乙己”。那么,“孔乙己”这个绰号有又有何种寓意呢?
我随后让学生看一看“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名字由来,学生找到原文后马上就能理解到:第一,他的名字和自己相比,是“别人”取的,不是父母所给,当然也无所谓父母对他的祝福和希望:第二,从课文中“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和“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起众人都哄笑起来”等句来看,别人给他取的这个“半懂不懂”的名字,实际上也寓意了众人对他的嘲笑。
其实,鲁迅文章中出现的人名大多具有这样的特点。比如《阿Q正传》中,阿Q本来姓赵,可赵太爷不让他姓赵,就把他的姓氏随随便便给剥夺了,体现出阿Q地位的低下:另外一方面,“Q”又是那个时代脑后拖着条长鞭子的中国人而目的一副画像,愚味、落后,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又如《药》里面,“夏瑜”的原型是“秋瑾”,这点也可以从名字中体现出来。
这样,从学生再熟悉不过的“名字”入手,进而讨论到鲁迅笔下“孔乙己”的命名,学生不仅觉得新鲜好奇,而且对理解课文的立意也会更为深刻。另外,对他们今后阅读鲁迅和其他在作家的文章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导入,激发他们“温故知新”的学习兴趣。
1、从不同作家的相同题材作品导入。
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是二期课改以后才进入教材的。因为自古以来,写“荷”的名句很多,学生对此已有了一定的积累。在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回忆了自己积累的古诗文中咏荷的名句。比如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他的另外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用“碧”和“红”两种色彩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下面碧绿的莲叶与天宇相接,上面有阳光的照射,上下辉映突出荷花的“别样”之“红”。再有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则是作者个人对莲花的评价和自况。
此下便引出《清塘荷韵》一文:“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在前人如此多的脍炙人口的咏荷作品之后,季先生又能如何写出了自己的特色,表达他个人怎样与众不同的独特感受呢?
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对文章进行解读,他们的确读到了季先生咏荷的与众不同之处:第一,作者是因为楼前“空空荡荡的池塘"不符合自己的“审美观念”而有意要种荷花。种花养花来颐养性情的人众多,种荷花者至今却很少见,因为这不是一个花盆、一杯黄土就可以滋养的。也因了这样的机会,作者在文中详细地写出了荷花在池塘中从无到有,从稀疏到茂密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作者有些灰心,却又充满期待,在一连三年的期待之后,到第四年终于等来了“奇迹”,这不禁让作者“狂喜”。这样来写非常真实的体现出荷花“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
第二,一般的作者写荷、赞荷、赏荷,仅仅限于对水面之上的荷叶或荷花的描摹和赞叹。但值得注意的是季先生的文章里却对水面之下荷花有独特的关照。如写到莲子,他说“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当作者看到满塘的荷叶时,说“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的淤泥里走动”;当天气突然转寒,荷花凋零的时候,作者又满心祝福“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这些,表现出作者对荷潜在的生命力量的赞美。
第三,在夏月塘荷盛开时,作者每天数次徜徉于湖畔,默坐静观。当“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时,作者没有表现出如《红楼梦》林黛玉《葬花吟》中对生命将逝的哀惋,望着坠落的莲瓣,作者想到的是“小船似地漂在那里”,是“池花对影落”的静谧气氛,是“心中反而更添一份宁静”。
如果说对荷花从无到有的描绘和水下荷花悸动的关注,是为了张扬荷花生命力顽强的话,那么,作者面对一池残荷的心境则最终体现出的应当是作者对人的整个生命过程的一种彻悟的理解。这点,大概和季先生研究的印度佛教的学间不无关系。季先生会梵文、巴利文,研究中印文化史,尤其是佛教史,虽然他本人不信佛,但对于生命的理解当得益于此。2、从相同作家的不同题材作品导入。
在上初唐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时,我和学生一-起回忆了学过或补充过的他的其他类型的两首诗。
一首是他的边塞诗一《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还有一首是闺怨诗一《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
而这首《芙蓉楼送辛渐》正是王昌龄最有名的三大题材边塞诗、闺怨诗和送别诗中的一一种“送别诗”。至此,学生不仅对王昌龄本人的创作题材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推而广之,对整个唐代的主要的诗歌题材也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总之,从不同作家的相同题材导入和从相同作家的不同题材作品导入,引导学生自己营造一个形成比较的空间,不仅使得学生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也使得他们在比较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了新的知识。
三、从反常态的或-些特殊的现象导入,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一探究竟的兴趣。1、从反常态的生活现象导入。
按照学生的实际生活,考试考得出色带给自己和全家人的当然是欢乐,尤其是关键性的考试,如中考和高考考得好,父母还会宴请亲朋好友一起分享欢乐,这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的。但是,“高考”中了举人的范进随后的举动却似乎有背于这样的日常生活常态。所以在上《范进中举》这堂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中国古人讲,人生四大快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然而,范进在金榜题名后却疯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觉得这样的事情太反常,就仔细地研读了课文,认为致使范进疯了的原因不应该仅仅归结为中举后“喜极而疯”,而是在当时金榜题名对于一个读书人在社会上下一包括家庭、亲戚朋友、街坊邻居乃至社会各个阶层中间具有重大的意义以及压力,使一般读书人难以承受。这一点从周围人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以及他本人年纪一-大把却仍对科举考试念念不忘可以洞见。这个结论正是学生考察范进中举前后,他的老丈人胡屠户、他的邻居、甚至张乡绅对他的态度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这个过程中发现的。由此可见,作者描写范进中举后疯了的用意在于揭露科举制度所毒害的不仅仅是范进-一个人,而是整个病态的社会。
2、从一些特殊的写作现象导入。
在写作指导中,我们常常提倡学生不要凭空捏造,要写自己亲眼所见的人,亲身经历的事。但《岳阳楼记》作为一篇广为流传的名家名作,事实上范仲淹本人在写此文之前并没有亲临岳阳楼,而是仅凭友人的一幅描绘岳阳楼的图画写就了这一名篇佳作。当我把这样的事实告诉学生时,他们是怀着巨大的疑惑和好奇心来读此文的。
经过学生的反复阅读,他们体会到文章题目虽然看似游记,但事实上,文章着意之处并不在于此。范仲淹特别选取“岳阳楼”一喜一悲两种对比强烈的景物来描写的目的不在于岳阳楼风景如何如何,而是要告慰与己一同被贬官的友人滕子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是要借此抒发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这就使学生充分体会出这篇看似“游记”体散文的特殊性。
再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创作过程也很特殊,这篇家喻户晓的“名文”,其实却是被人“气”出来的。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到安徽和州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在县衙里应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被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显得很高兴,还写下两句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住宅也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于是再次派人把他安排在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一间仅能容下一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剩下一间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在我的这样介绍之下,学生更产生了探知其内容的兴趣,并且对于文章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理解更加深刻:这句话不仅仅是自我品行的一种标榜和表白,也是对和州知县这样一类“小人”的一种嘲讽和反抗,使得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深入了-一层。
通过“披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违背的一些现象,使课堂的导入环节更能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探究竟的兴趣,达到理解文章表达主旨的效果。清代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写好文章开头的方法时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如果我们把一堂课比作一篇好的作品,那么一个成功的课程导入环节无疑会令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谓“一见而惊,不敢弃去”,从而达到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的目的。
不过,课堂导入也不能一-味追新出奇,它还必须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双重针对性。
所谓针对性是指“导入”的内容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师设计的导语与教学内容构成有机的内在联系,切不可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针对性还包括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知识储备、能力水平以及兴趣差异等实际情况设计导语。
2.简明性和启发性。
导语要尽量以生动、具体的事例为基础,引入新知识:同时要讲究事例的简明性和启发性,要让学生从浅显简明的事例中迅速发现问题,从问题着手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激发他们积极的思维,产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3.逻辑性和递进性。
课堂导入要以旧知识为前提,以旧拓新,温故知新,使导语的内容与课文的重点紧密结合,层层递进,揭示出新旧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联,把旧知识通过新授加以扩展和深化。总上所述,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尤其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这个要求,在课程导入这一关键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合情合理,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热情,贯彻好新课标教学的思路和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